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河奥特曼剧场版大全:佛教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3 23:43:47

佛教是唯心主义还是唯物主义?

(2008-03-07 02:40:46)转载 标签:

希热多吉居士

佛教

佛学

佛法

藏传佛教

分类: 文章和随笔 博客上偶尔会有这样的留言:唯物主义者到此!留言的人是用这种方式告诉我:他是唯物主义者,我(在他心里)是唯心主义者!潜台词还包括这样的意思:他是代表科学的,我(在他心里)是代表愚昧和迷信的。看到这样的留言,我通常是一笑删之! 我不知道是谁最先给佛教贴上了“唯心主义”的标签,这个贴标签的人自己都没有把佛教搞明白,却误导了好几代人,使这好几代人与佛法擦肩而过,与智慧擦肩而过,与人生的实相擦肩而过。 我一向都不认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哲学观,我认为这是哲学观察世界的两个对立极端,但远不是人类思想的“极致”。从我开始上政治课的时候,就对教材上的内容产生极大的抵触,以致我的政治考试成绩总是徘徊在及格线上下。我对政治课本完全没有兴趣,但是对于家里的《大参考》倒是兴趣十足,对国际关系与政治的兴趣一直保持到现在。 我之所以对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这两个极端都产生抵触,是因为我认为事物的存在形式应该是多样性的,不能简单的以“唯物”或者“唯心”来定义它们。为了给自己的这种认识找到依据,我看了非常多的哲学书籍,想找找有没有第三种认识论。 当我开始接触佛学并且系统进行学习的时候,我就被佛教看世界的方法所深深吸引,进而被其折服。事实上,当我们深入经藏,系统学习佛教哲学的时候,我们就会发现,佛教的哲学世界里,既有唯物主义的内容,又有唯心主义的内容,佛教的哲学观从来不把这二者对立起来,而是借鉴它们各自的角度全方位的阐述我们的世界。 恩格斯说过:“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如何对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承认精神和物质哪个是第一性的,哪个是第二性的,是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主要分界线。 研究佛教哲学,就会知道佛教哲学有这样四大派别:分别派、经论派、唯识派和中观派。分别派和经论派属于小乘佛教哲学,唯识派和中观派属于大乘佛教哲学。 在佛教哲学中,除唯识论的世界观属于主观唯心主义外,其余各派的认识论、世界观都属于唯物主义,而中观论属于辨证唯物主义。认为佛教是唯心主义的,显然对佛教没有深入了解和学习,是凭“想当然”说的。这不是治学的态度。 当我们说到唯心主义,马上就会想到“宗教”这两个字。几乎百分之百的中国人认为,宗教就是唯心主义的。不过,这种认识如果是对西方宗教而言,应该是没有错的。因为多数的西方哲学家都是唯心主义者,故而他们也将西方的宗教归入唯心主义的范畴。 然而,佛教的哲学思想与唯心主义是全然不同的,佛教也不是人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宗教。事实上,佛教与唯心主义的观点实在相去甚远,因此,佛教界的人士从来都不认同“佛教是唯心主义”的说法。与西方的宗教不同,佛教是一个教育。
慈诚罗珠堪布也曾经就“佛教唯识论的世界观属于主观唯心主义”这一点和西方的唯心主义做过比较,他举例说:英国的经验唯心主义者贝克莱所主张的部分观点,与唯识宗所说的:“境由心生,法由心造”表面上有些类似。罗素在《哲学问题》的第一章——“现象与实在”里,也对贝克莱的观点进行了剖析,并从中发现,要完全扳倒贝克莱的主张,还是有相当大的难度。尽管如此,唯心主义的这些见解,也根本达不到佛教唯识宗所探讨的深度。除此之外,唯心主义与佛教的观点就再也没有任何相同之处了。


不管是唯物主义、基督教、古印度宗教,还是其它宗教等等,都有与佛教相似的部分。然而,这些例子只说明了它们有相似之处,却不表示它们在整体上无分轩轾。因此,纵有部分雷同,也不可将佛教视为唯心主义,因为二者从根本上就不同,如果撇开小小的相似处,而从宏观的角度去看,其间的差异就更大了。由此可以证明,将宗教视为唯心主义的观点,纯粹是西方传来的一种主张,佛教是与此全然不符的。


举例来说,月称菩萨的《入中论》是代表大乘佛法最好的经典,该论认为:从世俗谛的角度来说,精神与物质都存在;从胜义谛的角度来说,则物质与精神均不存在,二者都是空性,并不是物质是空,精神是不空。月称菩萨进一步说道,这些都是释迦牟尼佛的观点,因为佛在《俱舍论》中,对世俗谛的精神与物质都有所探讨,而在讲述《般若波罗蜜多》时,又同时破斥了精神与物质。换句话说,如果认为成立,则双双都成立;反之,则双双都要破斥。这是月称菩萨的论点。


无垢光尊者认为:外境不是心,只是心的幻化而已。《菩提心经》说:识生于境,无境便无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主观意识是客观事物引起的,若无客观事物,便无主观认识。

 

佛教的哲学认为,认识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因素:一是外因(认识对象);二是先前识(意识是一种连续不断的意识续流,不能中断,一中断,现时意识就无法产生,故认识必须有先前意识);三是主官识(如形色的主官识是眼识,声音的主官识是耳识等等)。

 

多识仁波切曾经提到佛教中观辨证哲学的观点:一切事物从现象上看,是众缘结合形成的,处于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真实存在(相对真理),但任何事物都没有不依赖条件的独立性,和永远不变的自性(绝对真理)。即“现象实有”和“自性本空”是辨证的统一,所以《般若经》中说:“空不离色,色不离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色”指形相,“空指自性)本来“实有”和“本空”是对立的概念,但每件事物又是有空的统一,空有又是互为前提的。空中生有,有又变空。这又是对立面相互转化。客观事物的这种规律是普遍性的,在这个意义上讲,“缘起性空”又是绝对真理。

 

研究佛学,一定要搁置旧有的思想观点,辨证的看问题。恩格斯在《自然辩证法》中称赞“佛教徒处在人类辨证思维的较高发展阶段上,在世界观上,佛教否认有至高无上的"神",认为事物是处在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因果网络之中”。恩格斯的这段话或许能改变很多人对佛教是唯心主义的顽固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