锦衣卫刀图片:中国军官大作:你想和平吗?那你就准备战争和平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21:09:22

“二战”六十年祭

 

戴 旭

一、世界与中国

进入2005年,世界就弥漫着一种怀旧的情绪。美国、欧洲在诺曼底,俄罗斯在莫斯科,同时举起那樽名叫“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的酒杯,在当年浴血的战地狂欢。

在这属于全人类的美妙时刻,我和中国也止不住百感交集。

胜利的正面镌刻着正义压倒邪恶的伟大功勋,但胜利的背面也残留着一块人类永远无法平复的伤疤。

入侵者对被入侵者的伤害无以复加,罄竹难书。奥斯维辛集中营,南京大屠杀……只需要想到那些名词,就足以让人们对自己的本性产生迷惑。

胜利者对战败者的报复,同样残酷无情——

“火烧东京”,原子弹……日本在灰烬中抽搐;

一位西方历史学家考证,苏军攻克柏林后,曾经强奸了200万德国妇女……

对“二战”的回望让我们沉思。六十年前的战争和胜利,不仅仅是战胜了几个法西斯国家,还让世界从此明白了和平的真正含义:在每个大国的肩头,都肩负着人类的某种特殊责任。

“二战”是中国与世界正义力量的共同事业和光荣。但中国独一无二的复杂政治进程及战后演变,注定了中国无法如其他参战大国一样,潇洒豪迈地摆脱历史伤痛回忆的纠缠。原因似乎也是独一无二的:中国不仅有着和其他世界大国一样鲜血淋漓的外伤,还有着别人无法看见却永远隐然作痛透彻骨髓和心底的内伤:中国对日漫长抵抗过程中的国家表现,在世界上是被当作反面例子引以为戒的。西奥多·罗斯福在《赞奋斗不息》的演说中,以二战前夕的中国警戒美国国民:“我们决不能扮演中国的角色,要是我们重蹈中国的覆辙,自满自足,贪图自己疆域内的安宁享乐,渐渐地腐败堕落,对国外的事情毫无兴趣,沈溺于纸醉金迷之中,忘掉了奋发向上、苦干冒险的高尚生活,整天忙于满足我们肉体暂时的欲望,那么,毫无疑问,总有一天我们会突然发现中国今天已经发生的这一事实:畏惧战争、闭关锁国、贪图安宁享乐的民族在其它好战,爱冒险的民族的进攻面前是肯定要衰败的……”

日本的贪婪、凶残和不可一世,显露了中国旧政权长期政治落后对民族和国家命运的危害。但在由中国共产党参与并主导的八年血战中也唤醒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涌现了毛泽东这样的战略大家和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等好样的民族英雄。一个新的时代,在这场伟大的战争中孕育成熟,一个历经磨难的民族,在血火中完成新生。八年抗战的胜利,是新中国诞生的历史铺垫,也是抗美援朝中华精神之光震撼世界的前奏曲。

在中国扮演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重要局部战场的同时,中国自己的抗日战争也上演着一幕独特的政治和军事奇观:两个一度水火不容的政党,领导着两支曾经刀戈相见的军队,在不同的战场,为了一个共同的民族敌人,抛却恩怨,携手赴难。

当抗战胜利如春日的朝阳一样降临到世界的时候,历史还把一个千载难逢的复兴机遇,呈现在中华民族面前。1863年,美国南北战争结束,建立两党民主政府,从此奠定富裕、强大的基础。“美利坚国家战舰”从此驶向世界,乘风破浪势不可挡。这时,1945年,联合政府的构想在中国也呼之欲出。但是,多么可惜,蒋介石一挥手就把这样的机会葬送了,一如它当年送掉东三省那样的毫不犹豫。当全世界都在调养失血过多的民族肌体,中华民族因此又多流了三年血,并从此造成分裂局面。百年易过,蒋公罪孽难消!2005年的春天,国民党主席连战先生踏上大陆,一句“逝者已矣,来者可追”,让人感奋之余也心生梦想:海峡两岸的中国人会让六十年前的那个遗憾一寸寸地成为现实吗?

二、中国与日本

在二战所有遭到入侵的国家中,除中国外,敌人都是来自国外。所有二战参加国家的战史都是清晰完整的,只有中国至今无法准确界定开始的时间。中国通俗的说法是八年抗战(1937年到1945年),只是中日双方进行全面军事决战的时间。可这场军事决战是在中国腹地北平城下开始的!而六年前日军已经在中国的土地上一举夺走了三个省。日本兵怎么来到中国的?

读过闻一多《七子之歌》的人,会对日本对中国的凌迟式杀戮有直观的联想。

就像二战没有因为日本的政府变更而终止一样,中日之间的历史,也不能因为中国政府的几代变更,而被人为地切断。从1874年日本入侵台湾至1945年日本投降,整整71年,中日两个民族在近代的对抗,有间歇但从未间断过。那是一个日本不断入侵,中国步步退让,直至退无可退奋起反抗和世界一起最终战胜日本的完整过程。由于清末民初中国政府政治保守、僵化导致的国家落后,在这条血淋淋的漫长直线上,箭头一直是自东向西,从日本指向中国。直到抗战胜利,中国也从没有一兵一卒在战争中登上过日本本土。

这是一段大可反思的历史“直线”。

梁启超说:“戊戌政变后亡命日本,我亲见明治维新后一个新国家的兴起,朝野上下,人人乐观活跃,勤奋励进,居然将一个千古无闻的蕞尔小国,变成新兴的现代文明强国,真如呼吸清晨晓风,脑清神爽。回视满清政府的老大腐朽,疲癃残疾,肮脏邋遢……”

日中维新一成一败,导致日中国运一兴一衰,在亚洲的和世界的地位从此强弱易位。中国的不平等条约越签越多,日本越签越少,直到最后日本也加入瓜分中国的列强队伍。
    这是历史对腐烂透顶的中国专制王朝的残酷惩罚,不幸的是它却选择了充满野心和兽性的民族来实施。

日本抓住历史的机遇,不仅一步跨入现代社会,还一次又一次地把试图追赶“现代”的中国蹬倒:1894年的甲午战争,直接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和清朝政府垮台,中国现代化的进程因此中断;1937年日本对中国的全面进攻,则是第二次中断了中国现代化的进程。

中国就此远远地落在日本和世界后面。

对于二战的胜利,其他国家怀念的不过是几年的战斗时光,而中国是在欢呼整个中华民族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彻底的“解放”!

在很多中国人举着1945年胜利的酒杯兴奋地起舞的时候,还有很多中国人同时捂着1895年的伤口痛苦地呻吟:

中国无论地域、人口、资源,一切的一切都比日本大得多,为什么日本欺凌中国许多年,并且几乎灭亡了中国?

日本当年在一代人的时间里,完成了从中世纪到现代社会的飞跃;“二战”后,日本又以一代人的时间,恢复了国家元气。日本奇迹的奥秘是什么?《国际先驱导报》的一篇文章说:差距比仇恨更让我们刻骨。

但是,差距岂止在实力上?

意大利历史学家克罗齐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二战结束,中国以旷古的大度,将日本71年的侵害和天文数字般的财产掠夺一笔勾销。意在表达与日本和平共处的民族诚意,开辟崭新的中日关系。但遗憾的是,中国天高海深的恩情并没有感动某些日本人的“良知”。有历史学家指出,孤处海岛的地理和心理原因,导致日本国民服强不服德的性格。中国比日本强大了几千年,但一直善待日本;日本只比中国强大了几十年,就几乎撕碎了中国。未来中国要想与日本真正和平共处,仅靠一再的宽忍退让、以德报怨是不会有用处的,中国必须要强大起来,至少不能弱于日本。而在这一天到来之前,日本对中国的杯葛、嫉妒、挑衅是不会消失的。中日之间的对抗历史,注定今天还将以某种形式延续着。

现实似乎验证着这一学术推断。近年来日本和中国在钓鱼岛、东海、台湾和历史问题上争端频频。2005年初,日本不仅制定了咄咄逼人的《西南岛屿有事对应方针》,还与美国一起抛出联合台海军事行动计划。日本有人甚至还希望第三次中断中国的现代化进程。

2005年5月13日,日本 国 会 以 202 票 赞 成 、 14 票 反 对 , 通 过 将已 故 日本天 皇 裕 仁 的寿辰设立为“昭和日”,定于2007年实施。一些日本民间团体发表抗议文章指出,昭和天皇是二战期间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总指挥,设立“昭和日”是歌颂侵略。

这其实还是日本对当年遭受军国主义蹂躏的国家的又一次污辱。

也许我们不应该纠缠历史,但历史却时刻纠缠着我们。“二战”后的六十年里,日本为军国主义招魂的事件不胜枚举。

韩国总理李海瓒说:扭曲过去历史的国家、不知对往事反省的国家,绝对无法开启未来。

不仅中国有理由愤怒,日本对“黑色历史”的粉饰和漂白,也正在引起世界的警觉。

三、历史与现实

在参加俄罗斯庆祝卫国战争六十周年大会的前一天,德国总理施罗德向俄罗斯致歉,并撰文指出:回忆战争是永久性的道德义务。“过去的历史我们已无法挽回,但我们能够从历史中,从我们国家刻骨铭心的那段耻辱中吸取教训。”“对于纳粹的暴行,德国负有道义和政治责任。德国决不向试图忘却或不承认那段历史的任何企图让步”。

人们什么时候听到过日本总理这么说过?

人们至今还记得那位在波兰华沙犹太殉难者纪念碑前虔诚下跪的德国总理勃兰特。但谁见过日本的内阁总理大臣在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下跪过?他们倒是一次次参拜供奉着甲级战犯的日本靖国神社。

日本与德国对待二战历史截然不同的态度举世尽知,这也导致今天世界对于德国和日本的看法完全不同。诚如施罗德所言“如今德国是国际大家庭中受到尊重的一员和受人尊敬的伙伴”。德国的这种态度,事实上是其和平实现国家、民族统一的重要原因。反观日本,今天还在实现国家“正常化”,还没有完成从一个旧国家到一个新国家的进化过程。一个美国人说,只要日本不认真地反思历史,它就永远是它过去的罪恶所挟持的人质。

石原慎太郎说:美国把日本变成了一个没有睾丸的中国式的太监。并且对美国为什么对日本而不对德国使用原子弹耿耿于怀。一些相当高级别的日本政治和经济人物,否认南京大屠杀,把二战的结果仅仅理解为胜利和失败。这样的反思,让人不禁想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纳粹的复仇主义正是从清算《凡尔赛条约》开始的。

德国与日本对待二战的态度,中国与日本在历史问题上的争端,不仅仅是两个国家的问题,而是有着人类和世界的意义。德国的洗面革心,是人类理性和良知的第二次胜利,而日本的顽固不化,则可以看做“二战”在另外的时空以另外的形式还在继续。

除了日本和德国,值得一说的还有苏联和美国。

和日本拒不认罪恶的做法不同,苏联是没有从当年的失败者那里吸取教训。就着二战的血泊,苏联开始了军事争霸世界的进程。鼎盛时期,不仅中国时刻面临着“早打大打打核战争”的压力,连美国及整个西方都取守势。但是,巨大的军事张力,终于将庞大的超级大国拖到解体。以至于今天苏联的继承者俄罗斯,不得不进行新世纪的“卫国战争”。美国和西方——当年苏联的盟友们发动的颜色革命,已颠覆了独联体的半壁河山,浪潮所及,连俄罗斯本土也感到山雨欲来。

美国也没有比苏联“英明”到哪里去。二战之后,它不追究日本天皇的战争责任,甚至连一些罪大恶极的战犯也不追究。美国隐瞒了大部分日本细菌部队的真相。在美国的默许下,日本甲级战犯重光葵成为日本新政府的外相,岸信介则成为首相。

美国的保护,使日本免于被彻底清算,而日本缺乏自我反思的传统和能力这一点,也使其成为迄今唯一一个法西斯余毒的死角。

香港《太阳报》说:反法西斯战争最大的启示是,人类有共同的良知和价值观,任何国家或政治人物若要违背人类基本良知国际准则,就要受到来自全人类的反对和惩罚。这一意义不但对于今天的日本,对于全球最大的民主国家——美国,也有着深刻的启示意义。

但是,美国领悟到这一启示了吗?

不久前在前捷克共和国总统哈维尔和前西班牙总理阿兹纳尔已同意主持一次国际会议上,前美国中情局局长、现任当前危险委员会副主席的伍尔西,在题为 “第四次世界大战:我们为何要战斗 ? 我们与谁战斗 ? 我们如何战斗” 的讨论会上,强烈主张向包括伊朗毛拉、伊拉克和叙利亚复兴党及伊斯兰瓦啥比教派 ( 基地组织是该教派的一部分 ) 在内的“伊斯兰法西斯主义”发动一次世界大战。

平时很少抛头露面、以极力鼓吹以“第四次世界大战”来应对美国在中东面临的威胁与挑战的新保守派教父诺曼·波德霍雷茨也特意参加了这次会议。。他称以色列占领巴勒斯坦的战术是“如何进行此类战争的一个样本”,他建议美国政府尽早对伊朗展开行动,说“一旦美国改造中东的计划成功 , 整个地区的面貌将焕然一新”。波德霍雷茨最惊世骇俗的主张竟然是以色列利库德集团的长期观点:那这些中东国家都是在奥斯曼帝国衰落后人为捏合而成的 , 因此“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所形成的( 国家 )可以在第四次世界大战中被肢解”。

这些右翼分子狂妄叫嚣第四次世界大战的时代背景是:美国在近20年的时间里,连续发动侵犯别国主权的战争,几乎打遍全球。最新发动的伊拉克战争还没有真正结束。

在这样的时刻,纪念“二战”六十周年,对于美国的确有着特别的意义。

四、回顾与思考

英国战略家富勒说:“除非历史能教给我们如何去展望未来,否则军事史只是一部人类的血腥浪漫史。”

 如果我们不能从“二战”中看到更多的东西,六十年前的胜利其实只不过是人类一次死里逃生的历险记而已。

第二次世界大战主要是一部军事史。它最值得后世回顾与展望的主要意义,也是在军事上。

“二战”是一座战争博物馆。短短几年的时间里,浓缩了人类几千年的战争样式和手段,试验和诞生了众多经典的军事理论。同样是对日本作战,中国是无数的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游击战、人民战争大放光芒;美国是原子弹和航空母舰向日本的头上砸去,远程空袭从此成为其战争指导思想,直到今天;苏联是坦克与飞机向日本关东军压去,大陆军主义、大纵深作战,一直延伸到阿富汗的山沟里,人仰马翻。

波兰骑兵挥动马刀狂劈德军坦克的镜头是应该永远牢记的;

法国50万大军和他们坚不可摧的马奇诺防线,完完整整成为俘虏和废物的故事,也不应该仅仅是笑料。

思想僵化的可耻是以其导致的可怕后果为依据的。

还有那些自大者的悲剧。在中国和日军屡次交手的飞虎队长陈纳德很早就告诉美国,日军“性格强悍,训练有素,”但美军却在嘲笑“一个日本兵,看上去活像用牛皮纸胡乱卷起来的包裹,又脏又皱……罗圈腿短得可笑。”日本已经作为一个世界航空大国出现,它自制的飞机决不在任何一种当时世界先进飞机之下,但是美国政界和军界首脑仍然固执地认为日本只不过会仿造西方飞机,日本种族“身材矮小,呲牙咧嘴,眼球凸出,面部构造特殊,不适合驾驶先进飞机”。尽管珍珠港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美国国内大多数人还是认为日本人不值一打。自动唱机一天到晚轻松地哼着:“再见了妈妈!我要出发去横滨了!”“我要去揍一下肮脏的日本小鬼!”

    英国人更是以极度轻蔑、傲慢的态度看待日本人。日军已经在新加坡登陆,一位英国官员还漫不经心地对他的军官朋友说:“去把那些小矮人赶下海去吧!”

美国和英国都在它们看不起的日本人那里流了足够多的血。

但美国也有值得“赞赏”的地方。在所有参战的大国中,美军最没有军事传统和战争经验。所以,当美军参加“二战”时几乎同时受到盟军和德军的双重嘲笑。蒙哥马利说艾森豪威尔:是个好小伙子,但不是个好将军。英军最高统帅部说:美国人没有什么战斗价值。隆美尔说:我要让美国人在百战百胜的德国陆军面前感到自卑。

但美国人最不在乎什么军事传统。事实是:美国人单独或联合、参与或指挥的战役不仅规模巨大,其漂亮程度也足以彪炳战争艺术的史册。敢于创新就是美军的传统。除了胜利的结果,美国在二战中进行的几乎每一场重大的战役和战争样式都不一样。这让那些按照上一场战争来准备下一场战争的经验主义的国家们感到羞愧。今天的美军依然继承着这样一个没有传统的“传统”。

“二战”中展现出来的战争规律和趋势,直到今天还在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相当程度上,这一“规律和趋势”是美国引领和展现的。我认为,美国进行战争的方式,潜藏着哲学价值。无论“一战”还是“二战”,美国都极力避免将战争引向本土。所以,它一直大力发展强大的空中和海上力量,以使其可以在远离本土的欧洲和亚洲,跨洲际作战。“二战”参战国除美国外所有的国家都遭受了战火的残酷蹂躏。但美国不仅没有伤一点元气,而且成了欧洲两大战场最大的赢家,一举奠定日后争霸全球的基础。它付出的成本最小,收获的战果却最大。

当核武器率先在美国问世,当远程打击兵器成为美国的主要装备,当其以全球作为战场,实际上美国永远也不会再在本土上和它的对手进行传统意义的战争了。

不仅仅要赢得战争的胜利,还要以最小的成本,换来最大的利益;国土是国家的根基,应该彻底避免敌人进入自己的国土,在尽可能远离国土的地方,打击和战胜敌人——在全世界都在研究美国最新的战争案例,或惊呼或高喊信息化的时候,我认为有必要关注一下美国人六十年前的战争思维。在这个基本的前提之下,技术化的观察才是有意义的。

在核威慑条件下信息化的远程空中袭击,成为现代战争主要样式的今天,思考美国这一战争模式和策略,对那些有资格担当世界和平重任的大国,不是没有借鉴价值的。

“二战”无疑是一座战争的里程碑,但也仅仅如此而已。紧接着“二战”胜利展开的冷战,抵消了它的正面价值。“二战”但并没有彻底解决战争与和平的根本问题。羼杂着利益争夺的意识形态对垒,将整个世界长时间地笼罩在核乌云之下。“二战”后的六十年里,有40多年世界是在冷战中极度恐惧地度过的,紧接在冷战后面的,又是美国肆无忌惮到处进行战争的20年。21世纪,又来了一个本拉登和以它为象征的恐怖主义。

在六十年前的战争情绪弥漫在在2005年的春季的时候,硝烟也弥漫了我们眺望未来的视线。

和平在哪里?

历史的回声中,只有克劳塞维茨的声音最清晰:“你想和平吗?那么你就准备战争吧!”
                                                                         转自:中华网BL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