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发黑液: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海口骑楼一瞥(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3/10/05 08:28:10
优秀原创贴授予:仅关
顶顶华闻我行我秀斑竹委员会
上贴时间: 2010-3-8 23:7:20 (北京时间: 2010-3-9 12:7:20)
文章来源: 仅关?   (给该用户: 发私人信件   赠送礼物)
用户信息: 积分: 11685    现金: 22602元 (更多个人信息)
用户博客地址: http://jinguan.ddhw.cn (1097 篇)
[ 我行我秀 首页 ] [ 回复此贴 ] [ 引用回复 ][ 加入博客 ] [ 编辑修改 ] [ 删除此贴 ] [ 推荐管理 ]
 
前言(引子)      
历史文化街区是历史文化名城的有机组成部分,是特殊类型的文化遗产,又是广大民众日常生活的场所。为将我国的历史文化名街有选择、有步骤地介绍给国人、展示给世界,经文化部、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文化报、中华文化促进会等单位主办的首届“中国历史文化名街评选推介”活动于2008年7月启动,共有200多条街区报名参评。评选参照历史要素、文化要素、保存状况、经济文化活力、社会知名度、保护与管理等六大标准。公众投票总数超过140万张。
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街”已经揭晓。这十条“名街”分别是:北京国子监街、平遥南大街、哈尔滨中央大街、苏州平江路、黄山市屯溪老街、福州三坊七巷、青岛八大关、青州昭德古街、海口骑楼老街、拉萨八廓街。
海口的“骑楼建筑群”初步形成于19世纪20-40年代,距今有100多年历史,其中最古老的建筑四牌楼建于南宋,至今有600多年历史。
许多大商号都隐藏在老街的骑楼里,展开不见硝烟的经营大战。1931年,得胜沙街上的“海口大厦”(俗称“五层楼”)建成,那是建国前海口市最高的楼房,据说“骑楼林立,商贾络绎,烟火稠密”,是当时海口兴盛景象的真实写照。
骑楼的历史与海口早年的对外开放息息相关。晚清时期,《天津条约》的签订,使海口成为当时全国十大对外开放的口岸,许多在南洋谋生的华人开始回家乡投资建设,1849年,最早的骑楼据说是建在当时的“水巷口”,是船能直接开进来的地方,整片骑楼街区也就是从这里延伸开来,逐渐形成了现在的规模。
骑楼大多是上世纪初,一批批从南洋回来的华侨借鉴当时的南洋建筑风格所建。骑楼外表乍看斑驳古拙;但仔细欣赏,可以发现那些建筑上大多布满优雅细致的雕塑和洋派的装饰,很有些巴洛克的味道。骑楼楼层一般都不太高,两三层的居多,有些还保留着早前的商号、凭栏和门窗上的精美雕花。
那天正好天气不错,太阳快落山时,我到那里去扫了一阵片片,原想对骑楼作一个简单的介绍,但当我拍好回来清点照片时,更多的是失望。。。。古街不古,倒是被杂乱、破烂所充斥,现代生活对“骑楼景观”的破坏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一些建筑的细部确实倒也耐看。。。。
分上下两集,下集有些人文景观,反而有趣。。。。。希望大家喜欢!
















 
 
 
',1)">
 
www.ddhw.org---
上联:该吃吃,该喝喝,遇事别往心里搁。
下联:泡著澡,看著表,舒服一秒是一秒。
横批:开心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