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磨煤机英文:大千老师讲中医基础(7)_诊断vb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2:30:38
20091013_大千老师讲中医基础(7)_诊断
 那咱们讲诊断,怎么来讲,只能说是我现在临场发挥。因为这个之前列的一些标题,发现有标题束缚人的这个整个的思维,总是要看看标题,要分几个标题来讲,那无形中就把整个思绪割裂开了,所以说今天讲诊断我尽量的不想设什么标题,那么相当于临场发挥吧。讲了几堂课,之前去年在民间中医讲堂也讲过,这次讲的几堂课呢,也不知大家能听懂多少,或是说有多少能够接受。

气道中医这个讲起来比较困难,因为毕竟大家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是形形色色的,所见所感所悟,基本都是实实在在的,越虚越玄的不好理解,因为中国古代文化就是虚玄的嘛,外国人不能理解的,像中国人饮茶一样,放几片叶子,主要是品那个茶香,那么如果说你处在一种非常浮躁,心不能沉下来这种状态,那个茶香啊没办法品偿,那搞的很多这个茶艺啊,你要自己内心不沉静下来,你搞那个茶艺也没用,无非是做个样子给人看。那外国人他不理解,他觉得你放几片树叶子放进去,这个喝着也没什么味,这个有什么意思呢?外国人喜欢喝浓的,什么咖啡啊,巧克力啊这样的有味道,更偏重于形,中国人偏重神和气。你要闻那个茶,闻的是气味,喝进去之后,体会一种悠远的感觉,那心浮气躁,好茶坏茶放在一起你都品不出来的。所以说给中国人讲气讲神好讲一些,但是由于这个西学东渐这么多年了,整个的文明发展是朝着这个物欲文明这个发展方向来的,所以说这个大家对气神的理解能力应该是比古人差好多,所以说在这里呢说我借讲中医其实是在讲神气,如果不能体会到神气,我讲的这些东西啊大家都不好理解,包括讲诊断也是这样,所以说刚才讲之前我还反复思考着这个讲诊断怎么来讲。

什么叫做诊断呢?中医讲望闻问切是诊断。那望,是望其色,望哪个色啊?不仅是望他面色,望他的形色,包括动和静。什么是静啊?就是一个人端端正正的站在那里你看他。那什么叫动啊?他的言谈举止,行动坐卧,表现出来的一种势态,都可以说是望诊的依据。闻是什么呢?这个闻就是听声音,对方一开口说话,从那个声音当中听出一些特点来,这就是闻。问呢?就是你们之间的交谈,你觉得有什么疑惑你问他,他回答,双方语言的沟通嘛,把这个病的来龙去脉问一问,这就是问。最后呢,我们就把手搭过去摸摸脉,那这个摸脉,切,咱可以这样来讲,广义的切,他接触你的这个身体,尤其是动脉部分,反复的切里面的活动情况,这个切脉有切这个三部脉嘛,人迎脉,就是脖子那个动脉,手上的寸口,还有就是脚上的这个少阴脉,三部脉来体察身体的动态情况。那么现在这个广为认知的就是这个切脉, 那病人来了,坐着,中医怎么样啊,手伸出来搭一搭脉,这个俨然成为中医的特色。搭一搭脉,问一问病情,现在中医常用的问诊和切诊,而切诊和针灸一样被广大人民群众认为是中医的一大特色,无非是切脉、中药、针灸。那包括现在的刮莎之类的,按摩这些统统打上了中医的烙印。

那么今天我们谈诊断,那诊的是什么?断的是什么?咱们要搞清楚,我们学习气道,用气道理解中医,同样也要理解诊断。我记得原先给大家讲过,诊的是什么,诊的就是气态,断的是气态的具体的成因。什么意思呢?我们讲过,每一个人来了都是一团气,你要通过望闻问切,清楚的了解他是一团什么气,并且能够判断这团气是如何形成的。

什么意思呢?咱们举个例子,比如说一个中年妇女,病恹恹的走进来,比较瘦,干枯,面色无光,语气低沉,唉声叹气,这人走进来之后,你作为一个大夫,首先要通过望诊和闻诊对她的气态有个基本了解,前面说了嘛,比较瘦,语气低沉,面色无光,眼神黯淡,行动迟缓,那断什么呢?首先要断她气弱,这个气不是气血的气,是大气的气,这个人呢是一团气,这气是弱的,没有你强,正常人走路进来,走路平稳,声音高低有节律,面色有光,这是一个正常人的面象。那么病人呢,比这个正常人感觉要弱的,你就断定气弱,先断气弱。那比如说一个人进来,声音洪亮,这个面色发红,举步很快,过来说我腿肿了,那首先你要断这个人整体气强,这是基本的分强弱,如果强弱不分,下边的很多你就没办法着手进行了。你看现在大家一定要先分强弱,你看弱的人的几个特点吧,走路迟缓,代表人弱,瘦弱,弱;面色黯淡,弱;跟中无神是弱象,说话没有底气是弱象,你看这些都是弱象,还有这个不能挺胸是弱象,老含着这个胸,你看很多女的,这个胸挺不起来,拔不起来,好像中间空了一块似的,就像那个扁了的那个茄子一样,这些通通可以断成弱象,不管是哪弱,总之一个弱,这团气是虚弱的,虚弱的程度是不一样的,然后咱们再区分她哪弱,弱到一个什么程度,那起码一个强弱要断,不然的话就没法断虚实了。那我们搞诊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知道整团气的特点,那么你才能好下手进行下面的辩证开方,如果连强弱都断不好,那强弱虚实都断不了,以后没有办法进行下去呢。

那比如说来了一个人,说话结结巴巴的,他不是结巴,但是说话结结巴巴,很拗口,就像谁似的呢?就像,咱们知道鲁迅,咱们看过鲁迅的文章,鲁迅的文章有个什么最大的特点呢?就是他说话非常拗,读起来非常费劲,不流畅,不顺畅,为什么呢?因为鲁迅的气就是这样一团气,充满了愤恨,压抑,悲愤,抑郁,鲁迅他这个为国而忧啊,为民而忧,为民而愤,他就是长期的在这种情志的影响下,使自己的气淤结在那,那么他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都带有淤结的色彩,所以说当我们读到鲁迅的文章的时候发现很拗口,不容易读出来,不流畅,有时候他这个用词前后颠倒,扭结,充满了悲愤色彩,那么这个就是最终导致鲁迅呼吸困难得肺癌去世的原因,其实他这个病在肝上,不在肺上,只是最终表现形式在肺上,呼吸困难,为什么呼吸困难?气机受阻,压迫在那,使自己不能顺达呼吸。还有孙中山,孙中山他也是最终抑郁而死的一个人,他最后得的是肝病,肝癌很严重,解剖的这个肝脏的时候,觉得这个能撑这么长时间简直是个奇迹,他也是不断的革命不断的失败,再革命再失败,为国家大业不断的去偿试,最终,一方面是耗尽了精血,另一方面是抑郁而终,最终也没有一块根据地。

举这两个人物也是刚想到的,就是想告诉大家要辨别一个人的气,比如说一个人一进门笑声朗朗的就进来了,当那个笑声发飘,那么你可以断他气浮于上,以后如果身体一弱了,肝肾不足。那如果笑声朗朗,掷地有声那么你可以断其人其气和畅,五脏元贞通利,没有病。那么如果一个人进来,欲言又止,又说又不说,说的比较胆怯,断其肝淤肝虚,胆怯,胆气不足。那如果进来一个人说话痴痴呆呆的,有点老年痴呆症,说出话来呢也不知道说什么,说话还不利索,断成精虚,肾精不足了。你看所有这些可以从言语上来断,那这个望闻就是闻嘛。

那么望嘛就很简单,你看一个人过来,首先看他脸上有没有光,这点非常重要,当面色没有一层和缓的气色浮出来,这就像什么呢?就像那个桔子啊,大家吃的那个桔子外面会有层光,油光油光的,这就叫做神采,人要没有神采,没有气韵,这个人身体就不健康,有问题。但有一点啊,有的光是浮出来的,也不好,这个神气要引而外发,要外发有根,如果外发无根,脱浮而出,这个是大凶之象。那么如果晦暗无光,气虚气淤在里,不得外出。

那么有人说了,那老师你这个讲来讲去很抽象,那怎么具体看呢?那这个关于具体看呢我不可能告诉你一二三四机械的去看一个人,这也就是神气的特点,也是它脱离形迹的一个优势。你要说把这个五官画成多少多少格,拿那个色调去一个一个去比去,那这个就不是神气文化,这个是形的文化。那每个人拿这个仪器去测了,测来测去的,这个思想方式就是形的思想方式。我们要培养自己神气的思想方式,怎么培养呢,就是每天去看,什么人都看,看久了自然心领神会,像炒菜一样,搁多少盐,一挖就应该知道搁多少盐,而不是说放多少盐再拿量杯出来量一下。每天观察,正常人什么面色,病人什么面色,病人面色当中又分几种面色,大家要多观察多留意。

建议大家多看看相书,如果想学望诊的话,多看相书,相书有《麻衣神相》《水镜集》《相里藏真》《布衣神相》,像这些书都可以看,多了解多看,学中医不要局限于中医课本上,不要局限在中医典籍上,要把自己的思想解放开来,多看古人的书籍,学中医在中医之外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你要看相的话,望诊你光看《黄帝内经》你学不会望诊,因为它就讲了一块,在一个大背景下写的那块《黄帝内经》的望诊,像蟹黄、赭石等诸如此类的,你就知道这几个比喻,如果读《黄帝内经》的话,要跳开,不局限在这几个比喻里,还有更多的对相的了解。望相其实最关键的就是望气,你看这相,你就体会后面气是什么样子,那这团气就是这个人。那一团气你都觉得很玄,其实没有什么玄的,只是你功夫没下到,自己从来没往那边想过,从来没走过,你觉得走路很难,小孩从出生就开始学走路,走走走就熟能生巧,他就会走,以后就习以为常了,就因为我们没有学过气,那今天给大家摆出来,告诉大家,想学好中医,要了解气。

望闻问,比如这个问,一个病人来了,你应该问他什么呢?我发现好多医生啊,这个病人得了病,肚子疼,就说是肠炎了,也不问怎么得的。你比如说这个人两胁痛,怎么得的啊,写上肝淤气滞,那怎么肝淤气滞的呢?总有前因后果吧。这人类风湿,双腿冰凉,怎么得的?你得往回倒,倒到那个病因啊,你才能知道他是怎么坐的病。比如说她这几天生气,天天跟他丈夫生气,两口子打,打的两个肋叉子都疼了,什么原因肝郁气滞啊?天天在家里闹毛病,有的病人就在我这儿看,看了半年之后呢,这个有点效果后来老反复不见好,就说这方子开的不好的怎么怎么滴,后来了解,在家里经常老闹矛盾,家庭不和,老打架,老生气。大家想想,你这个天天没有一个良好的心情,没有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你说身体能好吗?不可能的。

很多病人啊总希望这个大夫啊开方子能百分之百给他这病治好了,这都是不现实的,我一再强调三分治七分养,病人不听,他就觉得你这个就是救命稻草,抓住不放,其实呢忽略了自身介质,你自己的神气一乱,吃什么药都没用,要神气至,稍微吃点药就管用。那很多病人治不好病都要骂医生呢,我觉得不可理解。很多医生还是相当负责的,即便治不好你的病,他也用心,本身嘛治得了病,治不了命。很多病人应该自我反省,自我检讨,自身哪有问题,苍蝇不叮无缝的蛋,你自身要足,怎么可能得病呢。这个有时候病人刚开始看病,寄于无限的希望,精神高度紧张,开的方子稍有不慎,他就马上一个电话就过来,稍有不适,你还要跟他反复强调说你这个翻病,或者说这个什么啊,再吃吃看啊,这样都无利于治病,你要看先放下,把自己当一个正常人,即便不正常,也要把自己当正常人,自强,自立,这个大夫才给你看病,一下子你把身体的整个重心都依托在这个大夫上,一下子泰山压顶之势就过来了,希望大夫挽狂澜于即倒,这个是看病不好的心态。

所以说你这个大夫啊跟病人沟通这个问诊非常重要,问诊不仅是问病由,它怎么得的,而且还是与病人心灵的一次沟通。那这个问病由,比如说下肢冰冷,夏天穿毛裤棉裤,什么原因呢?冬天下河,不注意,又来月经,一下子寒气入腑,结于经脉,使她常年的经闭,下肢经脉不通,那这个就是病因嘛,病因找到了,就知道应该怎么治了,这个都从问诊来的。还比如说一个小孩,发烧出疹子,发烧了,高烧挂水,这本身高烧应该发之,什么是发之,就是发汗,一发汗,烧就退了,现在很多爹妈不了解,不懂,一见发烧马上乱了手脚,马上送医院挂水,烧坏脑子怎么办呢,片刻不等。这个我跟大家讲过,人要懂得按自然规律办事,一个发烧是自然现象。国外的都知道多喝水,让他自然的通过抵抗力让烧退下来,中国人怎么搞的,现在就没有一点儿自信力了,搞得我觉得现在这个做人太难了,现在这个大部分爹妈不会养孩子,这样别说一个孩子了,半个孩子养起来都困难,“以其生生之后”,你越在乎他你越违反自然。

咱们举个例子,你说话的时候跟别人沟通的时候,你要在乎你说出来的话的语音语气语调,那你的话没法说了,说两句就结巴了,就像我这,我要是有一篇稿子,给大家念,我就脱离不了稿子,念玩了拉倒,我也不可能这样神情自若的在这里给大家现场发挥了,所以说很多事情都是自然而然的,养孩子也一样,我讲育儿的时候说了符合天道办事,符合自然办事,符合自然育儿,一个发烧,一个小孩发两天烧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要相信会烧坏脑子,没那回事。误治才可能烧坏脑子,不误治不可能烧坏脑子,人干什么吃的。一旦发烧,小孩发烧,多喝点水,即便不吃药,两三天也就退,小孩火力足,一发烧就能到39,40度,这正好证明小孩的这个抗病能力强,越高烧越不用害怕,我跟很多家长说越高烧越不要害怕,反而变低烧了,37度,38度半,反而要警惕,为什么老人要烧烧不起来,小孩一烧就40度,现代人不琢磨,都把小孩往医院送,哪有那么多医院呢,这个医护力量呢,我看北京的那个大医院天天人满为患,都信,都把真正的这个治愈,治疗方式全抛弃了,自己的宝贝都扔了,抱着金饭碗要饭吃,哭爹喊妈的往医院跑,求大夫治一治,治一治孩子,又可怜又可气,这发烧很简单,喝点生姜红糖水,发一下汗,食疗最简单了,把汗逼出来,烧自然就退了,当天不退,第二天也退了,第二天仍然照此做,第二天晚上烧就退,一般孩子退烧在后半夜,后半夜阳气一升,人正气一振,烧就退了。那么搞个挂水,百病丛生,你一挂水,正气就被打进去了,它刚想弩,跟这个邪气抗争,到了白热化的阶段,到了39、40度,你一瓶大凉水下去之后,正气一下就蔫了,不烧了,是不烧了,转别的病了。

前两天有一个出疹子的,挂了水之后,烧就退了,疹子天天在那起,这拱点,那拱点包啊,都拱包,为什么拱包啊?这拱包还算好,一招冷水,阳气暂时激灵一下打回去了,小孩生机旺啊,慢慢地它就往外出,邪气还在表,没去,那它往外出,出不来,只好从那些薄弱的地方出疹子,邪气薄弱的地方出疹子。那么怎么开方啊?在不断地开扶正气解表的药,帮助他把疹子发出来,这些疹子啊,正是你正气向外发的表现,千万不要一看疹子再给它掐回去,要把疹子都发出来,发出来带着邪气就都出来了,那么小孩还能恢复正常。那么一看疹子,又开始搞这个抗生素之类的,阳气好不容易又通过疹子往外发的,再给他掐回去,那么这个病就牵连不愈。

为什么现在好多小孩得病,这个得一些怪病啊,白血病这类的病,尿毒症,很多都是发烧感冒挂水得的。小孩眼下青啊,这个山根青啊,哪是山根啊,就是鼻头和印堂最洼兜那个地方,叫做山根,发青。发青都是寒气积在里面,肝气、生气不旺,生气被卡住了。痒啊,这个浑身刺痒啊,这些东西,赶紧摸药,把这痒压下去,你不要压,正是阳气往外蒸导致的痒,现在得这种斑疹的太多,没办法。当时这个小孩得这个疹子我就问,怎么得的疹子啊?说挂水得的疹子,那么好了,一下知道了,因为挂水遏制了阳气,那么开什么药啊?发表的药,补中的药,调脾的药,慢慢疹子再往外发,发发发出去就好了,那这个就是问诊的作用,要跟病人沟通,他这病怎么得的。

现在一半的病都是医源性疾病,是治出来的,治出来的毛病,很多老百姓都知道,不能去医院,去医院不定出什么事呢。关于医院我不想多说,我只想告诉大家,不管是医生还是患者,还是中医爱好者,要自强自立,要明白道理,生活原本很简单,只是人们搞复杂了。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嘛,自己扰乱自己,那没有办法,你还叫苦连天,怨自己命不好,都是自己找的。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平时有那么多时间,追名逐利去,打麻将去,跟别人生闷气去,就不知道学习点东西。孔子不是说嘛,你还不如博弈呢,你终日这个游手好闲,还不如跟别人下下棋呢,孔子说的下棋,下的是围棋,下围棋能让人明白阴阳消长之道,也能让人知道这个谦退的道理,谦退的好处。现代人下棋不断地吃吃吃,就想把对方吃掉,不知道保护自己,要先补自己不足,补不足就是一种强势的表现。老子说过,不敢进寸而退尺嘛。我往前进一寸我都不敢,而且我还往回退一尺,大家可想,这是多么谨慎的一个态度。那舍得舍得嘛,没有舍哪有得呀,光想要东西,要要要到最后就把自己要成什么了,要破了,蛇吞象,人心不足蛇吞象。

不知道阴阳消长啊,自己稍微不如意,就怨天尤人,你说这都是福薄的表现,本身不如意正是你积累精神的时候,反复思考的时候,退而自省的时候,这时候不去自省,不去休息,反而怨天尤人,你说这得病不是该着吗?很多病都是情绪病,心情病,如果说一个人淡泊名利,不与人争,处人之后,他怎么可能有多大的毛病呢。所以说问诊的时候,要跟病人问清楚,交流清楚,有时一个好的大夫就是一个心理导师,有的这个病人他就是抑郁得不得了,又没人诉说,那你就当他的倾诉对象,他就不断跟你说,说说说,你不断地引导,真正好的大夫是倾听者,而不是不断地发问者,刚开始要适当地引导,把他的话匣子打开,哗啦啦地向你倒,倒的过程中你再加与引导和劝慰,你别堵,就是烦了,烦烦,别说,少说这样的话,让他都倒出来,倒出来他心里就舒服,觉得你是个依靠,可以言表的。那么你再好言劝慰,告诉他这事是怎么得的,你就是跟谁谁谁生闷气生的,跟他生闷气有什么值得的,光气着自己了,自己生完气也挣不着钱呐,何必生气呢,人生苦短,短短几十年,很多事是身外事,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话你就反复跟他说。现在很多病人,如果你是医生的话发现很多病人都是小孩,不要把他当成大人,你想啊,鼠目寸光,就看前面一尺,你说他不是小孩是什么呢,老在局限这个小圈子里兜来兜去兜不出来,这跟小孩过家家有什么区别,还不如小孩。大人心机多,小孩天真浪漫,没有心机,心机多的人疾病多,心机少的人疾病少,这天道啊,非常公平,你得了恶疾,得了什么什么,都是有来龙去脉的。大家胜不骄,败不馁嘛。得了病,为什么我始终强调人得病是一福,得了病是福气。

很多有成就的人,都从身弱开始,这成就当然主要指的是道学、佛学、医学上的成就。这个皇甫谧,皇甫谧是谁啊,就是写《针灸甲乙经》那人,他从《黄帝内经》很多原文出来抽出来又加以发挥,写了中国针灸史上的第一部著作,叫《针灸甲乙经》,这本书很不错。他就是一个什么呢,他就是一个半身不遂,要我记得没错的话。所以说对我们来说,不管是我们学习气道,这个气道很多方面是比较精深的理论,在这我就不多讲了,还有就是说一定要学会做人,要保持心态平和。他说东西都丢了怎么平和啊?房子都让人占了,保持不了平和,那么这个就是你没有想开,那么很多问题要想开,只要你心态平和,你处的人际关系就好,人际关系好就不会出现更多的人与人之间的冲突,那么自然而然,你就维护很多人,人家就愿意帮你,你做买卖也能成,这个做事也能成,因为你是个好人嘛,与世无争嘛,别人都不把你当假想敌,他知道你不侵占他的东西,那自然他有一份东西要给谁,肯定想到是给你,所以说不要做一个伶俐人,哪怕说做一个看起来木讷的人。什么叫木讷呀?麻麻木木,讷,是不会说话,木是麻木,这个麻木不是说感情麻木,是对名利麻木,木讷,不要做伶俐人。

大家看一看电视上,或者说现场有很多,现在这个人说话啊,频率越来越快,像炒豆一样,生怕自己的话,这个机敏劲表现不出来,像机关枪似的,哒哒哒哒没完没了。我看很多主持人是这样,他请了一个嘉宾过来,半天光他在那说,嘉宾刚说两句话他又把话筒抢过去,这个做主持人很失败,这个都不会做主持人,真正的主持人是调动大家说话,让大家多说,自己少说,这无为而治嘛,你不能抢风头是吧,成了表演秀了,主持人不能当表演秀,你主持人的目的,主持的你就相当于一个家庭的大家长嘛,让大家活跃起来。你不就轻松自在了么,不用多说多少话,你要做一个引导的工作,让嘉宾多说,群众多说,你要掌握节奏,掌握主旋律就可以了,哪能主持人说起来没完没了。

所以说我们做医生也一样,要让患者多说,你要做患者的依靠。怎么做依靠啊?那就有虚怀若谷的心态,这不能当高山,哇你这个越来越高涨,让大家都看你,不要这样做,要虚怀若谷,大家都能到你这倾诉。为什么为百谷王啊?谷啊,它能容气,能纳水,能藏污纳垢,所以为百谷王,跟大海一样,不择细流,谁往海里流东西都行,不管是清的浊的有毒的,污染的,所有东西都能流到大海去,然后大海通过它博大的运化功能,慢慢的把这些东西都消化掉。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大夫,要有容人之量,在问诊的过程当中,要跟患者建立信任关系,让他有一种依靠感,这种依靠不是强来的,而是你的胸襟跟你的素质自然而然形成的,而这里面不要带有功利的色彩,因为你作为一个医生就是救死扶伤的。

那关于切诊,你看现在很多大夫,“啪”,手一搭,像模像样的,切病人,病人感觉很踏实,你要不给他摸脉,他心里不踏实,这个中医不都摸脉么?有时候我就比如说在网上给人看病,不摸脉,他心里不踏实,非得见你一面,把手伸出来,搭一搭脉,他心里踏实,其实这是长期人们对中医的一个理解,觉得你这个大夫,一定要切诊,你切一切我脉你才能辩证啊,你不切脉你怎么能知道我得什么病呢?实际不尽然。主要是中医要看气,通过任何方法都可以看气。

说了一个题外话了,这个就像什么似的,还有一个药壶,也是中医象征,要砂锅、药锅熬药,那个开个方子,哎呀这个病人一定要买个砂锅,回家熬药,说买不到砂锅自己还挺着急。那么其实这个砂锅怎么么来的呀?古代只有铁锅和砂锅,这铁锅搁药容易起化学反应,所以说要用砂锅,就这么简单。那么其实现在社会进步了、发展了,你避开铁锅就可以,像不锈钢锅、铝锅都可以熬药,为什么你一定要用砂锅?这个就是由于人们刻舟求剑,长期不明白这个道理,这东西倒是继承了,还继承地挺好,可真正的神气文化都丢了,那些边边角角的鸡毛蒜皮的都继承起来了,像模像样拿个砂锅在那熬那草药,就像是中医,那我要是拿个铝锅、不锈钢锅熬那草药,就不像中医。

那大家想想,人们总是愿意注重表面的东西,舍弃里面的精华。很多病大家都可以自我治疗,放弃了,都委给医生。你想想医生每天要处理多少病人,尤其医院,都是流水化作业啊,人都麻木了。又由于很多都是商业化,里面参杂了很多利益在里面,你想想他在你身上能花多少精力。你把你自己至贵的生命委托给医生看,哭爹喊妈的,你哭爹喊妈,他也哭爹喊妈,大家都哭爹喊妈,你说这个医生跟谁热情?不跟谁热情?那些这个比如说摸脉的,大夫你好好跟我摸呀,这每一个病人都是这样跟大夫说,你说大夫啥心情?大夫也是人呐。你让他好好摸他就会好好摸吗?这个不是大夫素质问题,每天看那么多病人,都是流水化的。你们把自己的这么宝贵的生命就这样的无偿地交给他,不是无偿还是有偿,有偿不是他给你钱而是你给他钱,倒给钱交给他。我看网上很多帖子跟的帖子说又一栋楼进医院了,给医院了,不是,就是自己那栋楼啊,自己一栋楼房,这一个月都贴给医院。说的啥呀,攒了一辈子买栋楼,花了至少四五十万吧,看个病都进去了,还没看好,老爷子还走了。你说这个人们呐,现在没办法,办的都是荒唐事,荒唐人办荒唐事,我无话可说。

现在的人就像一个人拿着砂锅熬药一样,其中的道理都不要了,就知道砂锅是中药,嗯,砂锅是中医的特色,这和摸脉是一样。现在网络这么发达,通过看舌片,通过电话沟通,是吧,面相照片,完全,不能说完全吧,八九不离十可以判断一个人的疾病,何必一定要摸一下脉呢。望闻问切嘛,切是最后一等。望而知之谓之圣,闻一下声音,他说话的声音的这里面就是去辨别,都可以知道他得病。很多病人给我来电话,来电话,我天,这声音弱的,肯定是一个虚症,说话蚊子声,说不出来了,说话还停顿倒口气。有的说话声音很洪亮,有底气,这个就不用补虚啊,肯定是其他的问题,这不很简单的一个辩证的方式么?所以说大家不要只重表面现象,要知道这背后反映的是什么,但是对于普通患者没这个要求。为什么呢?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这个不是贬低大家,因为你不搞这个,你难道可能拿出二十年的时间研究么?不可能。所以说古人告诉我们要“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你就这样做就行了,遇着感冒发烧你就发汗,八九不离十,大部分感冒发烧发汗都能好。个别的化热了或入里了,或者说是温症啊,是吧,可能会错治,但是百分之七八十不会错治。如果说你因为一两例不发汗,那么百分之八十你都会误治,或者耽误了,告诉这样做就行了。

你肚子疼,赶紧的拿热水袋,喝点热开水,喝碗热面汤,放点胡椒,肚子疼八九不离十,寒,凉到了,肚脐眼上疼,凉到了。那还有拉稀,闻闻臭不臭,臭断成热,不臭断成寒,这个基本的不会错到哪去。后来好多医生,写什么呢,怕冷未必是寒,怕热未必是热,这就坏了,这相当于什么呢?这个就相当于标新立异,还是这个什么意思呢。比如说一个人怕冷,是吧,怕冷大部分都是阳虚的表现,但是也有郁结在里的,是由于阳气蒸不出来,热气淤热在里,导致外面怕冷。那么这个呀,百分之一都没有,概率,百分之九十多,百分之九十九,怕冷断成虚寒症或者实寒症没错。你一定标新立异来一个百分之一,发表了,给大家一看,大家害怕了,以后再遇着怕冷不敢下热药了,不敢下温药,那这就不对了,迷惑众人啊,拿小概率来迷惑众人。

古人说了一句话,“君罔以辩言乱旧政;臣罔以宠利居成功”,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领导,当头的,“君罔以辩言乱旧政”,就是说你这个嘴啊,能言善辩,不能因为你这个能言善辩,把这个旧的制度,旧的传下来的好的制度颠覆了。“臣罔以宠利居成功”不能因为你得到了皇帝的领导的宠信就自己自得其功,居高恃傲。还有一句话叫做“言隐荣华,道隐小成”,真正的好的道理都被淹没了,这个大的道理都被一些小技巧排斥掉了,那也就是说大家不要看别人怎么说,要看怎么做,要看实际的效果,说谁不会说呀,大家看看,比如说我在这讲课,讲了这么多课,也整理出了文字,不停地说,每天讲,以数量取胜,也能淹没别人,但是对我有什么用呢?如果你下面没有长年累月积累的这个能力,临床水平,是吧,讲话讲多了会遭人骂的。

由于印刷术的发展,导致文明的落后。那人说:“这怎么可能啊,印刷术加快了文明的传播速度啊。”恰恰不是这样,印刷术的发明使人们随便写点东西就能传遍四方。你想一下,导致现在,这复印机,打印机,激光照排这些东西出来,是个人就能出书,什么后果呀?这相当于网络上,你看搜点东西在网上,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呀?信息海洋啊,把这全淹没了,大部分都是垃圾。所以说很多事情有一利必有一弊,有一成必有一败,有一得必有一失。所以说我们要用脑子好好想想,我们所在的社会究竟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哪些真的对,哪些真的错,对与错,不是那么好判别的,不要认为大家现在都在做的事就是对。比如说小孩挂水,大家都在做,其实是错的。大家得了癌症都害怕,认为癌症是绝症,其实也是错的。认为中医治慢性病,不治急性病,急性病还得西医,这也是错。中医对急性症的治疗效果非常好,治本嘛。连一个肚子疼,一个腹痛,很简单的,搞到医院里边,治来治去的,缓解不了。

我记得三年前,三年前跟一个朋友在饭馆吃饭,当时可能走的时候凉到了,吃的时候饭又不是特别热,吃完之后肚子痛,涨疼,怎么回事啊?凉气窜、涨,我手捂肚子,疼得不得了,这个朋友就说了,赶紧去医院吧,别到时候搞大了,肠穿孔啊,肠梗阻啊,那可坏了,他就要扶我去医院,我说你别扶我去医院,我再挺一下,过了半个多小时的时候,我就不断的让饭馆给我拿热水,不断的喝,挺着,疼得不得了,腰都直不起来了,不断喝水,喝喝喝,半个多小时后,转矢气,什么叫转矢气呢,就是放屁了,咕噜咕噜屁往下走,放了一圈屁好了。朋友大为惊讶,“你真是太有勇气了,疼成这样都不去医院!”大家知道当时我是什么心情啊,我真是没话说,这么一个简单的病,还值得去趟医院吗。你别看那个症状很厉害,越是厉害的症状越不可怕,你看疼得龇牙咧嘴、满地打滚,这都不是严重的病。咳嗽,剧烈咳嗽,咳嗽的声音恨不能把屋子都掀起来,吭吭的在不停的咳,那都不是重症。你看那咳,咳中带喘,像那水积声,吱吱的那种,人还无力,那就要出问题了,喘都喘不出来了,上气不接下气了,这要出问题。

我治了许多病人,吃了药后疼痛加剧,刺痛、胀痛,这都是好的。病人不了解啊,一看疼痛厉害,“吃错药了。”他马上怀疑大夫,你还得给他做解释工作,这叫“翻病”。幸亏咱们中医有个“翻病”这个词,为许多病人所接受。不然就坏了,一吃病情加重了,你说怎么办?所以说当一个大夫很难,尤其现在当一个大夫,非常难。

咱们接着来讲吧,刚才给大家讲了鲁迅和孙中山,现在再给大家讲周总理,大家来看看周总理,你看他到晚年,脸上斑非常多,怎么来的呢?就是气瘀结的斑,肝气瘀结结的斑,整个气结吗,压力太大,总理日理万机,各方面的压力太大,还有大家注意,周总理一个习惯性的姿势就是他的右手始终放不下、端着,他为什么端着?他心思多,放不下的事情太多,都必须端住,他随时要处理,要处理主席的事情,要处理人民的事情,要协调各方面的关系,要处理外交的事情,每天想的事情太多,放不下的事情太多,所以他右手始终端着,右为大么,右为相,左为将,他作为一代总理,所以右手老是端着。还有,大家看看周总理写的字,网上搜一下周恩来题字,大家可以看一看,周总理写的字,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大疙瘩特别多,毛笔写的字,疙瘩特别多,一个一个疙瘩,中间凝结成一大块黑,字如其人,写的这个字,这个字带的气就是周恩来身体的气,越到晚年,越瘀结得厉害,写的字越瘀结,你到网上搜去,所以说对于我们医务工作者来说,尤其学中医的,一定要善于观察人和事,周围的任何人事都可以观察,都可以拿来用气道理论去理解、分析、明辨,并且找出对策。周恩来怎么得的膀胱癌?膀胱癌怎么得的呢?这是肝气瘀结不通最后导致的。

所以说名人你可以拿来相,现在电视上那些走马灯似的换的名星之类的,都可以拿来相啊。开开电视,演的所有的人,说话声音是什么回事、像什么东西,模拟大自然么。这个人啊,人有万象,有的像植物,有的像动物,有的像山,有的像河,有的像海,有的像小溪,有的像猴,有的像鹿,有的像马,你就去体会去,潜移默化,不断地去训练、观察、感悟,慢慢自然你就能进步,不要期求看一本神书或一本秘籍,看完了大彻大悟,没有这么回事。难道这个写的书还有比《老子》写的好的?有比《周易》写的好的?有比《坛经》写的好的?有《心经》写的好的?这些书你都视而不见,你还想看什么书啊,放着大道不走,走旁门左道。《悟真篇》说的很清楚:但安神息任自然。什么意思啊?但就是你只要安了自己的神息,顺从自然之道就可以了。去除人为、破坏自然的人为因素,重新返回自然而然的自然状态,你自然就能得道,自然就能看病,自然就能愈病,自然就能高兴。

有同学说总理曾经从马上摔下来过,右手有残疾,这个我不太清楚,但是有一点,不管他是有残疾还是由于什么原因,这个手放不下,它是一个相,这个相就是一个征兆,那么在公众面前他所表现出来的就是端着右手,所以不管他是摔下来的,还是怎么下来的,都会呈现出这个相来,我们要看就看这个相。

古人认为风中化虫,风一吹过来,虫子就出来了,后来科学解释说,外国人认为中国人对于生物的理解太浅薄了,怎么浅薄了?风怎么能产生虫子出来呢?那是因为虫子在那下了卵,卵孵化出来又成为虫子,那么他就不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国人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协和的、相生相化的一种思维方式,那个风一吹来,现在科学也证明了如果没有地球风的旋转,不可能产生万物,不可能产生植物,不可能产生动物,风代表一种气的流运,那么风吹过来了,带来什么呢?带来了种子,带来了生命,带来了气候的变化。“风吹则虫化”,是从这个层面来解释的,并不是真正的,他解释的,风一吹过来,风中就能产生虫。这个虫指“羽虫”,飞起来的,小蠓虫,这些都是飞起来的。

还有湿中生虫,潮湿的地方它能生出虫子来,湿气怎么能生虫呢,西方人也不理解,这不扯淡吗,没有卵怎么有虫子呢?实际湿的环境容易培养出湿气的虫子,比如潮虫等各种虫子,环境能够孕育特定生命,古人说蝗虫来了,蝗虫来了证明什么呢?蝗虫是贪气所结,这么多贪气,蝗虫吃了这么多庄稼,贪气结成,治这个贪气,怎么来治呢?首先国家进行整顿,杀贪官,整顿吏治啊,现在搞成好像是变成迷信了,其实这里面有很深刻的道理,人与天地相生相应、相长相化,人是万物的一份子么。

前两天我就看电视上面说,原来老话讲瓜的果实与月亮盈亏有很大的关系,月亮盈,它长得快,长得饱满;月亮亏,它长得慢,长得瘪,这怎么可能呢?地上的一种植物,结个瓜还跟你月亮有关系?不相信,后来由于科学进一步深入的研究,发现确实如此,而且跟潮汐也有关系,它长得快的时候正是潮汐涨潮的时候,退潮的时候它长得慢,月亮圆的时候它长得快、长得饱满,月亮亏的时候它长得慢,这都是天人相应啊,同呼吸共命运啊,都是一口气,它呼所有的都呼,它吸所有的东西都吸,都一样,所以说,我们要明察自然、辨人事,这里说多了,今天不展开说,要说起来太多了,可能大家也接受不了。
   
那么咱们接着来讲这个切,切脉,很多人觉得很玄,一搭手指头,知道得什么病,太神奇了,实际不然,你要知道其中的道理,这很自然而然的,他切脉切什么呢?就是通过触,接触你身体,感觉你的脉动,去体会是一种什么气在你身上呆着。比如说胃疼疼得厉害,那脉就跳的快,登登登登,紧张啊,为什么紧张呢,正在那打呢,双方正在进行开战,鏖战呢,整个身体环境全都紧张。就像一个国家出了流寇了,到处窜着打,全国都紧张。这个也一样,你说胃部疼得厉害,全身都紧张,表现在脉搏上跳得就是紧脉,为什么是紧脉啊,就是紧张之脉。什么叫紧张之脉,你自己体会去吧,手摸着脉,咚咚咚咚,好紧张啊,这就是紧张之脉。你喝了红糖水,一放屁,好了,这是什么脉啊,和缓之脉,多多多多,正常了,这是和缓之脉。比如发高烧,烧在表,这脉是浮脉,咚—咚—咚—咚—,它浮在表面,正气努力的向外努张,浮在表。这人虚,身体不好,什么脉啊?沉弱脉。咄-咄-咄,有气无力地在那儿跳,这就是沉弱脉,它蹦不起来就是沉嘛,蹦得很弱就是弱。所以我们讲脉没那么玄,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什么叫弦脉啊,咚~咚~咚~咚~咚~,这就是弦脉,象肝气,肝气郁,像这样董董董,它想解他的肝气解不了。涩脉,刮那个竹子,特别涩,登登登,很凝涩,不通畅。滑脉咚咚咚,涩脉过不去。

有人把脉说得玄而又玄,搞得人们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还搞个测脉器类似的,搞个仪器放那儿,通过那个波形来搞清那个脉,这个东西都是南辕北辙。明明很简单就能体会到的,非要拿个仪器再倒一手,给他机械化了,这就完全不对头了。老想搞个机器把中医分解,你越这样搞越不是中医。那就像拿一条色带,比你脸色一样,滑稽之极,所以说现在中医到了面目全非的程度,别看中医现在火,都是虚火,为什么中医现在火啊,就是因为现在中医要完了,不得不扶植一下,再不扶植就死了,就这么简单。但是大家想想啊,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中医现在都奄奄一息了,你再救它,谈何容易!断好几代了,一代不如一代。

可以这样讲,现在的中医啊,对神气根本不谈,你不谈神气,对中医你就摸不着门。就像日本人,把《黄帝内经》扔了,天天研究《伤寒》,觉得自己很聪明,其实最傻一个,太急功近利,你研究《伤寒》去吧,再给你一百年你也研究不出来。你连神、气,精气神你都不谈了,你说你怎么还辩证开方啊,谈不上啊。现在不是分经方派和时方派嘛,经方派觉得自己抱着《伤寒》,简直不得了,理论的巅峰,经方是群方之主,都得向他看齐,我就抱着经方不放,来什么病都用经方对付,结果呢,疗效一样差,而且受到时方的讥笑。那时方对吗,也是有问题的。

这里简单说一下经方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就和前面的刻舟求剑是一个道理,都两千年了,你还抱着不放,《伤寒论》是治外感病的,到内伤病,必须变化,不是说抛弃而是必要变,两种疾病类型,外感来势急,无内伤者攻之可愈。内伤病不一样了,内伤病来得慢呀,慢慢得的,大多内虚,你再用经方派去治,越治越厉害。所以说,一定要识辨,《周易》讲不易变易简易嘛,不易的是道理,变易的是时局,简易就是这个道理告诉你很简单。自居经方天下第一的,每每把经方张仲景《伤寒论》拿出来跟人理论,要仔细考虑的。不能还穿兽皮吧,穿衣服的道理知道就可以了,现在这么多材料,你也可以换一套穿穿。

这个说了,好多人用经方也治好了好多病,这里我跟大家说一下,首先我不是反对经方,也不是反对时方,而是要活学活用活辨。经方可以治很多病,但还有很多病经方治不了,单纯用经方,必须用变方才能治。你比如说确有实证的心下结的你就用大陷胸汤、小陷胸汤,一泄而下。那要结是一个虚结呢,你还用这方吗,这就不能了,这不很简单嘛,当然在这里面要正一下名,《伤寒论》各个条文是按照气道来走的,从气道的角度来解释病情的变化,这个是不易的,是很有道理。
今人内虚,不如古人壮实,方子是不是需要调一下呢,古人很多都用附子大者一枚,现在的人可以试试,看看受得了受不了,环境不一样了,得病的性质不一样,方子就要变,从前我也是想回到古代,古人确实好,读《尚书》《诗经》,古代人太纯洁了,回到那时候,穿那时候的衣服,吃那时候的东西,和那时候的人交往,我很长时间摆脱不了这种心理,后来发现时代在变化,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对古代的向往难道不是一种执着吗?时代不断在向前发展,总是在不断的变化当中体会大道理,夏天可以穿背心裤衩,到了秋天还能穿吗?不能穿了,当时的背心裤衩再精致,再合适,到了秋天也要换换,经方也一样,经方不是一成不变的。

有人一定要研究出古代的一两相当于现在的多少克,大可不必,就像一定要研究当时吃几碗饭才能吃饱一样,古人是古人,今人是今人,今人吃几碗米饭能饱?吃一次不就知道了,很容易就测出来了,比如说麻黄这个量,小孩用多少,大人用多少,真正的发烧表闭无汗证,大人从5克,10克往上加,治上5个病例,马上就知道该用多少了,小孩应该加多少,做一做临床调查,如果一定要那书上如鸡子大的石膏硬套的话,不是一个实践的态度,那不成了啃书本了,成了书虫了,很多事情都要实践,试一试就知道了,今人古人确实不同了,这个是不可否认的,方子再好,也两千多年了,就像刚才的砂锅铝锅一样,用砂锅是不能用铁锅,就是这么一个道理,任何事情都是在推陈出新,执着于过去会被淘汰,古代没有网络,现在有网络,所以网诊应运而生,原先没有网络,一定要面诊,有网络了,有摄像头了,有电话了,人们就不能网诊一下吗?在两千里之外呢,你让他见面看一看?很多病很简单,一个头疼脑热,身体弱,长期看病,看多了,自然知道,八九不离十,是什么病,难道还要让病人从两千里之外跑来面诊吗?过于激进,抛弃历史,固然不可取,过于泥古,也一样不可取,必须与时俱进,到春天要穿春天的衣服,到夏天要穿夏天的衣服,就像磨剪子抢菜刀一样,一定要退出历史舞台的,买把剪子很便宜,不像过去,一把剪子用一辈子,只要把握住顺应自然之道,古人讲的大道多理解,就像老子讲的《道德经》一样,都很抽象,哪有具体的描述啊,这些东西都是体现一种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