铅弹:海拉尔的文物“羌姆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1:19:23

海拉尔的文物“羌姆巴”

古老的藏族面具艺术作为宗教文化和民间文化的载体,它的起源可追溯至一千四百年以前。“羌姆”面具艺术作为一种凝固着藏民族喜恕哀乐形象的表情艺术品,一开始就成为藏族悠久、凝重的文明发展史真实的写照物……

乞今为止,这是我所看到的最为精美的宗教面具。

当我在刚刚成立的海拉尔民族博物馆里,第一眼看到“羌姆巴”时,在为它的威严震摄的同时,更为它的制作繁复与精美所深深折服。

习惯性地整理好器材,准备拍下来。然而当时的博物馆还未开放(现在对外开放了)。

经过几次沟通,馆方最终破例同意我近距离拍摄馆藏文物展品。可我当时对这五只面具的准确名称都叫不出来。一开始我还以为这是萨满教的宗教法器。后来当我在鄂温克民俗博物馆,看到用桦树皮做的萨满面具时,才开始对这两种面具几乎完全不同的制作工艺和装饰方法,产兴想重新认识的兴趣。只可惜当时刚成立的海拉尔民族博物馆,还没正式开放,甚至连一本正规的藏品出版物也没有。

回来在查阅资料后,了解到,“羌姆”面具是多彩多姿的藏族面具艺术中独具风采的重要组成部分,“羌姆”意为跳神之意,藏传佛教寺庙每逢重要的佛教节日都要举行盛大的宗教仪式──“羌姆”跳神活动。

“羌姆”绝非一般娱乐形式,而是一种神圣、严肃、庄重的宗教仪规祭祀活动,担任表演的僧人都要着以宽大的神衣,手执法器,戴上象征神、佛、护法、鬼怪的威严而光怪陆离的宗教面具,在庄严雄浑的法号、唢呐和鼓钹的伴奏下,按照佛教密宗教义教规表演各种动作、以祭祀先祖、神灵,为芸芸众生消灾驱邪、祈祷福寿吉祥。

“羌姆巴”五色面具是藏传佛圣物。体形硕大,制作用料极为讲究,通体由珍珠串织而成,最明显的部位往往饰以红珊瑚和其它宝石。金属部分大都贴金或金。艺术造型原始夸张,设色明艳,对比强烈,整个面具富丽堂皇,威严震撼。在藏传佛教中,“羌姆巴”五色面具中的五色分别代表的寓义:

白色:象征纯洁、高尚、温和、长寿,也表普通男性。

蓝色:象征坚毅、勇敢、沉着,代表大鹏、猎人、渔夫。红色:象征热烈、权力、正义、奋进或智勇,代表国王。

浅红色代表国王身边的大臣。绿色:象征生命活力、胜利、功业、成就、德行、代表女性。

黑色:在藏戏中象征邪恶、罪孽、黑暗、反面人物,而在宗教“羌姆”面具中则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

藏族“羌姆”面具艺术在发展中,同时还受到来自印度、尼泊尔和汉地文化的影响。这些外来文化优势的营养,更促进了藏族“羌姆”面具艺术发展的多样化、系列化、程式化。

遗憾的是,目前为止,我仍然不能准确的分辨出这五个面具,分别代表藏传佛都中的哪一尊神祗。从宗教的意义上来说,两个不同宗教只会分属不同民族和地区。藏传佛教五色面具为什么会如此完整地出现并保留在历史上一直是萨满教的领地?

(来源:地理论坛 发帖者:njgf 查看原始贴 编辑:李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