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星爵不低头是那期:魏忠贤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3:37:08
   魏忠贤是何许人也?

  魏忠贤(1568年—1627年)最初名叫魏进忠。明朝河间肃宁人(今天的河北肃宁)。这个人从小聪明狡黠是个市井中的混混、无赖。他年少时娶了一个姓冯的女人,还生下一个女孩,但他不务正业,他喜欢喝酒,有一点钱就去喝酒、嫖娼、赌博。他骑马射箭的技艺很好,能左、右开弓,百发百中。他还有一个特长,就是厨艺高超,做得一手好菜肴。他没有文化,不识字,但他做事果断,凶狠自信,胆大妄为。有一次,他同别人赌博,钱赌光了,还欠下了一笔赌债。债主在街上堵住了他,当众逼债,弄得他很没有面子,不得已,只好逃跑到一个小酒店中躲藏起来,却又被追寻的债主发现了,弄得满街的人都取笑他。魏忠贤受不了这些羞辱,就在一气之下离家出走。他想混出个模样后,再来报复这些嘲笑过他的人!

  他左思右想,怎样才能出人头地呢?怎样才能够出人头地之后再去报复别人、羞辱别人呢?他在无路之中想到了一条路,就是阉割了生殖器去当宦官。他的家乡中,历代都有人因当宦官而有权有势,最终横行乡里的。他心一横,就自己施行了宫刑,阉割了生殖器。一个人,自己能对自己的血肉之躯下手,足以看出这个人心狠手辣,足以说明他具有坚韧的承受力,也说明他拥有邪恶而坚定的性格。

  自己阉割了生殖器之后,他经过一番探寻,他终于寻找到了进入皇宫的门路。为了不丢祖宗的脸面,他改名换姓,把自己叫做“李进忠”,被安排在宫中管理“甲字库房”。这年魏进忠二十二岁。魏进忠阉割自己的目的性非常明确,就是要出人头地,混出个模样给别人看!

  魏忠贤混进皇宫中当了太监,就有了一个发展的平台。接下来魏忠贤怎样实施他的阴谋,来达到出人头地的目的呢?

  第一步,苦心钻营。

  魏忠贤在宫中打杂期间,像一只初出洞穴的小老鼠一样,谨小慎微,不断地审时度势,时时窥测行动的方向。经过一番观察,他发现了一位在宫中混得左右逢源的人,这个人名叫魏朝,居然与自己同姓,这真是天意呀!通过一番权衡和算计,他下决心投拜在太监魏朝的门下。他想到,既然投拜在魏公公名下,首先得把姓改回来,以同宗姓的身分攀附魏朝。所以他又重新姓了魏,取名叫进忠。这样他就成了魏朝的同宗;然后,他不断地向魏朝讨好,讨得了魏朝的喜欢,终于同魏朝结拜为兄弟。这样,魏忠贤找到了他在宫中的第一个小靠山!

  其次,他利用魏朝的关系,让魏朝把自己推荐给明神宗万历皇帝的妃子王才人,他给王才人管理伙食,成为王才人信任的奴才。王才人就是当时的皇长孙子、后来的明熹宗朱由校的母亲。魏忠贤利用王才人这层关系,找寻机会去接近皇长孙子朱由校。

  他经常给皇长孙朱由校送去些精美的食品和奇巧的玩具,并找机会陪同皇长孙子玩耍,教皇孙子骑马射箭、踢球、唱曲。因此,年幼的皇长孙朱由校非常喜欢他。事后证明,这是他后来成为熹宗的首领太监所付出的“感情投资”。这是魏进忠的一笔重要的长线投资,是他购买的“期货”。

  魏进忠在王才人死后又去服侍“西李”——李选侍。魏进忠知道李选侍深得当时的皇太子、后来的光宗皇帝朱常洛的宠爱。他就百般地巴结讨好李选侍,逐渐成了李选侍的心腹和帮凶。在李选侍挟持皇长子的事件中,魏进忠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不得而知,但“移宫案”后,李选侍被打入冷宫。魏进忠失去了靠山。这是魏进忠当宦官以来遭遇到的最令他伤心的重大挫折!

  但是,对于心怀野心的人而言,沉默、坚韧和耐心是成功必需的素质。魏进忠具备这种心理素质。

  第二步,借势上爬。

  李选侍被打入冷宫之后,魏忠贤又窥测到了另外一条可以让自己发达的道路。他发现皇长孙子朱由校的乳母,即奶妈客氏很受朱由校的依恋和宠爱,而客氏又同魏朝是一对假夫妻,宫廷里面叫做“对食者”。什么是“对食者”呢?“对食”是明朝宫中的一种惯例。明朝的太监都要在乾清宫值班,太监都要寻找一位宫女帮忙提供伙食。这种关系称之为“假夫妻”,公开则称之为“对食者”,也有的叫做“菜户”,按现在的说法,就是搭伙的人。这种假夫妻是宫廷中一种特有的两性关系。在禁卫森严的宫廷中,他们是彼此相爱的人,是相互关照,相互安慰的伴侣。在明朝人写的《万历野获编》卷六中记载:“内中宫人,鲜有无配偶者,而数十年为盛……唱随往还,如外人夫妻无异。”其实,太监与宫女互相结为“对食者”,也可以说是在非正常的人性条件下的一种人性的诉求,是对正常人情的向往。这是可以理解的。

  魏忠贤利用魏朝和客氏的关系,想方设法亲近客氏,讨好客氏,终于,赢得了客氏的喜欢。魏忠贤过河拆桥,果断出手,成为了客氏的第二个“对食者”。由于魏忠贤身材魁伟,长相端正,相比较之下,他同客氏的关系更为亲昵。

  第三步,过河拆桥。

  明光宗朱常洛继位后,朱由校正式成为皇长子。魏忠贤的长线投资开始收取回报了!在客氏的推荐下,魏忠贤当上了管理皇长子朱由校膳食的太监(惜薪司太监),成为皇太子最信任的人之一。没想到,明光宗朱常洛仅仅当了皇帝一个月就死了,朱由校一下子就当了皇帝,魏忠贤一下子就成了明熹宗身边的亲信。

  这期间,魏忠贤的恩兄、同情兄魏朝,因为自己的情人被魏忠贤夺走,客氏对魏朝又非常冷淡,这使得魏忠贤同魏朝的关系从“情同兄弟”变成了情敌,加之魏忠贤步步高升,这使得魏朝对魏忠贤的态度从妒忌转化为仇恨。

  有一天,客氏同魏忠贤两人在乾清宫的暖阁中拥抱着亲热,不巧被魏朝撞见了。这一下子,魏朝的爱恨情仇促使他不顾一切了,他像疯了似地破口大骂魏忠贤忘恩负义,强夺爱人。两人对骂起来,闹得不可开交,连正在睡觉的熹宗皇帝也惊动了。熹宗把这三人叫到睡榻前,叫客氏自己选择谁做她的丈夫。客氏无耻地说,她早已厌恶了魏朝,喜欢魏忠贤。熹宗当即就认可了客氏的决定,把魏朝斥责一番后,命令他离开。

  不久,魏忠贤在客氏的支撑下,升任为司礼监秉笔太监,成为皇帝的文字秘书。魏忠贤既不识字,更不能写字,怎么能干秘书的事呢?魏忠贤就叫太监掌印太监王体乾帮忙代笔。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任命充分说明熹宗昏愦至极!

  魏朝后来的命运怎么样呢?

  魏朝在与魏忠贤较量中失败,被熹宗逐出宫廷,派遣到皇帝的祖藉凤阳去看守皇陵。但是,魏忠贤和客氏却不放过他,后来他们唆使熹宗下旨,派人到凤阳去绞死了魏朝。魏朝的悲剧性命运在于“木匠戴枷,自作自受”,可谓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在他扶持和造就了魏忠贤的同时,也就在挖掘自己的坟墓!自己一手扶持起来的人,最终却害死了自己。

  魏忠贤在杀死魏朝之后,他决定清除魏朝的后台老板、宫内太监总管王安。王安是太监中的三朝元老,很喜欢魏朝。王安有文化、为人较正直,在朝廷大臣中有威信,就是这个王安,把皇长子朱由校扛着跑出乾清宫的,在去除李选侍的事变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

  从客观上看,王安是魏忠贤篡夺内宫大权的主要障碍。在客氏的唆使下,魏忠贤就指使自己的亲信、给事中霍维华诬告王安。这个熹宗也不明真相,就轻率地下旨,命令王安出宫去当南海子净军。

  最后魏忠贤借刀杀人,让王安的仇敌、身任南海子总督的太监刘朝杀死了王安,并且把王安的尸体剁碎喂狗。在这两件事上,说明了魏忠贤阴险毒辣的品性。很快,魏忠贤就把这些阴谋和凶狠毒辣的手段运用在朝政事务之中。二

魏忠贤通过这三大步,使他登上了权力的顶峰,也促成了他人生中的一系列罪恶,给国家和民众造成了巨大的灾难!魏忠贤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魏忠贤干了哪些祸国殃民的事呢?主要的有这么三个方面:

  第一,控制内阁,结成阉党。

  魏忠贤懂得俗语说的“一个大堤有三个桩,一个好汉有三个帮”的道理。他手握大权之后,首先着手的事就是网罗党羽,建立以宫内宦官为根系、以朝廷内阁大臣为枝干的阉党集团。在他的操持下,宫内的宦官根系很快就形成了。怎样才能够控制朝廷的内阁大臣们呢?魏忠贤知道,一个巴掌拍不响,他的举动必须要得到大臣的应和才行。他不断对大臣释放出表示友好的信息,他也在等待朝廷大臣那里反馈的信息。很快,巴结和讨好魏忠贤的人就主动出现了。

  礼部尚书顾秉谦带着儿子跪在魏忠贤面前说:“我本来想给您当干儿子,又怕您嫌弃我这个白胡子的糟老头,反倒使您不高兴。就让我的儿子给您当干孙子吧!”魏忠贤欢喜得不得了!当场封了这个“义孙”一个官,很快又让顾秉谦当上了首席内阁大臣,让他总揽内阁大权。魏忠贤后来干的一系罪恶勾当,都是通过这个顾秉谦主持下干出来的。

  有一个内阁大臣名叫魏广微,他与魏忠贤同乡又同姓,魏忠贤就十分重用他。魏广微在魏忠贤面前自称之为“宗弟”,就是同宗族的弟弟;后来,索性自降一辈,叫魏忠贤为“伯伯”,自称为“侄儿”。从此,凡是内阁大臣商讨或决定什么事,这个魏广微就立即上报魏忠贤,并且在信封上写上“内阁家报”,这一语道破了内阁已成为了魏忠贤的私人机构了。

  还有一个名叫冯铨的翰林学士。只因为同魏忠贤以前的结发妻子同姓冯,就被魏忠贤认作同宗,让他进入了内阁之中,成为魏忠贤在朝中的党羽。以至于,当时的人,都把内阁的成员叫做“魏家阁老”,而不叫做“朱家阁老”。那些不愿接受魏忠贤摆布的内阁大臣,都逐一地被魏忠贤排挤出了内阁之外。

  经过魏忠贤短短两年的经营,大批清正的官吏陆续被逐出内阁,一批奸佞之徒得以升迁,内阁被牢牢地控制在魏忠贤手中。甚至许多地方官都趋炎附势,想方设法来巴结朝中的阉党,先后有八十多名大臣,集结在魏忠贤的门下,魏忠贤结党营私的基本目标已达到了,罪恶的关系网形成了。在内阁首辅大臣顾秉谦和大臣魏广微之下,还有所谓的“五虎”、“五彪”(小老虎)、“十狗”、“十孩儿”、“四十孙”等人,这是魏忠贤宦党集团的骨干或者说嫡系部队。所谓的“五虎”指的是文官,有佥都御史崔呈秀、兵部尚书田吉、工部尚书吴淳夫、副都御史李夔龙、太常卿倪文焕。“五彪”指的是武官,有左都督田尔耕、锦衣卫都指挥佥事许显纯、锦衣卫指挥崔应元、东司理刑杨寰、东厂理刑官孙云鹤等人。朝廷的要害部门都被魏忠贤控制了。

  大家恐怕要问,为什么魏忠贤能够这样轻易地任命官员?为什么他胆敢随心所欲、肆无忌惮地玩弄权术呢?其实腐败的根子还是在皇帝身上!

  此前我已讲到,明熹宗是一个不务正业的皇帝。他把木匠活、玩耍当正业,把当皇帝当作了副业。所以,他总是觉得,在管理朝政事务上花的时间越少越好,用在工艺制造上的时间越多越好!

  人们说魏忠贤是奸臣一点不假。所谓“奸”就是善于瞅机会偷偷干,善于“拉大旗作虎皮”,玩阴的、搞阴谋诡计,借皇帝的势力扬威,借皇帝的“刀”杀人!魏忠贤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就是每逢熹宗兴致勃勃地埋头干他的木工活的时候,他就来汇报紧急奏章,这时,熹宗正一边专心于他的玩意儿,一边倾听魏忠贤等人的汇报,听完汇报后,熹宗往往很不耐烦地说:“你们用心去办就行了,此事我知道了!”此后,这些重要的国家大事就按魏忠贤的意思去办理。

  久而久之,熹宗自己也不知道这些大事是如何办的,朝廷大臣问及这些事,熹宗只能糊里糊涂地按魏忠贤的答复来回答。由此,主人变成了仆人;奴才变成了主人!常言道“禁宫深似海,黑幕几重天”。朝廷大臣们不知道政策出台的真像,因此对“皇帝”的决定他们既不敢怀疑,更不敢反对。大臣们尽管感到“皇帝”有些决策是错误的,甚至是荒谬的,但是他们办事只能够在不理解中执行,在执行中去理解。这样,在不知不觉中,魏忠贤就成了皇帝的代言人,也成为政权运转的转换开关。魏忠贤就这样随心所欲地以皇帝的名义处理种种事务,俨然成了皇帝的代言人!事实上,皇帝对国计民生极不负责的态度,使大权旁落,形成了魏忠贤一手遮天的态势。

  几年下来,谁也不敢再轻视魏忠贤,更不敢反对魏忠贤,那些追随魏忠贤的大臣就把魏忠贤吹捧为“九千岁”,离皇帝的权力仅仅只有一步之遥!  魏忠贤祸国殃民的第二方面就是:

  第二,党同伐异,重重冤狱。

  明朝的党派之争是最有名的。从万历朝开始,当时朝廷中的各派都?尽全力对自己的政敌加以打击报复,各派都在党派争斗中,相互攻击;他们时而联合,时而分化;各派都把党派之间的恩恩怨怨看得高于国家事务和国家利益。在他们看来,为国事、为国家利益的争论是次要的,而为各党派争得利益、争个你输我赢才是最重要的。正是这种可怕的党派之争,这种无休止的内耗,成为明朝亡国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比较,天启朝的东林党人基本上是正直的,富有“以天下为己任”的社会责任感;富有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的忧患意识。著名的无锡东林书院门上,有一幅这样的对联: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这幅对联体现了东林党人的忧患意识和担当责任的儒家精神。他们对于魏忠贤阉党的胡作非为痛恨到极点。因此,东林党人同魏忠贤宦党展开了生死搏斗。同样,魏忠贤阉党从形成之日起,就不断找机会排挤和打击朝廷中的东林党人。这是从万历年间兴起的党派之争的继续。

  这种冲突是悲剧性的冲突。悲剧性的冲突的特点在于它是冲突两方或多方之间的你死我活的冲突。这种冲突不可避免、不可退让,非常尖锐和残酷。悲剧冲突的结局,必然是一方或双方的毁灭。历史又一次证明了悲剧理论的正确性:阉?与东林党的悲剧性冲突,导致了双方的毁灭性结局!

  东林党人扬眉剑出鞘,把生死置之度外,向魏忠贤阉党发起了决死的冲锋!

  天启四年(1624年)六月,东林党人杨涟向熹宗皇帝奏上了著名的弹劾魏忠贤的《二十四罪疏》,杨涟以大量的事实为依据,列举了魏忠贤的二十四条罪状。其中的每一条,都可以致魏忠贤于死地!杨涟的疏奏,对于魏忠贤来说,无疑是引发了一场大地震。一时间,弹劾魏忠贤的奏章多达七十多份。魏忠贤被吓得胆颤心惊,不知所措。但是魏忠贤宦党已形成,在客氏和其他重要成员的遮掩和庇护下,昏庸的明熹宗不仅没有?查魏忠贤的罪行,反倒惩罚杨涟和参与弹劾的其他官员。很快,魏忠贤就开始了反扑和报复。二

  从天启四年(1624年)六月开始,魏忠贤宦党在熹宗的同意下,对东林党人采取了灭绝性的镇压。

  天启年间,冤狱重重!如果要?这些数不清的冤狱都是魏忠贤一手泡制的,那真是太冤枉了他。即便魏忠贤每天不干别的事,只管制造冤狱,他也忙不过来。那么,这些冤狱是谁制造的呢?就是那些一心想投靠魏忠贤的人,那些爬上去当了大官的知识分子们。

  内行整人特别内行。因为他们善于揣摸魏忠贤的心思,善于投其所好;他们又非常了解知识分子的内情,了解知识分子的弱点。魏忠贤手里拿着他们编写的黑名单,一打一个准。

  那个自称为魏忠贤侄儿的大臣魏广微,编了一册《缙绅便览》,把一批东林党人,或者说那些同情东林党的官员,收入其中,统称为“邪党”,人数达六七十名。在每个人的名字下面,点上三点的是极重要的核心成员,点上两点的为重点人员,点上一点的为一般的人员。这个黑名单成了指引魏忠贤惩治这些人的路标!

  大臣崔呈秀也编写了一个《同志录》,上面列出了东林党人的名单,并上报魏忠贤,要魏忠贤依据这个黑名单来升降和惩罚官员。

  还有一个名叫王绍徽的吏部尚书,他模仿《水浒传》中的一百零八将,编造了一百零八个东林党人的黑名单,取名叫做《点将录》,希望魏忠贤按照这个黑名单的顺序,将官场中的东林党人逐一罢黜!

  既然这种特务的网络已设置起来,就有人成?可怜的笼中鸟。其他的不说了,仅仅在天启五年(1625年)就制造了“六君子冤狱”。朝廷抓捕了杨涟、左光斗、魏大中、袁化中、周朝瑞、顾大章;第二年,即天启六年(1626年),朝廷又抓捕了周攀龙、周宗建、缪昌期、李应升、周顺昌、黄尊素、周起元等七人。

  从天启五年(1625年)至天启七年(1627年)明熹宗死去,两年之中,魏忠贤宦党打击迫害的东林党人,据统计,“毙诏狱者十余人,下狱谪戍者数十人,削夺者三百余人”,革职贬黜者不可胜数,以至于朝中“善类为之一空”。可以说,东林党人全军覆没!

  魏忠贤迫害东林党人的手?穷凶极恶。在监狱中,杨涟遭尽折磨。他被打得皮开肉绽,在奄奄一息时,胸上还压着一个装满了泥土的麻袋。最后,杨涟被一根长长的铁钉横穿双耳而死。他的尸体被一件溅满血污的破衣服包裹,放在破棺材中。棺材运回家中,连埋葬的地方也没有,只好放在河边。由于杨涟是死在夏天,而且在死后六七天才让家属认领,结果全身腐烂,惨不忍睹!杨涟的儿子见到父亲的惨状,在极度悲痛中猝然而死!其他参与弹劾魏忠贤的官员的下场,差不多同样悲惨!这些人被诬陷栽赃,遭到严刑折磨,最后都惨死狱中!魏忠贤把全国上上下下、大大小小的衙门变成了黑暗的?间地狱!

  从此朝廷大臣和地方官员们噤若寒蝉,没有一个敢说真话,更没有人敢反对魏忠贤!

  魏忠贤除了“控制内阁,结成阉党”和“党同伐异,设置冤狱”之外,还有一个创造性的招数。这就是魏忠贤祸国殃民的第三个方面。第三,建立“生祠”,大搞个人崇拜。

  通过广结党羽、控制内阁和打击反对派的东林党,魏忠贤的权势达到了顶点。在那几年中,每逢正月三十日魏忠贤生日之际,魏党,甚至于外地的官员争先恐后地送上厚礼,为魏忠贤祝寿。魏忠贤自称为“九千岁”,他的追随者们就高呼“九千岁”、“九千九百岁”。

  在一片吹捧声中,明熹宗朱由校也来凑热闹,他下令为魏忠贤和客氏在京城中,门对门地建造了两座豪华的王府。

  魏忠贤向皇帝学习,也生前为自己在西郊玉泉山建造了坚固的坟墓。有人在他的家乡,为他建立起了华丽的牌坊。为魏忠贤歌功颂德之风刮起来了,最后终于形成了横扫全国的、为魏忠贤修建“生祠”之风!

  大家知道,古代各氏族、家族修建祠堂,是为了祭奠死去的祖先,歌颂先人的恩德。什么是“生祠”呢?就是人还活着,为了歌颂他的功德、恩德,而修建一处场所,来满足人们的崇拜要求。天启六年(1626年),浙江巡抚潘汝祯上书熹宗,要求为魏忠贤建立“生祠”,熹宗居然批准了这个荒唐的要求!这个潘汝祯就在秀丽的西子湖畔,在岳飞庙和关羽庙之间,修起了天下第一座魏忠贤的祠堂。这个祠堂规模宏大,装修华丽,同宫殿一样。祠中塑造的魏忠贤雕像,用纯金铸成,肚子中的五脏六腑,都是用珠宝玛瑙做成。每天中有三个时辰,按时供香,从不间断。

  由此开始,全国各地争先恐后地掀起了建造生祠的比赛。天启七年5月(1627年),国子监的监生陆万龄向皇帝提出,要在国子监(孔子庙)旁边,为魏忠贤建立生祠,把魏忠贤同孔子并列祭拜!这一荒唐的提议居然又得到了熹宗的批准!这可真是连台喜剧,越演越滑稽!

  有的地方官借口给魏忠贤修建生祠,大量强占百姓土地,仅开封一地修建生祠,就占用民房两千多间;临清一地,占用民房一万多间。且不说还要耗费多少钱财和人力!而此时,东北边防万分危急,军费开支急缺,袁崇焕等边防将士正在宁锦前线苦苦死战。魏忠贤却为了修生祠,把国家搞得昏天黑地!

  就在陆万龄提出把魏忠贤与孔子?列,在国子监为魏忠贤修建生祠的荒唐主张之后的三个月,熹宗死了。熹宗的死也是没有人预料到的。原来,早在天启五年,明熹宗在湖中泛舟时,一阵狂风刮来,熹宗同两个太监一起掉进水中。两个太监被淹死,熹宗被人从水救出后,受了惊吓,从此,他的身体就每况愈下,两年之后,就病入膏肓。熹宗没有儿子,原本张皇后、慧妃、容妃各自都曾生了一个儿子,这三个孩子不是早产而死,就是不到一岁就神秘地夭折了。熹宗的儿子怎么都一一死去了呢?难道这是宫廷中的阴谋吗?是谁在操纵这阴谋和黑幕呢? 三

  要揭开这个黑幕,就不得不说说同魏忠贤一起玩弄阴谋诡计的一个女人了!这个女人就是魏忠贤的“对食”者、熹宗的奶妈、被熹宗尊?为“奉圣夫人”的女人。客氏原名叫“客印月”。这个客氏呀,原本是北直隶保定府定兴县农村村民侯巴二(又名侯二)的老婆。就因她十八岁那年生下一个儿子,而且奶水充足,加之“奶质”很好而交上了好运!因为同一年,宫里的王才人生下了皇长孙朱由校。按照宫中的惯例,要在民间中选择合适的奶妈去给皇长孙子喂奶。经过一番“海选”,这个运气居然被客氏撞上了。客氏的优势明显:年轻、健康、漂亮妖艳、又是初乳、奶水充盈、奶质又好。客氏是一个年轻的母亲,她也有强烈的母爱,但是由于被选出入宫中当奶妈,无奈之下,她只好把一个年轻母亲的?子之情全部转移到朱由校身上,尽心尽力地喂养朱由校,朱由校也在成长的岁月中,对奶妈产生了强烈的依恋。按明朝宫中的规定,皇子长到六岁,奶妈就得出宫,但是,不知什么原因,可能是因为客氏的地位低贱,不引人注意吧,宫中谁也没人管这事,客氏就一直在宫中了呆下来。谁也没有想到,这个地位低贱的不起眼的,后来居然展露峥嵘,成为明宫中的参天毒树!这棵毒树的根子也在皇帝!

  可能朱由校有着强烈的“恋母情结”,在朱由校大婚以前,客氏就凭借自己的妖艳,她在强烈情欲的驱动下,就“先邀上淫宠”(抱阳生:《甲申朝事小纪》初编?十:“禁御秘闻”。)让少年的朱由校在自己身上品尝到了男欢女爱的甜蜜滋味!这种暧昧关系可能一直保持到皇帝大婚之前。客氏做梦也没想到吃自己奶水长大的孩子居然成了皇帝!对外人而言,她一夜之间就成了皇帝的奶妈!对皇帝而言,她是皇帝迷恋的情妇。这双重身分可是一笔不可低估的财富和权力呀!

  一个人,尤其是一个原本地位很低、虚荣心又很重的女人,一旦得势之后总是想让人尊重她,惧怕她。客氏在得到朱由校宠爱之后,这个毒瘤开始迅速长大,就像章鱼的柔软的、长长的足爪一样四处伸展。客氏干的坏事也就接踵而来。

  皇帝?位仅仅十天,就急忙封客氏为“奉圣夫人”。“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客氏的儿子侯国兴、弟弟客光先被封为“锦衣卫千户”。这期间,客氏同皇帝出入形影不离。宫内的宦官见她同皇帝如影随形,谁不惧怕她!但是,按宫中的体制,皇帝登基后,就要确立皇后、嫔妃等等。

  天启元年(1621年)熹宗将举行大婚,预先就召来天下十三岁至十六岁的淑女征婚。当应召入宫的十五岁的张氏因为体态匀称颀秀、相貌端庄美丽而得到熹宗的喜爱时,客氏的虚荣心受到了深深地伤害,心中感到很不平衡了!她的妒嫉心促使她变得愚蠢而凶恶,她居然“吃飞醋”,敢于?中作梗,执意反对。史书上说:“客氏不悦!”(《明季北略》)。但是,奶妈毕竟是奶妈,在大雅之堂上,奶妈的身分依然是奴才!何况,她同皇帝的暧昧关系只是“偷来的锣儿敲不响”——是不能公开的,她只能在私下里向皇帝撒娇撒泼!偷吃禁果的年轻的皇帝正沉迷于这个成熟女人的风骚,只好一味地讨好她,在其他方面满足她的虚荣心。例如,熹宗为客氏在京城中建造了豪宅;客氏可以在宫中乘坐小轿,由宦官抬杠,专人护送。客氏进出宫中,预先都有人清扫道路,洒水除尘,还有几十名宦官前呼后拥;这是宫廷中很高的礼遇耶!要知道,内阁大学士刘一媭是二品大员,在朝廷中混了一辈子,进出皇宫还得步行呢!但是,客氏的情欲和妒嫉心却并不因为这些礼遇而淡化。她把皇后张氏当作了“夺爱”的仇敌,一而再、再而三地迫害张皇后。

  张皇后年纪不大,却聪敏过人。她很快就看出客氏和魏忠贤在宫中飞扬跋扈,往往把熹宗玩弄于手掌之上,加之女人的直觉使她感到客氏同皇帝之间存在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暧昧关系,因此,多次指责客氏的行为举止不合法度。客氏同魏忠贤也就怀恨在心,总想伺机抱报复。就此,两个女人之间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张皇后同客氏这两个女人之间的战争开始了!

  客氏抢先出手,她出手就是狠招。

  客氏的第一狠招是什么呢?就是让张皇后“断后”?

   天启三年,张皇后早产,生下的皇长子慈燃很快就死了!皇后诞生皇长子,在明代并不多见,这非同小可,因为他日后毫无争议地要成为皇太子。封建时代的习俗是“母以子贵”,如果张皇后生下皇长子,就意味着她在宫中的地位将坚如磐石,不可动摇。但是这个小家伙却过早出生,不久就死了!如此一个宝贝,怎么会“旋殇”了呢?

  原来这是客氏和她结交的“情人”、“对食”魏忠贤在背后设计暗害的结果!他们对你玩阴的,令人防不胜防。据抱阳生《甲申朝小纪·初卷十,禁御秘闻》中说:“天启时,客氏以乳母擅宠,妒不容后有子……?张后有孕,客氏暗嘱宫人于捻背时重捻腰间,孕坠。”纪昀《明懿安皇后外传》中也说:“天启三年,后有娠。客、魏尽逐宫人之异己者,而以私人承应。后腰胁伤痛,召宫人使捶之,宫人阴欲损其胎,捶之过猛,竟损元子焉。”(见《虞初广志》卷一。)此事在当时宫廷内外都有传闻。后来在杨涟上疏弹劾魏忠贤二十四大罪时,就把这条罪行列为第十条罪状。

  客氏的妒嫉心不断爆发,如同烈火烹油,毒焰万丈,不仅喷射在张皇后身上,而且喷溅到其他的嫔妃身上。

   在皇后早产儿死了大约十天后,慧妃范氏又为熹宗生下一个儿子。取名叫“慈纟”,熹宗高兴万分而大赦天下!但是好景不长,这孩子还没有长到一岁又死了。

  过了一年,裕妃张氏怀孕了。裕妃张氏性情直率刚烈,在无意中得罪了客氏,被客氏看成眼中钉。客氏和魏忠贤假传圣旨,把裕妃幽禁在别宫,并且把裕妃身边的宫女全部驱逐出宫,断绝了裕妃的饮食。裕妃饿得难忍,只得在下雨天爬到屋外,趴在地上喝屋檐滴下的雨水,裕妃和她腹中的胎儿就这样慢慢被饿死。

  天启五年十月初一,容妃任氏生下了熹宗的第三个儿子叫“慈炅”。不料这三儿子仅仅活了八个月又突然死了。

  这些嫔妃生下的一连串孩子的死亡似乎?定了明熹宗命中无子的命运。在第一场战争中,客氏赢得了胜利,同时也挖掘好了自己的坟墓。

  张皇后面对客氏和魏忠贤的飞扬跋扈隐忍不发,在宫中她个人的力量太弱小了。她只能用“润雨细无声”的方式暗示皇帝,促使皇帝觉醒。有一天,熹宗来到皇后宫中,看到皇后的书桌上放着一本书。

  熹宗就问张皇后:“你看的什么书?”

  张皇后回答说:“奴婢正在看《赵高传》。”

  熹宗听了之后,默然不语。魏忠贤知道了这事后,气炸了肺。第二天,就调来宫中卫队到埋伏在皇后宫外,准备除掉张皇后。熹宗知道此事后,非常生气,?为魏忠贤太胆大妄为了,皇帝命令把这些士兵交东厂锦衣卫处置。这说明熹宗并不糊涂,他是袒护皇后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熹宗临死前,打算按照“兄终弟及”的皇室体制,把皇位传给他的弟弟,即十七岁的信王朱由检。张皇后也悄悄地劝熹宗尽快地召见信王,并明确告诉信王,要确立他为新皇帝。但这只是熹宗一厢情愿的想法而己!二

在魏忠贤和客氏方面,却根本不想让信王朱由检当皇帝,甚至还另有图谋!为什么呢?大约有两个原因。其一是,魏忠贤的耳目告诉他,信王?行为举止向来隐秘,说话不多而且滴水不漏。据《崇祯长编》卷一和其他史料(《三朝野记》卷四,崇祯朝纪事))说:“帝初虑不为忠贤所容,深自韬晦,常称病不朝。”据明代郑逵的《野史无文》卷三·烈皇帝遗事(上)说:信王朱由检在日常公开的活动中,“衣冠不整,不见内侍,坐不倚侧,目不旁视,不疾言,不苟笑。”由于信王朱由检一贯玩“韬晦”,在魏忠贤看来,信王心深似海,神秘难测,似乎不像熹宗那样可以轻易驾驭!

  是否由信王继位,魏忠贤的态度是:既然吃不准,干脆就不要!

  这是魏忠贤阻碍朱由检当皇帝的动机之一。

  第二个原因是魏忠贤对朝政有觊觎之心;有野心。这野心是什么?不外乎两点:一是取彼而代之;一是继续扶持傀儡,保持大权在握的现状。

  关于第一点,取彼而代之。据谈迁《国榷》卷八十八·天启七年八月乙卯载:在熹宗病危时,魏忠贤曾召见手握宫廷禁卫大权的锦衣卫都督田尔耕,秘密商量发动宫廷政变的事。这事太可怕了,吓得田尔耕只能唯唯诺诺,而不敢明确表态。这期间,魏忠贤又同他的死党、兵部尚书崔呈秀商量此事,崔呈秀吓得不敢说话,在魏忠贤一再追问下,才说了一句话:“恐外有义兵。”大概因为崔呈秀的胆小怕事和消极态度?才使魏忠贤打消了政变夺权的念头。接下来,魏忠贤又会怎么样应对呢?

  魏忠贤想,既然通过政变而夺权难以实行,那么,就采取第二种办法来继续掌控权力。这第二种办法是什么呢?

  就是继续扶持傀儡,确保大权在握。魏忠贤知道,自己的问题成堆,在朝廷积怨甚多,如果不继续掌权,就是死路一条!既然发动政变不可行,那么,想办法维持现状就是惟一的出路了。怎样才能够继续掌权呢?一种方法是用“狸猫换太子“的办法“以假充真”。就是对外谎称张皇后已怀孕,然后把魏忠贤侄儿魏良卿的儿子抱进宫来,充当皇子,继承皇位。魏忠贤采?的办法就是:首先,说服皇后假称怀孕,然后把魏良卿的儿子过继给张皇后为子,再把这个儿子立为皇帝;另外一种办法,就是让张皇后站出来反对信王当皇帝,把福王确立为皇帝!

  但是,这两种阴谋诡计都遭到张皇后的严辞拒绝!在威胁利诱之下,张皇后敢于拼个鱼死网破,对魏忠贤派来的人说:“从命是死,不从命也是死,一样是死,不从命可以见二祖列宗在天之灵。”(李逊之:《三朝野记卷三·天启朝纪事。》

  这些都是当时的传闻,未必都可信,但是也不能就草率否定这些传闻毫无根据。为什么这么说呢?后来客氏被捕之后,在审问她时?她供出了一个惊天的大阴谋:这就是在她私自带进宫来的奴婢中,已经有八个女子身怀有孕。客氏把八个孕妇弄到内宫中干什么?很可能就是为了实施“狸猫换太子”的阴谋而预先安排的!

  熹宗奄奄一息,命悬一线。朝廷中却人心惶惶。正当魏忠贤和客氏的阴谋在密锣紧鼓中进行时,张皇后也开始了拼死的一搏。在熹宗病危期间,张皇后经常陪伴在熹宗身边。张皇后趁皇帝身边无人的机会,向熹宗推荐信王,请熹宗当机立断。在这紧急的情况之下,张皇后趁魏忠贤党羽不注意的时候,传旨召信王进宫。好不容易信王朱由检进入了乾清宫探视皇帝兄长的病情。熹宗皇帝见到?王就直截了当地说:“来!我这个弟弟可以当尧舜!”信王朱由检只是叩头而不答话。熹宗还叮嘱他两件事:一是“善视中宫”;二是“忠贤宜委用。”就是叫信王朱由检好好照顾张皇后;继续重用魏忠贤。第二天,熹宗再次召见内阁大臣们的时候,向这些大臣透露了他召见了信王,并说明了委任信王即位的事。魏忠贤听说皇帝召见了信王,而且听说内阁大臣也都知道这次召见后,觉得事态严重了。就在熹宗死去的当天,张皇后当机立断,迅速传旨,命令英国公张惟贤等人迎接并确立信王朱由检进宫继承皇位!

  张皇后拼死一搏是绝境中的反击,这一击,起?了一招致敌的效果。所以,《明史·后妃传》中说:“及熹宗大渐,折忠贤逆谋,传位信王者,后力也。”张皇后终于成功地打出了朱由检这张王牌。

  这个朱由检,就是后来人们所说的崇祯皇帝。

  自从进宫主政后,崇祯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宫内已被魏忠贤牢牢控制,朝廷已被魏忠贤党羽遮蔽。魏忠贤就是自己身边的定时炸弹,说不定什么时候自己就被他炸得灰飞烟灭!崇祯明白,他必须清除掉这颗定时炸弹,必须把宫内和朝政的权力控制在自己手中,才谈得上治国安邦!这是崇祯当上皇帝以后的第一个重大决策。尽管决策已定,但是,崇祯却依然?动声色,静观魏忠贤的行动,等待着清除魏忠贤的时机。

  “树欲静而风不止”。

  面对崇祯皇帝临朝主政,魏忠贤打算怎么办呢?魏忠贤开始出招了!这次是致命的“温柔”的一刀!魏忠贤采取了“柔性进攻”的方式,他像章鱼似的伸展开了巨大而柔软的触臂,想通过“温柔”的进攻,把崇祯牢牢地控制在自己手中!

  魏忠贤采取的方法就是用女色当作征服崇祯的狠招。魏忠贤的这一招说明,魏忠贤很懂性别心理学,他深信:哪一个耗子不偷油!哪一个男人不沾腥呢!

  就在崇祯登基之后的几天中,魏忠贤就送上了四个绝色的、稚嫩的?女给崇祯享用。崇祯本来不想接受,但恐怕引起魏忠贤的疑心,就欣然接受了。这四个女子进宫后,崇祯叫人脱光她们的衣服,搜遍全身,没有发现任何可疑的东西。只见她们每人的裙带顶端里都佩有一颗米粒大小的香丸。这种香丸号称“迷魂香”,异香扑鼻。男人一闻到这异香,顿时就激发起强烈的性欲,就像现在的男人服了“伟哥”一样。崇祯马上叫人毁掉了这几颗“迷魂香”。

  又过了一些日子。有一天晚上,崇祯同大臣们议论完政事后,一个人静坐在那儿思考事情。忽然间,他闻到飘过来的一股奇异的香味,他顿时感到一阵强烈的性欲冲动。他立即?令身边的太监寻找香气的来源。他们找来找去,都没有发现有人焚烧香炉。最后,才发现有一个小太监躲在宫殿角落的夹壁中,手持一支点燃的“迷魂香”来刺激皇帝。经过审问,才知道是魏忠贤派来的。崇祯听说后,一下子就明白了魏忠贤的用意,不由得深深叹息说:“啊!原来我的父皇和皇兄都是这样而堕入情天色海之中的呀!”

  但是,魏忠贤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招居然对崇祯没有见效!魏忠贤讨好皇帝的这一把香粉没有抹在崇祯的脸上,算是抹在了崇祯的后颈窝上了!因为,崇祯并不贪欲女色,从不沉溺于淫乐,这是崇祯独有的优点,也是机关尽的魏忠贤失算的地方!三

现在,该是崇祯出招的时候了!崇祯开始了不动声色地、通过自己一个人的力量发动了宫廷政变,发起了清除宦党的战争。

  崇祯的第?招棋将怎么落子呢?

  崇祯的第一招棋,就杀向了专权跋扈的魏忠贤和客氏。

  为什么他出手的第一刀要杀向阉党头目魏忠贤和客氏呢?这正是时势的必然,也是他性格的必然!

  崇祯对魏忠贤和客氏早就心怀怨恨。对此,他忍隐了多年。熹宗当皇帝时,朝廷上是魏忠贤专权,气焰十分嚣张。信王朱由检也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威胁。朱由检采取了韬晦之计,故意装出对权力漠不关心,毫无政治兴趣的样子,他常常称病不去上朝,总是装出一付与世无争的样子,尽量避免魏忠贤对他有所猜忌。

  现在,魏忠贤千方百计阻挠朱由检当皇帝,这也是崇祯含恨无比的原因。因为崇祯的性格褊狭,眼中容不得沙子,他是有怨必泄,有怒必发,有仇必报的人。崇祯上台,如果不首先去掉魏忠贤和客氏,就不符合他的性格。他不尽快清除宦党,他就坐不稳皇帝的宝座。他不大权独揽,就会成为魏忠贤的“掌中宝”,就会被魏忠贤架空,成为魏忠贤手中的“玩物”。这也是崇祯上台后首先要除掉魏忠贤和客氏的原因之一。所以崇祯上台仅一个多月,他就开始了秋后算账,清理门户。

  崇祯一个人能打赢这场战争吗?他将如何发起进攻呢?

  崇祯的招数凶狠、阴毒。崇祯的招数可以概括为“稳、准、狠”三个字。稳,就是万分稳妥,不露痕迹;准,就是打击要害,一招致敌;狠,就是除恶务尽,不留后患。通过后来的事态发展看,崇祯的确是一招接着一招,每一招都点到了魏忠贤宦党的死穴!

  他的第一招:以退为进,布下迷魂阵,造成魏忠贤阉党的错觉。

  崇祯一上台就要立即办理熹宗皇帝的陵寝后事,还要册封皇太后、皇后、接受百官的拜见等等礼仪事务。这时的崇祯就像一个事务长,每天都在这些日常事务上忙忙碌碌。在同魏忠贤和客氏打交道的时候,崇祯总是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假装天真无邪,对客氏和魏忠贤依然恭敬,依旧让魏忠贤处理朝中的政务,就像熹宗当政时一样,一切都按部就班,毫无变化。崇祯绝对不让客氏和魏忠贤感到有什么异常的动态。

  然而,新皇帝登基,总有些大臣对新皇帝寄予期望,迫切要求清除魏党,重振朝纲。各地都有弹劾“魏党”的奏章报上来,崇祯对这些奏章不屑以顾,看都不看,扔在一边。同时,反倒嘉奖魏忠贤和司礼监掌印太监王体乾赞助皇帝登基有功。崇祯的这种“信赖”和倚重,这种若无其事的平静,反倒使魏忠贤和客氏心里七上八下,一头雾水,他们本能地感觉到似乎这种平静中蕴藏着动荡,宁静中积聚着惊雷。魏忠贤和客氏沉不住气了!怎么办呢?魏忠贤和客氏决定以动制静,采取投石探水的办法,试试朱由检心思的深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