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版纸印刷:文革“笔杆子”关锋的人生结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8:07:00
文革“笔杆子”关锋的人生结局 【 作者:党中    来源:《扬子晚报》    点击数:7161    文章录入:扯淡网 】 关锋原名周玉峰,又名秀山。1938年,年仅19岁的关锋,担任了中共山东乐陵县委书记。由于做党的地下工作的需要,他在20岁那年,改名为关锋。

1955年,中共中央党校在山东省成立了中央党校第四中级党校,关锋担任了中共中央第四中级党校副校长。

在1957年反右斗争中,关锋成了“左派新秀”。关锋很快就受到了中央的重视和重用。1958年6月1日,中央创办《红旗》杂志。关锋被调到《红旗》杂志,编辑专供毛泽东参阅的《思想理论动态》,后来又调到中央政治研究室工作。他逐渐引起了毛泽东的注意。毛泽东酝酿发动“文革”时,关锋被作为《中共中央通知》(即“五一六通知”)的起草人之一留在了毛泽东身边工作。

1967年1月10日,受林彪之命主持《解放军报》的关锋,在拟定《解放军报》的《宣传要点》时,就提出了“揪军内一小撮”的口号。经查,这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提出“揪军内一小撮”口号比较早的文件。可以说,关锋是“揪军内一小撮”口号的发明者之一。关锋起草完这个《宣传要点》之后,报送给江青。江青批示:“同意。”江青又转送给林彪,林彪在这份文件上批道:“完全同意。”这样,“揪军内一小撮”的口号,在全国范围内提了出来。

武汉“七二○事件”发生后,已经到达上海的毛泽东对“文化大革命”的形势作了重新分析。

在分析中,他已经对过“左”的做法产生了疑问,对王力、关锋、戚本禹等人已开始表露出了不满的情绪来。但关锋并未认识到这一点,他还继续按照他“揪军内一小撮”的认识来行事。7月,关锋主持起草“八一社论”,他拉来的具体执笔人是林杰。8月1日,这篇题为《无产阶级必须牢牢掌握枪杆子——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40周年》的社论公开发表了,并且立即在全国引起震动。北京各大专院校的造反派们北上、南下串联,联合各地造反派,“揪军内一小撮”,各地造反派趁势冲击军事机关,抢夺枪支弹药,制造事端,刚刚通过解放军“支左”而稍有稳定迹象的局势,又被搞乱了。

这篇社论引起了毛泽东的震怒。8月上旬,毛泽东在上海看到这篇社论后,在这篇社论旁边写道:“大毒草!”“还我长城!”很显然,毛泽东对动摇人民军队不能容忍。毛泽东的这一批示,很快就传到了中央文革小组那里,引起了这帮“左派”大员们一阵惊慌。本来,在拟定新华社电讯稿时指示要写上“揪军内一小撮”的康生否认自己说过这句话,签批这篇“八一社论”的陈伯达赶紧把责任往下边推。执笔人林杰当然在劫难逃,而关锋作为主持起草这篇社论的人,推不掉责任。

看出了“王、关、戚”是坏人,并且首先提出要解决“王、关、戚”问题的是周恩来,周恩来在坚定了对“王、关、戚”的认识后,找到杨成武谈话。以后就发生了上文所述的事情:毛泽东对“王、关、戚”的问题做出了批示,周恩来召开会议宣布了毛泽东的指示,关锋和王力一起被“请假检讨”了。



关锋“请假检讨”后,先是被关押在钓鱼台2号楼。1968年1月按照中央决定,关锋被关押进秦城监狱。不久,关锋的党籍被开除了。

1982年1月,关锋被释放。考虑当时的各方面情况,中央决定对关锋免予起诉,维持原来的开除党籍的决定不变。

关锋被释放出来后,一直住在《红旗》杂志(现在的《求是》杂志)的宿舍里,与妻子、孩子共同生活。由于关锋仍有公民权,也就有写作和发表文章、著作的权利,因此,晚年的关锋又拿起笔来,开始了他一生所爱好的写作。

对于“文化大革命”的往事,他不愿意再回首。他公开讲,对于“文化大革命”这段历史,他奉行“四不原则”,即“不看、不想、不谈、不写”。对那些要访问他的人,他也都婉言谢绝。即使和熟悉的人,凡有谈到“文化大革命”的事情时,他都回避不谈。

关锋于2005年春去世。(扯淡网 http://www.cheda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