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币:中法两国议论文写作教材个例之比较(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5:33:27

中法两国议论文写作教材个例之比较(一)

 

福建省福鼎市第一中学高中部  林承雄

       

    议论文是中学阶段写作教学的重要文体。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学生议论文的写作能力?科学合理的教材设计,是基本的前提保证。将写作知识内隐于例文,以导读问题启发学生领悟表达技巧,创设生活化的真实性的写作情境,这是中学阶段写作教材编写应遵循的基本原则。下面,试以法国《写作实践与阅读》第5册的《讨论和讨论的思路》(杨汝珍译 选自《九国语文教学资料》(夏承虞 选辑 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85年第一版)这一节议论文教材为例,与中国人民教育出版社的两种语文教材中的议论文单元体系进行比较,进而探讨议论文写作教材设计编写的改进方向。

 

一、法国议论写作教材单元《讨论和讨论的思路》的编写特点
     综观《讨论和讨论的思路》这一节议论文教材选译文字,我们可以鲜明地发现它对现实生活的贴近,由读导写的紧密联系,以及整体与局部的、单项与综合的合理过渡。这一节教材的内容由例文和练习两部分组成。《易经》中说:“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例文在写作教材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要素。选择合乎写作主体认知水平与心理特点的好的例文,对于提高写作指导的效率大有裨益。本节教材的例文,内容平易,适合学生阅读,可以说是学生的一个适宜的摹本。下面先对这个摹本的好处试作分析。
    从议论话题看,它比较注重对现实生活的观察与思考。所选两篇例文(《变化莫测的时装》、《速度》)均着眼于现实社会生活中具体而微的现象,无论是引出观点的材料,还是用以佐证观点的事实,都是生活中的实实在在、司空见惯的例子。这种启发学生贴近生活、敏锐观察、积极探究的议论表达的教学指导观,值得我们借鉴。
     从观点表达看,它比较强调写作主体的个人感悟。如“我觉得,法国的时装变化之快是惊人的”;“我认为,我们时代的主要错误是,对一切事情都追求速度”。这些观点的陈述都是基于个人的思考、判断而得出的,并不像我国中学生议论文中大量出现的“我们要…‥”之类的套板的陈词滥调;并非自觉地趋同、迎合公共话语,“代圣人立言”。这种倡导写作者发表作为写作主体的“你的意见”“自己的意见”,尊重主体个性化思想领悟和情感体验的写作教学理念,也很值得我们借鉴。
    从语言风格看,它倾向于朴素、自然、活泼、生动,把深刻的理性哲思内敛于丰富的感性描述中。它不旁征博引以故弄玄虚,也不纵横捭阖以作高远深奥之态,而是信手而拾生活绿树的落英,“半瓣花上”言感悟,故此文字洗练,或从容闲适,或婉而善讽,都能击中要害。表达方式上,议论与叙述交融。两篇例文的语言,前者更朴素平实,而后者穿插了较多感情饱满的描写性语句,更加生动、形象。尤其是《速度》一文二、三段的对比手法表达了作者对速度快慢之于人的身心关系的思考,铺陈式地列举生活中疲于奔命与优游自适这两种生活样态,来促引读者与之一起反思。
    光有好例文,还不够,科学、精当的练习设计也是至关重要的。
     国内的中学语文写作教材基本是与阅读、口语交际等混编在一起的。在编写上一般都安排了相关的写作指导知识短文。而从节译的法国议论文写作教材看,它不提供写作方法与技巧解说之类的知识文,而是将议论表达的一些技巧知识等打散渗透到练习中来点拨学生去发现、去领悟、去掌握,这是典型的问题发现和探究教学设计策略在写作教学中的成功应用。
    先看第一篇例文后的练习设计:
    1.在这篇短文中,作者对赶时髦所做的重要批评是什么?

2.对某些现象的批评是客观的,而对有些现象的批评却是夸张的,用黑色笔划出第一类意见,用红色笔划出第二类意见。

3.试用讽刺的手法批评现在过分赶时髦的风气,或为赶时髦的风气辩护(例如,指出如果时装不变的话,社会生活将会怎样)。

以上三道问题是围绕文本而设问的。第一问是引导学生筛选、提取本文观点。第二问是引导学生比较辨别作者对赶时髦现象所持批评态度的差异:是客观的,还是夸张的,带有主观的意气倾向的;并提出了分色标记的方法。第三问则引导学生加入例文有关赶时髦现象利弊的讨论,这是引领学生读者与文本内容展开对话。这样的练习设计,提供了自由度较大的讨论空间,或站在批评的立场,或从赞成的角度为之辩护;而且在表达手法上提出了具体要求,如“用讽刺的手法”(实际上,例文中的3、4两自然段的议论语言就带有鲜明的夸张变形色彩,有婉讽的意味。如“又有一段时间,女人的脚占据了这一位置,鞋跟变成了一座高大雕像的基座,把人支撑到空中”“谁能相信,建筑师们常常根据女人们的服饰而被迫加高、降低和加宽房门,他们的设计准则也要随着时装的变化而改变”)还还在思维的方向上做了提示,如“(例如,指出如果时装不变的话,社会生活将会怎样)”。
    从上述分析,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法国议论文写作教材比较重视从读中悟写,从例文的精读指导中让学生领悟并掌握议论的表达技巧等写作知识,这样比静态的、抽象的概念阐述要生动活泼得多。

   除了紧扣文本设计精读思考题来启发学生领会和掌握写作表达的技巧之外,法国议论文写作教材还强调作文表达与社会现实生活的有机联系。且看如下的练习设计:

4.以“电视的利和弊”为题,列出一篇议论文的提纲。

利:                                举例:

                                                                   

                                                                  

                                                                  

                                                                  

弊:                                举例:

                                                                  

                                                                  

                                                                  

                                                                  

结论:                                                  

5.针对下列的话题,编写一段对话,发表你的意见。

①奶奶说,在她年轻的时候一切都比现在好。

②有人说,长期生活在大城市里是幸福的。

6.论述下列事物的利弊:

①商业广告。②学校纪律。

7.对下列问题发表意见:

①到海滨度假还是到山区度假。

②徒步旅行还是乘车游逛。

8.分组讨论下列问题,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

①大规模的体育比赛(如绕法国一周的自行车比赛,汽车越野赛)是否有必要。

②有些冒险的体育项目(如登山)是否有必要。                         
       第4-8题,主要是指导学生学写议论文。从提纲编拟到段、篇的写作,都贯穿着生活化、情境化的真实性、民主化的写作教学训练设计理念,重视口语交际与书面表达的综合。上述这些议论话题,贴近学生的家庭、学校或社会的现实生活,亲切平易,将辨证的、批判的思维贯穿议论表达中,这是其鲜明特点。
(续见(二))

中法两国议论文写作教材个例之比较()

 

二、中国议论文写作教材单元《议论要有理有据》与法国议论文写作教材《讨论和讨论思路》的比较

下面我们以人教社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语文》(第三册)中的三个议论文写作单元教材为例,剖示其体例结构与编写思想。
      这套教材中,写作与口语交际是合编在一起的。依次是:
    第一单元  议论要有理有据
       讨论
    第二单元  议论要有条有理
       辩论
    第三单元  作点辨证分析
    为节省篇幅,以第一单元为个案分析。
    《议论要有理有据》这一节议论文教材主要由【学习重点】、【写作指导】、【写作练习】、【课外练笔】四个部分组成。其中【写作练习】分片段作文与整篇作文两种类型,分别配有【示例】和【借鉴实例】
    《讨论》这一节口语交际教材主要由【学习重点】、【表达指导】、【口语练习】、【借鉴实例】、【课外练习】五个部分组成。
    从体例结构看,法国的议论文教材简约、精练;而中国的,则系统、严整。从训练的目标看,法国的议论文教材是内潜,而中国则外显,如【学习重点】中列出具体明确的“能力指标”,如:1.论点正确、新颖,有针对性 2.论据可靠、典型、新鲜。
    从指导策略看,法国的议论文教材是隐性,重暗示、点拨;如例文二之练习第2题中的提示:“作者借助一些事例生动地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从第二段中划出这些事例”,在提示中告诉学生写作议论文选择事实论据要生动。而中国的则明示,重规范、原则。多用高度规定性的话语来陈述,如“面对同样正确的几种观点,选择哪一种来立论,还要注意两点”“要想做到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必须注意下列几点”等等。
     从例文选择看,二者都注重例文的示范性,法国的更讲究例文语言的通俗性,而中国的则更强调文采,尤其是《宇宙应该是和谐的》这篇例文选自《全国著名中学作文精华赏析》,其议论话语含有很鲜明“代言”性质,如“更重要的是,我们应当看到……”“考古学家告诉我们……”“我们深信……”这都表明了公共话语对个人话语的同化。 
    从例文功能看,法国是例而导研,即通过设问引导学生品读例文悟得作法规律性知识;如第二篇例文后练习的第6题:对“速度”这类事物的批评往往是激烈的、过分的,人们称它为抨击性文章。运用上面文章所采用的方法,写一篇抨击某些事物的弊病的文章。如,现代化的起居设备、密集的高大的建筑群、赛马、赌博等。中国则例而评点(如整篇作文的【借鉴实例】)或仅仅举例(如片段作文的【示例】)。直接评点例文的特点、好处,明则明矣,但由于略去问题探究,略去习作者与例文之间的动态对话过程,而只是静态的罗列,可能不利于学生吸收和转化
    从练习设计看,二者都注意到片段与整篇的搭配,都注意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和批判思维。话题材料都讲究与学生生活的关联,都要求写出自己的看法。中国的【写作练习】更着眼于练习标高的设定,注意标高与【学习重点】要求的匹配。如片段作文中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整篇作文中要求“做到有理有据,观点、材料力求新鲜”。
     从书面作文与口语交际的关联看,法国是将口头讨论与书面表达相结合。如例文一练习第8题要求“分组讨论下列问题,然后写出自己的意见”,这就将说和写打通,并渗透着合作学习的思想。而中国则在《议论有理有据》这节议论文写作教材之后插编了口语交际《讨论》。同样是讨论,二者含义有别,在法国而言,作为一种议论文的书面表达(也融合了口语交际的部分内容);在中国而言,是纯粹的口语训练。
    下面,再与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语文(必修)》(第三册)中的“表达交流”系列的议论文写作单元教材比较,看编写思想的演进。
    这套教材中,写作表达与口语交际是仍合编在一起的。依次是:

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

学会宽容  学习选择和使用论据

善待生命  学习论证

爱的奉献  学习议论中的记叙

讨论

就写作教材内容结构的繁简看,新教材的议论文写作教材变得简约了。以下试以《多思善想 学习选取立论的角度》这一单元为例简要分析。该单元由“话题探讨”、“写法借鉴”、“写作练习”三部分组成,与旧版相比,它删除了“学习重点”、“课外练笔”,增加了“话题探讨”项目,把“写作指导”改为“写法借鉴”,对写作基础知识的解说更精要了,而且将它结合到话题探讨和具体实例的解说中去,更利于学生认知。例如话题探讨部分,该单元列举了《事物的正确答案不止一个》、《滥竽充数》、《祝福》《项链》、还有“开卷有益”等成语这些具有多向思维结果的案例,启发学生多思善想。“写法借鉴”项目中的解说也简明扼要。如编者在解说“找到多种议论角度后,怎样进行比较筛选、找到最佳角度呢?”这一问题时,指出“找新颖的角度”“找针对性的角度”这两点,并简要举例说明。值得注意的是,教材编写者对写法借鉴的指导还有意地设置了留待师生扩充的空白,诸如“你是否同意上面的分析?你认为怎样的议论角度才是新颖的和有针对性的?除了新颖和有针对性以外,选取议论角度还要注意什么?”之此类的设问,对教材的使用者而言,具有更大的弹性空间。但就教材内容的生活化、社会化与写作话题的真实性情境看,仍有很大不足。

 

三、由中法两国议论文写作教材之比较生发的思考
    通过对节译的法国议论文写作教材的分析,以及与中国议论文写作教材的比较,我有一个明显的发现,那就是法国的议论文写作教材的编写思想比较关注例文阅读对写作结构的迁移效应。
    耐石(Nash,1993)根据根特那(Genter)的类比结构映射模型进行了文章阅读向写作迁移的类比效应研究。研究者通过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认为,文章的类比结构映射过程是一种比较复杂的认知操作过程,这个过程的实现需要两方面的因素:第一,主体是否具备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第二,主体是否具有结构迁移的心向,即主体是否主动地有意识地运用先前的文章结构完成后面的的目标文章。如果主体不具备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则是弗拉维尔(Flavell)所说的具备性缺失,即主观透明度不够。这时,需要给予学生信息性提示,促使其对文章结构的把握,这有利于结构映射的实现。如果主体缺乏结构迁移的心向,则是弗拉维尔所说的应用性缺失,这时就需要给予学生意向性提示,促使其形成将源文章结构迁移到读后写作的目标文章的心向。如果两者都具备,那么是否给予提示,给予何种提示,对于迁移效应来说,都不会有太大的意义。而从长期的写作教学的实践过程看,绝大多数学生的主体把握文章结构的能力和结构迁移的心向都偏弱,而有赖于写作教材例文(包括练习)的提示引领和教师的点拨指导。
      由上述的文章阅读向写作迁移的类比效应研究的基本原理,我们可以明显地感觉到编者是在用“信息性提示”有条不紊、循序渐进地引导习作者去认知、把握源文章的结构的思路,训练学生有意识地运用先前的文章结构完成后面的目标文章——片段或全篇。诚如叶圣陶先生所说的“文章思有路,遵路识斯真”,法国这节议论文写作教材的主题是“讨论和讨论的思路”,编者在引导学生精读例文时,就在理清思路方面下功夫,特别是在论点的提出与论据的选用方面,编者作了细致的点拨。甚至在目标文章的写作上,编者也提供了支架,如例文一的练习第4题,要求为“电视的利与弊”这篇议论文写一份提纲,启发习作者议论要讲究条理。
    文章阅读对写作结构的迁移实验研究还表明,源文章的结构及主体对源文章结构的把握越清晰,对目标文章结构的映射效应就会越显著。这节法国议论文写作教材的源文章—“例文”,经由练习环节的阅读设问指导学生对例文进行精细加工,帮助学生生成议论文结构的图式,这对目标文章——“片段作文”或“整篇作文”的顺利完成发挥了积极的迁移效应。

总之,作文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心智技能,是一门能力型的学科。实践证明,有关作文的语法、篇章、修辞等陈述性知识的传授,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效果并不明显;而“程序性知识”和“策略性知识”才是作文教学内容的主体。精选适恰的例文(对目标文章具有映射效应的源文章),创设指向写作的程序性和策略性知识领悟、并内隐写作的陈述性知识的导读思考题和生活化、情境化、社会化的、真实性的写作话题,是优化作文教材编写的基本原则。
         
参考文献:
①②分别见于刘淼 著《作文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5月第1版,第110-111页与第112页。

 

附录:

(例文一)

变化莫测的时装

我觉得,法国人的时装变化之快是惊人的。他们忘了自己在夏天曾穿过什么衣服,也不知道在即将到来的冬天要穿什么样的服装,更无法预测的是,一位丈夫要把妻子打扮得时髦一些究竟得花多少钱。

要对她们的服饰向你作一准确的描绘是不可能的,一种新的时装马上会否定我现在所做的全部介绍和说明。就象时装工人的工作一样,在你接到我的来信之前,可能一切又变化了。

有时,发型不知不觉地升高了,而一次变革又会使之突然低了下来。有一段时间,发型的高度使得女人的脸位于整个身躯的中间;又有一段时间,女人的脚占据了这一位置,鞋跟变成了一座高大雕像的基座,把人支撑到空中。

谁能相信,建筑师们常常根据女人们的服饰而被迫加高、降低和加宽房门,他们的设计准则也要随着时装的变化而改变。

在这个多变的国度里,不管恶作剧的人们怎样说,女孩子们的装束已经和她们母亲的那个时代大不相同了。

 

(例文二)

速  度

我认为,我们时代的主要错误是,对一切事情都追求速度。速度使我们资源枯竭,速度奴役了人,使人们像忙碌的蜜蜂一样变得简单和愚蠢。

让我们观察一下吧,请看;他们飞快地起床;他们把水泼在身上;把滚热的咖啡灌到肚子里;他们在街上飞跑着;当有轨电车的发动机还在隆隆作响的时候,当无轨电车与天线接触的小轮喷出劈劈啪啪的火花的时候,他们跳上电车;他们扑向报纸,狼吞虎咽地阅读着,就好象他们要追上已发生的事情一样,五分钟他们已经读了六页;与此同时,电车从一个十字路口飞驶到另一个十字路口,嘎吱一声停下来,他们立刻从车上跳下来,朝工作地点跑去;他们从事自己的工作,用打字机打字,因为钢笔写得太慢;用电话吼叫,因为信件到得太迟。就这样,从早到晚,甚至一直到第二天。

有谁能够看到,季节的交替,缓慢得就象一个游手好闲的皇帝在打发他的时光一样。这天早上,明媚的阳光给城市和房顶上洒上一片金黄。街道远处的山影,笼罩着一层白色的晨雾,阵雨浇过的路面已经晾干,一个个水洼象钻石一样闪闪发光。一条有着古代绅士风度的狗翘着尾巴踱着步,一只鸽子在咕咕地叫,一只猫在房檐上徘徊着。它们可能谁也没有想到,人类,我们这些“蜜蜂人”,正象发射出去的火箭一样,隆隆作响,朝着目标径直前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