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博武汉公司:什么人适合吃山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9:38:49
                                                            作者 王风岐 

  作者简介:中医内科专家,主医师、教授,国医泰斗秦伯未嫡传弟子。 原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办公室主任,卫生部中医司教育处处长,世界针灸联合会司库、世界骨伤联合会总监。  
 

一脾虚腹泻者

     随着岁月的流逝,很多老年人的肠胃功能下降,不能有效消化吸收食物,出现腹泻、大便稀薄等症,时间一长,身体的给养不足,人就会变得消瘦,感到头晕目眩,全身虚弱乏力。这时候,坚持喝山药粥能收到神奇的效果。山药健脾厚肠,增强肠胃的活力,促进消化吸收,还能减少腹泻,使人排便正常。老年人每天早上一碗山药粥,一个月左右腹泻便会消除。

   二肺虚咳嗽者

    秋冬时节,空气干燥,容易伤害肺的津液,导致肺阴不足,出现口唇发干、干咳无痰等症状。此时多吃点山药最为适宜,因为山药营养丰富,可入肺经,是滋补肺阴的佳品。肺阴虚多表现出热证,所以山药最好生吃,比如榨汁喝,因为生山药性凉,滋补肺阴的同时还能有效清热,缓解肺部、嘴和喉咙的燥热。

   三疲劳综合征患者

    很多人看上去没什么病,但是身体没力气,稍微劳动就感觉累,休息一下就好,这就是如今极为常见的疲劳综合征,是典型的亚健康状态。面对这种情况,最重要的是避免劳累过度,还有就是要适当进补。山药价格不贵,营养丰富,能补肾填精、强胃健脾,全面滋养身体。很多脑力劳动者,经常加班,神色枯槁,记忆力下降,其实这就是脏腑虚空的表现。坚持食用山药,一能强脾胃,促消化,增进气血的生化;二能补肝肾之虚,强壮筋骨,使人耳聪目明,记忆力提高。

  吃山药防止闭门留寇

    山药性温和,又补益身心,所以适宜人群很广泛,但是《随息居饮食谱》指出:“肿胀、气滞猪病均忌。”因为山药是滋补药,具有“收敛”功能,所以如果体内有实热、邪毒,不要吃山药。这里所说的实热或邪毒,是外界侵入人体引起病变的因素,也就是说,人体需要将其排出体外才能康复,此时若吃大量的具有收敛功能的山药,无疑会加重病情,阻碍康复。同样的道理,山药能治疗腹泻,所以大便干燥的人不能吃山药,否则就导致“闭门留寇”,把身体封起来,邪毒就出不去了,如此会严重危害肠胃健康。

  吃拔丝山药莫心急    山药有多种吃法,既可以煮粥,又可以做菜。山药粥是素食上品,配上荤菜还可烹制成多种菜肴,同时还能煮汤、做成点心等。不管是煮、蒸、炒、炸,山药都是色香味俱佳,  山药去皮防手痒

    用山药做过菜的人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剥去山药皮时,手部皮肤会发红发痒,十分难受,这是因为山药的汁液使皮肤过敏。此时只需要将手放在炉火上烤一烤,就能消除痒感。此外,用加醋的水洗手,或者在水中剥皮,都能避免山药过敏。


   山药养生食谱

   一、山药粥:补脾胃,滋肺肾

    取干山药片60克,或鲜山药100~120克。将山药洗净切片,同粳米2~3两共煮粥。一年四季均可供早晚餐,温热服食。

    此方载于《萨谦斋经验方》,具有补脾胃,滋肺肾的功效。山药性温和,煮粥食用易于消化吸收。山药有滋补、收敛、强壮之功,入脾、肺、肾经,可补益脾胃,滋养肺阴,益肾填精;粳米就是平时吃的大米,由于太常见,我们似乎都忽略了它的功效。粳米营养丰富,入脾经,有补中益气、健脾和胃的作用。山药粥可有效治疗腹泻、慢性痢疾、虚劳咳嗽、遗精、慢性疲劳症等,经常服食,还能延缓衰老,益寿延年。

   二、地仙煎膏:平补气阴,润肺下气,敛汗涩精

    取怀山药50克,牛奶100毫升,甜杏仁20克。将杏仁用水浸泡,去皮尖,研细;山药洗净,去皮,切碎,与杏仁、牛奶混合,绞取汁液;将液汁加热煮沸至稠,停火,装瓶备用。每日2次饮服。此方处于《饮馔服食谱》,有平补气阴,润肺下气,敛汗涩精的功效。此方既适用于由体质虚弱引起的面色不华,畏风自汗,大便不调,腰膝无力,遗精滑泻,夜尿频多等;又对诸如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等肺病有显著疗效;此方用于儿童及健康人日常保健,也十分适宜。

    山药营养丰富,滋补身心,入肺、脾、肾经,一能滋补肺阴,止咳喘,二能补强脾胃,生气血,三能补肾填精,壮筋骨,所以对于肺虚咳嗽,脾胃虚弱引起的身体虚弱消瘦,以及肾精不足引起的遗精、尿频等症均有疗效。治疗肺病,方中的甜杏仁为“君药”,即为主导。甜杏仁味甘性平,可入肺、大肠经,具有润肺、平喘、止咳的功效,尤其对于劳累过度引起的虚劳咳嗽效果更佳。如今以杏仁为主制成的杏仁止咳糖浆已被载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在临床上发挥着巨大的作用。至于保健功效,杏仁也十分了得。宋代的景焕所著的《野人闲话》指出:“服杏仁,令汝聪明,老而健壮,心力不倦。”可见,经常服食这味地仙煎膏,是延年益寿的妙法。

   (选自《搜狐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