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林浩特市张锦明:也谈六识、七识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1:12:28

也谈六识、七识

(2011-06-28 06:31:23)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楞严经

作者:美慧子

 

也谈六识、七识(一)

六识、七识和八识是《唯识》里对于心的认识,识是“不清净的觉”的意思,佛是觉者,凡夫也有觉性,却因迷成识,所以凡夫虽然都有佛性,却并不是觉者,而是“识者”,之所以都称为“识”,是因为这些心的层面都还没有清净,还有个范围、知见在,不能“无所从来,亦无所去”,不是究竟佛果,但是究竟佛果我们是无法了解的,就象吃到梨子才会知道梨子的味道,否则别人再怎么表述,酸啊、甜啊、脆啊等等,我们想到的可能是和糖醋萝卜一模一样,其实表述得虽然一样,待我们真尝到了梨子,就明白了,那简直是风马牛不相及、完全没什么相干的事情。所以祖师往往不说破,只看合适机会给学人指点,悟了就悟了,悟不了接着去参,参透了才是你自己的,“若给你说破,将来你一定会骂我”,为什么呢?因为说破了,我们又没有到那里,就会把文字义理当真觉来会,认为糖醋萝卜就是梨了,那就糟了,因为这个知见会严重障碍我们明心见性的,这就是所知障,非常难除去,所谓“金屑虽贵,入眼即瞎”,我们也可以来一句“妙语梵音,入耳成毒”。

 

那么教理要不要学呢?当然还是要学的,尤其对于末法时代的我们来讲。因为现在媒体这么发达,什么电视、电影、摄像机、MP3\MP4\MP5等等,正应了我们本来就追逐外尘的毛病,耳朵和眼睛是永远也清闲不下来,那么如果不学佛陀的教理,肯定就学世俗的东西去了,世俗的东西不管多好,比如知识啊、经济啊、金融啊、繁荣啊、富贵啊、幸福啊、善良啊、美丽啊等等,都是促进我们继续轮回和向外求的,离回归本心将越来越远,所以对于修行人来讲,若尚未了道,一切世间法均不足取,这个“了”并非仅指理上的了达,更是指事上的了断。

 

佛法所讲的教理就不是世间轮回之法了,所以修佛法一定要回向,把一切修学功德回向给一切众生,自己什么也不要,为什么呢?因为自己是要解脱的,带累着这些如何解脱呢?这是世间法和非世间法的分野所在,如果我们不想超越轮回,把佛法当作一般的世间法去了解,那不是佛陀的出世本怀,因此也得不到佛法的真实利益。释迦佛也亲自给我们做表率了,弃王子之一切而出家修道,只蓄三衣一钵,日中一餐、树下一宿、着粪扫衣,以这样舍弃世间一切的决心来修道,才能最终出离轮回。否则一边想着名利情,一边又喜欢佛法的高妙,学了半天,最多也只能停留在为善积福的层面,还是在三界六道里打圈圈。

 

所以如果我们想跳出轮回,不再作没滋没味的凡夫俗子,想去作个不受世间束缚的大丈夫,以这样的心到教理之海里来寻找跳出去的方法,就有点意思了,如果修学得力,不用多久,佛法就会为您打开一个全新的世界,这样地学教理就最好的,如果把教理当作世间法学,则次一等,只要不生轻慢心,也还不错,至少培点善根,没准哪天就会结出善果了,所以就现在人来讲,学总比不学好些。

 

教理涵盖了从见道、修道、成佛的所有过程,极其丰富深刻,浅可得鱼,却又深不见底,三藏十二部经本来就浩若烟海,再加上祖师大德们的论述和讲解,更有无从下手之感了。但是无论怎样,我们学教理,首先就要从中弄明白,成佛究竟是谁来成佛?是这个肉身吗?是思想吗?是这个我吗?是灵魂吗?如果不明白这个道理,那我们如何去成佛呢?比如想吃梨就要种梨树吧?种梨树就要用梨树种子吧?用了萝卜种子肯定就种不出梨了;再比如榨油我们要用豆子,煮饭我们要投米,做砖要用泥,如果找不到材料,或者找得不对,我们永远也达不成目的,道理是很明显的啊,用泥能榨出油来吗?沙子煮的叫饭吗?如果我们连拿什么去成佛都搞不明白,那成得了佛吗?不是白白浪费感情吗?这个搞明白谁去成佛的过程,在《楞严经》里称作“见道位”,也叫作“悟道”、“开悟”。

 

那么究竟是谁去成佛呢?我们的回答肯定是“当然是我了”!那么这个我是谁呢?其实这个我并不存在,只是所有业力的总称,我就是业,包括善业和恶业,就象“家族”是所有善恶亲戚的总称一样,恶亲戚多,这个家族就祸患连连;善亲戚多,这个家族就平安吉祥;如果我们不懂教理,就不明白这个问题,只见我不见业,不能知根知底,而且非常执著有个“我”,所以如果不能开悟,凡夫的我也叫我执、无明。

 

世间法不会告诉我们这些的,所以无明常觉得自己还很聪明,就象我们平常都觉得我很清楚啊,我不糊涂啊,我就是我呗,非你非他才是我,所以好处都要给我,不能给你,也不能给他;唯有我能成佛,你们都不行,都必须听从我的教化,这哪里是成佛呢?明明是成魔嘛!所以只要教理一读下来,你就会冷汗淋漓,因为这个我,不见了,比如《楞严经》,用“七番破处”把这个我破得一无是处,所以古人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读《楞严经》是很容易开悟的,可《楞严经》的逻辑思维非常缜密微细,而且是印度式的思维习惯,如果脑子不太好使、文字水平不高的人,读都读不下去,更何况要去懂了,这也没有关系,我们可以看祖师大德们的开示和讲解,如果还不明白,还有稍微容易些的,就是《成唯识论》,其中的六识、七识、八识,把这三个概念搞清楚了,就可以成为我们认识真心的起点,也就是找到成佛的种子。

 

 

也谈六识、七识(二)

 

佛陀的教理里面,许许多多的概念和名词,比如六识、七识、八识、五蕴、六根、六尘、六入等等等等,都是我们在世间法从未听说过的,所以我们就想当然地会认为佛经所谈的都不管己事,都是出家人的事情,其实这个观点是大错特错了,因为只要学习了一点教理,你就会明白,原来释迦佛所讲的一切一切,竟然全都是我们生命的真相,都是如此的生动、真实、亲切,所以古人说“自从一读楞严后,不看世间糟粕书”,用令众生开悟的《楞严经》来代表佛的一切真实不虚的言教,那世间滑稽无聊、欺诈荒唐的所谓文学真是倒人胃口,而所谓艰深难懂的科学,也居然象儿童算数一样容易了。

 

比如六识、七识和八识,看起来和我们毫无关系,其实从来未曾离开我们半分,其中六识是我们最熟悉的意识,七识、八识因为凡夫们琢磨不透,都被现代哲学统称为“潜意识”,而佛经里却对其有深刻的剖析。我们首先需要了解的是,这三种识虽然作用不一样,却并非三个不同的心,其本体都是我们的妙明真心,只是迷的时候,表现为六识和七识,悟后就表现为第八识了(当然并非这么简单,只是可以先了解到这里,其它的慢慢入了门、修行上了路就明白了,否则非学晕了不可)。

 

六识有时指前六识,有时就特指第六识,以后者为多,前六识就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六个识,其中第六识--意识,是最具能动性的,也就是只有它可以思考、变化,其它五识--眼睛的视觉、耳朵的听觉、口腔的味觉、鼻子的嗅觉、身体的触觉,都只能被动地接受外境--感知,却不能主动地思考,所以通归为前五识,第六识因为有主动思考的能力,被称为“独头意识”,常被拿出来单独研究。

 

要谈第六识,就不能不了解六尘和六根,六尘和六根是不能分开讲的,因为六尘是外环境(外四大)的分类,六根是内环境(内四大)的分类,也就是说六尘就是外境、物质世界的意思,包括色、声、香、味、触、法;六根为人体的小物质世界,包括眼、耳、鼻、舌、身、意(大脑),最初时,外四大和内四大都是四大,不分彼此的,也就没有六根、六尘的差别,那叫作“混沌未开”,虽然混沌,却有灵性,并非无知,这个知就是后面要提到的第七识,我们先暂且搁置不谈。

 

但正是因为有了这个能知的灵性,所知就出来了,也就是混沌突然开了,阴阳初判,就有了内外之别,这叫“道生一,一生二”,这里所谓的道就是这个有灵性的混沌状态,只是静却不净,所以还会有动相、有染污,慢慢由静而动,就生出一个能知来,所知也就立起来了,然后呢,就是“二生三,三生万物”,因为迷惑于外相的灵性使然,阴阳互相攀缘,能知的少分四大为我,所知的多分四大为境,人类社会就慢慢出现了。

 

所以对于人类社会一切现象的研究,都离不开阴阳,阴阳在哲学里称作矛盾,但中国的阴阳是有灵性的,西方哲学里的矛盾是近似于没有灵性的物理作用的。一般可以用阴阳来研究有灵性的部分,比如人体,中医的理论就是阴阳为基础,所以没有灵性的西医永远搞不懂中医;可以用无灵性的矛盾来发展科学,比如电脑,就是以矛盾为基础的二进制编程来发明的,所以电脑首先在西方发展起来。人体的阴阳要平衡,世界的矛盾能和谐,这才是一个完美的社会。

 

阴阳初判以后,混沌状态就不存在了,第七识就分成了六个识,所以六识和七识也不能分开讲,这两类其实就是一个东西,本来没有区别,只是混沌纯一的灵性被分作了“六合和”,也就是六个功能,就象一个祖宗分化为六个后代一样,为什么是六个,而不少生或者多生几个呢?这个和灵性本俱的功能很相关,暂且不谈。

 

能知的六个是阳,是基础,是主动和能动的地位,所以叫作六根,根就是根本的意思,六根在现在语言里被称作器官,就是眼、耳、鼻、舌、身、意;所知的六个是阴,是根据能知而立的,属于附属、被动的地位,佛教里称为尘,现代的语言里称为环境,分别为眼界的色、耳界的声、鼻界的嗅、舌界的味、身界的触、意界(大脑)的法,这个法就是概念、法则(比如推理、演绎、分析等等)的意思,比如大脑好的人,很聪明,有条理、能通过推理、分析、演绎等等思维程序来判断和创造事物,可这个大脑分析判断的过程我们是无色无味无嗅的,可以说是无相的,无相的却有用,分析判断出来的结论会象法规一样左右外界的事物,所以称作法。

 

在凡夫的状态里,按照哲学的观点来看,只有意识和环境,认为意识为主导的就是唯心主义,认为环境为主导的就是唯物主义。而佛教却完全超越了唯物和唯心,更深刻地认识到,因为着相忘本,我们的六根就永远和六尘相对,这在佛教里称作“根尘相对”,六根吸收六尘的相进入大脑,因此六根也称为“六入”,如果六根坏了,我们就见不到六尘了,就入不了了,比如眼根坏了,色就分辨不了了;耳根坏了,声音就无法判别了,大脑坏了,就什么也不知道了,所以在六根里面,意识所在的大脑是最圣最灵的。

 

根尘相对时,由于灵性的参与,我们对外境会有个认识,这叫作“识”,若没有灵性,识是无法升起的,比如死亡之时,肉身的六根依然,却对外境不会再产生识别的能力;因为我们有六根、六尘,所以也能生出六种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六根、六尘、六识在佛教里合称十八界,这就是佛教对我们凡夫世界的描述。

 

在六识里面,前五识,如果没有大脑(意根)的参与,是不可能形成的,而且前五识不能根据感知去分析和判断,只能根据意识来产生动作,所以抛开物质的外界不讲,单看身体,六根中也可以分为能知和所知(阴和阳),这里的能知就是意根(大脑),也是少分四大;所知呢,就是前五根,多分四大;也就是说人的灵性是以大脑为基础的(仅对于六识来讲)。

 

本来六识是我们对世界的一种认识,也没有什么大错,但问题在于这个认识(也就是灵性)的立脚点错了,我们的认识是以“我”为立脚点的,其它的都是外境,所以这个灵性会为了“我”的生存质量去不停地攫取和改变外境,忘记了六根和六尘全都是从混沌而化的(这就叫作迷),本是一母所生,却相煎甚剧,身体的四大比较小(属于个业),外境四大比较大(因为是共业所感),共业的反应就慢些,却也受不了长时间的破坏和剥削啊,因为它也是有灵性的,所以地水火风的灾难慢慢就多起来了,而且共业一出现问题,伤害的就绝对不是单独的一个人了,人类就认为这是大自然的报复,就发展科学以求避免,这叫作“缘木求鱼”,因为如果我执不除,真相不明,科学再怎么发展也遏制不住这种局面,甚至会加速双方关系的进一步恶化。

 

所以佛教传入中国之前,所有的古圣先贤们都提倡返璞归真、无为、“仁义礼智信”等等,都是为了让我们不要迷得太深、太快。比如道家的返璞归真、无为就是要返回混沌的状态,儒家的仁爱就是针对第六识(意识形态)下手的,既然六识已成,没那么容易回归了,就要靠后天的教育来使它善良仁爱,不要变得太贪婪、太凶残,那靠什么来遏制呢?靠礼乐,后来礼坏乐崩了,怎么办呢?法家就又出来了,就要靠法律来惩罚和制裁,整个的发展过程其实就是第六识逐步堕落的过程,所以八仙之一的张果老才要“倒骑驴”。

 

前六识是以第六识为主的,因为唯有第六识是表现灵性的,除了能感知以外,它还能自己分析判断,更麻烦的是,它会生烦恼。我们要明白的是,烦恼在佛教里来讲,一切情绪都是烦恼,并不是单指痛苦,快乐也是烦恼,这个烦恼就是第六识才可以产生的,第六识也叫意识、妄想心,比如我们吃到苦的,舌根会尝出苦味,可舌根不会烦,唯有意识判断“苦的真难吃”,我们就体会到了痛苦的感觉,然后就会把苦的扔掉,甚至给别人吃,自己去追求甜的来吃,这个过程就叫作“染污”,也叫作“根尘勾结”,被谁勾结的呢?就是被“我”勾结的,有了我,除了认知世界以外,还会产生烦恼,所以六根就不清净了,其实如果意识不下这个判断,苦就苦呗,也是五味之一啊,坦然接受不排斥,以后那些妄想和妄做也就没有了,这可以初步叫作六根清净。

 

再比如,声音不好听、样子很丑陋、味道很难闻、身体感觉不舒服,或者看到别人都比我们好时,我们会有痛苦的意识升起来,如果这个意识不起来,只是感知一下、全盘接受,我们也并没有什么烦恼和痛苦,所以古人讲“吾之大患,为吾有身” ,有身就是有我见,有我就必然有烦恼。

 

也谈六识、七识(三)

从上面的分析就可以看出,我们所能了解的六根、六尘、六识这十八界当中,唯有六识是主动的、能动性的、最具有灵性的,所以第六识(意识)才是我们修行用功的下手处,也就是十八界当中,最方便修行的唯有意识而已,若在其它界上修都不容易相应,《楞严经》里所说的二十五圆通(也就是二十五种修行的入门处)中,包括了十八界和七大,也就是说从任何一界都可以修行入门,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凡夫的特点是“三心二意”,三心就是过去、未来、现在这三种心,二意就是比较,比较一下这样好、还是那样好?比较来比较去,心烦得不得了,坐也坐不住,站也站不住,就要到处去跑、到处去求、到处去要,要的比别人多了一点就沾沾自喜,比别人少了就不平衡,这就是凡夫的境界,是不是非常可笑呢?明明都是穷要饭的,怎么还斗起富贵来了,想想真是太没意思了。

 

我们从出生到现在一直是这样生活的,所以如果不学佛法,我们根本不会注意到这样做有什么错,因为一直在这里转呢,象个陀螺似的停不下来,哪里有工夫考虑该不该受这个尘劳之苦呢?何况我们还不觉得苦,甚至觉得其乐无穷的,那怎么会有机会摆脱凡夫的境界呢?可是学了教理以后,如果觉得佛说的有道理,那么找机会一打坐,就知道教理所言真实不虚,就可以体会到,身体虽然不动了,可心怎么也停不下来,怎么会这么乱呢?不是想现在的事情,就是回忆过去,要不就是设计将来,然后再横向地比较比较,一会儿高兴得象上了天堂、一会儿又痛苦得象入了地狱,是不是这样呢?这就是六凡境界(天堂、阿修罗、人、畜生、恶鬼、地狱)的来由。

 

所以,二十五种的修行法门,无非是将心念定于其中的一缘,让“如猿猴走”的心意安定下来,这称为“定意”,也称为“制心一处”,古人讲“制心一处,无事不办”,制心一处就不是在二处,二处就有分别,就有对待,这就是第六识境界;一处是没有分别的,只有感知,感知但不判断好坏取舍,这就是一处,也就是第七识,凡夫用心修行就是要把心放在这里,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把心意安定下来,虽有念,但“念念不生”,比如知道在吃饭,就安安静静地吃饭而已,不想别的,什么“这个好吃多吃点,那个不好吃少吃点......”,不乱去攀缘,这就是初步的“念起不随”或者叫作“念念不生”,念头虽然有,但是没有随着内心的习气勾连、攀援、生长起来,一要攀援生长了,此时因为没有妄想了,清净的第六识一直觉照着,所以会马上警觉,一警觉就要斩断,不可手软,马上还归一处,这叫作“念起即觉”,知道了这一步,就会时时处处做功夫了,这是解脱的第一步,也是极其关键的一步。

 

定下来就有别样境界,随着定力的加深,依次是欲界定、色界定、无色界定,就是第六识不分别还归第七识、第七识不思量还归第八识,本来之门就打开了,这个过程叫作“就路还家”,就什么路呢?唯识之路,也就是能成佛证圣的,就是这个识性而已,除识之外,别无他门可入,古大德说“早知灯是火,饭熟已多时”,灯指的就是凡夫的“识”,火乃指解脱圣人所具备的空性智慧,饭自然就是涅磐实相了。

 

比如六祖大师说的“六七因中转,五八果上圆”就是这个修行的过程,第六识从烦恼认知到自在觉照的转变过程中,第七识自然就从有我的认知转变为无我了,这是思想上的转变,也就因上的转变;思想转变以后,做出来的事情就不一样了,所以前五识也变了,本来以为有我,就去贪、去爱、去争、去抢;现在无我了,就不会再去造恶业了,虽然习气还有,但根源已经消除了,早晚就会把自私的行为转变为无私的奉献,这是将无我的思想运用到实践中了,并产生了利益众生的效果,这就是果;在这个过程中,有我的习气慢慢就被消除干净了,那么第八识也潜移默化地被清净下来,成为了大圆镜智,自性本具的无量无边的自在神通(功能)就都显发出来了,这叫“五八果上圆”。

 

所以整个的修行,就是识转智的过程,识是有我的、着相而生的,智是无我的、无相而生的,《金刚经》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智慧,有所住就是轮回。识性如冰,智慧如水,面目虽非,湿性不二,迷时着相生心为识若冰,识即众生;悟时无相生心为智如水,智即诸圣。而识的表现,大则万事万物,小则唯在一念,念是“当下一心”的意思,所以念佛即可成佛,妄念即是众生,众生与佛皆识性使然,非关他事。

 

再比如,我们持咒或念佛时,往往一边持咒念佛,一边妄想,这就是三心二意,不是一心,如果不能做到一心不乱,就无法入三昧,不入三昧则识不能灭,智必不能现前,故无法得无出无入、定慧等持的楞严大定,只能得相对的有出有入的定力而已,这种定不是究竟,只是静而并非净,进入此定空才现前,进不去就空不了,习气照旧向外冒,这就没有开悟,只是因为定境暂时控制了某些行为和心念,静下来了而已,习气却并没有根除,所以出定以后,习气就如同松了绑一样,反而会冒的更厉害,贪嗔痴表现得非常严重,这是只修定力不修慧的问题所在。

 

我们持咒时就会发现,持咒和妄想确实可以同时,因为持咒是真心之念,真心之念是无相的;妄想乃第六识建立在着相基础上的分别妄想,所以第六识的特点都是有相的,有时间空间,而且有好坏美丑这种对立的分别。如果我们第六识分别知见不起来,安心持咒,安心念佛,安心做事情,这样就会慢慢清净下来,自然转第六识为观照的力量,那么这个咒就清清楚楚地从心里冒出来(若第六识一直在思考问题,清净不下来,这个咒声就模模糊糊、时断时续的,我相信很多人都体会过这个),这时就发现这个能观的第六识的本体是空的,所以第七识有我的感觉也随之转为无我了,所以六、七是同时转的;而所观那个念咒之心呢,咒是没有意思的,也没有形象,也是空的,所以咒声一起,关注在这一念上,身体外境自然化空,并不需要特别去求一个空,只要有求,就观照不起来,再起急冒火的,根本就空不了了。

 

也谈六识和七识(四)

 

六识和七识、八识说的时候是三个,其实皆不离本性,都是佛性随缘的显现,并非有三个不同的识,因为佛性本来是无我、我所得的,而第六识、第七识都是有我的,所以叫作颠倒见、妄见;我执的妄见一拿掉,第八识显现出来后,这叫作“真心现前”,此时第六识、第七识并不是没了,而是转了,第六识转为妙观察智,第七识转为平等性智,既然平等了,那么一切念头就是无我的了,所以一般认为第八识现前就是开悟了,但必须是所有的识空净了才可以彻证佛性本心,执着哪个识都不得解脱,都称作“识神”,还不是清净的佛性,此时念头虽然还没有空净,真心因为习气牵扯还不得自主,真心本具的功能并不能完全显发,也就是还没有什么大的神通,但是已经不会去执着任何一个念头了,也不会因任何念头而痛苦烦恼,因为一切念头都是无我的,并没有一个我来承受。

 

所以对于修行人来说,要了生死,生死究竟是什么呢?生死就是矛盾(阴阳)和引起矛盾的根源,第六识是分别,有分别就有矛盾;第六识的根源是第七识,所以第七识也叫意根,是引起分别的根源,也就是我执,有我见才有我能(身心)和我所(外境),所以只要有第六识、第七识在,就会有阴阳对立,就会有生死,也就是现实的一切,包括身心、山河,全都是在阴阳对立中产生的,有产生就有消亡,故尔全都是生死,我们了生死就是要了这些,也就是所有第六识和第七识的显现境界。

 

因此,平常我们做事情时,能不分别妄想就是做功夫,并不一定要去打坐才算做功夫,《楞严经》所谓“狂心若歇,歇即菩提”,第六识分别意和第七识思量意都是狂心,不分别思量就是菩提,修行就这么简单。可刚开始是需要打坐的,即使是熬腿也要坐,因为打坐的时候,身体没有妄做,靠身体的静止来引发妄心的静止,妄心(第六识)静止以后,因为第八识和第七识还在,储存了无量念头的第八识只要没有清净,念头就会不停地冒出来,第七识我执没有断,就把这个念头抓过来当作“我想......”,此时如果第六识不觉悟,不把念头转空,马上就和外境的条件联系在一起,思考如何去满足自己的这个念头,这样一计划思考,念头就变成妄想了,妄想出来了,生死也就出来了,我们就又轮回去了。

 

所以只要没有成佛,第八识没有转为大圆境智,任何念头起来是很正常的,念头是佛性托缘而现,只要内心不清净,因缘具备必然有念,但是我们修行要做的是不要去把念头发展成分别妄想,或者说即使发展成妄想了,也不要去妄做,念是因为惑,想是因为迷,念是过去的因,想是将来的因,想是更粗的惑,也叫作迷,就是现在的意业,因为想而去妄做就是果报现前。

 

所以妄想就会入生死,除了妄想和妄做之外并无生死可得,也无生死可了。此时的境界就感觉真的一切都如同做梦一样,念头毫不连贯、断断续续地、以无法想象的速度毫无层次章法地飘来飘去,我们却能一目了然,而且内心感觉非常清净,并不受其干扰,所谓“飞来飞去不染虚空”,这就是“念起不随”、“念念不生”,如果此时我们害怕念头(因为很多念头是很邪恶和无耻的,这种念头出现时还是会令我们想去拒绝的),如果这时我们起一个妄想来压制它,念头是可以不出来了,可是因为你有为地起了一个压住它的妄想,妄想就是第六识啊,还是动了第六识了,这就叫“动心”,也就是“生”、“因”具备了,有生就有死,有因就有果,所以虽然能压制得无念了,却还在生死里,这叫作“搬石头压草”,将来还是要入轮回的,不但不能解脱,而且会至使灵性不显,堕落入无情,无痛无知,那么再想解脱就更麻烦了,呵呵。

 

说了这么多,六识、七识、八识都不是佛,那么究竟如何是佛呢?古德常指点学人说“你就是佛”,不识焉有你?识者即是佛。若有师如此指点你,你做何答对?若对曰“原来我就是佛”,可能话音尚未落,就被师一顿乱棒打出了,恐怕还要用水洗地三天,免得脏了这块地。如果你不待他动手,就劈手夺过棒来,递他一柄牙刷令其刷牙漱口去,或许即可心知肚明,把手言欢了;如果没有这作略,被打出去后气的跳脚痛骂“凭什么你说的,我说不得?!”,那你就趁早回去过红尘生活,解脱的事情以后再说;如果心中没有痛恨,只有疑问“为什么他说的,我说不得?”,就此参去,说不定还真能有开悟的希望。

 

末学写到这里,可能早就有人想把裹脚布撕下来堵某人的嘴了,哈哈,果真如此,定当以之烧茶待客,岂不快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