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间市场 丙类账户:又一块新能源大蛋糕即将摆上餐桌 重点公司探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2:17:12

又一块新能源大蛋糕即将摆上餐桌 重点公司探秘

  千亿蛋糕待分食海上风电“先入为王”

  曾几何时,风电概念股引领的新能源狂潮,席卷A股市场,趋之者若鹜。

      在陆上风电经过了长达数年的翻番式增长之后,发展速度似已成强弩之末。不过,与陆上风电相对应的,海上风电即将迎来其“黄金十年”。本月国家能源局在相关座谈会上表示,计划到2015年,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将发展到5000MW,2020年这一规模提高到3万MW——一个千亿元的市场正在开启大门。

  /政策进展/

  海上风电建设“加速”第二轮特许权招标启动在即

  又一块新能源大蛋糕即将摆上“餐桌”。

  本月,业内盛传一则消息:我国第二轮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将在下半年启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虽然目前招标程序尚未正式启动,各大电力公司以及整机企业也都未获知具体招标日期,不过可确定的是,如不出意外,下半年会进行海上风电的第二轮特许权项目招标,且招标规模较为明晰,将是去年首期招标量的两倍。

  第二轮招标或年内完成

  本月初,国家能源局召开了全国海上风电工作座谈会,就未来海上风电发展规划、后续工作推进等进行了部署。本次会议后,业内传出消息称,第二轮海上风电特许权项目招标将在今年下半年启动。

  我国在去年进行了海上风电的首轮特许权项目招标。业内各企业在去年4月份收到标书,整个招标过程经历了约半年时间,最终在去年10月初敲定中标结果并对外发布。

  对于今年招标的时间点,《每日经济新闻》也向业内厂商进行了求证。国内主要风电场运营商龙源电力相关人士表示,现在公司还未收到招标启动的消息,业内也还没有明确第二轮招标具体会在哪个月份启动。华锐风电(601558,收盘价29.94元)副总裁陶刚则表示,目前他所知晓的也仅限于在下半年进行第二轮招标,没听说开始下发标书。

  采访中,有接近五大电力集团的人士向记者透露,原定是在今年8月份启动招标,不过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往后延期;现在最新的说法是可能会再等上两个月,即在今年10月前后进行。

  若按去年首期的招标进度,第二轮招标结果或需等到明年才能揭晓。不过,前述人士认为,今年的招标时间应会短一些,因去年毕竟是国内首次进行海上风电的大规模招标,参与企业众多,各家报价纷繁不一,在评定时也没有合适的前例可供参照或者借鉴,所费时间较多。今年已有经验,相信整个过程会缩短不少。

  这个判断也得到了业内厂商的认同。陶刚就表示,正式中标结果可能在今年年底就会出炉。

  招标规模较去年翻番

  至于本轮招标的规模,目前业内预期较为明确,即1500MW~2000MW(即150万千瓦~200万千瓦)。以上限计算,相当于首期招标规模的两倍。

  去年举行的海上风电首期特许权招标,整体规模为1000MW。4个项目均属江苏,分别位于该省滨海、射阳、东台,以及大丰四地。

  从风电整机厂商的中标结果看,由华锐风电提供滨海和射阳两个设计装机规模分别为300MW的近海风场;东台和大丰两个装机容量均为200MW的潮间带风场,则分别由上海电气(601727,收盘价6.81元)和金风科技(002202,收盘价14.69元)供应风力发电机组。

  今年招标规模扩大来自于国家对海上风电规划力度的加大。我国现在已建成的海上风电装机规模为138MW,当中主要系国内首个海上风电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100MW的装机容量;而据早前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透露,现在已纳入国家视野的海上风电项目规模,已经达到了2588MW。这个数字是当前海上风电已装机容量的19倍。

  另据 《每日经济新闻》从业内了解到的信息,今年第二轮招标的地域范围将不再像首期那样局限在江苏一省,可能会拓展到上海、山东、河北、浙江等已完成海上风电工程规划的省市,甚至还可能包括广东这类刚开展海上风电规划的省份。

  /市场规模/

  陆上增长已触天花板海上风电将现千亿级增量市场

  我国陆上风电经过近十年的快速发展,目前向上增长的空间已相当有限。《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解到,与陆上相比,海上风电具有的三大优势,将使得行业今后发展重心转向海上;未来作为行业发展标杆的特许权招标,也将转移至海上风电项目。

  按照国家能源局在本月初透露的海上风电最新发展规划,粗略计算,未来十年海上风电带来的增量市场空间在千亿元以上。

  海上风电具备三大优势

  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向记者介绍,海上风电有大规模建设的空间、加上采用风机单机容量更大,在规模经济效益上会较陆上风电更优。

  首先在风能资源质量上,陆地上地形、建筑等往往成为遮蔽物,削弱风力、风速。但在海上,却无需担忧这方面问题。行业里通常将这点表述为“有效风能资源密度高”。

  而即使是在北方及西北省份,因风速、风力难以维持恒定,发电量易出现较大波动。“这种情况下,为维持风电机组不间断并网运行,需要采用低电压穿越技术进行解决。”李胜茂说。

  实际情况是,国家电力监督委员会在今年4月和5月分别通报了上半年发生的两起风电机组大规模脱网事故,原因之一正是因为运行机组多数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而海上风电的风力和风速却能维持在较为恒定的状态,明显偏低的波动性可让海上风电进入几乎“全年无休”的状态。

  成本上,海上风电也占优。李胜茂告诉记者,海上风机架设场地多为潮间带、沿岸滩涂以及近海海域,虽然也涉及土地占用,但相较陆上风电面临的占用耕地、支付拆迁补偿等问题,需要支付的款项明显少得多。

  另外,就地域看,海上风电开发区域均为沿海地带,而这些区域集中了我国用电负荷大的省份。在电力传输上,只需要考虑将电从海中送上岸,较陆上风电的“千里送电”,一来大大减少了电力的损耗和衰减,二来也省下了大规模建设特高压输电线的投资。

  陆上风电增长已至天花板

  另一个现实是,我国陆上风电经过了几年的高速增长,目前已明显进入平稳发展阶段;就增量市场看,未来陆上空间不及海上。

  中国风能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至2009年,我国风电每年新增装机容量都是翻番增长。但在2010年,国内新增装机容量仅较2009年增长37.1%,为增速首次放缓。

  但是海上风电市场却是刚刚起步,增量市场空间正在打开。据本月国家能源局在全国海上风电工作座谈会上的表态,计划到2015年,海上风电装机总量将发展到5000MW,2020年这一规模提高到3万MW。

  我国累计风电装机总量在2010年底为4.47万MW,这是我国过去十年发展起来的装机规模。看上去未来十年海上风电距离“再造一个同陆上一样大小的市场”尚有差距,但实际进度可能会较预期加快——同场会议上,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刘琦就表示,现在已纳入政府层面的海上风电项目已达到2588MW,会争取在2012年前落实5000MW的中期目标。

  就未来海上风电市场容量,《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进行了粗略的估算:单价取现在陆上1.5MW机型3500元/KW的均价,3万MW海上风电的增量市场金额将达到1050亿元。

  当然这个算法准确度并不高,因目前海上风电设备价格较陆上更高,且单机容量越大,价格会越高;不过,未来海上风电的建设成本又会逐年降低。因此,1050亿元的数据只为向读者呈现一个大致的概念。

  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未来达到特许权级别的大规模招标将不再在陆上风电进行,这点已成为业内共识。华锐风电副总裁陶刚就表示,以后特许权招标将会只做海上的,陆上会是一些小规模招标。

  /竞争优势/

  门槛高 海上风电设备商难遇“价格战”

  海上风电这一块庞大的新“蛋糕”,却并不是每一个厂商想吃就能吃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尽管同属风力发电,但海上对发电设备的各项要求比陆上更加严格,厂商在技术、工艺、资金投入等方面的进入门槛将大幅提高。

  单机容量至少需2.5MW以上

  海上风电产业链与陆上类似,设备商可划分为整机和零部件两大部分,且较陆上风电有更高的要求。

  整机方面,首要的要求就是单机容量大幅升级。目前,陆上风电以单机容量1.5MW的机组为主流,去年下半年开始,较多新项目采用2MW机组。但国内风电场运营商龙源电力总经理谢长军曾透露过,就目前的经验看,单机容量小于2.5MW的机组在海上是无法实现盈利的。实际运营中,若要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标准还要提高。我国海上风电首个示范项目上海东海大桥,实际采用的全部是3MW机组。本月初国家能源局召开的海上风电工作座谈会传递出的信息则是,理论上最适合海上风电的是单机容量5MW及以上的机组。

  除了大型化外,海上风电对整机性能的要求也远远高于陆上,主要是因为海上风电维修成本很高。金风科技董事长武钢对此曾表示,海上风机出一次故障,拖船费用加上装卸成本几乎可以侵蚀掉这台风机未来的发电利润。

  而风机质量及性能,则需要在机组投入运营后等待时间检验。长久下来将产生的趋势是,海上风电的风电场主们对设备商的品牌依赖度更高,越先进入的公司,越能凭借整机运行的稳定性获得青睐。

  零部件方面,虽然大致构成与陆上风电没有太大差别,但个中林林总总的新要求之多,令人咋舌。防海水腐蚀性,这是海上所有零部件都需要必备的性能;此外,不同部件还有不同的要求。

  先进入者享受高毛利率

  总体来说,由于参与者不多,设备商在海上风电可享受明显优于陆上风电的毛利率。华锐风电、泰胜风能方面均向记者表示,当下各自在运营的海上项目,其毛利率都高于陆上项目。

  至于毛利率能达到多少,华锐风电副总经理陶刚表示,目前,公司海上风机数量很少,尚未进入规模化生产阶段,因此还没有这方面的准确数字,但肯定会比陆上高。而泰胜风能证券事务代表陈杰也称,规模太小,情况还不稳定。不过,在日本,该公司与Vestas合作的项目,利润水平相当可观。

  去年海上风电首轮特许权招标,并未像陆上风电那样对外披露中标价格。不过,中投顾问高级研究员李胜茂告诉记者,目前2.5MW和3MW海上风机的单价,大概在4500元/KW左右,而陆上价格已跌至近3000元/KW;且单机容量越大,价格会越高。“降价确实是未来的趋势,但先进入者肯定能充分享受到高毛利率。”李胜茂说。

  陆上风电价格竞争激烈。去年金风科技在张家口、哈密招标中,报出3750元/KW的历史最低价,不仅打破二三线厂商的成本线,连同为第一梯队的东方电气,也铩羽而归。而这般惨烈的价格战,李胜茂认为难以在海上出现。他对记者表示,海上专用的大型风机,国内能做的厂商很少,目前属于卖方市场,整机企业对风电场运营商拥有很强的议价能力。再加上海上风机本来成本就高,降价空间较小,在行业发展早期很难出现价格战。

  /产业动向/

  产业链受益海上风电带动三块全新市场

  尽管设备构成与陆上风电类似,但海上风电将会带动一些全新的市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除传统零部件之外,必备的防腐蚀涂料、专用安装船和海底电缆将成为率先启动的市场。

  现阶段很少有上市公司涉猎以上环节,不过,业内研究员提醒投资者可积极关注这方面的行业动向,做好充分准备,率先加入海上风电这块蛋糕的“分食”之列。

  专用安装船紧缺

  对于风电行业,市场多专注于设备商环节,很少涉及施工建设和运营维护。但随着行业发展进入海上,后两个环节的份量将更加凸显。

  国电联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黎翔就指出,在陆上,风电场建设与风电机组的投资比例大致是3:7;而在海上,设备支出在总成本中所占比重不到50%,剩余部分则投入到安装、建设、运营以及维护环节上。

  而这当中,海上风电专用安装船必不可缺。海上风电机组规模大、重量高,运输、吊装都需要专用设备;且海上施工环境复杂,出现故障后风浪过大,维修人员甚至无法靠近,因此需要专用的安装和维护设备。

  但是,目前海上专用安装船在国内还基本是个空白领域。记者了解到,上海东海大桥风电场在安装华锐风电3MW机组时,特地花费3亿元从国外订制了一艘专用安装船。

  不过,已经有企业注意到了这块市场。中船重工旗下在重庆的海装风电设备公司,已投资进入海上风电安装船的研发;江苏蛟龙重工则与美国公司共同研发建造海上风电安装平台。

  此外,来自江苏南通市政府网站上的信息显示,本月中旬,世界首个7000吨的海上风机一步式安装船在启东开工,建成后可运输、安装5MW以上的海上风机整机,可在浪高5米、12级风况下作业,计划将于明年7月交付使用。

  海缆迎来新市场

  而对于产业链各环节成本,在6月30日举行的媒体沟通会上,金风科技总工程师崔新维给出了更详细的数据:“陆上风机成本占64%,基础占16%,电网连接占11%,其他为9%;在海上,风机成本约为45%,基础占25%,电网连接占21%,安装占7%,其他为2%。”

  崔新维表示,不考虑运营期间维护费用以及可能的发电量损失,同等容量下,海上风电的建设成本要比陆地高出四成以上。高出部分除了安装船的费用,主要就是铺设海底电缆和建设海上变电站。

  与陆上不同,海上机组所发电力不是走架设在空中的电网,而是通过铺设于海底的电缆传回岸上。记者从中天科技(600522,收盘价23.45元)董秘杨栋云处了解到,海底电缆技术含量比陆地所用电缆高很多,除了必备的抗海水腐蚀性之外,还要求能承受足够水压。公司虽然早有海缆产品,但应用尚局限于通信领域,现阶段市场份额较小,且国产厂商能做的不多。

  从招投标结果看,海底电缆大部分市场份额掌握在合资企业手中。不过,国产厂商也已经开始注意这块新兴市场,除中天科技外,另一家同处海上风电发展前沿的亨通光电(600487,收盘价27.37元),也已开始投建海底电缆生产线。

  /重点公司/

  整机

  华锐、金风遥遥领先

  国产整机厂商,目前在海上风电的进展中可分成三个梯队。

  已在去年首轮海上特许权招标中拿到份额的是第一梯队,包括华锐风电、金风科技和上海电气;已经有海上风电样机下线的为第二梯队,代表为

  湘电股份(600416,收盘价13.12元);第三梯队则是才启动前期研发工作的长征电气(600112,收盘价22.86元)和华仪电气(600290,收盘价14.56元)。

  其中,华锐风电和金风科技两家老牌巨头的话语权最强。去年首轮1000MW项目招标中,华锐风电拿下60%的份额,金风科技得到20%。虽然今年竞标者将较去年增多,但两家公司信心不低,金风科技方面已定下份额与去年持平的最低目标。

  国内海上风电领域,以华锐风电进展最快,首个海上示范风场——上海东海大桥项目,就由公司供应全部3MW风机,其研制的国内首台6MW海上机组样机也在上月下线。华锐风电2010年年报显示,公司未执行订单中有130台3MW机组;已中标未签约项目中,3MW机组数量达到1870台,另外还有5MW机组189台,6MW机组8台。

  除了国内市场,华锐风电也在国外拿到海上风电订单。公司在4月份同希腊PPC电力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合作开发一个海上风场。

  金风科技方面,在江苏大丰的海上风电产业化基地已正式投产,2.5MW海陆两用机组已在新疆、江苏等地实现并网发电,6MW海上专用机组的开发工作也已启动;今年将完成2.5MW机组的批量生产,以及6MW样机的整体设计。公司总工程师崔维新表示,6MW样机将在明年上半年并网发电,2014年量产,同时公司还会着手进行10MW海上风机的预研。

  截至2010年末,公司在手订单中已有18台2.5MW机组,1台3MW机组;已中标但未签合同订单中有579台2.5MW机组,2台3MW机组。

  叶片及塔架

  中材科技等进度居前

  其他零部件环节,上市公司中以叶片和塔架两个环节有明显进展。

  中材科技(002080,收盘价15.09元)旗下子公司中材叶片,在去年3月份宣布投资2.2亿元,在北京八达岭生产基地建设3MW叶片产业化项目;此后又投资2.3亿元,在酒泉投建3MW叶片生产线,两个项目总计年产能达到500套。

  以上两个项目均在去年5月开工建设,不过目前尚未获得规模订单。这类新产品是配套下游客户3MW机型,主要目标客户就是金风科技和华锐风电两大整机厂。

  塔架是目前进入者相对较多的环节,上市公司中已有天顺风能 (002531,收盘价19.81元)、泰胜风能(300129,收盘价14.27元)和大金重工(002487,收盘价26.41元)三家投入资金。目前进度和产品质量以泰胜风能领先,公司去年7月为上海电气供应了国内首台3.6MW海上风机的塔架,11月则与华锐风电签署了6MW大容量样机塔架供应合同,公司还被邀请参与制定我国海上风电机组设计要求的国家标准。

  泰胜风能有1.5亿元募集资金投向3MW~10MW海上风能装备制造项目,公司证券事务代表陈杰表示,该项目将在今年年底投产。

  天顺风能方面,IPO募投项目中包含3MW及以上的海上风电塔架建设项目,以及2.5MW以上风电塔架技改项目;大金重工有5.13亿元募投资金投向“年加工6万吨重型装备钢结构制造项目”,其中包括2万吨海上风电塔架产能。以上项目实施地都在海上风电规划地区附近,但就记者从两家公司了解到的情况,项目都还处于建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