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骨芳心电视剧:专家:国产大飞机在军事上的价值日益凸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22:16:32

    资料图片:2010年11月15日,国产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在珠海航展展馆首次揭开神秘“面纱”。展示样机包括驾驶舱和客舱前半段,前两排是头等舱,后边是经济舱。样机尺寸与真实飞机的比例为1:1,全长17米,高度5.6米,宽度为3.96米。 新华社记者 张毅 摄

    资料图:2010年11月15日下午,备受瞩目的中国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在珠海航展揭开神秘面纱,这是中国C919大型客机1:1展示样机首次亮相。按计划,C919大型客机2010年完成初步设计,2012年完成详细设计,2014年实现首飞,2016年完成适航取证并投放市场。图为两位空姐在C919大型客机展示样机的舱门前迎客。中新社记者 孙自法 摄

    国产大飞机C919后机身部段后段样件下线 

    港刊:中国空军演习提高攻防兼备的军事能力

大飞机,一般来说是指起飞总重超过100吨的运输类飞机,包括军用大型运输机和民用大型运输机,也包括150座以上的干线客机。目前在世界范围内能自主研制大飞机的只有美国、俄罗斯、乌克兰以及欧盟等少数几个国家和国际组织。

制造出我们自己的大飞机,是亿万中国人的梦想。曾经,这个梦想是那么遥远;如今,这个梦想的实现越来越近。在不久的将来,这个梦想将变为现实。

运十夭折带来了惨痛的教训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把航空工业作为支柱产业重点扶持,并把战斗机的需求排到第一位。1949年11月人民空军建立、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这两件事对我国航空工业的发展和作战飞机的研制,起到了极大推动作用。

在航空工业初创阶段,我国通过与苏联进行较大规模的技术合作,奠定了航空工业发展的基础,先后仿制出运五、轰-6飞机,1966年,西安飞机制造公司开始研制运七飞机。从运五原型机首飞到运七运输机研制启动,我国跨入了当时世界上少数几个能够批量生产喷气式战机的国家行列。

此时,世界上大飞机的发展迎来了春天。1963年12月,美军的C-141原型机首次试飞,载重量43吨。1968年,美军C-5A原型机首飞,两年后交付部队使用,载重量达到120吨。同一时期出现的还有苏联生产的安-22、伊尔-76等机型。

然而,正当国内航空工业呈现蓬勃发展势头时,“文化大革命”开始了,航空工业遭受空前劫难。社会动荡的影响使运七的研制几经反复,直至1974年底,运七飞机才试飞成功。被称为“英俊少年”的运七飞机,是新中国第一个正式投入运营的国产运输飞机,它填补了我国在中短程运输机方面的空白。

1969年初,运八飞机开始研制,然而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运八才进入小批量试生产阶段。以此为标志,我国航空工业初步掌握了中型涡桨运输机的设计制造技术。运八作为一款中型运输机,经过改进,如今在中国战略运输力量中扮演重要角色。

与运七、运八相比,最具悲剧色彩的是运十飞机。1970年8月,中央决定在上海研制大型喷气式客机运十。怀着为国争光的朴素情感,从全国各地调集来的500多名技术骨干,在当时极度困难的条件下,至1978年就完成了飞机设计。1980年9月,历经10年艰苦卓绝的奋战,运十终于在上海首飞成功,最大起飞重量110吨,客舱布置可达124至178座,最大巡航速度974公里,航程大于8000公里,可以从北京直飞欧洲、非洲。

运十的试飞成功,使中国成为美、苏、英、法之后,第五个掌握了制造100吨级喷气式飞机的国家。这一消息当时在世界上引起轰动,美国航空界权威认为运十研制成功一下子将中国的航空工业水平赶上来15年。运十的设计规范、适航标准和机翼气动等各方面都达到了当时世界先进水平,它先后在北京、上海、哈尔滨、乌鲁木齐、昆明和拉萨之间试飞,都没有发生问题。运十的研制成功为我国航空工业赢得了荣誉和国际地位。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正当运十研制进入成功试飞阶段,不知何故却中途停止研发,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它事实上已经下马。

导致运十下马的原因很多,从各方面的资料来分析,笔者认为,下马的原因首先是有关部门缺乏战略眼光,对西方大飞机制造商缺乏深刻的认识,导致国家的重大利益轻易地成了外国人干预的牺牲品。

其次,是西方大国的干预。1985年,西方大飞机制造商曾宣称:“如果不扳倒运十,我们的飞机就不好打进中国。”由此不难看出,西方大飞机制造商的干预是导致运十夭折的重要原因。

还有,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正处于国民经济调整期,大飞机研发经费十分紧张。同时,国家刚实行改革开放不久,民航事业刚起步,市场也有限。

最后,运十自身在油耗、噪音、疲劳实验、适航性等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运十的夭折带来惨痛的教训。它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经济损失,5.4亿人民币的投资付之东流。我国也错失了研制大飞机的良好机遇,中国航空工业在大型喷气式客机研究中迎头赶上的15年时间又失去了。运十的下马也挫伤了中国航空人拚搏进取的积极性,积累了丰富、系统实践经验的研制队伍不断流失。本世纪初,中国的天空上,干线飞机已是清一色的舶来品,中国的航空工业面临着严峻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