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绣荣宠共华年千千:科技以坑人为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16:32:05

科技以坑人为本?

2011-07-26 07:44  “科研成果”这东西,并不都是用于造福于民的,眼下,祸国殃民的科技产品已是屡见不鲜。咱们就从瘦肉精这个老掉牙的话题说起吧!报载,湖南岳阳市政府近日宣布,当地有关部门成功破获了一起涉及福建、湖南、浙江三省的瘦肉精生产、销售案件。涉案的犯罪嫌疑人已被逮捕,此外,警方还从浙江大学教授邹某处查获含苯乙醇胺A的饲料1500公斤,并对其实施刑事拘留。
  仍旧是食品安全问题,事情还是那个事情,但瘦肉精却不是那个瘦肉精。瘦肉精是一种饲料添加剂,以往的瘦肉精主要包括盐酸克伦特罗、莱克多巴胺等4种,此次的苯乙醇胺A在国内系首次发现。不得不怀疑,这与专家的科研“贡献”是分不开的。
  说起来,中国的食品本身,科技含量并不高,你看那比较原始的牛奶产业,至今所采用的标准仍是“全球最差”。甚至发生在咱们身边的有害食品事件,也毫无新意可言,瘦肉精、地沟油什么的,都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弄得老百姓现在都不把它们当回事儿了。但是,对于问题食品,我们的科研水平却是非常高的。譬如,墨汁加石蜡制成“红薯粉条”、工业盐加农药敌百虫腌制“腊肉”,这类成果,外国专家估计是研制不出来的。
  我一直以为,那些坑人的食品是民间小百姓的智慧,一直纠结于中国人何以不招诺贝尔奖的待见。现在看来,发明创造坑人食品的,不见得都是无良小商人,背后或许都有高人指点。但是,非法食品易躲,合法添加剂难防啊!研制新型瘦肉精的教授落网了,但还有许多专家所从事的对人体不利的科研项目,却仍在合法地进行着。
  譬如,让猪肉变成“牛肉”的牛肉膏;让馒头变白的过氧化苯甲酰;让菜肴变得色香味俱全的飘香剂、辣椒精、火锅红等,这些大多属于那种可以公开销售的科研产品,其中有些产品可买却不可用,用了就很容易违法。
  前几天有这么个新闻值得一提:针对蔬果催熟剂问题,专家表示可以使用,称其毒性比食盐还低。所谓蔬果催熟剂,想必包括西瓜膨大剂、让黄瓜变嫩的植物激素等。我一直弄不明白,蔬菜水果为何不尽可能地让其自然生长,就像馒头为何不能让人原汁原味地吃,而非得让其变得更白?尽管我相信少数加工类食品离不开添加剂,但对于不能确保安全的添加剂,哪怕其毒性微乎其微,都算是欺骗与坑害消费者的,只不过程度轻微些罢了。
  不得不说,食品科研水平的进步,使得我们的食品生产越来越离不开添加剂了。有人做过统计,一个正常人平均每天所吃掉的添加剂将近100种,即使自己亲自在家做饭也不能幸免。 有些添加剂单独食用并不足以产生危害,但相互搭配则可能产生大的副作用。当然更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多少浙大邹教授那样的专家在背地里帮助无良商家生产有毒的添加剂。对那些无法在正道上取得成就的专家来说,他们的科研不能以人本,难免会以坑人为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