铣刀安装方法:文化中国之崛起与中国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6:56:43

李跃华:文化中国之崛起与中国梦

(2011-07-22)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 李跃华

  中国崛起的口号现在很盛行,中国GDP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似乎也印证了这个口号。一时间,盛世中国气象俨然成为事实。但是,当下中国的另一面是:文化乱象、信仰真空、社会道德滑坡等等。笔者认为,这些问题的背后是当下中国文化建设贫瘠所致。中国之崛起,不仅是经济之崛起,还应该是文化之崛起、社会之崛起。如此,在经济、社会、文化三位一体的崛起合力下,民众的幸福感才有可能,民富国强的中国梦才会真正实现。

  丰富繁荣的文化是社会价值观和共识的土壤。价值观是民众对社会的认知和信仰。不同的价值观会导致民众有不同的行为逻辑,从而决定了社会的不同发展路径。共识是社会各个阶层团结凝聚的粘合剂。有了共识,民众思维与行为才会有所依据,社会才会安定有序。只有积极向上、多元发展的社会文化,才会孕育出良好的价值观和社会共识。

  因为五四、文革等社会运动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中国传统文化受到严重破坏。因为社会和文化精英的刻意倡导,民众对传统文化始终保持一种非理性状态。从之前的盲目排斥到最近的盲目追捧,这都不是文化建设应有的态度。对西方思想与文化的过分爱慕,则从五四开始,一直延续至今。这种在没有根基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文化,必然是根基不实、表里不一的文化怪胎。

  当下中国最值得忧心的是价值真空、信仰缺失、共识缺乏。传统文化逐渐式微,主流意识形态因为自身生产与建设工作的滞后,对新时期民众心理影响面临困局。当下民众出现价值真空是情理之中。因此,在当下中国城市与农村,基督教和佛教大行其道。还有大多数民众无信仰可信、无正确价值引导,新生代农民工、大学生频频自杀就是很好的例证。

  改革进入深水区,既得利益群体基于自身利益阻挠改革向纵深推进,社会逐渐被撕裂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共识也不复存在。社会需要一个新的共识,引导各个阶层共同把改革推向深入。无价值、无信仰、无共识目前还体现在弥漫社会中的“造假”文化。为了追逐自身利益最大化,无底线的造假,不顾他人的安危。这种现象各个领域都有,最明显的就是最近的食品安全危机。以致中国总理温家宝也多次说道,企业家道德严重滑坡。这种滑坡的背后,在个人是信仰、价值的缺失;在群体则是诚信、责任等社会共识的缺乏。

  当下中国文化乱象表现最明显的是文化经典庸俗化、文化生产庸俗化。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庸俗化使用是对文化的亵渎。最显著的例子是前一阵社会上的国学热,打着复兴国学旗号进行商业运作,其对文化建设无实质意义贡献,反而伤害了国学在民众心目中的形象。最近发自重庆、开始红遍全国的红歌,其在当下是有建设性意义的。但是行政命令干预下的红歌传播,恐怕只能取得一时之表面效果,因为其对红歌产生的历史社会背景没有进行阐释,让新时期民众无法产生对红歌内涵的深入理解,这样的传播方式很难深入人心。

放松文化生产的管制

  文化生产庸俗化是指盲目吸引眼球的文化生产方式,从古装戏、谍战剧,到鬼怪小说,再到电视节目的雷人、媚俗等,无不是当下文化生产庸俗化的直接表现。另外,文化生产庸俗化还体现在无原创性,复制、山寨流行全国。从学术研究,到图书领域,再到影视节目,大量复制和模仿西方发达国家。现代文化就是西方文化,这难道不是中国人的一种悲哀吗?!

  那么,中国如何实现文化复兴呢。 首先,回归传统,从传统中吸取精华和养料。香港中文大学金耀基先生曾经说过,“没有‘没有传统’的现代化”。他同时指出,欧洲的文艺复兴是向古典文明“回慕”而形成西方近代文明。回归传统,但不是消费传统,在严肃认真学习传统文化基础上,准确理解其产生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其生产的时空背景,从中吸取超越时代发展的精华,为当下文化生产所用。

  其次,准确判断社会形势,挖掘社会所需。文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反映,也是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要发展、复兴文化,必须要深挖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从而在文化发展的方向与条件上提供进一步的引导和支持。这样经济社会发展与文化发展会相得益彰。要说明的是,这里的内在需求是从长远发展角度看的需求,而不是短期的一时之需。

  最后,放松文化管制,破除文化生产“窄门”。先秦时期是大家公认的思想文化发展最绚丽灿烂的时期,而那时正是文化管制最少的。再放眼世界各国,没有哪个先进文化是管制出来的,都是民间自我发展起来的。在不触及根本政治问题的基础上,政府部门应该对文化生产少一点管制,多一点支持和引导,让文化人做文化事业,会对文化的繁荣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下文化生产庸俗化一方面有市场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有管制“窄化”生产的因素。重重限制之下的文化“窄门”,生产出来的是一个畸形的文化。政府应该意识到,政府不可能做到永远有先见之明,应该放手让民间、让社会自己去建设发展文化。政府能做的至多是站在社会长远发展角度,引导社会主流文化。

  如此,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中国建设才有可能,文化中国之崛起才有希望,中国梦将会更加圆润和厚重,也更加温馨可亲。

作者任职于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