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骑三国无限元宝服:红杏枝头春意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9:08:11
  

玄武湖百花闹春游园会,名头很吸引人,仿佛一片花海,让你连立足的缝隙都没有一样。当然,那是夸张,其实玄武湖的游园会,集中的花卉展示也不过几处,以南京本地几种梅花为主的梅园,盆景园里的各种盆景花卉,以及古木展。入口处纵深排下去的梅花盆景多少有点误导人的作用。

梅花基本上已经走向落幕,倒是被误认为宫粉梅的红叶李,吸引够了游人的目光与镜头的追捧。

古湖神庙门前的行道盆景。

既然说到古湖神庙,就放张图来看看吧。这里是明黄册库的展览。

黄册库是专门用来存放户籍资料的地方。这些碎砖是当年的遗迹。

铜钩井位于湖神庙门前,光绪年间,在井中掘出了铜钩一具,井由此得名。

井边上的铭文,“大明”是好事者涂改的,应该是光绪时的事。

 

比利时杜鹃

好大的一株杜鹃

 

花店里有管它叫“韩国小姐”的,按这种称法,这一棵可以叫“大姐”

 

二姐

三姐

俏也不争春,瓜叶菊的色彩十分丰富

牛年了,要牛一点

梅花盆景

明代一株古树,年年开花

云南迎春

经考证,这就是我们常买来装点居室的银柳

仙客来

柳丝

 

绿化如此之好,人猿也来凑凑热闹

 
  • 综合
  • 博文
  • 博主
  • 音乐
  • 视频
  • 播主
  • 群组
最近顶了的博主:加载中…分享到新浪微博为了您的账号安全,请绑定邮箱李渔在《窥词管见》中说:“琢句炼字,虽贵新奇,亦须新而妥,奇而确。妥与确总不越一理字,欲望句之惊人,先求理之服众……有蜚声千载上而不能服强项之笠翁者,‘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是也……若红杏之在枝头,忽然加一‘闹’字,此语殊难着解。争斗有声之谓闹。桃李争春则有之。红杏闹春,予实未之见也。“闹”字可用,则‘吵’字‘斗’字‘打’字皆可用矣。宋子京当日以此噪名,人不呼其姓氏,竟以此作尚书美号,岂不由尚书二字起见耶?予谓‘闹’字极粗俗,且听不入耳,非但不可加于此句,并不当见之诗词。近日词中争尚此字者,子京一人之流毒也。”(此据《词话丛编》本)
李渔的文笔确实优美,可惜内容全是一派胡言!胡云翼《宋词选》P25说:“这首词在当时是著名的作品,作者因此而获得‘红杏枝头春意闹尚书’的称号。上段写春天绚丽的景色,确有独到之处,‘闹’字点染得极为生动。”王国维《人间词话》第46条说:“红杏枝头春意闹,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刘熙载在《艺概•词曲概》中也说:“词中句与字,有似触著者,所谓极炼如不炼也。晏元献‘无可奈何花落去’二句,触著之句也。宋景文‘红杏枝头春意闹’,‘闹’字,触著之字也。”
钱钟书在《通感》中也引宋祁“红杏枝头春意闹”和苏轼“小星闹若沸”(《夜行观星》)云:“宋祁和苏轼所用‘闹’字,是想把事物的无声的姿态描绘成好象有声音,表示他们在视觉里仿佛获得了听觉的感受。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两句都是‘通感’或‘感觉移借’的例子。”“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鼻、身等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通感的各种现象里,最早引起注意的也许是触觉和视觉向听觉里的挪移。……好些描写通感的诗句都是直接采用了日常生活里表达这种经验的习惯语言。……不过,诗人对事物往往突破了一般经验的感受,有更深刻、更细致的体会,因此也需要推敲出一些新颖、奇特的字法,例如前面所举宋祁和苏轼两句。”(见《文学评论》1962年第1期)
不管有人怎样批评,“闹”字的用法还是得到承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