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的英文是什么:门外妄语-----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bn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5:44:27

门外妄语--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 [复制链接]
    作者:二郎中
     故纸堆里翻出这样的文字,恍然不知何人所写,何时所写。仔细辨认,作者二郎中,时间不可考,门外妄想语,姑且说之,姑且听之。
                                                                                                             ——《门外妄语》题记

一、读经      

    为什么要读经典?

    自己也说不清,每次重读老庄,好像与老朋友相会;每次捧起孔孟,好像重温曾经读过的书;每翻过一页史记,好像都在读现在的生活;每次手中一卷佛经,以为懂了却在周围发现他的独特与新颖。

  读经典的好处似乎也说不上嘴。他没有电影电视那样激动人心,没有武侠言情那样扣人心弦,没有文化快餐那样简单明了,也没有闲聊杂谈的轻松自如,更没有为你的生活提供半点物质性的帮助。

    读经典只在烦躁中求得一丝心安,在迷惘中见得一点光明,他不能为你提供具体的建议,却为你搭建了思考的平台。从这里出发,哪怕取得经典的只言片语也让你探索得更深,行动得更有力。

  古人有句话叫做“拾人牙慧”,读了经典之后会觉得今人的进步只是不同时代不同地方经典的发挥,今人的著作也多是从古人嘴里拿出点东西换上时髦的衣装,不会为现在人太多的“革命”、“先进”跟“创新”所吓唬。

  很多说话只是个噱头,哗众取宠,从经典中会发现很多所谓新说法的蛛丝马迹。“万变不离其经”,从经典中能读出踏实、读书智慧,读出丰富的宇宙与人生。

  读经在古人眼里是天经地义的事,然而今天却变成我们要讨论的问题,而且讨论的起点不是少年启蒙读不读经,而是讨论代表最高学历的博士可不可以不读经,这近乎荒诞然而却千真万确,想来认认真真读经也是不太远的事。

  可笑的是,专业可以不过关,英语却一定要过关,因为能不能毕业,英语四级是个坎,但专业却不是硬指标,四年下来,字正文顺的毕业生很少,至今自己的汉字书写也让我钻进地下还嫌地薄。毕业后,英语拿了六级,但读的古书却是屈指可数,想来惭愧!

  工作后,境遇不顺,颇是烦躁,读《愣严经》、《愣迦经》才发觉天下可以让你安身立命的东西并不多。让一个人安心不是学问能解决的,而是佛道指向的那条路。

    这些安身立命的东西就在我们的经典里面。佛经道藏儒学,传统的经典给我们提示太多太多,而我们无动于衷,相信西方彼岸给我们的解释,相信科学能解决所有问题,相信名利能解决我们自身所有的问题。

  当发现很多问题在经典里面能找到究竟时,才发现生而为人的自豪,生而为中国人的自豪,生而能读经典的自豪。

    读经典,于自己是解读生命的苦痛,接近人生,触摸真相。

二、历史

    有一天早上醒来,突然发觉世界并不真实,真实的只是你的感受。有一天读历史,突然发觉历史并不真实,真实的也只是你的感受。

    历史教科书告诉你,中国百年积弱积贫,仁人志士经过多次的探索,首先是魏源林则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提出向西方学习技术,但失败了;然后是洋务派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又失败了;再然后是维新派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也失败了;后来革命派的实践成功了……

    他告诉你这样的感觉:中国的富强是跟学习西方的层次有关,学习器皿层次肯定失败,要学习西方制度思想层次中国才会富强。

    我们的主流意识大概都是这样,多少人告诉你中国多么落后,多少人告诉你西方多么先进,也多少人告诉你改造中国国民性任重道远,自由民主精神需要继承;所有的媒体都在告诉你西方怎样怎样,中国这样这样所以中国才不会富强……

    中国百年积贫积弱的原因都归咎于中国传统文化,这有点像落难的富家弟子总在抱怨他的祖宗留给他的财产不够多使他现在被人瞧不起,最后连自家祖宗都不认了,干脆投靠别人家混日子,还美名其曰“革命“、’现代化”、“进步”。

    这种“革命”、“现代化”、“进步”,最剧烈莫过于时空观的改变,从古代转到未来,从东方转到西方。古人认为越到后来越退步,儒家推崇上古时代,佛家则认为越到最后越糟糕,最糟糕的时候是末法时代;古人认为中土优于四夷,中土的概念不是种族的概念而是文化的概念,受到华夏文化熏陶的都为中土,而现在我们认为时间越到最后越进步,空间则越是西方越先进。

    反映到理论则是越是新的理论越先进,越是西方的理论越先进,丝毫也不考虑理论对错和适用与否。反映到生活则是越是科技的生活越先进,越是西方的生活越先进,似乎不考虑这种生活存在的问题。这种意识根深蒂固,经典可以解释的东西,偏要拿西方跟最新的理论来壮胆,中国碰到的问题,偏偏拿西方的生活来比照。

    为了使经典使大多数人理解,这种诠释有很大的价值,使更多人了解并理解经典继而学习经典。但我们在诠释的时候往往忘记了我们是中华儿女。

三、体认

    西方有哲学,不明白才会去争论,在语言表达上更倾向基于逻辑的分析,具有很大的操作性,中国有天人之学,掌握了了然于胸,更多是跳跃感悟式的体认,偏向基于人日常累积产生的悟性。

    在一切向西方看的时代,中国根本没有像样的理论,在所看的批判中,大都诟病于经典的比喻,没有西方意义上的明了,找不到令人满意的程序与操作。

    我们有个成语叫“心领神会”,说的是对一种事物不用语言表达而能在心中明白的境界。还有“心知肚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如人饮水,冷暖自知”……都在讲述修习经典的特性。

    西方心领神会的东西不多,我们更倾向于自己的把握,自己的体会,从形而上的体认再发微到形而下各个领域,古人有“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说法。

    运用之妙存乎一心,运用之糟也存乎一心,不能把经典运用的失败归咎于经典的失败。

    一位朋友问,学了六爻的人岂不是都是神仙。笑了笑说,跟学其他东西一样有水平的差异。后来想了想,水平差异在于你体认领会了多少,学中医经典没有保证每个人学了都像扁鹊仲圣一样有高水平的发挥。

    在经典的学习中,我们更多是领会先贤说的理,古人都说读书明理,就是为了说这个“理”。“理”很难说清楚。领会了并不能保证本事有多高,最多是“口头禅”,还要在事上去行。佛家就要求悟后起行,自己的理解这个悟是明“理”,明理后还要在生活中实践,这才能站得住脚。

    “理可顿悟,事须渐修”,佛陀这样教育我们。俗谚也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经典不仅是眼睛的事,还是双脚的事,世间事理要体认。红楼梦有句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强调了世间事理体认的重要,它甚至超越了书本的阅读,但我们又不能缺少,起码经典是生活体认的引领,不去应用也只能被笑成赵括“纸上谈兵”了。

    传统文化需要体认,中医需要体认,体认像手工制作,少而精。现在的人才培养更像机器化生产,成批成量,质量并不令人太满意。手工与机器生产用来区别传统传承的“言传身教”和现在的人才培养模式同样合适。悲剧的是,当我们用机器大生产的方式来培育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时注定是梦中空花,徒抱希望。

    佛说人生二十难,遇善知识难是其中的一个,有志于传统文化传承的人遇到最头疼问题是没有师传,“师父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没有进门谈不上修行。

    又有句话说,不是徒弟找师父,而是师父找徒弟,没有“言传身教”的机会时,自己的选择还是多读经典,注重修为。

四、思议

    我们大概遗忘了“不可思议”这个词本来的意思。

    我们造句的时候,通常是:这件事不可思议。不可思议依照我们的理解是神奇难以理解的意思。

    读佛经的时候,陡然发现这个词的语境是佛说的话我们不可思不可议,也就是如如不动的东西不是通过思考和议论而得。

    换一种说法,我们要不思不议而到达不可思议的如如不动。道家有一句表达同样的意思,为道日损。

    我们握着拳头来到这个世上,总在紧紧抓住我们想要的东西,我们从来没有想过去损。慢慢,却体会到损的不可思议。

    生病的时候到处找医生,到处找方子,找来找去病还是病,抱着无所谓的态度,过一段时间发觉病没有了。

    烦恼的时候到处找朋友,到处想方法,想来想去还是烦。抱着随缘的态度,过一段时间发觉烦恼没有了。

     有时候不是我们做得不够,而是我们做得太多,但我们坚信事在人为,做得越多对事情越有好处,做过了美名其曰问心无愧。这种方式贯穿我们的生活。

    读书的时候,老师告诉你要勤奋认真学知识,真的相信“读得书深百不忧,不须耕种自然收”。出来后才发现纯粹的书院研究并不能安身立命,更多作为一种职业为谋生而存在。

    经典,或者说我们的传统文化其实并不是学术,也不是书院研究,是安身立命的天人之学。理与用很难分得开。

   “形而上”与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形而上学是一种学术,纯粹的理论研究,而“形而上”是道,是悟,是修习,是在实际生活中做人做事的学问。

    几千年学术越分越细,越研究越复杂,越解释越不清楚,百年以来,引进西方形而上学之后,说法越来越多,越来越摸不着头脑,而在学问意义上的“形而上”却是所见日少。

    或许真如佛家所说,智慧日减,干慧日益,智慧是越来越少,而书本口头上的论述越来越多。

五、心事

    小时候读《西游记》,看到孙悟空与鹿力大仙比试挖心,看得提心吊胆,看得惊心动魄,万一孙悟空把心挖了死去就没戏了。最后知道大圣神通广大,居然没死,才眉飞色舞。不过心中甚是奇怪,孙悟空把心挖出来都能活。

    还是小时候的事,那时电视剧《封神榜》正在热播,看到比干被纣王挖了心,但被姜子牙施以道术没有死。但妲己化作卖菜老妇在半路等着比干,叫卖“卖无心菜”。比干问什么叫无心菜,妲己告诉他:“菜无心能活,人无心必死。” 妲己说完比干便倒下死去。那时候小脑瓜真正明白,菜没有心可以活,人没有心肯定死。还当是真理跟向小伙伴们正儿八经地说。

    心的词语很多。说人坏,我们说“没良心”;说人不认真,我们说“三心二意”;说人决心大,我们说“不到黄河不死心”;学历史时,书上爱说“得民心者得天下”;社会上要认清人,谚语教我们“知人知面不知心”;说别人疼爱,我们说“心肝宝贝”;老师说我们读书不认真总说“没心思”。然后周围总听别人说“没心情”。翻翻我们的成语词典,'“粗心大意”、“三心两意”、“胆战心惊”、“不到黄河不死心”……都在说“心”。这时慢慢懂得心不一定指的挖心的心,这些词语在说明我们的心理状态。

    读《孟子》,知道要“养心”,“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除了思之外还要“吾养吾浩然之气”。之后读经典,读佛经,“三界唯心”、“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一心不生,万法无咎”,说的最多是心,稍稍留意,学佛,修道,习易,古人最爱跟我们谈“心”。

    甚至觉得,传统文化就是关于“心”的学问,学经典也在于修“心”养性,重在“悟”。悟者吾心也,悟字的写法,左边是竖心,右边是吾,也就是我,懂了自己的心的人就叫悟。觉悟的人也就是“佛”,“真人”了。于是,经常问自己:

   “除了我,世界还有什么?”

  六、赛马

    麦当劳风行世界,我们就反思起我们的中餐为什么不如麦当劳,或者从制度说起,或者从管理谈起……

    最耸人听闻的是文化说,刨根问底抱怨起老祖宗,文化真是落后,几千年封建思想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可忘了读历史,忘了如果没有老祖宗,怎么会有如此美味可口的中餐。

    总在试图证明一个看法:中国的餐厅比不上麦当劳,传统的文化是现代化进程的绊脚石,恨不得把黄皮肤变成白皮肤,黑头发变成金头发。

    想起了田忌赛马,齐国的大将田忌,很喜欢赛马,他和齐威王约定要进行一场比赛,第一次比赛上马对上马,中马对中马,下马对下马,由于齐威王每个等级的马都比田忌的马强得多,所以比田忌失败了。

    后来田忌听从了孙膑的劝告,先以下等马对齐威王的上等马,第一局输了。第二场比赛。孙膑拿上等马对齐威王的中等马,获胜了一局。第三局比赛,孙膑拿中等马对齐威王的下等马,又战胜了一局,调转了顺序,反败为胜。

    无意区分田忌、孙膑和齐威王谁最聪明,从赛马这个角度我看到了我们都有田忌的智慧,拿西方的下等马来跟传统文化的上等马,拿西方的上等马来比传统文化的中等马,再拿西方的中等马来比传统文化的下等马,而想证明的结果不是想反败为胜,而是想反胜为败,如果谁用这个办法来反败为胜,我们称为“阿Q”或者“意淫”。

    如果你拿麦当劳的连锁生产,标准化生产的长处来跟中国式的餐厅比,中国餐厅肯定处下风。但无可否认,中餐全世界闻名,他的特别之处正在厨师的手艺,而厨师手艺的培养跟其他传统文化一样靠体认而不能大批量生产。

   “渴而穿井,斗而铸锥”,急功近利让我们疯狂,总想一下子达到目的,而为了目的采用的手段更是看谁更叛逆,看谁更激进。

    这时候,我们失去从容与自信,也失去的是了解自己并继而进步的机会。

 七、师传

    迷上武侠小说的时候,看到有奇遇的情节爱不释手,总是想着如果有一段奇遇,生活碰到问题就随心所欲一了百了。晚上睡觉的时候,也梦见遇绝世异人得绝技相授,然而梦醒之后生活还是生活,梦境依然是梦境。

    长大后慢慢知道这是幻想。生活中,奇迹很少很少,更多的是自己精进。

    提起师父,不由自主有仰慕之情,我们总觉得最遗憾的是没有明师指路,自己读书自己摸索走的弯路多未必能成材,可是,往往有明师在前,自己还不认得,就好像经典一样,我们说这些经典有多好,且把经典放在一角放着。

    在等待中我们心中有种焦灼感 “时不待我也”,年纪渐长,师道日失,自己能有多少机会接触明师,自己又有多少毅力与悟性来继续自己的爱好?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之贵在“传道授业解惑”。有时心里想,世上能传道授业解惑者岂止与自己同时同地的人,千古悟者都是自己的老师,经典是他们的教诲,从中读书生命,读出安身立命,也算是得之师传。

    偶读《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序中的一句:、“奈何以至精至微之道,传之以至下至浅之人,其不废绝,为已幸矣”读起来脸上一红,心头一跳。

    传统文化至精至微,像我辈驽钝,末流资质,如何承传得了?师父又怎么会找如此驽钝的徒弟。扪心自问,自己是这块料吗?

    这是个急功近利的社会,人心很难放得下一缕清香几本书,也很难静下心来做几十年甚至一辈子也见不到影子的事。环顾左右,第一个念头是钱,第二个念头还是钱,第三个念头还是钱,大都把心思花在营生物质去了。

    缅想古代,第一流的人醉心佛道儒,向往的不是杀鸡取卵的功利,而是传之后世的功德。欲望的追赶使我们迷于周围的五光十色,徜徉于酒吧,取乐于网络,闲聊于饭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而我们的内心很贫瘠。 
 
八、人心

    《大学》说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朋友认真说,这是圈套,理由很简单,很多治国平天下者根本就没有做到修身齐家,而这种修为途径让我们误认为治国平天下都是修身跟齐家都做到了才能治国平天下。其实他们根本没做到,甚至修身齐家的修为还不及一般人。

    回答不上这句话,事实上确实如此,越是偏执越成功,越是恶劣越流行,见风使舵者总是得心应手,阿谀奉承者总是左右逢源,治国平天下跟格物致知、诚意正心和修身齐家有关系吗?

    这个问题困惑了很久。大学者,大人之道也,或者这是另外一条路?

    后来读经,发现我们世界并不是我们想象的真实,往往是想象的世界。小时候不知天高地厚也就认为世界只在自己的手中,所见所触都是亲人朋友;在学校受教育的时候,世界无限延伸,获得世界的方式是学习;恋爱的时候,世界只有两个人……

    你的心装着什么,世界也是什么,世界因为你的心而色彩斑斓,色彩斑斓可能本不是世界,只因为我们的心得了病而看到的花花世界,就好像佛陀说,如果你眼睛得了眼病你看到的将是不一样的世界。众生因业力不同看到不同的东西。

    渐渐明白,我们容易以自己蒙蔽的眼光看世界,当你眼睛不被蒙蔽的时候才是真正见到世界的时候。

    佛说佛看众生众生皆是佛,众生看佛佛还是众生,世界没改变,改变的是你出发的立足点,你观察世界的双眼,还有你看待世界的心。“仁者见之谓之仁”,当你用“仁”的眼光打量这个世界是世界全都是“仁”;“智者见之谓之智”,当你用智慧的眼光打量世界时这个世界业全都是“智”……

    什么样的眼光看什么样的世界,什么样的心眼也看什么样的人。

    回过头来,如果你的心是圈套,世界全是圈套,圣人之教也是圈套,在这个圈套的世界里,治国平天下根本不是靠而自身品德的修为而更多是靠心恨手辣的圈套达到。

    你并不能改变别人,也没法改变别人的世界,更加无法改变许多人认为如此的世界,自己的困惑只是这个被认为的世界的延伸,你无法体认另外一个世界,在两边行走的时候双脚无法行走。

    一位先生说了一句回味无穷的话:当你对了,世界就对了——这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点。接过来,当你错了,世界也就错了。

    你不能改变世界,但你可以改变自己。没有人说,你可以改变别人,你可以改变世界。
 
九、承当

    一厢情愿地认为,找到了师长也就找到了归去的路。在想象中,可以随时跟着师长,好像父母抱在怀里的孩子,一颦一笑师长都小心留意,一言一行都精心呵护。不然的话,有问题的时候随时发问,有痛苦的时候随时找人。

    在煎熬般的等待中终于明白你必须学会承当,就好像一个孩子学步,不要害怕,你要明白路是自己走出来的,没有人代替你的双眼,也没有人能代替你的双脚,你必须提醒自己看,叮嘱自己走,挣脱父母的扶助的双手,即使走得跌跌碰碰,即使走得踉踉跄跄,这已经迈开了第一步。

    我们习惯于这种思考,溺水了我们怀着恐惧紧紧抓住一根救命稻草,碰到问题了我们闭着眼睛归咎于外在的东西,我们从来不追问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也从来不反省自己说了什么,做了什么。

    我们不相信自己的力量,不相信内心的力量,总是想依靠,总是想依赖,双手总是向天空抓舞,以为有救助你的神仙,神仙没有了,这个人可以是师长,可以是父母,也可以是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我们依靠着,我们心有所求,我们把高帽子戴到别人的身上,你好心,你慈悲,你是救苦救难的菩萨,我们努力在脑海中寻找最谄媚的词,对这些词我们却一无所知。一个看似好心的母亲却有顽劣的孩子,一个看似慈悲的高人却有不成器的徒众。

    在寺庙,我们见到笑口常开慈悲为怀的菩萨也见到怒目圆睁凶神恶煞般的金刚,如果向着内心走,何妨笑口常开,何妨怒目圆睁。

    高帽没有戴成的时候我们怨恨,你坏人,你恶心,你见死不救,我们同样在脑海中寻找最恶毒的语言,对这些词我们却不再是一无所知,只求疏泄心中求不得的怨恨,只求搜索践踏别人的快意。

    我们忘了,自己还是自己,别人还是别人,事情没有改变,世界没有改变,改变的只是你自己。

    我们忘了老子骑着青牛远去,庄子隐居而不仕,孔子欲乘桴浮于海,大乘经上佛说佛不度众生。圣贤不慈悲吗?圣贤不布施吗?

    剩下来就是只是你的事,是生是死是你的事。圣贤前辈师长只是把道理告诉我们,方法告诉我们,境界告诉我们,其他是你自己的事,谁也帮不了你。

    这是老实话,这是真实语,但我们都愿意指望别人,依靠别人。

   “生老病死谁替得?酸甜苦辣自承当”,内心里不断提醒自己返回一条路,一条承当的路,自己的事自己做,自己的事自己承当,自己的事自己的负责,你要做的是做好自己手头的事,其他的事与你无关。

    你承当了,世界平静了,有问题萦绕于心,有痛苦释怀于心。你把百思不解的问题和到辗转难眠的苦楚看在心里,当这些问题和苦楚的答案在经典展现,在师长口中吐出,会心一笑,安然而行,你发觉世界美丽得醉人。

 十、加减

    “吾生也有涯,其知也无涯”常常勉励我们学海无涯,我们应该活到老,学到老,永远地学习下去。

    可忘了后面一句“以有涯随无涯,怠矣”,以有限的生命来学习无限的知识这真是可笑的事。

    从小我们就知道“知识就是力量”,知识越多越好,我们教育目的也围绕学了多少知识为标准,却不知道知识不能安身立命,学了知识我们仍然糊糊涂涂地来,糊糊涂涂地去,甚至还多了更多问题。

    知识不是智慧,不是认识真相最地道的东西。知识需要书本,而智慧不一定靠书本,六祖不识字也能悟道,也成为有智慧的人,一些野老村夫字不识一萝却是最智慧。

    古人说读书明理,理是道,理就是智慧,一个人读了再多的书如果而明理也不是书呆子。常听人们说,那个人读到大学还不如读小学的人。他们问话的前提是学知识等于学智慧,掌握了知识等于掌握了智慧,却不知道知识可以用学位来衡量,智慧却无法衡量,知识可以靠不断的累积获得,智慧却不一定靠累积而达到。

   “为学日益,为道益损”智慧在减之又减处。如果跟人说日益为非,日损为是,他们将会说,这是听到最冷的笑话,最荒唐的语录。

    在益损之间我们迷惑了,我们却习惯做加法,在对与错、是与否之间做加法,用自己的偏执解释前贤的教诲,以自己利益为中心紧紧抓住一种东西去自以为是,去自作聪明。

    诙谐有趣的庄子讲了一个盗亦有道的故事,盗跖是个有名的大盗,有一天,他对自己手下说做大盗也有法则。盗跖解释说,凭空能猜出屋里储藏着多少财物,这就是圣;带头先进入屋里,就是勇;最后退出屋子,就是义;酌情判断能否动手,就是智;分赃均匀,就是仁。不具备这五种素质而成为大盗是不可能的。

 十一、超越

    看到好文章,总期望自己能写一手好文字,越是学习越是写不好一手好文字,就好像越想端好一盘菜,手却不断地摇晃。

    有一天,对文字完全失去兴趣了,不在乎自己写,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拿过来的时候却轻了。

    习医的时候,总期望自己有一个好医术,越是学习越是医不好病,就好像要做一件事,这件事看到了却做不到。

    有一天,对医术失去了兴趣,不在乎自己怎么学,也不在乎别人怎么看,看起病来的时候却好了。

    当一件事被超越了,他回到事情本来的面目,就这样,你又何必去动心动力呢。惋惜的是,自己天热的时候道天凉好个秋,有兴趣的时候却说无所谓。

    学佛修道的人总爱跟人家说一句,我看破了,看透了,不想理这个人这件事了。听起来很看破。

    这句话仔细推敲起来确实很破,这不是看破,这是生闷气,自以为是躲在一旁自认为高人一等,沾沾自喜。有时候真的不明白什么叫看破。

    看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师父收了七个徒弟,师父想试试他们的定力,叫年轻的女子去试试,结果第七个弟子没有动心,师父很惊讶地问,别人不能做到,你为什么不能做到。徒弟说,这样女子见多了。

    好像是笑话,我们说的放下看破或许是一种境界,如果你有十块钱你不会在乎一分钱,如果你有一百块钱你不会在乎一角钱,如果你有一千块钱你不会在乎一块钱……

    平常说的放下,或许就是有了洞察真相的能力之后的淡然,不在乎功名富贵这样的一分钱、一角钱和一分钱。

    而我们的放下是,我们得不到一分钱我们说不稀罕臭钱,我们得不到十块钱我们说钱财如粪土,我们得不到一百块钱的时候说人家穷得只剩下钱了,我们得不到一千块钱的时候说我们已经放下看破了。

    这样的笑话经常出现,于是自己选择宁愿做一个真小人,也不要做这种说放下看破的伪君子。

十二、相遇

    师长再见,聆听教诲数日,临别之际,低低一声。今日一走,不知何时再听,不知何时再见。

    好友重逢,天南地北好不容易聚在一起,秉烛夜谈,意犹未尽,大叹一声,明天一走,不知何时再会,不知何时再聊。

    手捧《伤寒》《金匮》,一页未翻,夜已沉寂,今日已罢,不禁徘徊,工作谋生,奉侍双亲,养儿育女,不知何时能晤,不知何时能读。

    读送别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小时候不明白古人分别为何如此伤感。

    长大后找到一个可以让现代人慰籍的理由,古代交通不发达,今天见到一面以后可能永远也见不到。

    心里暗暗高兴,交通如此发达,慢的话有自行车电动车,快的话有汽车火车,再快的话有高铁飞机。再不然,我们有手机电脑,手指一动,信息随时传递。

    偏偏,当我们见面的时候我们无话可说;偏偏,当我们欲说还说的时候我们无言而立。我们见到两只游动的眼睛,一双有听无听的耳朵,一张不断开合的口,于是“沟通从心开始”却是这么近那么远的孤寂。

    看到“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再次与《送别》相遇,听着近乎绝唱的歌声: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杯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身边的风呼呼地吹过,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不断在耳边响起。

 十三、进步

    我们的耳朵总充斥着这样的论调,我们生活在这个年代最精彩,最快乐。我们的耳朵也总充斥着盲目的乐观:

    一直说,科技越来越进步,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终有一天会解决。
    一直说,我们生活过得好,过去多么黑暗,传统多么愚昧。
    一直说,越堕落越快乐,越刺激越好玩,玩的就是心跳。
    ……

    媒体也在聒噪,打量着传统与现代的结合无不站在现代高高在上的位置沾沾自喜地,传统在他们那里是“朴素”的,是要有批判地继承的,也是要发展的,言下之意古代的东西在他们手里才会出现新的创造,新的发展。

   上帝说,太阳底下没有新鲜的事,我们总自以为是,我们总踌躇满志,结果我们总惶惶而终。

    佛说三世因果,我在疑惑着,果真有三世因果,人怎么难逃掉前世生生的影响,充其量,我们又在演绎另一个戏剧。

    读《史记》的时候,看到一张张古代的故事在纸张上鲜活的跳跃,看到古人搏动的血脉染红历史的天空,第一次发现,我们跟古人没什么两样,乐观不断重复。愚蠢不断重复,故事也不断重复。

    传统与现代不是按千年百年计而是昨天今天计,不是异地异乡而是此地此乡,他们的人生比我们演绎得更精彩,我们重复着古人的足迹,甚至他们比我们走得很远。

    我们的衣着也许比以前变得更鲜美,我们的生活也许比以前过得更精美,我们的工具也许比过去来得更方便而我们的内心却比过去更烦杂,我们的问题也比过去更复杂。

    或许我们可以欣慰的唯一一点,“道”不死,即使载着“道”的轮子汉字没有了,它还是在那里,更不用说有些人的嗤之以鼻,这只能说明它的博大。

    老子说:“上士问道,勤而习之;中士问道,若存若失;下士问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为道。”

十四、门外

    小时候看到卖花的人,心里想,卖花的人心中一定美丽与温柔,不美丽不温柔怎么能卖如此美丽可人的花呢?

    还是小时候,看到喂猪牵牛的人,心里想,人们肯定有爱心喜欢这些动物,没有爱心不喜欢怎么去喂养动物们呢?

    依然是小时候,喜欢上看书,在小脑袋里想象,开书店卖书的人肯定喜欢读书,不喜欢读书怎么开书店卖书呢?

    有一天,看到卖花的人把成捆成捆的花像垃圾一样丢弃在路边,问问怎么回事,回答是卖不出去,堆在店里浪费地方。

    这么美丽可人的花就丢弃在路边。

    到年三十的时候,看到了喂猪的人拉着嗷嗷的猪往外赶,声音如此凄凉,问起了大人说,大人说,过年了,我们要宰猪。

    猪去了宰猪肠,进到我们肚子里。

    终于有一天,看到了满眼的图书,四处堆放,杂乱无章,任意扔掷,像丢掉手里的垃圾,心里隐隐作痛,如果喜欢书的人会如此吗?

    这么好的书就这样像堆成山的垃圾。
    ……

    慢慢长大了,明白了我们养花养动物读书有时候不是为了兴趣,只是因为生活。

    因为生活我们发现种菜的人不敢吃自己种的菜,养肉的人不敢吃自己养的肉,教书的不敢将自己的孩子送进学校,医生不敢将自己的亲人送到医院
    ……
    这是一种悲哀。

    站在中医面前,时常思考着这样的问题,如果为了生活习医,还喜欢中医吗?如果中医只剩下钱,习医还有意义吗?

    宁愿站在门外,做一个听众,做一个痴心的听众。

十五、旅途

风中的树,融化的雪,窗外的雨,山外的庙,林间的鸟啼,袅袅的炊烟,老大的医话……一时都在耳边,静静地听着,倾听树和风的交谈,倾听雪与雨的交融,倾听医与人的交契。
                                                                                                —十五篇题记

    坐在火车上,朝着向往的地方,感觉摇摇晃晃走着。轮动的声音听着好像妈妈的催眠曲,好想睡觉,恍恍惚惚中记忆似乎一节节车厢,人像是不断向前奔跑的车头,每次回头,带不走沿途的风景,所有的撕裂的痛苦和沉淀的激情,所有暂时的辉煌和擦肩而过的失败都在旅途中翻滚,到下一站还没到地方,又要登上另外一个旅途。

    我们只是旅途中的过客,到了另外地方,地方依然是我们出发的起点。这是第一次旅途,却无数次重复着过去的故事。

    缅想着旅途中的医者,穿行在小路上,匆匆的脚步有没有留住沿途的风景,飞奔的身影有没有印证旅途的焦急。

    如果开着一扇门,打开另外一扇门就是旅途,记忆不会有五彩缤纷的色彩,像一张发白的相片,没把岁月冲淡,只因为自己褪色。

    趋步上前,旅途上看到扭曲的脸孔,听到呻吟的声音,那是一棵树,一颗扭曲的树,没有绿叶,冷冷清清孤照丁零的身影,诉说落日的余晖。

    在内心里不断酝酿着许多情绪,不知名的歌曲在嘴边哼唱,泥土散发出草木的气息,只是我们不知道身在何处:

    在那时, 伏羲观天察地画八卦。
    在那时,神农走遍山野尝百草。
    在那时,黄帝蹲坐问岐伯以医道。

    名字依依稀稀记在我们心里,文字斑斑驳驳刻在书本里,穿行几千年风雨的旅途,这是一种冒险,战火的洗礼,人情的冷背,岁月的沧桑不知下一站是起点还是终点。

    走入仲圣,在篇前我们读到让人泪洒的故事。“余宗族素多,向余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

    似乎医者的起步都有不详的开始,用低沉的声音诉说医者旅途之苦,在凄凉中徐步前行,走出让人心碎的脚印。

    没有痕迹的脚步无声无息,尘土飞扬之处荒凉地穿行,其中有多少酸楚,多少幽怨,旅途的奔波,没有地方可以歇脚。

    即使空明研悟,自负天下无双的黄坤载,旅途中留下凄美悲壮,不禁感叹:
   “隙驷不留,尺波电谢,生存而处华屋,零落而归山丘,身与夕露同晞,名与朝华并灭,荆棘狐兔之中,樵牧歌吟之下,其为安乐者焉在﹗”

    在满天血色中,一盏孤灯一支笔,写下沉痛的记忆。

    此时,火车上,灯火熄灭,明暗相间,依稀听见轮子奔波的声音。

十六、山庄

    山
    看看四周的山,发现绵延起伏像你的心情波荡起伏;看着这路,同样发现蜿蜒曲折像你的心情酸甜苦辣。
    刹那间,你分不清生活在大山还是大山生活在你心中。
    这儿,山不高,谷不狭,阳光和月光,常把大山描绘得斑驳迷离。
    走在山路,仰望天蓝的天,像一条带子,如果在晚上,你只能看见满天的星斗。
    这儿的每一座山,包含着心中的故事,那是储存在心底的财富。
    如果不因为老大不会走向这座山,如果不因为中医不会走向这些山。

    泉
    因为以泉命名的寺,想着山中有泉。
    见不到山涧流淌的消息,在山涧中却见到不知名的花,不知名的树,还有不知名却说有用的花花草草。
    冬天里,山中静得很,你很像听见泉水一滴一滴落在潭水的声音,却听见雪落在心里的声音。
    山中没有泉,山外却有流水,或许在山崖的石缝里,有涓涓的溪流,山脚的池塘里,有暖暖的泉水。即使没有见到泉,也听见泉流的声音。
    终于见到泉,见到一说话会冒泡的泉。
    泉会听人说话,我们却听不见泉的话语。

    庄
    那么小,走进群山环抱的这里也不容易发现它,坐落在深深的山里。
    走向山中的路上,你会听见狗的吠声,鸡的鸣叫,还有袅袅的炊烟。
    坐北朝南的一排房子,墙面清一色新的,散发出春天吐绿的味道。阳光照在窗棂、门楣和玻璃上,白得耀眼。
    房子后面一片菜地,菜地角落有用竹子编织的鸡舍,几只鸡悠闲地躲着步,时不时发出悦耳的叫声。
    往前走是山脚,向上是缓缓的土坡,土坡种着茶树,山上是翠绿的竹林,一颗大柏树矗立在中间,枝顶高过山头。
    走向柏树,走向门外的山林,真想变成一颗树,扎根在山上,让地下的根相连,让枝上的叶相扶,像朋友一样倾听大山的声音。

十七、老大

    一座房子两层楼,外面是青翠的青竹,外面是满眼的绿色,老大在山庄里。

    吟一联“一窗明月一窗竹,一路清风一路歌”想表达老大的清雅与逍遥,老大却认真地说,说这是初一,没有月亮。随手一改,“一窗皑雪一帘竹,一路清风一路歌。”

    横批是什么?
    吞吞吐吐地说三个字:逍遥游。老大问有没有四个字的,摇摇头,老大拿起毛笔在红纸上还是写下了逍遥游三个字。

    中午的阳光照在纸上,“逍遥游”在发光,在我们心中,老大有清雅的月亮,有洒脱的逍遥。

    老大却说,老大只是一个传说。没有把自己当徒弟的老大,在心中把老大当师父,习医之路,念念不忘老大。

    老大已经不再是行医的老大,或许几年之后,老大不再是一个言医的老大,在心中,老大依然言医,依然行医。

    努力回忆老大,身影却是模糊,印在脑海中的是刻在额头的皱纹,还有听似肆意却透着无奈的语气。

    经常想象着,年纪与我们相仿,中医造诣如此之高的老大应该道骨仙风,衣着飘飘,浑身不沾尘,我们看到了一个别样的老大。

    老大少吃饭,吃饭的时候吃量惊人,一次一大盆。老大却跟我们说中医要养生。

    老大喝酒,一餐一杯一瓶几块钱的二锅头,夹几块送酒的肉。老大上却跟我们说,酒性湿热,不能多喝。

    老大吃肉,大块吃肉,辛辣肥腻,口味比常人都重。老大却跟我们说,辛辣肥腻容易得病。

    老大吃水果,随手拿起一个橘子,三下五除二没有了,回头说,水果也不是绝对不能吃的,吃吧。

    老大熬夜,深夜三四点钟是家常便饭。老大却跟我们说,熬夜动相火,对身体不好。

    老大吸烟,房间里总是烟气弥漫,嘴里总是叼着一根烟,一个白天,数数烟头,二十有余,还不包括夜晚抽的。记忆中,老大对抽烟没说什么,只是说,一下子戒烟不好。
    ……

    这样子的活法,老大身体却什么事都没用,健康得让人眼红。更让人眼红的是,老大说,我们不想活三个甲子了,活二个甲子吧。

    说完补充了一句,如果你跟着学一个星期,保证你受不了。不要说一个星期,一天都受不了。老大还有另外一句话,你学的是老大的中医,不是学老大的生活方式。

    说完,不经意间却发觉笑起皱纹摺叠起的沧桑,皱纹里的故事很多,皱纹里的伤心很多,老大只是轻轻说了一句,情愿与番薯打交道也不愿意与人打交道。

十八、术道

    老大授医依然别样。

    不能问方。如果碰着一个病去问老大,这个病用什么方,马上土头土脸回来。反复强调地一句话,中医只有辩证,不能拿偏方专方去治病。

    不能问病。如果还是碰着一个病去问老大,这个病怎么治,也是马上土头土脸回来,反复说明的是,只教医理医道,医理医道懂了,一切是自然而然的事。

    不能问方,也不能问病,更加不用说治病。老大把来看病的人拒之门外,毫不留情。不知什么原因,也没有问什么原因,老大有自己的想法,就好像老大有老大活法,我们学不到,我们也很难理解得到。

    慢慢地心境多多少少能接近老大,可老大在心中仍然是个谜语。只知道一个懂医会医不治病的老大年轻的时候看过病,后来授课不看病。如果拖着病蔫蔫的身体想着让老大治,这不是土头土脸的问题,而是立场有问题,这是来习医的吗?

    余下来的选择,只能习医,只能读书,读的还是最枯燥的医理。道理懂了,也只是自己去辩证,自己去临床,自己去处理,自己去承担。

    这是哪一门教法?心中偷偷地问,难道古人就这样教人的吗?心中起了疑问却无处说。

    老大似乎看懂了这种心思,只是说,你们要学的就是常识的东西,大道的东西,道多心明,术多心累。

    这种疑问积聚在心里几年没有打开,总是问自己,我们什么时候学会医?好像遥遥无止期。

    有一天,朋友们聚在一起,说起学医,起哄着说把脉,刷地脸红起来,学医几年,只知道脉象,知道脉象何以如此却从来没有去摸脉。

    窘迫地拿起朋友的手摸起脉来,结合着医理推测尝试着说,居然说对了。再去把更多的脉,也是八九不离十,不经意之间学会了把脉。没有人手把手教,就这样会了,惊奇地看着自己的手。起初认为无用的医理医道却是无用之大用。

    有一天,家里人生病了,说起来自己学医,硬着头皮看病,迎来疑问的目光。一个病过来,分不清东南西北,没有老大在,心里慌失失,贸贸然开了方,服了方之后心里七上八下,又居然对了。

    再去接触更多的病,很多是没有见过的病,依教诲自圆其说,一意孤行,依理而行,遵道而为,居然幸中。莫名其妙地会了,惊奇地看着自己的双手。
  
十九、及格

     老大说,如果你能回答这个问题你习医及格了。

     竖起耳朵,仔细听着什么问题,只听到老大慢悠悠地问:

    “用你学到的方法看看菠萝什么物性。”

     原来想着可能辩证一个很棘手的病,或许是一个病案分析,没想到是这样问题,说实在的,真有点难,最简单的东西往往最难,最简单的东西往往也最考功力。

    脑袋转了几个圈,还是一点思路都没有,再看看老大,老大只是笑了笑,没有任何提示,也没有任何话语。只好说;

   “我想想,我想想。”

    老大答应了,终于松了一口气。心里纳闷,怎么每次碰到师长都有一场考试,考得心惊肉跳,考得忐忐不安,也考到关口上。

    同样是经方,有方证有药证,方证讲究熟读经文,望闻问切后按与经文相对然后开出方剂,可能不知道医理,也可能不知道方药的意义。不过,如果读熟了这些条文,不懂医理在脑海里也有一个图景,知道病从哪里来病从哪里去,也知道方剂的作用点在哪里,效果也好得惊人。只是你要读把经书读熟,读得滚瓜烂熟,这种功力令人敬佩。

    老大教的是药证,知道每个证状的原理,知道药作用在身体的原理。在说药的时候不是成分分析而是注重物性,根据药物生长环境、颜色形状等分辨出药性,知道药性如何也就知道药物如何用了。慢慢地医理懂了,药性知了,随手开出来的都是经方,少而精且效力惊人。

    老大问的时候自己正在方到药的途中,似乎体会了什么东西却说不上来,每次用药的时候喜欢用方而少去用药。

    在自己眼中,这种分析确实太难,一种素不相识的药物只是通过它们的特性而分辨出治病的功力太难了,到最后只好去找经书,看看经书怎么用就怎么用,最多问个为什么,想不明白就闭上眼睛不想。

     总是想,有些东西不是像我们这样能想出来的。

    “我想想,我想想”想到现在也没有想出来,心里也许有探寻的结果,却总觉得不如意,这道及格的试题难,类似老大“宇宙生成”这样的基础题,不知何处下手,回答出来也不知对错与否。

二十、玄学

    读鲁迅先生的文字常常感动于先生绝望的抗争,一个人孤独了容易,一个人孤独了还坚守着不容易。坚守什么,不知道。我们知道的是先生一个人孤寂地站着。

    站在东西方碰撞的时代,先生写道:

   “所谓回忆者,虽说可以使人欢欣,有时也不免使人寂寞,使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己逝的寂寞的时光,又有什么意味呢,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这不能全忘的一部分,到现在便成了《呐喊》的来由。”

    先生呐喊什么,或许呐喊着死去的灵魂,或许呐喊着远逝的精神,先生没把目光投向传统,投向西方,这是他们这辈人习惯的目光。

   “回家之后,又须忙别的事了,因为开方的医生是最有名的,以此所用的药引也奇特:冬天的芦根,经霜三年的甘蔗,蟋蟀要原对的,结子的平地木,……多不是容易办到的东西。然而我的父亲终于日重一日的亡故了。”

    先生这句话落在自己还没有接触中医的心中时记得了先生“中医是可有可无的骗子”这句论断,话里包含是失望,甚至绝望,还有轻蔑的目光。

    没有为中医辩护的意思,中医的没落有自己的因素,当一群理想主义者慢慢逝去变成一群利益至上者,再好的医术也会变味,变成追逐金钱的怪物。

    如果撇开手段与方法,中医和西医的初衷何尝不是救死扶伤,当它慢慢蜕化成惟利是图时,中医不是中医,西医也不是西医。先生那时候看到的中医何尝不是现在的西医,没有了良知,没有了医术,更加没有了医理医道。

    先生说完这句话几十年之后,我们对中医的目光依然失望,透着质疑和轻蔑的目光,在很多人眼里中医跟阴阳五行谈玄论怪走在一起,我们经过涤洗的脑袋怎样也弄不明白树根树枝为什么能治病,一只手摸到病人的手上为什么知道一个人的病情。

    玄是好听的词,换一个词是“不科学”,因为玄,有人把中医说得云里雾外让人分不清方向;因为玄,听众把中医理解得像遥远的外星来客。于是中医成为旁门左道,刮痧是中医,捏脊是中医,按摩是中医,放血是中医,祖传秘方是中医……

    我们生活就这样充斥着这样“玄”那样“怪”的中医,可惜这些都不是中医,或者说这只是中医的皮毛,我们拿着皮毛说这是我们的中医,这是我们的国粹。等都成了我们印象中中医的组成部分。

    一个名词脱离了一个东西的本来面目这个名词已经走向死亡,一个东西脱离基本事实这个东西也已经走向死亡。有时候,我们觉得自己不是走得不够远,而是走得不够好。

    我们渴望回到本来面目,回到中医本来的出发点,我们找到了经典,无数次,老大强调经典,回归中医平时本然的面目,不被诬蔑色染的名词,不被误导的的中医。

    于是,我们知道了中医不是玄学,不是武侠电影那些飞来飞去的侠客飞来飞去不知落到哪里,是踏踏实实有物质基础的,有了这个基础才有谈玄的资本。

    如果只是谈玄那是空谈,不知道病从哪里来病从哪里来,再多的话也是空话,再多的活也是白活。

二十一、治病

    “如果在今天,仲圣也不会下手。”

    老大在讲条文,这是辩证治病的条文,也是仲圣治病的故事。

    开始的时候“咳逆倚息,不得卧”,病人咳嗽得很厉害,咳嗽到不能躺到床上,一躺到床上就咳嗽。这时候,仲圣用了小青龙汤。

    我们想当然地以为,明医出手,辩证当准,小青龙下去之后,病应该好了,没有想到病人服了小青龙后,病情看上去更加严重了,条文这样描述:

    “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

    总之咳嗽没有治好,唾沫多,但口里干燥。摸摸脉,寸脉沉,尺脉微,不是好兆头。这不算什么,身体出现了手足冰冷,感觉有气从小腹向上冲到胸部和咽部,四肢麻木,脸发热好像喝醉酒一样,还感觉到热气流到阴部和大腿,小便不出来,头上还有一阵阵发晕。

    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们脑中能想象到两种可能,一种可能病人立刻骂娘赶人了,这哪里来的庸医,病没有治好,还治出一身大病。估计病人家人也开始诅咒万恶的医生,要是有什么三长两短找庸医算账去。另一种可能医生心里打鼓了,这样的治法,还没有把病治好自己先给骂死了,还是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那是在汉朝,那个医生是仲圣,这两种可能都没有发生。看到气上冲,知道里有寒饮,仲圣用了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

    辩证对了,服药下去气上冲好了,但挠头的事有出现了,病人反而更加咳嗽了,还出现了胸闷胸满的现象。

    如果自己是病人肯定会得出医生很烂很混账的结论,一个咳嗽治到四肢冰冷,还把热气走来走起,小便不出来,感觉昏昏沉沉,这哪像是治病,这是在索命。姑且信一回,用药后气上冲好了点,但还是咳嗽,治了跟没治一样,又回到起点。这时候,心里暗想,会不会信错人了呢。

    那是在汉朝,那个医生是仲圣,这种情况也没有出现,仲圣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治疗这种证状。

    故事该结束了,神奇的仲圣把病人咳嗽胸满治好了,但病人变得更加渴,又出现了之前气向上冲。

    在今天,估计对中医最有信心最有耐心的病人都会对医生大发脾气,一而再再而三把自己折磨得死去活来,还有完没完,再服这些药,老命也要交给这位庸医了。碰到有礼貌的病人,没有告诉医生,偷偷走开另请高明。

    那是在汉朝,那个医生是仲圣,这种情况还是没有出现。仲圣仔细辩证,知道了这次气上冲是因为服了细辛干姜这两种热药的缘故。依据情况判断,服了这些药应该口会感觉比较渴,这时候反而不渴,病人身体有支饮。

    有支饮身体就会发晕,还会有呕。在原方的基础上,加了半夏,处方叫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夏汤。也就是说,治病把病人的病根治出来了,处理好病根,病人体质会慢慢变好。

    用药治好了,还看见病人身体有点水肿了,仲圣赶快用杏仁。行医真不是好玩的,治病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自己还要不要用错药,如果用麻黄不用杏仁,你会把病人治的四肢冰冷过去,因为这个病人已经血虚,用了散了阳气,不仅病没有治好还把人治坏了。

    之前没有治坏吗?没有,之前越来越重的病症只是把病治好了病人身体体质的呈现,医生面对的不仅仅是一个病,面对的是病人体质的转变,这种转变会带来身体剧烈的变化。然而这种剧烈的变化跟用药治坏了病有什么区别?顿觉得中医太难了,不知道阴阳来去表里寒热,动手就错,错了还不知怎么回事。

    仲圣还告诉我们或许会出现另外一种情况,如果脸上还是出现热,好像喝醉酒一样,这是胃热上冲,要加大黄。

    故事结束了,从“若”中,我们可以猜测这种情况仲圣不是碰到一个,碰到很多类似这样的情况。如果是我们,我们将如何处置呢?

    听完了这个故事,神情恍惚中,我们好像听到仲圣治病的故事,也似乎听的不是仲圣的故事,听的是老大故事。
 
二十二、听心

    老头出上联:看山看水看橘茶,说的是山中之色,说的是老头心中的山中之色。

    山中景色很美,一条公路从市区蜿蜒而来,路很窄,勉强能走一辆车,人很少,依稀能见出没的山鸟。蜿蜒至一片空地.站在门前,后面是一座山,山上一片竹林,一颗挺拔的柏树苍翠欲滴。门前几口池塘,一片空地,对面山坡满是一片片茶树和橘树。

    老头是这里的主人,说上联的时候站在门前,门前一幅对联:紫气东来乾坤大,极目荆野天地舒。

    老头看着此山此水,眼中似乎不是山不是水,是自己的汗水,是自己的双手,是自己的心血。

    对什么好呢?踱步山前,山风吹过,抬头满眼苍翠,没有看到飘雨,却听到了雨声的脚步,看到了春天的步伐。

    春天没来之前,上山的时候下了大雪,雪夜来到山上,路滑,没办法开车,推着车上坡,坐着车下坡来到山上。那一天茫茫大雪里听到了雪落的声音,落在地上,飘在身上,滴在心头,上山不容易。

    上山后,习医不容易。老大行云流水,一说二三个小时,左扭扭右挪挪,忍不住拍拍屁股说,老大没说累,我们屁股已经坐累了。

    不知道没有课本没有讲稿也没有腹稿,随问随答可以说这么久,相同的内容层层深入,每次说每次都有不同的感受。

    恍惚中,我们总怀疑老大不是人,老大是穿越者,知道过去现在,肚子里不知装了多少水,潺潺流出,缓缓流向听者之心。

    说医的时候,第一句要提醒的是,认真听,千万不要记笔记。我们却习惯地拿起笔记。老大说,到时候笔记本记住了,你自己却没记住。

    似乎明白,我们听的不是课,听的不是中医,听的也不是老大,听的是天地之心。我们听到了吗?

    不知道。只知道坐在那里,听着老大,听着中医,听着外面的风声,听着寒日里柴火劈里啪啦冒着火星的声音……

    感想中对了一联:听风听雨听雪心。

二十三、踏雪

    晚上下起雪来,铺天盖地,山川一片银色。

    早早起来,扫去楼梯上的积雪,看着淹没脚板的积雪,便想出门走走。

    沿着山路,走向山头,一个连着一个的山头连绵不尽。远远望去,只见山间树干和枝叶的缝隙间闪烁着银亮的雪光,好像水银从树梢上流泻下来。

    太阳还没有出来,雪地倒映着天空,大地似乎比天空更加明亮。远处的人家,路边的草树,都幻化成神秘的色彩出现在茫茫的大地上,恍若大地变成另外一个天地,令人心醉神迷。

    沿着山路走,不知谁家早上的炊烟袅袅升起,炊烟升起的地方有几块池塘,塘面上结着薄薄的冰。

    想着一件事,池塘中的鱼儿一定仰视雪地的天空,啜饮晶亮的水花,做欢乐的跳跃。

    爬到山上去,稍留片刻,又折回路中,山上显得冰冷多了,只能从头顶茂密的银色枝叶仰视天空,好像有星星点点白色的小花从天空飘落下来。

    山上已听不到鸟儿的啁啾,但并安静,雪压树枝掉地的声音,拉着长音,如抽丝一般。

    走到尽头,有了人家,远远近近的地方一片喧闹,传来卖东西的吆喝声,传来隐隐约约的谈话声,像窃窃私语,像低声诉说。

    往回走的时候,雪没有化,听着鞋子踏在积雪的声音,看到了远处人来人往,忽隐忽现,听雪的时候到了。
      
   
太阳已经升起来了。

二十四、病心

     听心是惬意的事,也是危险的事。

    “太阳病,头痛发热,汗出恶风,桂枝汤主之”,说《伤寒》的时候说到太阳中风篇,很快有人得了太阳中风。

    “伤寒五六日,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食饮,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梗,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而咳者,小柴胡汤主之。”听少阳篇的时候,很快也有人得了少阳证。

     这还不是危险的事,危险的是听医听到厥阴了。如果笑笑说,听课听病了。她摇摇头表示否认,没有这回事,身体本来差,天气冷受点风寒很正常。

    继续笑笑,总不能像考古学家考据一样考察一下开始外感的时候是因为听出来的还是受风寒得到的,提起那几天的事。

    那一天,听条文 “下利,脉沉而迟,其人面少赤,身有微热,下利清谷者,必鬱冒,汗出而解,病人必微厥。所以然者,其面戴阳,下虚故也。” 正听得津津有味的时候,有人问起了什么叫戴阳。

    老大刚想说,抬抬头朝一个人笑了笑说,那就是戴阳证。一回头,不禁哑然,无巧不成书,巧到说戴阳立刻有戴阳的人。

    过几天吃饭的时候,发现怎么饭菜不太够了,谁吃多了,摸摸自己的肚子,没有吃多,也没有吃少,谁吃了,一看,戴阳的人吃多了。

    大家猛然记起刚刚说过的“病人脉已解,而日暮微烦,以病新差,人强与谷,脾胃气尚弱,不能消谷,故令微烦,损谷则愈”,不禁哈哈大笑起来。

    大笑的同时不禁担心起来,万一听到说大病自己得了大病怎么办。老大说,杯弓蛇影,什么病爱怀疑到自己身上真的会病怀疑到自己身上。

    听着,想着,我们是不是也经常杯弓蛇影呢?

二十五、断肠

    傍晚,沿着泥路往前走,发现路旁长着一丛草,草长得很特别,中间长得像眼睛一样的叶子,周围衬着好几个类似的小小的叶子。我们为我们自己的发现而高兴。

    一连几天,我们都来到路边仔细地看着。我们发现,别的地方找不到这样的草,只有在走近村落的一片山涧上长着这么一丛草。

    长得如此特别,小眼睛向上伸展着,到上端有慢慢弯曲扎到四周去,比起旁边的小草,却显得青翠挺拔。

    摘一根草回去,把发现讲给朋友们听,他们问:“它叫什么名字?”

    张口结舌,一时回答不出来。

    想想它是不是不知名的小草,我想称他们为小眼睛。

    又想想,是不是叫什么草呢,只是我们不知道叫他不知名。

    如实告诉朋友们,不知道这草的名字。可是心里却一直在说,如果连草的名字都不知道,怎么能说发现了一丛草。

    手握着这根草,一颗不知道叫什么的草。老大说,哪里找来的草,这是断肠草。

    这么好看的草却叫着如此让人生畏的名字,让人肠断的草。知道了这颗草的名字,心里却一直想着,美丽的玫瑰有此,好看的小草断肠,真的让人断肠吗?

    后来知道,这是祛痰的好药。

    于是,我们感叹断肠只是它的名字,让人断肠的草未必要人断肠,让人断肠的人未必要人断肠。

二十六、柏树

    山后的大柏树,只有这么一棵大柏树,这么一颗大柏树,这么一颗高过山头的大柏树。

    树长得很高很高,绿叶抚摸着蓝天和白云。

    我想,它会第一听到鸟叫的声音,第一个感知春风的脚步,第一个告知生命的高大。它永远绿色,永远寂寞,只是因为高大。

    似乎看到的不是柏树,看到眼前站着的这个人,扎根在土地上,长久地站立着。

    经过雪雨风霜,就这样站着,站在土地上。

    经过严寒酷署,就这样站着,站在土地上。

    一棵树,就站在土地上。

    它或许是一支绿色的画笔,用高高的树梢在一角天空涂抹生命的绿色。

    他或许是一支飘扬的旗杆,用高高的树干为连绵大山诉说生命的坚韧。

    在黑夜里,似乎看见这不是一棵树,一支点燃生命的蜡烛。

    然而,它只是一棵树。

    它在等待着更多的树。

    一棵树,站在土地上
    ……

    从山上回来很久很久,不知为什么,天天想念那棵树。

    早晨推开门窗的时候,想起了那棵树书。

    坐在椅子上瞧瞧敲着键盘的时候,想起了那棵树。

    到病人家帮人把脉的时候,握住病人手的时候,想起了这棵树。

    当看见一本本医书,翻过一页页纸的时候,也想起了那棵树。

    黑夜里寻找方向,看见伟岸的身材,点燃一根火把,好像看见一棵柏树向我们走来,变成另一颗柏树,变成一颗颗柏树的森林。

    脚下踏的还是一片干枯的草地,一片泥水。

二十七、人世

    “那是我妈呀。“

    听着这声叹息的时候,正在说麻黄汤。麻黄汤是伤寒大方,也是一个让常人不可接受的方剂。

    孩子得了麻黄汤证,本来发烧38度,服了麻黄汤之后体温会不断向上升,升到四十多度的汗出而解。可怕的不是服了麻黄汤温度不断往上升,而是升到四十度的时候,家长慌了,急急忙忙抱到医院输液去了。

    可以长舒一口气的是,不是所有人都有得麻黄汤的资格,阳气不足想得麻黄汤也难。于是我们见不得发烧,宁愿选择精神萎靡的低平衡,也不让孩子有发烧烧坏脑的可能。

    如果你说,发烧正治不会烧坏脑,人家认为你烧坏脑子了。看到发烧,家长们都慌慌张张去退烧,用寒凉一不小心把皮表闭得更紧,热邪透不出去不仅烧坏脑子,身体任何一部分也有可能烧坏。

    我们以为这种情况只有我们这些半桶水才会遇到,老大居然也会遇到,遇到的是自己的家人。

    或许我们只有这样,说不说是我们的事,做不做是人家的事,做不做也是家人的事,这就是人世。

    朋友说,太悲观的说法,想想:
   “医生能记得自己病的时候的痛苦,记得自己想快好起来急切的心情,能够站在病人角度考虑,他就能成为好医生。”

    这是一句名言,我们不悲观地说:
   “只要病人能记得自己病的时候的痛苦,记得自己想快好起来急切的心情,能够站在医生角度考虑,他就能成为好病人。”

    来了一个讨钱的,讨钱的人看上去很老实,语气却很猥琐,反复叨念,我们以后要做邻居的。

    这句话的潜台词是,这个地方是我的,你在这个地方呆着还是要看我们的脸色。这个钱是不合理的钱,多算了钱,付了的帐还可以假装不记得。

    或许退一步想,强龙不压地头蛇,钱还是要付的,如此算了。老大却跟讨钱的说起道理来,这些道理属于那种不说白不说说了也白说那种,但还是坚持说了,说的时候跟我们说起了中医:

   “这就是做人,中医也一样,道理说不说由我们,说了起码让人家明白道理,做不做却不是我们的事。”

    题外话,听的却是最真实的中医,我们能选择是我们自己能做什么,别人做什么我们左右不了,这就是人世。

    如果你强迫别人做你自以为是的事,那是“医魔”。

二十八、相安

    沿着山路,坑坑洼洼,一踩一脚灰尘,一脚一个鞋印,回头看走过的路,看到曲曲折折的脚印,看到弯弯曲曲的小路。

    在还没有找到路的时候,你满怀希望,以为路是人走出来的,下步时却无路可走。你在彷徨,你在痛苦,究竟哪条路是你走的路。

    总有人提醒 “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如果走路的方向错了,怎样走也是南辕北辙,怎样走也是背道而驰,再认真也是徒费心力。

    慢慢地,你找到了自己的路,你觉得走下去比什么都重要,路上很多岔口,沉下心走自己的路比做什么要紧。你反复告诫自己“板凳需坐十年冷 文章不做半点空”,告诫自己没有静下来的勇气和毅力,再好的师长再好的方向也没有用。

    当你把板凳坐冷了,有了可怜的一知半解又着魔了。

    在朋友面前,你爱喋喋不休诉说路上的风景,告诉沿途中你看到什么,有可人的草木,有可爱的青天白云……,你想用一杯水浇满一碗水,却忘记了自己不是一桶水,只是用一知半解的东西装了一小杯水。

    你那一杯水喜欢倒向旁人,喜欢给人家看病开方,如果那是你的家人,你的朋友,他们信西医,你会一天到晚跟人倒水,跟家人说中医怎么好,中药怎么有效。如果他们听了,你很高兴,如果他们不听,你觉得他们是一群无可救药的蠢物,你是拯救家人的救世主。

    杯里的水不断抱怨,这个世界怎么如此黑暗,怎么都是井底之蛙,杯里的水奔走狂呼,请大海容纳这杯水,请世界喝这一杯水,请井底之蛙张开眼睛看看这杯水如何博大,如何精深,你忘记了,你只是一杯水。

    抱怨的时候,你只知道中医的好,却不知中医的难,你知道人世的险,却不知人心的险。这时候,这是一杯证明自己的水,那杯水是医魔。

    你可以安慰自己说魔者磨也,这是必须的历程,回过头来你更多是执着于一点的无知,在这条路上你可以走得很远,也可以走得很短,短得刚迈脚就已经错了。

    有一天,你的胆子越来越小,再也不敢看病,也再也不轻易说旁人说起中医,只是低下头,沉下心思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其他好像跟你无关。

    后来,你听说相濡以沫,相安为道,你自己也跟自己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开车去吧,信自己的中医,让别人去医院吧。

    没有最好的路,只有适合自己的路,没有哪位圣贤不好好走自己的路却让人走以为最好的路,更没有哪位圣贤走自己的路让别人无路可走。

二十九、古寺

    山外有寺,寺里有人,人很多,多得数不过去,香很旺,香气烧得呛人。

    我们是慕名而去,想着泉海山林,曲径通幽,步阶相接,庙宇云端,一景一物委婉有情,醉的不是景,醉的是我们的心,走过的是一路红尘。

    庙前有馆,供着佛舍利, “十元一次”的告示让我们止步了,十元一次看舍利不贵,莫名其妙地觉得这样进去心里少了膜拜佛陀的崇敬。

    庙前最热闹是做生意的,卖香卖鞭炮的小摊到处都是,人来人往,买香的,烧香的,似乎烧的不是是香,烧的是人心的躁动,耳边的鞭炮声多了几分吵闹,听的不是鞭炮,听的是人心的闹动。

    门外烟气弥漫,门内没了烟火,进到门去,两边都是商店,一边卖吉祥物,一边卖僧人衣物。

    沿着走廊,读着古人留下的诗句,看到了古寺千年的风霜,在发绿的砖头上似乎看见了古寺的沉郁,看见了古人的惊梦,念起了李太白那首诗:

    塔连云汉近桥边,古树森森不计年;
    水为清流多见古,山因高耸半遮天;
    钟浮雅韵惊尘梦,月放明光照玉泉;
    堪羡高人栖隐处,方知陆地有神仙。

    依稀中,眼前有塔桥,不再是石墩石板,眼前有树,不再是茂密森人,眼前有水,却难见地,浑浊如倦人双眼,眼前有山,不改其高,却不见高耸。今时的明月还在却不知照在何方,寻梦人犹在,倏然却是千载已过。

    登上山顶,屋檐挂着神符之类,正纳闷寺庙有道符,见一人挂符,角落处见功德箱。突然感到莫名的悲伤,我们看到钱的流动,流动到庙里的每个角落。

    此为常,知道是常却不以为然,或许我们寻找的不是一间古寺,寻找的是一个安身立命之所。

三十、逃情

    你总是忘不了撕心裂肺的痛,即使你天天在日记本写着,今天已经结束,痛苦即将结束。明天来了,眼神触动身影,痛苦像雪崩依旧兀然而至,窒息着你的呼吸。你伸出双手想爬出来,身体没有动弹,双手不能挥动,呆呆地望着,望着身影半径千米之外打转,总是不到你的身边。

    明天之后,你依然如此,刀刺进你的心里,剜却心头一块肉,看见了刀一片片切心的感觉。你不明白,为什么这么痛苦。

    无数个夜晚在辗转中度过,好像无数个黑夜在眼前蔓延,死不去活不来,甚至什么叫死什么叫活也没了概念。在内心伸出,你唱着不喜欢的流行曲:

   “我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该安静地留下来……”

    你逃走了,想逃到天涯海角去,想逃到人际荒芜处,想投进另外一个人的怀抱,一回头,你无处可逃,身影还在你眼前晃动,还在你身前晃动。你不明白,为什么你逃不了。

    像一个苍蝇,从这点起飞又飞回了起点,你像一条在鱼缸里的金鱼,透过玻璃看见万千世界却不能逃出鱼缸。

    “相忘于江湖”,鱼缸是你的江湖,你无处可逃。

    身影不在千米之外之处打转,在一米的圆圈打转,你还想逃,你闻到一种不能承受的爱,闻到无可奈何的牵挂。这一辈子,走遍万水千山,你总会在这一米之内,泥沙会变成石头,骨头会变成化石,你还是久久呆立那里。

    多少年之后,你不再想逃了,你知道无处可逃。

    读起了佛经,心里不禁泪眼森森。那是世界上最有情的人,只是世间的风尘让他们知道情的苦楚与哀怨,于是他们隐入深山,成为忘情者。到最后,他们去爱那些素未谋面的人,那些沉浮世海的人。

    然而这又是多么漫无边际的事,只有慈悲的文字提醒着夙夜未眠的逃情者从这座山翻过这座山,告诉你,山那边有大海。
 
三十一、尘梦

    不为良相,愿为良医,提着药箱,走过山路,奔向人家,传说中的郎中针砭的不是病,针砭的是天下。

    又传言中有一种郎中,他们用的不是药,用的是针,“时时苦语见针砭”,可以把言语当方药,可以把教诲作针砭,如果一定要带药一定要带针已经不是第一流的郎中。

    传说是传说,传言是传言,举手之间还是药还是针,小小的心中,几分轻狂,还有什么比手里拿着针箱里装着药走在山路的郎中更让人遐想的事。

    有时候孤身穿行于山路,把大山走成平地,那种不知名的情怀从心中升起,想将一根根针舞成一把把剑,挥洒于天地之间,随着月影起舞,留下影子供清风独照。

    然而箱中药味正浓,留也留不住,纵是一针在手,仅在皮表之间,随着黯淡的黑夜,即使是扬起的双手,留下的是孤独的手势。

    走在大街上,穿行于人群,只在自己生命中跳跃,才知道郎中不是无所不能。“命苦不如趁早死,家贫无奈做先生。”飘然的想法在旷野中消失。留下的是黑夜,夹杂着孤独的细雨,走在自己的影子里。

    当你回头,不断在胸中点化出来的针药头上悬的依然是一轮明月,身边吹过的依然是一股清风,所坚持的是没有尽头的遥远的背影,没有尽头的遥远。

    你在想着,不怕将自己的身影以卑微的姿态展现,不怕将自己的过去以裸露的身影展示,也许那样可以变成不忘过去的人,可是真怕短暂的停留,看到的不是一颗柏树,而是一片土地以及沉积的悲痛。

    或许有一天,会回忆曾经的经历,蓦然发现原来是一场尘梦。

三十二、离别

    刚说来了,说着说着却要走了。

    来的时候大雪纷飞,走的时候小雨淋漓,黑云笼罩而来,尽力压抑着飘洒的小雨,转头去,雨竟毫不留情地撒在身上。

    也许等待了太多难熬的夜晚,也许要考验路途的艰辛,离别的伤悲只从口中说出喃喃不清的伤感两字闪现,在山上的小而黑的天空中,说不出层层缕缕的心动。

    喜爱山的蜿蜒有情,你兴奋地朝着大山走去;喜欢雪的洁白无暇,你高兴地踏在雪上,听着雪碎的声音,仍想抱着一捆木柴超厨房走去,烧起一片弥漫的温暖,仍想着静静坐在板凳上,听着窗外的风声,听着久违的心声。

    站在山前,是有柴却没有烟,是有屋却没有人,雪没了,山还在,人走了,屋还在。
没有雪,就让雨沾湿衣服回去吧。没有伞,让一抹苦笑溅满裤脚,即使全身湿透,看着阴沉的天空,总也受不起一股泉水,一阵阵流淌。

    听说门前有一块池塘,池塘里种着荷花,荷花谢过了,谢过了又消失了,消失在池塘里,消失在记忆中。

    耳边还会从遥远的地方传来钟磬的响声,还有几百年传来的回响,随后是一段轻得听不见的低吟,低微得好像从心里传出,似乎是大山的呼唤,眼中却是千百年千里迢迢走来的身影。

    这一去,回很熟悉很熟悉的地方,或者每一次冬季都有下雪,在南国的天空却找不到白色的影子,或者南回的鸟儿会知道北方多温暖,南方多寒冷。每一个足音,停留的只是回忆,没有响在耳际的声音。

三十三、国画

    不懂画画,听一位画家说国画的故事。

    “上中学的时候,我心里满怀希望,觉得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学到国画。”

     少年的时候,我们都满怀希望,也满怀信心,总会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努力什么事都能做好。

    “上大学的时候,了解到国画不仅仅是画画,背后是深厚的传统文化。从那一刻起,我觉得自己毁了,晚上睡不着觉,我们不可能再重来一次打好传统文化的功底。现在开始已经晚了,什么都晚了,很多事不是凭一股热情可以做的,只能弥补,不停地弥补。”

    这个遗憾何尝不是我们的遗憾,从小没有把经典读好,当知道该读经典时候已经过了年龄,只能囫囵吞枣,猛吃猛啃,饕餮的后果可能是消化不良,我们只能自我安慰,读比不读好,起码我们做了一些事。当我们好像心情焦虑辗转不测的时候,好奇地问:

    “大家都一样睡不着觉吗?”

     小心地问道。回来的是一句叹气声,看到微微的摇头。

    “我们的同学,大学四年毕业后坚持画画的只有两个,很多人修的是国画专业却不觉得传统文化有多重要。”

     心里在嘀咕,不仅仅是画画,我们都不觉得我们的文化有多重要。

    “看前人的画,真是感叹,我们的传统在不断地流逝,一百多年前,我们的国画还是传统的底色,半个世纪前,我们依然看到国画有自己的东西,近几十年,只看见国画的形却看不见国画的魂。即使有心的人,也只能对古人望洋兴叹。”

    话音悲凉,不懂行的自己也觉得悲凉,国画如此,其他何尝不是如此,我们慢慢地失去自己,失去自己的精气神,失去自己安身立命的文化。

    “我们这一代如果不去继承,国画可能不叫国画了。”

     只有点点头。

    “即使我们去努力,我们如何也很难达到古人的高度,也许这不是我们的年代。”

     说完,同样的叹息,同样的摇头。

三十四、书法

     跟着朋友去看书法评展,看着一块块展示板,有的龙飞凤舞,有的娟秀清雅,有的大气磅礴……眼花缭乱,分不清哪张是好,哪种是次,或者都好,又不知好在哪里。

    从优秀奖开始,三等奖、二等奖、一等奖往上看,心中不禁疑惑,一些看上去很好看的书法作品在三等奖,有些看上去不太好看的书法作品却评上一等奖。

    怀着不明白问朋友:

   “作品评价的标准怎么定?”

    朋友笑了起来:

   “外行看热闹,觉得写的是毛笔字就说好看,说实在话,凡是能展出来哪个不是练了几年出来的,肯定比平常人写得好看。但好看不是我们的标准,书法有书法的行规。”

    “什么行规?”

   “从他的字里面看到他的源头,学的是哪种经典的碑帖,自己有什么变化,有没有自己的心意和个性在。”

    “这好像挺复杂的。”

    “一点也不复杂,一看就看出来了。”

    朋友说完,指着一幅作品说,这样的作品重在形式,写得好像不错,细细看他的字却是杂乱无章。

    再看看这幅作品,指着一等奖的字,这幅字好像没有形式,从他的一横一划里面看到了学习书圣王羲之而来,而且笔法有自己的变化,有自己的寄托在。

    说完,很感叹地说:

   “现在很多人为了追求快,拿着今人的作品临摹,甚至拿着自己写的字让学习者临摹,开始的时候可能会写得好看,但等于毁了学习者的前路,他以后再也走不出这样的格局。”

    不由自己地点了点头。

   “古人说,取法其上,得其中也;取法其中,得其下也,取法其下,不是道也。” 

    再次点了点头,朋友接着说起了现在的语文教育:

   “现在学语文拿着今人的作品不断学习,很多假大空的东西当经典来学,典型的取法其下,结尾我们都失去了优雅与自在的文字。”

    听完,恍惚中,似乎朋友说的不是书法,说的也不是语文。

三十五、喝水

    对面坐着一个中年妇女,手里拿着一个大茶杯,我们聊起来了天,边说边喝水,说起生活的艰辛,说起了看病的艰难,说话的时候鼻音很重,过不了半小时,她总要去一次厕所。

    起初以为鼻音重只是感冒,说着说着的时候语音哽咽了,说是鼻癌,做过化疗,还在恢复阶段。医生叫她在恢复阶段多喝水,喝水能把身体的毒素排出去。

    也不知这个理论怎么来的?仔细看她的脸色,满脸水色,双眼浮肿,那是身体不能化水表征,鼻音重还伴有咳嗽的声响,那是肺气不降,留饮多着呢。奇怪的同时听到了喝水的理论,叫 “8 x 8”饮水原则。

    她说看过有关书籍,医生也这样说,一天喝每天八杯水,每次八盎司,这样的话能够排除体内毒素,解除便秘,据说还能减肥美容,感冒的时候喝水能加快治感冒和流感的康复等等。

    类似的说话听过很多,从年轻女子的口中听得最多,理由是排毒美容。毒有没有排掉不知道,只知道身体寒湿,四肢冰冷。如果这叫“千金难买水色”,那是这样一潭死水而不是运化的活水,脸上是一片死色。

    人身体需要的是活水,那种经过身体运化的水,那种活泼泼带着自己生命气息的水。如果不能运化的水我们叫做痰饮,那是废水的代名词。

    在这个中年妇女的身上,他的作用除了加重身体运化负担可能加重身体疾病之外,还有一个最大的作用,让腿部运动多一点,走多几步,多上几趟厕所。

    这样的理论似是而非,人体是个非常自动化的系统,它有排异反应,能够自动排除不属于身体之外的任何东西,但没有说喝了更多的水能让这些毒素排出来,可能只是一杯很浓的盐水,加入更多的水稀释了盐水,毒素还是毒素,还因为水而加重了身体的负担。

    如果外感了,喝水也并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是比吊水好一点,没有直接伤及五脏六腑,水也没有直接进入身体,间接进入身体还是造成身体的寒湿。

    对着这个中年妇女,不知道该说什么。还是说了,她露出疑惑的眼神,这种眼神不止看过一次,看过无数次。每次看得黯然神伤。

    有的还是自己的病人。吃着高血压安眠药消炎药,几个月尿频尿急尿痛,吃着中药好了许多却抱怨怎么还尿频。问问喝了多少水,一天八杯水,喝不下去还要喝,理由还是一样,不喝水身体怎么能排出毒素。

    但喝了这么多水身体又怎么运化这些水。没人关心,也没有人想知道。

门外妄语-----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bn 门外妄语-----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_中医养生30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2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3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4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5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6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7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8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9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10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11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12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13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14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15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16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17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18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19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20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21 [中医文化]门外岐黄——一个中医门外汉的习医经历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