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刺丝滚笼配件:马光远: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7 01:32:38
 中国改革30多年的两大共识:一是市场经济是迄今为止人类找到的最为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二是国有企业在竞争性领域的低效率是一个无法改变的事实,私人经济应该成为最重要的市场竞争主体。对于第一个共识,尚未发现有太大的质疑,1992年以来铁的事实已经雄辩地证明了中

相关公司股票走势

国走市场经济道路的正确性。然而,对于第二个共识,随着2003年以来国企的扩张和盈利的大幅提升,而遭到了颠覆性的质疑。

 

  特别是近年来,在很多领域出现了“国进民退”的情形,国企要不要从竞争性领域退出等本来在政策层面都已有定论的东西,也出现了很多争议。而国企的扩张,大幅度挤压了民营经济的生存空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的利润加起来都抵不上两大石油巨头。在理论上,所谓的“新国企理论”更是成为国企在竞争性领域长期存在的理论基础。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有必要思考:中国究竟应该建立一个以什么为主体的市场经济,是以国有企业,还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国企在竞争性领域的低效率真的改变了吗?国企真的赚钱吗?为什么真正的市场经济必须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等等的问题,已经到了不得不回答的地步。我希望能通过“再思民营经济”这个专栏,梳理我们在这个问题上混乱的思路,正本清源,为民营经济正名,避免中国改革的共识和大方向走入歧途。

  本月初,去鄂尔多斯参加经济观察报“十周年庆典”的系列活动,与当地人的接触中,深刻地感受到了民间借贷给当地人的生活带来的深刻改变。

  我当天演讲的主题是民营企业的公司治理问题,本来与民间借贷并无太大关系,然而,提问环节听众抛给我最多的问题,却是民间借贷的问题。当地人告诉我,目前在鄂尔多斯,已经没有任何不要利息的借贷行为了,即使父亲向儿子借钱,都要收取高额的利息,这已经为当地人所普遍认可。而对于因民间借贷而接二连三出现的债务纠纷案件,当地人并没有表现出过多的担忧。他们有理由相信,足以开采百年的煤矿给他们带来的财富,可以化解发展中的一切风险,包括已经积累至高位的房地产泡沫。

  作为一个以资源起家的城市,鄂尔多斯人经历了令人咋舌的财富快速积累的过程。大规模的城市拆迁和地下煤层,让这个中国内蒙并不起眼的城市人均GDP一举超过了香港。然而,这种资源带来的暴富过程与产业结构的变迁以及财富的投资途径却是脱节的。人均GDP远超国内所有发达城市的鄂尔多斯市,第三产业的比重却只有30%多,属于典型的“开着路虎去放羊”的产业与财富倒挂的模式。在产业落后,特别是金融业欠发达的情况下,累积的财富大多进入到当地的房地产领域。用一句话概括这一过程,即是将地下的煤转变为财富,然后存入地上的存钱罐——那些永远也不开灯的房子。而开发房地产的资金来源,80%依赖的不是银行信贷资金,而是当地极其活跃的民间借贷市场。一般城市银行的信贷总额为当地上一年GDP的130%,但鄂尔多斯2010年末全市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只有同期GDP的50%。

  根据鄂尔多斯官方调研的数据,目前该市民间借贷资金的规模应在1000亿元以上,利率为月息2分-3分(2%-3%)之间。而且,在今年紧缩的货币政策背景下,这样的数据显然不能说明鄂尔多斯民间借贷的火爆情况。根据当地一些企业和媒体人士的保守估计,民间借贷的规模应该在2000亿元以上,而最高的年利息在60%以上。这样,民间借贷与房地产之间就形成了泡沫和风险的互动。在鄂尔多斯的东盛区和康巴什,到处可见正在建设中的成片楼房。2011年,鄂尔多斯房地产计划新开工面积达1300万平米,施工总量达2300万平米,完成投资450亿元,计划销售商品住宅面积达1200万平米。这对于一个总人口仅有160万的城市而言,这样的建设速度和规模意味着,在外来移民比例并不大的情况下,当地人将至少拥有人均10套以上的房子,而这些房子又是以高息的民间借贷支撑的,一旦房地产泡沫破灭,风险的多米诺骨牌将砸倒游戏的所有参与者。

  从基本的逻辑而言,鄂尔多斯由民间信贷推动的房地产发展的模式蕴藏的风险无疑是巨大的。特别是,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由于缺乏江浙一带民间资本的金融和信用文化,民间借贷的信用风险无处不在,借贷者之间守信的潜规则并没有成为大家公认的生存逻辑。加上产业结构本身,特别是主流的金融业的落后,从而使得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的赌博意味更浓。当地政府多次表示要规范民间借贷,但只要看看当地金融结构的短缺,就会发现,民间借贷不仅无法消除,反而成为当地很多产业,包括中小企业最重要的资金来源。

  目前鄂尔多斯的资金供给在制度设计上呈现一种难以自圆其说的扭曲状态:一是正式的金融机构奇缺。在鄂尔多斯经济发展的同时,金融业却没有同步发展,除了中、农、工建四家国有银行之外,股份制银行和外资银行少之又少,根本无法承担为经济发展提供资金的基本义务;另一方面,为经济发展真正提供资金的民间借贷,却处于非法的地位,蕴藏着很大的制度风险。至于资本市场的建设,则更是一片空白。如果说鄂尔多斯的人均GDP已经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准的话,不客气地说,其金融业仍然处于草原放牧的最不发达状态。当然,这和中国金融业整体短缺不无关系。以中美两国金融的数据为例,目前,中国的GDP是美国的40%,而在美国,以银行命名的机构有8500多家,而我国称之为银行的机构只有300多家,美国是我们的30多倍。也就是说,中国金融机构总体上并不能支持实体经济的发展。而这样的短缺状况,在鄂尔多斯只是表现得更加突出而已。

  从人类历史上大国崛起的逻辑看,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在金融业欠发达的情况下,成功实现从欠发达国家向发达国家的嬗变。这个逻辑,同样可以放到鄂尔多斯身上,对于鄂尔多斯而言,产业结构的滞后和金融业的短缺,已经成为当地经济社会实现飞跃的最大障碍,人均GDP超过香港并未给其带来应有的尊重。鄂尔多斯未来发展的成败并不在于煤炭资源是否枯竭。国际上很多资源型的城市,因为未雨绸缪及早发展金融业,避免了资源枯竭,城市衰落的规律。笔者在论坛回答问题的环节,对于鄂尔多斯的长盛不衰给出了我的金融逻辑:鄂尔多斯应该将自己定位于未来中国北方的金融开放和试验城市,成为中国北方的金融中心之一。“金融立市”应该成为鄂尔多斯最重要的城市发展战略之一。金融的决策者们也可以考虑将鄂尔多斯作为民间金融合法化的试点。这样一个仍然处于财富快速积累的城市,这样一个主流金融业极其落后而民间借贷非常活跃的城市,作为开放金融业的试点,不仅风险可控,而且还可以探索出欠发达地区金融业如何发展的基本逻辑,并及时释放民间借贷累积的风险。这无论对于鄂尔多斯,还是鄂尔多斯的民间借贷,以及对于中国金融业而言,都将会是一个多赢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