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芯什么级别的好:性格决定武汉:极端和中庸的东方芝加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3:54:38

                          性格决定武汉:极端和中庸的东方芝加哥   

 

 

   



2011年07月21日 18:21       来源:城市地理 作者:小箭






武汉户部巷,糊汤粉 摄影/谭霄


       在清代末期、国民政府时期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武汉就已经相当繁荣了,一度成为中国内陆规模最大的城市,与“大上海”并称为“大武汉”,要知道,中国历史几千年,能在城市名前冠以“大”的,只此两家。
       “大武汉”的光荣历史自与其城市性格匹配,在极端和中庸间游走,既造就了它的鼎盛,也带给了它黯淡。
       中国地理上的“天元”
       晚清时期,现代工厂数量居全国之冠
       从纯粹的地理上讲,中国的自然地理中心应该是兰州,但说起中国的经济和人文地理中心,往往论及的是武汉。武汉南及潇湘,襟带百里洞庭;北据襄樊,进窥关中和中原;逆江西上,扼天府之国的千里沃野;顺江东下,可虎视几代王都的金陵,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地理上的“天元”。
       因而在很多武汉人心里,都十分认同《吕氏春秋》中的说法:古之王者,择天下之中而立国。武汉当然是个有王者之气的地方。
       在明朝末年,汉口与河南朱仙镇、广东佛山镇、江西景德镇并列为全国四大名镇。在清代末期,作为当时的商业重镇,武汉延续了传统商业的进一步发展,也有了现代商业的起萌,由一个商业城市变成了一个工商业城市。时间如梭,斗转星移,如今的汉口依然繁华,现代和时尚的钢筋丛林湮没了旧时的“泽口舟为市,人家起竹楼”,我们无法去感受当年“东方芝加哥”鼎盛的商业气氛,但依然有无数条走进晚清旧武汉的线索,去感受这个繁华的汉水码头的心跳脉搏。
       首先是一个既极端,又中庸的人——“冬常抱冰,夏还握火”的洋务重臣张之洞。而提起张之洞,还要提起当时的一项重大工程——全长1200余公里的京汉铁路。张之洞就是因为要督建京汉铁路,才由广东移督湖广。也因为这条铁路,武汉的货物流通更加畅快,成为国内最大的货物集散地。在张之洞的努力下,汉阳铁厂、湖北枪炮厂、大冶铁矿、湖北织布局、汉阳铁厂机器厂、汉阳铁厂钢轨厂、湖北纺纱局、湖北制麻局等现代企业拔地而起,占同期全国新建官办与官商合办企业的24%,为全国之冠。
       不光是工厂,张之洞还改建了许多书院、学堂,使武汉形成了比较完备的近代教育系统。江汉书院、经心书院、两湖书院的改制以“造真材、济时用”为宗旨,与现代教育系统颇为契合。张之洞当时创办的自强学堂(现在的武汉大学)、湖北武备学堂(第一所中国近代兵工学堂)、湖北农务学堂(现武汉的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艺学堂(现武汉科技大学)、湖北师范学堂、两湖总师范学堂、女子师范学堂,就像是现代大学里的各个专业学院。所以可以这么说,没有张之洞,就不会有武汉晚清时的兴盛气象。直到现在,张之洞创办的工厂和学校很多都在原有基础上改造沿用。
       在武汉,曾经有一条叫“张之洞”的街道,1967年,武昌的“张之洞路”被更名为“工农路”,后又被改为“紫阳路”。在这条路上,有太多值得武汉人纪念的地方:有清末新军工程第八营,辛亥首义烈士祠等遗址。而在大武汉搜寻,还可以找到武昌抱冰堂、汉口张公堤、中山公园张公亭,这些与张之洞相关的景点,无一不充满了武汉人对张之洞的景仰和怀念。
       “东方芝加哥”时代的中西合璧生活:大清国的第二要港
       另一条线索,是一纸条约。1858年,《天津条约》签订,中国增辟了11个通商口岸,其中就包括汉口。1863年,美国旗昌轮船公司的“惊异号”进入汉口港,开辟了沪汉航线,接着,日、德、法等列强开辟了汉口至神户、汉口至汉堡、汉口至马赛等多条航线。就这样,不平等条约意外地给武汉带来了发展契机,对外贸易日渐兴旺。不光是对外贸易,史料记载,从1863年-1911年,列强在武汉开办各类工厂43家。具有历史意义的是,外商在武汉设立了多家金融分支机构,国内银行开始在武汉出现,而在此之前,武汉尚无现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就因为一纸条约,列强涌入,武汉一举成为中国内陆较大的金融中心。
       汉口正式开埠后,开辟了英、德、俄、法和日五国租界,这下子,武汉涌入的不光是洋人和洋货,一些西方思想和生活方式也开始进入武汉。有钱人开始模仿租界的洋人建楼房、修跑马场、跳舞、逛夜总会、跑马变成了一部分武汉人新的生活内容。遗存至今的汉口邮政大楼就是“洋楼数层,规模宏敞”,连当时半官方的湖北专议局也采用了仿西建筑的现代结构来建造。至今,我们还可以在街头看到众多老建筑,这些老建筑大多没有被独立出来进行保护,解放后,或成为国家机关的办公地,或充公使用,隐于市井。如现处沿江大道上的光大银行分行,就是当年的汇丰银行,建筑的立面空柱廊运用了爱奥尼克柱式,为西方18世纪流行一时的古典主义手法,是当年汉口最典型的西方古典式建筑之一,后被翻修一新,但仍然可以看到大楼俯览岁月的痕迹。
       “贸易年额一亿三千万两,夙超天津,近凌广东,今位于清国要港之第二,将进而摩上海之垒”,这就是当年“东方芝加哥”的盛世辉煌。中国传统的“重农抑商,强本抑末”与洋务的重商主义是两个极端,张之洞的洋务运动,也只有在“中庸”的武汉才能得以实现,武汉的折中和宽容程度让世人刮目。当时的武汉,人文和商业景观极为奇特,一边是传统的民族商业得以延续,如糕点名店“汪玉霞”、汉绣、姚春和的铜器远销欧美,叶开泰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广州陈李济并称为全国“四大中药名店”。汉锣与苏锣、京锣、秦锣并称四大名锣,武汉有300年的铜器制造历史,如今汉口仍有一处古老的街道——打铜街,即是当年汉锣作坊云集的地方。传统的生活方式得以保留,亭台楼阁名胜犹在,茶馆里说书、唱戏、皮影戏,悠然自得。另一边,是现代化的工厂如雨后春笋,日夜灯火通明,机器轰鸣。欧式的生活方式逐渐渗入。最有说明意义的,是保留至今的汉口古德寺,作为一座东方佛教禅寺,其建筑竟融和了西方哥特式教堂的风格。武汉的街道里弄,如昙华林,街道一头是当年旧时地主居住的院落,另一头,是西方教堂,赫然相对,却相安无事。中西文明在武汉的相融,完全可以用“南北兼容,中西合璧”来概括形容。1918年,美国《竖琴》杂志《中国的芝加哥》一文中写道,汉口在中国的地位,完全可以“与芝加哥在美国的地位媲美。”
       极端又中庸
       从犷悍到市侩,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又成为了保守派的大本营
       武汉的性格就像那位给武汉打下深深烙印的张之洞一样,也是极端又中庸。正是这种性格,既造就了“东方芝加哥”,也使它成为了昨日黄花。
       武汉是极端的。比如武汉的天气是极端的:冬天极冷,那种冷,是浸骨的冷;夏天极热,是那种身子在蒸笼里蒸的热。再比如武汉人的商业发展,经济曾经相当滞后,也使当地人很少有商业牟利的观念,“不事工贾,工皆来自远方,不贵异物,不作淫巧”。直到明代成化年间,精明的陕西商人乘船顺流而下,来到武汉的汉正街,将货物贩运中转。那时候,一直频繁改道的汉水从龟山北麓入江,把汉口从汉阳的地界析分出来。当时的陕西商人甚至还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只因为这里是汉水的出口,所以就把这里叫作汉口。从此,汉口逐渐成为了一个商业城市,成了一个因水而城,因水而兴的地方,一直发展成为中国的经济重镇,一个“货宝奇珍之所聚”、商贸兴旺的地域。与此同时,武汉人的性格也由古楚国时“楚地辽阔,民情犷悍,易动难安”、“山川平易,人民朴野”,变得机巧和市侩。当然,这样极端的性格突变,常常被外省人诟病,武汉就像古楚传说中的“九头鸟”,无端的由吉祥之鸟变成了市侩之鸟,又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武汉又是中庸的。所谓“中庸”,用汉语词典来解释,就是不偏不倚,调和折中。因为中庸,处于冷热极端的武汉却没有狂暴的脾气,相反还很宽容,不排外,容纳了各地的移民,和平相处,文化交融。也因为中庸,在清末到民国时期的商业鼎盛后,武汉再一次让世人大跌眼镜,竟然选择了退步,这一退,就从当时“东方芝加哥”的山巅上退到了山腰,成为无甚特色的中国大陆七大中心城市之一。想当初,众口相传有一句话:“走遍天下,只有宁波、江夏”,说的是当年的两处繁盛处,这个宁波不用说了,作为百货聚散之地,也是鸦片战争后的通商口岸之一,繁华至今。但江夏,即汉口,就不同了。多少年后的今天,“宁波,江夏”竟然被以讹传讹,变成了“宁波江厦”——宁波的千年古街江厦街,可见时至今日,汉口的繁荣逐渐式微,早已不是当年的“东方芝加哥”了。这不禁让人想起词典中对“中庸”的释义:德才平凡,中庸之才。既然不偏不倚,又何曾德才平庸呢?词典作者对“中庸”这个词的难以判定,仿佛世人对武汉这个城市的莫衷一是。
       时光回溯到1911年,武汉打响了推翻封建帝制的第一枪,这让人十分费解,曾几何时,武汉的繁荣还直接受益于清朝的洋务运动和《天津条约》后的开埠,但也是武汉,竟然第一个站出来推翻了清政府,赶走了洋人。然而,还没让人从辛亥革命急转而下的形势里找出答案,武汉又做了一件让世人不解的事情:就在轰轰烈烈的辛亥革命第一枪后不久,武汉在世人的瞠目下,竟然迅速成为了保守派的大本营。从极端走向中庸,又从中庸走向极端,武汉,永远是这样一个让人说不清,道不明的城市,也是这样一个无法定义风格,飘忽不定的城市,也正因为武汉的这种不确定性,才使得武汉几经沉浮。
       一个亦南亦北,不三不四的城市
       三次和首都只有一步之遥
       武汉曾有三次机会成为首都。第一次是三国时期,东吴孙权决定迁都武昌,在后世看来,他的这个决定并不错,但是却遭到了东吴老臣们的一致反对,立场相当坚决,还用“宁饮建业水,不食武昌鱼”这样的话来威胁孙权。第二次,是1926年,民国中央政府由广州迁到武汉,但不久,宁汉分裂,被称为“首善之区”的武汉,当时驻扎的是汪精卫的临时政府,结果可想而知。最后一次是抗战期间,武汉被作为战时首都,但不久,武汉沦陷,重庆成为“陪都”,武汉再次成为流产的首都。
       这三次流产,如果换做其他城市,估计是哭天喊地了。可武汉没有,甚至还编出了一个笑话来奚落自己,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政协委员投票立都,湖北人董必武当时去解手,回来一看,投票结束了,武汉只差北京一票。所以后来有人笑说,如果不是董必武上了躺厕所,武汉就是铁定的首都了。
       解放后,武汉这座易中天先生笔下“最好同时也最坏”,亦南亦北,不三不四的城市,开始了新的征程:与重庆争直辖市之名未果、与郑州争国内交通枢纽之实暗战不休。但不管怎样,从1992年到1998年7年间,作为一座700万人口的大城市,武汉经济年均速递增16%,不能不说是成绩斐然。
       大江东去,汉水滔滔,“东方芝加哥”已成昨日剪影。如今的武汉,尽管也焦灼于经济发展及城市在各种排行榜中的序列,但浓烈的生活气息一直也不遑多让。夏日炎炎,旧时长街泼水,竹床遍地的景象已不复存在,但每到傍晚,吉庆街的大排档摆到了街口,人们衣着随意,携家带口,仿佛是去参加盛大的家宴。唯有那时,武汉才真实感受到,自己竟然也作为历史景观的一部分,与荆楚大地融为了一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