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离心引风机型号:大千老师讲中医基础(8)_辩证bv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8:02:22
20091020-大千老师讲中医基础(8)_辩证
 今天主要讲中医的辨症。那这个我们要清楚什么叫辨症?症是什么意思?那么这个症又如何来辨?今天是这个咱们讲这个辨症的一个主要的围绕的一个主题。中医这个辨症啊,辨症施治嘛,是中医的一大特色。所谓的辨症施治就是根据病人所反映出来的各种症状从而判别这个病人的疾病的特点,病机的特点。

那么大家知道现在大家得病,比如说鼻炎、过敏性鼻炎、肠炎、急性肠炎、胃炎、慢性胃炎,这些都叫病名了,胆汁返流性胃炎啊,这样的,都一个一个病名。你到西医院去查去,这个身体不舒服,查来查去,你要知道这是什么病。大部分病人自己有了不适,都抱着这个愿望,要知道自己得了什么病,那么医院开个单子,给你写上叫什么什么病,这个病人就踏实。起码知道自己是得了什么病,然后才涉及到治疗的问题,那么这个是大家目前固有的一个思维方式。比如说我这看病,病人经常问:“大夫,我这得的是什么病?”那这个深入人们的脑海了。乙肝啊、甲肝啊、戊肝啊、骨股头坏死、心脏病、冠心病啊、动脉硬化,诸如此类的,都要有一个病名嘛。你看西医内科学上,也是一个个病。先要有病名,然后才有病因、病机、治法。

那我们几千年来中医是不是也这样呢?这点可以很负责地跟大家说,不是这样看病的,中医看病不是这样看的,它不会说是很确切的告诉你这个是什么病,所以说咱们看病,中医看病它这个所谓的病名跟西医的病名是不一样的。但是现在出了一个问题,都按西医的病名来对症看病。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乙肝,那么你被查出乙肝,你一定要把这个乙肝转阴,把这个病治好,那就来到中医,中医说我能治这个乙肝或者不能治这个乙肝,都是围绕乙肝这个病名来这个看病的,这个就出现了很多问题,因为一症可能对多病,一病也可能对多症,就是说一个病可能出现不同的症状,一个症状会由于很多西医所谓的病名,很多的病都会导致这个症状。

比如说一个背疼,可能是五脏六腑都放射到背,产生压迫,导致背疼,这一个症状能反映出可能是心脏的问题,脾有问题,肝有问题,肾有问题,肺有问题,都会反映到一个背疼,这是一个症状对多个病。还有呢心脏病它可以放射可以胸痛、肩胛痛、背痛、头晕恶心迷糊,都会导致,那么就是一个病它也会出现不同的症状,那没有标准化,一刀切的。所以说我们首先这个立意啊,这个看病的立意在哪啊?就是要求站在辨症的立场。

这个症,不仅是一个症状,症状和辨症和这个症候,这个是不一样的。那么什么意思呢?就是目前常规的人们自己得了什么病,那么这个病名是西医来定的。如果看中医,或者说我们是中医大夫,说我们看一个病人,不要受这个病名所左右。如果说你受它左右了,你就会受到它的治疗方式和理念的干扰,不利于我们看病。比如说一个胃疼,是胰腺炎啊?是胃炎啊?还是肠炎啊?还是胆囊炎啊?这个如果说从西医的角度来看,你就会束手束脚,你不知道如何来做。那可能现在很多书上说用中医来治胰腺炎怎么治?胆囊炎怎么治?胃炎怎么治?那首先你就被它牵着鼻子走了。

那你说一个急腹症,胃疼、肚子疼,到底是哪个炎?是吧,知道哪个炎,然后再中医怎么治,这个就是绕了一个大圈子,那中医的基本特色就丧失了,辨症论治的基本特色就丧失了,所以说中医对病名的理解是很模糊,那要根据你的症状来推测你的病机,那么我们学气道就知道了,这个病机怎么推啊?通过气来推,通过你外在的症状、不适来理解、推测你内部的气机出现了什么问题,有哪些失常。

比如说一个胃疼,猫着腰疼,刚才喝了瓢凉水,这个胃疼得不得了,常识性判别,就是一个寒气入胃,喝了瓢冷水嘛,下肚之后,与肠胃的气血相撞击,寒凝结在那,使气机不通而产生疼痛。那么再根据这个疼痛的性质来辨别寒气与正气相交搏的特点是什么。比如说某点痛,那证明了说寒气和正气交结在那一点上。如果说一个面痛,那证明已经是整个战场已经拉开了。那如果痛得厉害,证明正邪交战得厉害。痛得轻,正邪交战得轻。那么这是一个基本的判别方式,这个就是辨症论治。根据你的症状,来反映你气机的特点。

比如肚子痛,喝了凉水肚子痛,如果说是在上腹痛,邪气高,下腹痛,邪气浅,邪气低。在上面的为逆,在下面的为顺。上面的难治,下面的好治,这是基本常识,当然也有例外的嘛。那怎么治呢?很简单,通过温里的办法,使寒气能够散开,这个疼痛就缓解了。好些病人,孩子啊或者说是大人啊突然得了腹痛,很简单,生姜红糖水嘛,不停地喝。如果有药可以加一些胡椒、花椒、干姜、泡姜、陈皮、白术、茯苓,推运一下,半夏都可以。是吧,推运一下,待寒气得散,腹气得通,疼痛就能马上缓解。他喝下去之后啊,咱比如说急腹症,小孩肚子疼,肚脐眼周围疼得厉害,在地上打滚,这时候爹妈就慌了神了,怎么办呢?赶紧送医院吧,到医院说有炎症,拍片就看,到底是哪?生怕孩子肠穿孔,然后又消炎,搞了一通。可能当时能缓解,回头这个病还没有完全去根。那么你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就是寒气激着了,一个简单的发烧感冒现在治起来都很困难,简单到肚子疼也不知道怎么治,这个是一个民族的悲哀,这一个肚子疼、差气了、凉着了、寒着了,你就要猛灌热汤、热面就可以啊。当时得的寒气未有定居啊,它入得不深,所以说你不断地喝热水去化它,化化这个寒气啊就松动了,就往下走,以屁的形式就从下面出去。转矢气嘛,肚子里咕噜咕噜叫,肚子就化开了,就像一块凉冰一样,喝了很多热水,凉冰化开了就好了。那你不吃也行,不吃不喝汤药也行,热汤热水也行,你拿一个热杯子,热水杯,灌满热水,腾肚子也行,哪寒腾哪,这不是很简单的一个治疗方式么?

搞得现在,看很多年轻人,尤其年轻人,肚子疼不知道怎么办好,简单的用热水温一下,喝些热水这种方式都不会。觉得发炎了,往医院跑,那么你不要知道它到底是哪发炎了,这个疼是哪牵着的疼,你只要知道它怎么得的,并且知道现在的症状,正邪相争,是寒凝所致就可以了,这很简单的辨症论治,非常朴素、自然、简单、方便,直中要害,现在大部分肚子疼一般都是寒着了,那还有吃着的,吃坏了拉肚子,小腹肚脐眼以下不舒服,这个吃着了,拉一通,病情就能缓解。如果不能缓解,那很简单,如果开汤药的话,白术、茯苓、陈皮,加点黄连就可以,直接推运一下肚子就好了,没有必要去医院挂水去,中医对很多急性病效果非常显著。搞得现在中医对急症病上不着手,因为人们根深蒂固啊,说这个中医来的慢,只能治慢性病,急性病只能说是去医院拍个片子一下,就知道哪发炎了,然后再来治疗这个炎症。其实他应该好好想一想,这个炎症为什么会出来?你消它炎症,你这个消没消到这个得炎症的原因?这个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搞得现在人们啊,你也不能说他智商太低,只能说被整个环境熏心的,自己没了主见。一个人说你不信,一百个人说你不信,一万个人说你就信了,电视上媒体这样狂轰乱炸,有几个有定力的人能够不为其左右的?很少,人云亦云了嘛。天天广告上说是要补钙,那你也就补钙了,也就是说谎言说了一万遍就是真的。也不用一万遍,一千遍就是真的。有独立思考、能够辨别是非的这个人是可贵的。

比如说,这个话题差开一下,比如说这个补钙问题,说你缺钙,为什么缺钙?老年人缺钙,什么原因?这要想一想,补能补得进去么?搞得现在从小孩到老人,从男的到女的,从健康人到不健康人,所有人都缺钙。缺钙的后果是什么呢?是骨质疏松。为什么会骨质疏松?是吧,现在人确实,很多人都骨质疏松,不能钙化成骨。那不能钙化成骨,什么原因不能钙化成骨?你要找到那个原因,像一个桶漏了一样,你加多少水进去它都往下漏。然后你说了,说这个缺水。这个桶缺水呀,为什么缺水呀?不断地所有人都要补水,所有桶都要补水,不断地往里补,这补了还漏,怎么补都没用。那你要解决这个问题啊,缺钙,为什么缺钙?这个原因要找着,这个原因找到解决了你就不缺钙了。天地养人,它不会让你偏性,偏到哪一方面了。中国这么大土地,人是从自然界生长过来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那怎么可能老天爷让你缺钙呀,肯定是自身出问题,即便你是超微钙,把那个粒子打得很粉碎,这个钙啊,你要身体出了问题,这个钙在你身体走一圈就走了,补不到你骨关节,补不到你骨头上去。如果你强行让它进去,还容易引起钙的堆积,它这个钙不会听你使唤变成了真正的这个骨骼的,反而成为骨骼的累赘,结节了、长骨刺,这个都是很多现在这个补钙补大方了,导致钙非正常的沉积,更难办,也就是看病要看本,我很无奈,很多病人问,他身体不好,除了吃我的药之外能不能补补钙?原先我还跟他解释,不能补钙,补钙没有用处,后来烦了,干脆不说了。你要说能补,你要愿意补你就补,没必要再多说些什么。今天咱们讲课再把这话题重新拿出来。说这个什么意思啊?就是希望大家都能够有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要人云亦云。

像这个牛奶一样,喝牛奶,一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看似这个口号很好,实际害处很大。喊出这个口号无非是奶商为了自己的利益,去这样做,它无可厚非,谁做买卖不想做得更好,把自己的东西尽量地深入到人心,每天用才好呢。但是很多小孩,你看一看,天天抱着奶喝,这个奶那个奶喝的。这个奶啊,性粘腻,容易滞脾胃,小孩脾胃又弱,天天灌很多奶,消化不开,运化不了,积在中焦就积在脾胃啊,导致脾胃消化不良,要么拉稀,不爱吃东西,要么大便干结,推运无力。再加上喝酸奶,酸又能伤肝,微酸能益肝,但过酸能伤肝,长期喝酸奶导致小孩肝脾不调,这个病我看多了,小孩肝脾不调,那还天天让孩子喝呢。这个家长脑子里还心存着一天一杯奶,强壮中国人,从娃娃抓起。所有事物都是过犹不及,均衡发展。没有什么东西一定是好的,总是搭配着来,偏一边都不可以,总是协同作战。五谷杂粮要吃,奶你可以喝,但不要比重太大。

很多病人问我怎么食疗,应该吃什么汤喝什么,这也是陷到了具体的方式上,凡是采取具体的某一方式的,都不可能取得良好的效果。这有时候我建议病人站站桩,那如果说完全抱着站桩能好病的这个心态去做,他的病也不可能好得彻底。很多病人说自己在某一方面有心得,大肆推广、宣传,力图压倒所有的治疗方式,说我这个方法最好、最厉害,大家都跟我学吧,这个就偏激了。一方一法,都是有局限的,它只会适用某一些人,或者某一时段适用某一些人,还要多种方式并用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光喝药也不行,光扎针灸也不行,最终还要懂得真正养生的道理和治病的道理,不能执于一法。那这话扯远了,咱们再说这个辨症。

辨症啊,这里面不知道学中医的朋友多不多?我这个讲课主要是为学中医讲的,对于爱好者你们随便看书去,看完了再回来听我的讲座,不可能说完全在这做普及性教育。那现在搞辨症啊,很多中医院校出来的学生不会辨症,拿了书本去对去啊,这个也像,那个也像,这个也不像,那个也不像。中医院校那个考试题我也见过,非常死板教条,那样来做培养不出真正的中医人才。什么原因呢?就是中医的教育没有从神气来抓。这中医工作者、中医教育、人事,搞来搞去,都搞成形了,都搞成西医那一套了。人们现在固有的思维,根深蒂固的,总想发明些具体的方式加以运用,并且把这个方式推而广之。像挣钱一样,投资家最看好什么样的投资项目啊,就是一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可以复制,无限地复制下去。说白了就像是那个蝗虫繁殖一样,苍蝇、蚊子繁殖方式这样,低等动物的繁殖方式一样,追求数量、简单。这个说一点,高级的生命层次,越高级越复杂,越接近无形,越低级就越接近简单有形,所以说你看狮子老虎,是吧,数量少,都是哺乳动物,下的仔也少。越是低等的,它不是哺乳动物,卵生的,孩子出生了都不知道父母是谁,一下一堆,风一刮就散了。

对于我们的中医教学来说也是一样,你要不了解神气,就总想搞一个具体的方式推而广之,这个学不了中医。中医和西医很大一个区别就是模糊,模模糊糊胡的,似有似无,似懂非懂,那么这个就是中医的魅力所在,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你要一定给他列出一百条来,每一条再列一百目,一条一条地,你去对这个症去,这个中医没法搞下去。

那比如说脾虚说肚胀、面色苍白,再加一个四肢无力,比如说这三个症,这三个症状具备两个症就可以断成是脾虚。那么现在搞成这样症候群,比如说拿出五个症,其中有两个主症,三个辅症。两个主症具备一个同时再带两个辅症,那这个你就可以断成某个症状或某个病。脾虚啊、脾阴虚啊、脾阳虚啊、肝阴虚啊、肝阳虚啊,比如说。这样搞很滑稽了,那你还要医生干什么呢?直接搞一套仪器测一下几个症,然后直接计算机打印出来,说你是什么病,然后相应的罗列出药方,直接吃就行了。那现在很多搞中医的确实是这样来搞,这样把中医规范化、标准化、具体话、可检验、可度量、可反复实验。大家想想,如果这样搞,中医上有句话叫“生生之谓易”,生而又生叫做易,不易变易简易,这个社会啊,是不断向前发展的,自然规律是不断地涌动向前的,自然现象是不断地涌动向前的呀,没有任何事情是一成不变的。执者失之,违者败之。你要把这个事看死了,导出一个公式,那么这个事啊,这个公式也就有局限性了,它可能当时有效,过后就无效。所以中国人啊,中国老祖宗,非常聪明,就告诉我们,不要局限于一些具体的方法,一定要明白后面那里的道理,不然的话中医没法学下去。

比如说现在的敲胆经啊,包括现在的针灸啊,扎某些穴位啊,这些都是具体的法,不是中医本身,中医的精髓都没在这些上面,所以说在这给大家讲课的时候,我不想告诉大家具体的方法,只是想告诉大家尽可能多的道理和中医是什么,那对于中医院校出来的学生,前两天我看那个谁,那个我不说了,被抓起来了,是吧,被抓起来等待审判,网上展开讨论,又是说中医啊怎么怎么样,原先这样的文章我不怎么看,那天点进去一看,有一个人跳出来了,留了个言,说他就是学中医的,是二零零几届的,学中医的,什么什么专业,自己的毕业证号是多少,这个前面做一个铺垫嘛,以证明自己是科班, 随后说中医是骗人的,我学了这么多年是吧,中医这是没有任何科学可言,说我们出来的学生都不信,这个就是老一辈中医专家说的话,培养的中医是中医的掘墓人。这什么意思呢?也不能怪这些学生,因为他们学的中医确实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中医,因为他们老师可能就不信中医。所以说如果我们想学好中医的话,必须另辟蹊径。我这样说话可能严重了一些,有些人可能是觉得夸大其词,因为一般情况下我不想涉猎这方面问题的讨论。但今天正好说到这里,简单给大家说一下。
   
咱们还是说辩证吧,怎么辩证呢。比如说一个病人过来了,上次我们讲课说过,观察这个人,首先看他的整个气机怎么样,比如说一个头疼的人过来,头疼的原因无非是几个,就是内外两因嘛,外因,比如说他感冒发烧、外感风邪容易导致头疼,另一个内因,内有淤血、阻滞,肝经上冲容易导致头疼。首先你这个病症要看这个人的头疼在哪,什么时候发作,怎么发作,同时你要问,他是什么时候头疼。比如说他有外邪,又是发烧,很简单的,给他辨证外感寒邪。如果没有这些,他生气导致头疼,可以断称肝气上逆,这是一个简单的病症。

那还有一些复杂的辩证呢,他又头疼,后背还疼,腿还酸,浑身不适,乏力,短气,腹胀、腹痛。如果按教材上的辨证,他好象哪有都有点问题。说上面怕冷,下面怕热,说左边怕冷,右边怕热,那你说这样一个辩证咱们怎么辩呢?辩一个什么症呢呢?证这么多,你像现在我看那个病人是吧?他那个罗列的症状那就一片篇纸了,哪都不舒服,从上到下没有一个地方舒服,你说怎么辩证。在中医内科学上所说的那些症状,他有10%了,都集中在一个人身上,像这样的辩证,对于老中医来说就头大了,尤其是那些刚毕业的,无所适从,眼花缭乱,就没有办法辩证,但是我们还要辩,还要知道病机在哪儿?从哪儿来屡呢,是吧?这个就是中医这个气道方面的学问,那就是整体来看,凭感觉,这个凭感觉不是说你这个凭瞎猜,是凭真实的气道感觉,气感,要看脸色。他这团气呀,比如说浑身上下哪都不舒服,我们知道气贵流通,贵畅,贵安稳,会厚重,这几点呢你看他哪方面不足,因其不足而补之,因其不调而调之,这样来治病,不是去看肝脾肾,看心肝脾肺肾,看五脏六腑。看奇经八脉,看十二经脉是吧,不这样看病。那有人觉得这个中医很神奇,《黄帝内经》写了那么多东西,你像脏腑理论啊,这个经脉,这个经络学说啊,搞来搞去的,如果说你不从神气的角度,而是从这个五脏六腑从这个经络角度来搞,搞成形了,搞成具体的了,这样的治疗效果也不好。

   
看病的时候一定要看出这个气的特点来,比如说一个人过来了,你感觉他这个气浑身涣散,你就可以断定他气涣散了,涣散的气要收之,收聚一下。你看他气高,都在心、肺上浮着,是吧,人很精明,但是已经虚脱了,这个就是气浮在外,一定要收回来。气浮在外有什么症状呢,就心慌啊,晚上睡不着觉啊,高度兴奋啊,紧张啊,人虚脱,两腿无力,明察是非,这样的症状都是一个气浮在外的表现。那么还有一个就是,气沉在里是什么表现呢,就是说话木讷,说话迟缓、迟钝,两眼不欲睁、头发昏,这两腿沉重,浑身发冷,行动迟缓,这就是气沉在里。那么还有很多病人说他这个气毛躁,就是火大,气腾下就起来了,表现症状是什么呢,就是爱着急,上火,气不顺,有事就抄起来,嗳气,头疼,头晕,气得能哆嗦,这个就是这个气毛躁,肝气亢,这样的病人有很多。比如说再有就是气虚的病人。气虚的病人有什么特点呢?气血虚弱啊不足,那这个症状就多了,怕风怕冷、麻、无力、不能久视、说话无力、面色无光、头发不光亮、精力体力都不足,这个就是整个的气血偏弱,那如果拿一个灯来比喻的话就是火焰很微弱。

辩证要这样来辩,辩整体,辩气态,不要辩形体。那形体反映出来的都是这个气的表现,是外化。所以为什么说强烈建议大家多学学一些气界的一些规律啊,这个学好了,我们《内经》上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嘛,昭乎如日醒,窘乎如夜瞑。就是昭昭然,就是大白天你很清醒一样,如果这个东西你能看明白的话,就像大白天一样,看得一清二楚。如果你不明白的话,窘乎如夜瞑,糊里糊涂。夜瞑是什么呢,瞑是瞑目的瞑。瞑当瞎了讲,瞎眼睛,窘乎如夜瞑,就讲大晚上的没有月光,伸手不见十指,你要不明白道理啊就犹如在黑暗中行走一样,什么也不明白。连个肚子疼都不明白怎么回事儿,发烧感冒不会治,孩子不会带,老人不会养,养生更是一窃不通,什么东西养人,什么东西不养人,全不知道,你说这个和窘乎如夜瞑有什么区别。这个人呢,如在慢慢长夜中摸索一样。昨天我还跟别人谈话,这个地狱在哪儿。其实地狱就在人间,人间至少三分都是地狱,三分是炼狱,一分是天堂。其实六道轮回就在我们生活的现实当中,你要不明事理是吧,偶有风吹草动,你这人就不知道怎么办了?人家说病是一大苦,你得了病自己茫然不知,不知道怎么回事儿,得了病了怎么办呢?那只能任人宰割了。

   
我见得病人多了,那痛苦万分,很多病人要死的心都有了,简直就是没有出路,晴天霹雳一样。所以说劝大家啊,多学学道理,多学学道理比什么都强,起码一些简单的疾病你要会治,就像这个肺病一样,咳嗽,大部分人咳嗽都是寒性咳嗽,一点你只要流清鼻涕,就是寒性咳嗽,不管以后化没化热,那都是因寒而导致的,那搞的像现在润肺的,像清嗓子的,这些药都不要搞,吃了反而加重,怎么治呢?要宣肺,把那个寒呢宣出来,什么叫宣,宣散,散出去,这个病就减轻了。你要润肺就粘住了,如果清肺反而是帮了倒忙,那咱们辩证,关于一个咳嗽,我那看了一个帖,我一个病人回顾了一下,前段时间他的小孩咳嗽,明显一个寒咳嗽,回去喝生姜红糖水就可以,还不用开药,说咳嗽也不重,喝了两天,说咳嗽加重,家长不敢给喝了,小孩上火了嘛,怕小孩上火,怕小孩咳嗽变成一个热咳,他们当成热咳,一喝,咳嗽加重了这不是治反了吗。他又来找我了,说咳嗽还没好,我说你再喝生姜红糖水。你当时喝了生姜红糖水,正好把正气激发起来,推邪外出而产生的咳嗽,这个要辩证了,这个咳嗽吃了药后加重了,咳嗽加重了是好事坏事?你要看。这个真假都是难辩的。普通人确实分辨不清楚,你要不告诉道理的话,就是一个咳嗽吃了药加重,你说这是吃对药还是吃错药,我们有心人能够分辨出来。我就告诉你,比如说你流清鼻涕,咳嗽,吃了药加重,我经常治咳嗽,很典型,吃了药马上加重,剧烈咳嗽,但咳嗽了一宿,第二天不咳嗽了,就好了。什么道理呢?就是药帮了你的正气往外顶这个邪气,通过咳嗽的方式往外顶。拼命的咳嗽,正是正邪交争,打的正憨的时候,有劲打了。没有劲打了你就不咳嗽了,有劲打就咳嗽。把敌人打出去你就不咳嗽。

   
比如说像这样子情况,医患之间是不是要保持高度的信任呢。他要不信我,还以为我把他治坏了呢。病人医生是要讲缘分,他要信你就可以治,不信你没办法治。很多治病的过程中都要翻病,病情都是加重。比如原先子宫肌瘤长了一个两厘米,吃药之后变成三厘米了,你说这是好事坏事呢。有可能是好,有可能是坏。吃错药了,使她的瘤子往大里长,吃对药了,把这个瘤子宣散开了也变大了。你说怎么看,这就很有意思。你要医生患者之间没有一个信任,医生没有一个良好的医术,病人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这个治起来很困难。所以说治病不仅是一个医术的问题,还在于一个环境。

   
那前两天我犯了咳嗽,也是前两天天气凉,加衣服不怎么多,冻着了,咳嗽上来了,当天晚上咳嗽不严重,第二天咳嗽严重,我父母在身边,你这个孩子咳嗽怎么变严重了呢,是不是应该吃点药,当然我知道是怎么回事,因为第二天咳嗽要严重,正好正气从下面起来了。头一天我就咳很困难,咳不动。气结在气管这,就是食道这,喉结下面,结在那,咳不出来。所以说我父母还觉得没怎么咳,是不是变轻了。第二天正气顶开了,不断的剧烈的咳嗽,但是我知道这个结化开了,散开了。正是正气顶邪外出的一种表现,第二天剧烈的咳嗽,我喝些热水,加些衣服,咳嗽一天又过一天病就好了,一声不咳。你说如果没有一个良好的辩证,辨别气机的能力的话,那很有可能第二天咳嗽加重了马上拉医院去了,说咳嗽怎么加重了呢。都说学医很不容易,当一个医生更不容易,能当一个治病的医生那是更更不容易。

   
像前一阵子治一个湿疹也是,湿疹往外发,不停的往外发。你说发这个湿疹,湿疹出的越来越多,你说这是好还是不好,很多病人见这个湿疹出的多认为不好,湿疹出的多两种原因,一种是病严重了,二是湿疹湿气往外发,发完就好了。你如何辨别这两种情况呢,这就是涉及到一个辩证的问题,怎么辨别告诉大家,这个邪啊比如湿疹,长局部的他可能是局部有邪,如果说浑身面积的,甚至对称性的,比如说这边胳膊长一个,那边也长一个,这个都是里面的问题,五脏六腑的问题,凡是五脏六腑外用药根本不起作用。我看了好多长风团的,全身抹一种药,当然这个药是西药,我觉得很滑稽。你像现在不是有植头发嘛,掉头发嘛,掉完了,脑袋上种那个头发,哪没有头发往哪种。你说如果医学搞成这种形式,那大家想一想这是一种什么现象,没有头发种头发。它又不像种地似的,你撒下种子它就能长出来,头发也要种,西方医学搞的,重新培植毛囊,毛囊里面出头发。这就像我给大家举的那个例子,人之所以腰椎出问题,是因为人直立行走,是吧,上身的腰椎承受上身的压力过多,那么应该学习动物,四肢着地的本事,一个教授带着一些学生在沙滩上天天学猴子跑,如果我们的现在文明,现在医学,从这方面去研究,往这方面来走的话,那么人类真不知道以后会发展成什么样。

   
好那咱们休息五分钟吧。


那咱们接着来讲啊。那比如说关于这个湿疹,刚才跟大家说了,如果局部的,那么可能是局部有病,只要是全身性的或者是对称性的,一定是内在出问题,现在人只注重表面,不注重本质和内在,这是一大缺陷,如果是内在的,外面发出来湿疹,你怎么涂药都没用,你泡也行,你这个抹药啊这都不解决问题,只有从内在调理好,外在才能好。

我记得有一个病人,他是两肘长硬皮,黑的硬皮,两膝盖下面长硬皮,对称性,那这个一看就是胃经出问题,因为他那个两膝盖啊,两膝盖下面长硬皮,正好对的是胃经,那么胃经出问题是由于什么导致的呢?他那个硬皮很硬,是由于肝经导致的,为什么肝经导致最终胃经这儿长硬皮呢?这个道理是这样的,胃气是缓的,肝气是急的,这个大家要记住,为什么胃气是缓的呢?胃经胃气都是缓的,它只有缓才能容,如果一急它缩缩在一起你吃不下东西,好多人他那个胃缩缩了,吃不下东西,萎缩性胃炎嘛,胃很小,是吧,缩起来,这个人就不能进食了,或者进食很少,或者会产生呕吐,你看你这个呕吐,胃剧烈一收缩,呕吐物就上去了,胃中的东西上来变成呕吐物了。肝气一瘀,肝经啊他正好跟胃是一对儿冤家,肝经一瘀胃也瘀,他就导致胃缩,胃一缩经脉也缩,这个气啊,大的气脉的地方就缩,一缩气就郁结在那儿,他向外一拱,就是一种硬皮,气没有散开,聚在那儿了,聚而成厚嘛,他就长成硬皮了,记得当时那个病人还打那个,打封闭还是打什么,反正就是往腿里打针,往硬皮里面打针。你说两个膝盖两个肘都打,怎么打这个病也好不了。这个就是辨证嘛,通过两块硬皮推断是胃经的问题,又通过胃,这个硬皮的形状特点,从而推断胃受到了肝的克,那么你要去解肝,肝这个绳解开了,他就不系着胃,胃就开了,胃开了能容物,气血能运化,经脉就能流通开了,经脉流通开了硬皮自然慢慢就消散了,他是这么一个过程。


你看这个中医啊,他讲的很形象,从气道上讲,也会把道理很真切、实际地告诉你,这里边没有什么公式的推导和理论模型的建构,凡是有公式有模型这些东西都是隔着一层,不能反映实相,为什么《黄帝内经》说若风吹云呢,你看拿那个风一吹那个云,云怎么被风吹散,那个过程你要仔细去体会,这个就是中医气道的学问,这个你要把握清楚了,学中医就像大白天走马路一样,走不丢,什么东西看得清清楚楚,为什么现代人学中医学不明白,越学越糊涂啊,最后放弃不相信,咒骂啊,就是因为他走哪儿都撞南墙,都撞墙了,不是掉沟里就是撞墙,你按照那个什么症候学去推,你治不了病,没有几个病你能治,刚抓住一个完全吻合的,一治,一下方,又错了。

比如说一个人上火,火上的很大,嘴上起泡了,这个头也顶着疼,着急了嘛,涨工资没给涨,比自己来得晚的工资都涨上去了,那自己没涨,窝一股火,老婆又埋怨一顿,一股火顶上来了,口舌生疮,头疼,头晕,吃东西都费劲,嘴都肿,那么大家都知道一味药,黄连清心火,他上心火了嘛,用黄连磨成末,给他敷一敷,你说管用吗?你就要知道,黄连清什么样的火,他上的是什么火,这火什么性质,如果从气的层面讲,他是一团怎么样的气起来了,有的这个吃黄连上清,牛黄清心,这个吃了火也下不去,拉肚子,那么就知道这个药投重了,投的不对,你光拿黄连清,清不动。口臭,口臭知道有脾胃有湿热,什么燥湿啊?黄连燥湿,你拿黄连去口臭去不了,为什么去不了?你得明白后面的道理,以后咱们讲到中药和方剂的时候就会跟大家说,什么样的气要拿什么样的气去治,投错了就不起作用了,而且还起反作用,那比如说口臭是有湿,那么有湿是利湿啊是燥湿啊?利湿拿什么药来利,如果是燥湿拿什么药来燥?他这个湿是怎么得的,这个你都要清楚。

你比如说现在很多妇女的盆腔炎阴道炎,像这样的下边有湿比如说,她去利湿去,怎么利也不好,清热利湿,效果很差,但是现在你看看,大家看一看市面上出的药都是清热利湿的,这个和刚才给大家讲的那个道理是一样的,明明是一个风寒咳嗽非得搞成风热咳嗽,明明应该宣肺却要润肺,明明应该是温散却在那儿清热,都搞反了,为什么会搞反呢,就是因为大家不明白后面的道理是什么,这个中医啊,只学到中医的皮毛,后面的本质和精华没有学,也就是中国神气文化的衰竭灭亡,现在基本上没有什么神气文化了。

对我们学中医的人怎么来学,有很多学生来问我,让我给推荐几本书,我这个没办法推荐书,只是希望大家能多看看古代的书,古人的书,从古人那儿入手,因为古文啊,他不管是从造字啊,从这个语言的安排组织,文章的书写,多少都带着神气的特色,那么你从这方面入手你才能接触这个神气文化,现在这个很多的他这个书写、行文,越来越形式化表面化,这叫什么呢,就是越来越外在,内涵的东西他不注重了,虚的东西他放弃了,你看古文呢,他言简意赅,什么叫言简意赅?说得简单,但里面的含义,赅是什么意思?赅当全讲,当周备讲,全面涵盖的,意味深长,言简意赅,赅是当全面周全讲。

你看大家看一看,对比一下,那么现在说,你表达一个意思啊,古代一个成语一个字就能表达出来,但是现在要说很多,比如说指鹿为马是一个成语,那么解释成什么样啊,你比如说现在要解释一下指鹿为马,利用自己的权势做一些颠倒黑白的事情,你就可以一句话,指鹿为马,四个字就行了。指桑骂槐,怎么解释呢?通过一件事去影射另一件事或影响另一件事,指桑骂槐。大家学语言啊,应该尽量地表述清楚,简单,意味深长,这是中国人的特点,那中国人和西方人很大的性格上的区别,就是中国人注重内涵,西方人注重外向,西方的文化影响中国也一样,把这种缺少内涵的,注重外向的拿过来,搞得我们现在语言也发生了很大的影响。

那我们现在生活在这个时代,比如说想学中医文化,那么必须融入到中医原先的土壤中去,读读唐诗宋词,看看诗经,这个都好,读读《史记》,都可以有一个熏陶的机会,不一定完全去学这个中医。那么很多人他那个想跟我学中医,那么我都告诉他,你先把这个中国传统文化搞一搞,好多人来我这儿学中医,这个基本的中国传统文化一窍不通,没看过这方面的书,没看过这方面的书,你这个思维方式就扳不过来,这种思维方式如果你扳不过来的话我觉得中医你很难学会,如果大家对传统文化没有兴趣,我建议就不要学中医。

你看一个简单的道理,很多病人问我肾阴肾阳,说肾阳虚还是肾阴虚,大家知道犯了什么毛病吗?阴阳不能割列,得病,他这个病在阴病在阳也不是割裂的,没有单纯的肾阳虚也没有单纯的肾阴虚,而且有的干脆就不是单纯的偏阴虚还是偏阳虚,而是整体的往下虚,整体不足,有人说怕冷是肾阳虚,怕热是肾阴虚,这个东西不是绝对的,不能这样看,病不是单阴单阳的病,治法也不能说是偏阴偏阳的治法,好多开方一边倒,不是热就是寒,不是攻就是补,这个都是大忌,不能这样搞,我们辩证也一样,不能一定地只认某一个病就是某一证,他就是一个脾阳虚的证,他就是一个肾阴虚的证,都不要这样做,他就是足少阳胆经的问题,尽量不要这样去辩证,一定要注重整体。

看病第一个是看这个人,这个人是,一个正常人是一气周全,周流上下,变动不息,一气周全,不偏不倚,五行齐备,那么他得了病,首先要看他是否五行周备,气机啊是不是稳重,如果不稳重是有病,气机是否壮实,如果不壮实是有病,如果说气机浮躁是有病,气机不定是有病,整个的气场不定,不定表现在几个方面,晃胳膊晃腿,坐在那儿抖腿,那个腿啊就在那儿抖,这就代表下面不稳,下面不稳有可能是心理也可能是生理,比如他那个手在抖,这是生理,他这个抖腿他这个是心理,比如说一个人在那儿不断地颠这个腿呀,颤那个腿,初步你可以判定,说这个人心浮气躁,或者说神气不定。安定的人啊,他这个举止自若,稳如泰山,坐在那儿,首先下肢是稳的,很安稳地坐在那儿或者是站在那儿,他代表的是心气沉稳。要是一上来晃胳膊晃腿的话,你差不多可以断定他气机不稳,在心理、生理上,手在那里抖,拿笔在那里颤,明显的是生理上的问题,什么问题呢?这是一个阴血虚,阴主凝重,主稳固,阳像火苗一样窜来窜去,如果这个火苗没有阴气凝重所养,那么就乱窜,不该窜的时候也窜,该窜的时候也窜,该窜的时候窜不好,不该窜的时候乱窜。

很多人,男的呀,有几样,上三十,精血亏,营血不足,他拿笔手在那里发抖,四、五十更别说了,很多男的抖,帕金森证,或者说你让他把手伸出来,静止,看他手动不动,很少能完全保持不动,很多人多少都有点抖。那如果说抖得严重,就是病。所以说如果大家想辨证辨得好,也多读一些相书,,真正好的相法就是在相神气、相心,心学是最上的,最差的才相形体。你看看学中医要学多少东西,四书五经要读,诸子百家要看,相学还要学,还要天天出去外头观察,各种人都要观察,你观察多了自然心领神会,不需要人讲,没有什么成法。如果有了成法,师父告诉你就要这样练,就告诉你一个架式,要不你水平太浅他没法教你,要么他水平不行,凡是越告诉你具体东西的你越要多留一个心眼,执者失之,为者败之。





问题:喝点牛初乳好不好?

问这个话你就不明白小孩生机是从哪里出怎么长大的,这小孩出生之后,靠先天元气不断的外化配合后天饮食、天地长养,一天天的生长起来,什么是根呢?先天元气是根,这根只要在,外面合乎自然,饮食有度,他就能长得很好,不用搞什么牛初乳。我讲过,爹妈带孩子之所以带不好,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太溺爱孩子,小花往上长,天天施肥,结果这个肥也苗,那个肥也苗,结果把花给烧死,所以只要土地肥厚,不用苗什么肥,小苗自然生长,你何必苗肥呢,要苗化肥这小孩就催起来了,骨质疏松了,长得太快没有好处,先天之气他一点一点长起来的,你要苗得多,你把先天之气快速的催长起来,反而不利于小孩以后生长发育,小孩长得太快,早熟,都是类似于激素的作用,很不好。该多少岁成才他就是多少岁成才,你早了就是拔苗助长,你还喝什么牛初乳呢?没必要。把握住两点,一是小孩自己能生长,第二天地能培养小孩生长,就可以了。好多病人也是这样,天天问我要什么吃,不重视根本,不学大道,你吃什么有什么用呢?

问题:小儿大便无力、便秘,气道如何解释?调理思路怎么样?

小孩容易得的病就是脾胃弱,脾胃伤了,大便无力或便秘,或者拉稀或者便秘,脾胃弱,开而不收就是拉稀,开不出来运化不开就是便秘,小孩便秘千万不要吃泻药,本身是脾胃虚导致的便秘,再吃泻药,泻了小孩脾气更虚,更运化不开,便秘得更严重。有一个家长,原先是我同事,她带着孩子,3年了,苦于便秘,越治越厉害,最终都拉的非常硬的羊屎蛋,抠都抠不下来,还吃泻药呢,那个就是脾胃弱运转无力,很简单,白术、茯苓、陈皮、麦冬、煎汤频饮,就治这个病。

问题:现在食品普遍质量下降,中医方面如何减少这方面对人的不利影响?

这个从两方面考虑,第一个是择己,人身体壮与不壮跟饮食有一定关系,但不是根本关系,最简单了,生活质量好的人,家庭富裕的人他身体不一定比生活贫困的人身体要好,这不很简单的说明身体素质跟饮食并不是成正比,还有很多其它的因素影响人的身体,就说尽量的我们要靠其他的方式来弥补,比如你心情好、多运动、少私寡欲,符合自然的生活方式生活,即使饮食差点,你身体也会保持在一个比较好的水平。第二个对于饮食,凡是贵的大家都要小心,里面商业利益大了它就更容易掺假,就是贵的东西尽量少碰,加工过的东西少碰,比如说这个肉肠,大家知道,吃的那个香肠你看不到,谁知道它里面加了什么东西,像这样的不可控的,没有能力检验,你还不如自己买了肉自己做去,那由于猪肉质量不好,那么就是减少猪肉的摄入嘛,用其他的,比如土豆,土豆便宜,造假的少,或者没法造假,那你就多吃土豆、多吃白菜、多吃豆腐、多吃萝卜,这些东西既便宜对身体又好,其中萝卜对身体特别好,有梳理肠道、理顺气机的作用,炖萝卜汤,很好的一种饮食,你越搞那种精细化的,别人加工好的给你,你越要小心。主要是两方面,一是通过其他方式使自己身体好起来,第二就是找那些相对来说质量还有保证的食品,那只能这样做。

还有一个更好的办法,自己种,有条件的话,比如说在农村的,或者有院子的,地方比较大的,酒不好喝自己酿酒,醋不好喝自己酿醋,其实酿酒酿醋都是很简单的,并没有什么复杂的,只不过由于整个的社会大环境,大分工导致你长期不做这个事情,不接触这些东西,非常陌生罢了,其实这些都可以拿来自己做一做,而且还又多一份乐趣。我记得自己酿酒的时候,酿的是米酒,拿大米做的,一坛子,酿好了揭开那个盖一闻,你就能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酒香,我们喝点啤酒也好、白酒也好,尤其白酒,你喝的时候能不能尝出有酒香,很少的能说酒香的,但是自己酿的酒,揭盖的时候,那就是香,香气四溢,大家都可以做做,现在那个醋怎么做的大家都应该知道吧,有一次我做那个酒,做坏了,做成醋了,酒变酸了,那种酸味是真正的醋酸,你喝那个醋是醋精味的,不是真正的醋,你喝很呛一下子钻鼻孔里了那种酸味,真正的醋不会有那么大冲劲,绵软、柔和、有食物的香味,这个才是醋味,只不过因为大家长期的没有做过酒,没有做过醋,已经不知道真正的酒醋是什么味。

凡是慢性湿疹,全是阴性的,反复发作的,都是身体内部有问题,什么问题呢?有气血不调,湿滞在那,你把里面的气调开了,外面的那些疹子、疮子也就下去了,你在外面用药是不起作用的。

问题:小孩声带长息肉用黄氏响声丸?应该不对吧,现在医生都用清热的药治。

很简单,现在人们越来越注重表面的,这个整个也就跟时代气运相关的,比如说感寒咽喉肿痛,肿痛是火啊,就在那清热,这是不对的。它的火哪来的你要知道,寒包火,寒瘀在里,当你把寒散了,火也就散了,不能用清热的办法。那同样小孩长息肉,比如鼻子长息肉,声带长息肉,气凝结了,就像刘翔那个跟腱伤,用那个冰敷啊,这是非常错误的,他那里面长了一个小结石,那个就是气凝在那儿导致的,小碎骨,迟迟不去,凝结不化,很多运动员崴了之后用冰敷、冷敷,这个非常不可取,运动员气血壮,冰敷了之后自己能冲开,如果气血一衰或者说是反复冰敷,那个地方都会留一个后遗症。你看很多运动员运动生涯一结束一身病,什么原因呢?两方面,一个运动过头了,物极则反,运动的目的是要协和而不能追求极限,生命的实相不在北极也不在南极、赤道,恰恰在南北回归线上,这个大家应该知道,生命的奥秘在平常,不在某一个山洞里,所以说追求极限都是孤阴孤阳,不符合阴阳和洽的道理。那么好多得鼻炎的得息肉的就是因为长期的伤寒感冒迟迟不愈,寒气流连在鼻肺之间,使气血凝滞不化,长期气化有形成息肉,治法也很简单,温通鼻肺,调畅气血,慢慢的息肉就下来了,下息肉之前会不断流鼻涕,这个都是好现象。


问题:口腔溃疡怎么辨证?

口腔溃疡这个很好辨证啊,一般在口腔两边、舌头上、还有上下嘴唇,口腔溃疡肯定是火,五脏六腑火气上达,从口腔溃疡爆发出来,越往外长的口腔溃疡就越在外,比如在心肺,越往里面长的很深的它的火在肝肾脾肾,藏得深,通过辨别口腔溃疡的形状,深的藏在深,浅的藏在浅。比如在舌尖上的溃疡是心火,前面靠外的唇上长的溃疡,这是心胃之火,如果在腮帮子里面,很里面长的溃疡,是肝火,长在两边的,肝中有瘀火,有的人长期口腔溃疡,长期肝中有瘀火,时不时往上冒一些导致的溃疡,口腔溃疡一般春夏重,春天重的是肝,夏天重的是心,有的人考试,过几天要考试,满嘴都是长泡,心火出来了,考试完了火也就消了。一般的口腔溃疡是心、脾、肝三者容易导致,有心事上火,有人一急,满嘴的大燎泡,心火,那怎么治呢?光喝黄连也不管用。肝火抑郁,长期抑郁不得治,遇到事一急,尤其是慢性口腔溃疡,那里面很深层次长的都是溃疡,这就要清肝火。那脾呢?中间有湿气,口腔溃疡长得既不靠里也不在表,弥散的长,这也是脾的缘故。

什么叫实火虚火呢?有根的是实火,没根的是虚火,比如经常长,你就可以断定他有实火,有瘀火。虚火一溜烟过了就得了,实中夹虚,虚中带实,比如说你有心事长的都是泡,你心事过了后还在长泡,这个就是虚火,浮火,下面根已断,因为你心里面不上火,有的你事情还没处理完,天天还长口腔溃疡,这就是实火,你想着这事,每天都产生新的火,心火上炎,什么叫上炎?炎是炎热的炎,向上蒸腾,从口腔爆发出来,这个就是源源不断的有从心里出来的火往口腔聚集。

嘴外面的疮和嘴里面的有什么不同?嘴外面的呢在表,嘴里面的呢在里,有的人上火它就长在嘴唇上,这个火好治,一发就得了,一发一清,看看里面有没有根,有根按而拿之,没有根的迎而发之,一发就散了,栀子、黄芩、生石膏、荆芥、柴胡,一发一散。

跟大家说啊,凡是口腔溃疡都是火,这是毋庸置疑的,但这火因什么而起,那个因你要知道,有可能一块寒瘀在那,里面包了一个火,这火沿着经脉上通口腔,发了一个溃疡,这个是寒凝使气瘀化火沿经脉上达口腔发为溃疡,有这种情况。比如说你这个真实的案例,加了60g炮姜后,还有其它的药,把这个寒散掉,寒散了之后瘀气得解,那么热就不能聚集在一起了,口腔溃疡就好了,所以说长了口腔溃疡你就要知道这口腔溃疡的火从哪里来,就像刚才那个咽喉肿痛一样,咽喉肿痛一定是热,那么这个热是因为什么而得呢?很多外感导致的咽喉肿痛是因为寒而得,所以要治寒,寒解了热就去了。

问题:牙床上的溃疡和腮帮子上的溃疡有什么区别?

这个区别就是牙床的在里,腮帮子的在表,这又是个表里,本身牙床和腮帮子都是里,里中又分表里,牙床是里中之里,腮帮子是里中之表,这样来判定,所以说已经完全打破了五脏六腑本身的界线,完全从气道的角度来考虑,一团气,本来没有什么界,像长江上、中、下游,上游叫肾,中游叫肝,下游叫脾,这个是人为分的,自然界当中长江就是一条河,无所谓上中下,你一定要说,手一指那是上游,具体在哪分,上游中游的分界线在哪,没有这个分界线,人为起的,同样,五脏六腑一气之循环没有明显的界线,只不过它化成形之后有了界线,肝脏是肝脏、脾脏是脾脏、肾脏是肾脏,但是形背后这个气,再从气往神推,越往虚界推越没有界线。

看大家还有没有问题,没有问题就到这儿吧。

辨证辨的是什么,最后总结一下:辨证辨的就是后面那个气机,因为我们肉眼看不到气看不到神,但是我们能看到形,由于我们知道神化出了气,气化出了形,那么通过形就可以反着往上推,其实你看各种症状就是推后面那个气机,你推出来你就知道气机是怎么回事,因而治之,按气机的道理去治,形也就发生改变,就是这么简单。

前几天我看了一个病人,两眼眼珠子都是偏向右边有一个黄斑,两边都是,应在哪儿?应在右面那个积,积在哪?积在肝,正好的观其象知其所主,观其外知其内。眼中间有斑,眼白那里有大米粒那么大一块黑点,哪是什么东西呀?比如把眼睛比作一个人的话,那个位置正好在右下还是左下,那个位置有寒积在那里,正好是,比如说黑点旁边还有小黑点,就证明相应的那个位置右下腹,比如那个黑点一大一小,长在眼睛的右下边,那么它对应的右下腹那个位置一定有两块寒积,一块大一块小,什么形状的呢?你要看眼睛里黑点什么形状,那个寒积在气界上就是什么形状,黑点大,寒积大,黑点小,寒积小,这个是丝毫不爽的。


好,咱们今天就到这里吧,下堂课讲中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