锡丝厂家:(原创)铁道部到底想掩埋什么还欠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6 15:47:17
原创)铁道部到底想掩埋什么还欠公众一个合理的解释
帝国良民blog 发表在 辣眼时评 华声论坛 http://bbs.voc.com.cn/forum-76-1.html



  “7·23”甬温线特别重大交通事故经过一场惊心动魄的生死大救援到今天随着动车车次的陆续恢复通车似乎暂时要告一段落,但留在公众脑海中的无数个疑问并没有随着昨晚铁道部新闻发言人王勇平的初步解释而告一段落,反而更多的疑问荧绕在心头。那么到今天为止,铁道部仍然欠着一个个合理的答复,这其中当然还不包括关于对事故发生真正原因的调查结论,毕竟这需要一个过程,需要由铁道部之外更权威的国务院事故调查小组的认定。但我们至少要弄清楚目前看来仍然令人匪夷所思的几个问题。

  这其中首先是关于铁道部对掩埋事故车头的解释实在牵强附会,王勇平声称现场掩埋车头是为了给救援提供方便的地形条件,并非为了“毁灭证据”而掩埋车头。是因为当时的现场情况特别复杂,需要把车头埋进泥潭里,铺上土“垫脚”,后续的救援装备才能进入现场核心进行施救。王说他自己相信这种说法。但说实在的,从网络和平面媒体到现实的生活中,任何一个人都似乎不相信更不能理解这一举动,照讲如此重大事故的车头当然是最重要的证据,不论铁道部承认不承认,这就是事实,而为了尽快通车就可以将事故车头现场掩埋掉,这能不算是毁灭证据吗?至少这个车头追尾发生碰撞后形成的事故形状都应该可以作为以后防止事故的直接科学研究物证,何况车头上还有着与发生追尾前一系列的直接证据,如此轻率的掩埋掉,你铁道部就是说出一万条理由,也平息不了公众的内心强烈质疑。我们不反对你想办法尽快实现通车,但完全可以将车头吊离现场,仅仅只需要吊离50米不是难处吧?拿什么不能去垫土坑呢?所以铁道部的解释实在过于牵强。

  其次就是救援已经宣布没有生命迹象后,又在破损车厢内找到一名幸存的女婴,这让公众感觉相当的错愕,怎么会如此马虎,或者说公众质疑到底是如何对待生命的救援的?王勇平将其归于“生命的奇迹”,或许这也算一种解释,但还是有点残酷,我们当然只能祝福女婴竟然如此的命大,可惜她的父母已经与她阴阳两隔。

  就算没有生命迹象后又找到一名幸存的女婴按照铁道部的说法是“生命的奇迹”,但到今天,也就是7月25日的中午,已经实通车且车头都已经被砸烂掩埋后,铁道部昨晚新闻发布会还声称仅仅35人死亡,但今天中午却又在现场找到了3名死难者遗体,试问这难道也算是奇迹吗?新闻发布会上对死亡人数是否超过40人的疑问讳莫如深,至少今天的情况让人再次感到错愕,当时大救援时数千人围绕着几节小范围的车厢开展,怎么说也不应该遗漏任何一个可能存在生命的角落,连死亡人数都没有清完就开始破坏和掩埋车体,而且一再声称已经搜寻完毕,可结果却在第三天了还在现场找到3具遗体,这无论如何也让人难以接受。试问铁道部到底想干什么?难道尽快通车比搜寻生命更重要吗?那么人们有理由质疑,到底这次事故有多少人死亡?弄清楚人数在实名制售票的制度下这似乎并不是什么难题吧?对比航空灾难事故,似乎铁道部门很多做法和事后的解释,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并令公众百思不得其解。

  这些仅仅是事故原因调查结论之前,就给公众带来了一系列的疑惑,其实铁道部完全有必要向公众做出澄清,如果继续这种怪异的处理方式,那公众很难相信之后的调查不会受到铁道部门的敷衍。其实即使调查结论还没有正式出台,人们也能隐隐约约的感觉到这绝非简单的遭到雷击赞成通讯瘫痪,而怎么看都是一起人祸,因为即使是过去老旧的列车运行机制,发生追尾事故也是很罕见的,何况是今天控制技术和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调度系统应该是随时都能看到每趟车的运行状态,用遭到雷击还解释发生追尾本身就解释不通,又不是瞬间发生追尾,中间间隔了近十分钟,那试问铁道部,我们的动车和高铁其控制的技术先进性何在?你们如何解释?

  生命对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宝贵的,人们更期待每一次事故能成为避免下一次事故的教训,那么真实的调查结论和后续的改进措施,能彰显出一种对待生命、对待事故的态度,这甚至比事故本身更重要;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铁道部似乎还欠公众一个更科学合理的解释,我们不想听到任何模棱两可或推卸责任的声音。
  

  图为空中拍摄事故现场,车体被拆解后填入坑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