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售团队制度设计:不同时段的餐后血糖正常值测定意义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2:56:02
   

 不同时段的餐后血糖正常值测定意义
(1)空腹血糖:隔夜空腹(至少8小时未进任何糖类,饮水除外)后,早餐前采血,所检定的血糖值。检查的目的在于体现夜间基础状态的血糖,凌晨血糖升高的情况及降糖药远期疗效。

(2)餐后2小时血糖:体现对糖尿病的治疗效果,也是筛选糖尿病的方法之一。

(3)夜间血糖:自行设计测夜间血糖时间,体现若早餐前血糖高,是夜间血糖一直在高还是晨时才高的。

(4)随机血糖:机体在特殊情况下对血糖的影响,如多吃、少吃、吃特殊食品、饮酒、劳累、生病、情绪变化、经期等,及时捕捉低血糖的瞬间(约10分钟之内),当怀疑有低血糖发生时要及时测血糖。

(5)高危人群血糖:当空腹血糖:6.1~7.0mmol/L ,餐后2小时血糖:7.8~11.1 mmol/l时,您就应该注意了,因为您已经属于糖尿病的高危人群,稍不注意极有向糖尿病发展,当然并不是每个高危人群都会向糖尿病进展,建议您还可以进行相关的检查,如
体质指数(BMI)、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甘油三酯、血压、心血管、服用药物等。    

    因此,了解血糖正常值并进行实时监测,无论对于发现糖尿病的潜在危险、诊断糖尿病、糖尿病治疗效果的检测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检测指标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诊断糖尿病以及分析治疗效果,如糖化血红蛋白、C肽等,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检验基础资料:餐后2小时血糖的正常值

    血糖:临床上所说的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空腹血糖的正常值为3.9~6.1mmol/L;空腹血糖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为糖尿病;6.1~7mmol/L为空腹血糖异常,餐后2小时血糖在7.8~11.1mmol/L为糖耐量异常,IFG和IGT是界于正常人和糖尿病病人的中间过渡阶段,这样的人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和后备军,应引起高度重视并及早干预。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葡萄糖耐量试验。由于这种方法较口服葡萄糖而量试验抽血次数少,简单易行,易为患者接受,所以为临床上用于筛选和发现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最常用方法。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是用于诊断,二是观察糖耐昌的恢复情况,借以反映胰岛的功能状态。若经过一段时间治疗,空腹血糖已恢复正常,而餐后血糖仍主,常提示病人耐糖功能仍不好,胰岛素的分泌尚属延迟。若空腹血糖正常,餐后血糖也正常,说明病人耐糖功能较好,胰岛功能好转。  

 

 

餐后2小时血糖偏高如何应对

在糖尿病病发前往往都会有个前期征兆,就是出现糖耐量异常,如果在餐后2小时所测血糖水平偏高就得小心了,如果不注意预防,很可能就会继发为糖尿病了。糖尿病特别是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早期都要经过糖耐量低减(IGT)阶段,即餐后2小时血糖≥7.8 毫摩尔/升而<11.1 毫摩尔/升阶段。伴餐后高血糖的糖耐量减低的发生率高,向2型糖尿病转变的百分率就高,且为发生心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因而在人群中检出IGT者,积极进行防治,对减少2型糖尿病及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对大量糖代谢异常者所作长期前瞻性研究证实,餐后血糖水平符合糖尿病诊断者易发生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视网膜病变、肾脏病变),当餐后血糖>11.1 毫摩尔/升时,若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2 毫摩尔/升, 总死亡可降低1/3左右。而符合IGT者,糖尿病性微血管病变少见,但大血管病变及有关风险因子在此阶段即已出现。当餐后血糖> 7.8 毫摩尔/升时,餐后2小时血糖降低2 毫摩尔/升,总死亡率可降低1/4左右。目前研究发现,餐后血糖升高是心血管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较空腹血糖能更好地预测冠心病的发病率,与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病死亡率增高有关。

在IGT阶段,如果采取一些干预措施,就能使IGT不向糖尿病转化,甚至倒退回正常糖耐量。在IGT人群中控制餐后高血糖可减少心肌梗死的发生率。

最常采用降低餐后2小时血糖的简单方法,就是改变生活方式:合理科学饮食,持之以恒的运动,减肥降重轻身,特别是减少腹部脂肪,也是防治IGT的根本措施。如经上述治疗仍未控制餐后血糖,则需加用药物治疗。

般糖尿病人的血糖控制主要看空腹和餐后血糖值,两项都达标,才算控制的好,但所有糖尿病人都知道,要让这两项指标都符合要求,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大多数糖尿病人,甚至医生,往往只关注空腹血糖,而忽视了餐后血糖的控制。认识到餐后血糖控制的重要性,对糖尿病人的血糖的总体控制是很有帮助的。 40岁以上查查糖耐量

糖尿病的发展阶段有:高危人群阶段、糖耐量低减阶段以及临床糖尿病阶段,专家指出;糖耐量低减是从正常人发展到糖尿病必须要经过的阶段,若在此时干预治疗是比较容易的,并且见效快对身体靶器官损害小。

糖尿病讲究早发现,这样在治疗时就可以“省事、省钱”,怎么才能“未卜先知”地发现病变呢?建议40岁以上查查糖耐量尤其是肥胖、有糖尿病家族史的人,要定期做糖耐量检查。根据糖尿病发病的年龄特征,2型糖尿病多在35~40岁之后发病,而这个年龄段“工作狂人”较多,往往一忙起来就忽视了看病,等到发现病变时甚至可能出现了并发症,所以,最好查查糖耐量,及早发现疾病。

正常人空腹血糖为3.5~5.5毫摩/升,如果空腹血糖高于正常,但小于7.0毫摩/升,还不能确诊为糖尿病,此时应做糖耐量试验。如果糖耐量试验2小时血糖介于7.8~11.1毫摩/升,表明机体糖耐量能力减低,即糖耐量低减阶段。此时患者就应该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积极的措施。

专家建议建议40岁以上查查糖耐量。对于糖耐量低减者的干预活动首先要调整饮食与加强体力活动,然后是进行药物干预治疗,患者可以请专科医生根据自己的病情程度开药。 *************
空腹血糖升高前,餐后血糖早就升高相当长一段时间了,当发现空腹血糖升高时,病情就相当严重了。如果餐后血糖升高不被重视,错误地认为只要空腹血糖正常就无问题,时间一长,也会出现症状和并发症。

控制饮食,减少总热量。吃低脂肪、低糖、低盐、高纤维素饮食,粗细粮要搭配。俗话说:先吃菜后吃饭,血糖可减半,先吃饭后吃菜,血糖要翻番.。因此,要注意每天的饮食。此外还要合理运动,减轻体重.坚持锻炼,保持好心情。

   您好:欢迎您光临衔的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