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牛机械有限公司招聘:纳米硒对肉鸡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23:52:47
纳米硒对肉鸡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郭舒媛

(华南农业大学  动物科学学院)

 要:硒是有机体必不可少的微量元素之一,纳米硒是以蛋白质为核、元素硒为膜、蛋白质为分散剂的纳米粒子。纳米硒对畜禽生长性能、免疫机能、繁殖性能等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具有低毒性、高生物活性的优点,在动物生产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文主要研究纳米硒和亚硒酸钠对肉鸡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岭南黄雌雄混合雏780羽按试验要求分为1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两种硒源分别以0.1、0.2、0.3、0.4、0.5、1.0 mg/kg六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配制成12种试验日粮,基础日粮作对照。

结果:(1)亚硒酸钠在0.2~0.5 mg/kg添加水平肉鸡处于生长高峰,1.0 mg/kg硒添加水平肉鸡生长显著低于0.2~0.4 mg/kg硒添加水平。纳米硒添加1.0 mg/kg,肉鸡生长仍然保持在高峰平台。硒添加浓度在0.1~0.3 mg/kg时,亚硒酸钠和纳米硒对肉鸡生长无显著差异(P<0.05);硒添加浓度在0.4~1.0 mg/kg时,纳米硒组肉鸡生长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

(2)硒添加浓度在0.1~0.4 mg/kg时,两种硒对GSH-Px活性和全血硒无显著差异(P>0.05);在0.5和1.0 mg/kg硒水平上,纳米硒组GSH-Px活性和全血硒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

(3)硒添加浓度在0.1~0.3 mg/kg时,两种硒源对T-AOC、MDA和活性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硒浓度在0.4~1.0 mg/kg硒时,纳米硒组T-AOC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P<0.05),MDA和活性氧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P<0.05)。

结论:纳米硒用于肉鸡的Weinberg剂量-效应的最适剂量范围宽于亚硒酸钠,高剂量添加时比亚硒酸钠具有更强的营养生物学作用,对肉鸡的安全性更高。

关键词:硒  纳米硒  肉鸡  生长  抗氧化能力

 

硒是动物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对动物的生长发育、免疫机能和抗氧化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硒在最佳浓度和致毒浓度之间的安全限度非常狭窄,开发低毒、高效的硒源一直是硒营养研究的重点。纳米硒是纳米级的单质硒,小鼠急性毒性实验表明,以口服硒元素的量计,纳米硒的LD50=112.98mg/kg BW,亚硒酸钠的LD50=112.98mg/kg BW,显示出纳米硒的低毒性。张劲松等在小鼠的试验中发现:纳米硒在提高小鼠免疫功能、抗氧化和延缓衰老等方面作用显著。

硒的生物学功能主要是通过各种硒蛋白(硒酶)表现出来。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是动物体内重要的抗氧化酶,特异地催化谷胱甘肽还原机体内有毒的过氧化物反应,清除过氧化物,保护生物膜和生物大分子免受氧化损伤。GSH-Px既是一种抗氧化酶,又是体内硒的代谢库。本试验以亚硒酸钠为对照,研究了纳米硒对肉鸡生长和抗氧化能力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动物:岭南黄1日龄肉鸡。纳米硒:粒径30~80nm,平均粒径45nm,X光电子能谱的Se 3 d为55.3 eV(表明为零价硒,Se0)。亚硒酸钠(Na2SeO3):饲料级,硒含量1%。

1.2  试验饲粮(表l)

参考美国NRC(1994)肉用仔鸡营养需要配制。

注:1.多维微量元素预混料(每kg饲料中含量):VA 1500 IU,VD3 200 IU,VE 10 mg,VK 0.5 mg,硫胺素1.8 mg,核黄素3.6 mg,D-泛酸10 mg,叶酸0.5 mg,盐酸吡哆醇 3.0mg,烟酸25 mg,维生素B12 10 μg,氯化胆碱800 mg,生物素0.15 mg,锰 60 mg,锌 40 mg,铁 80 mg,铜 8.0 mg 和 碘 0.35 mg;2.ME为计算值

1.3  饲养试验和样品采集

岭南黄雌雄混合雏780羽按饲养试验要求分为1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羽。将纳米硒和亚硒酸钠两种硒源分别以0.1、0.2、0.3、0.4、0.5、1.0 mg/kg六个硒水平添加到基础日粮中,配制成12种试验日粮,基础日粮作对照,饲粮组成和营养指标见表1。充分混匀后,装袋封存备用,并分别取样,根据GB/T 13883-92 硒测定测定实际硒含量。在自由采食、饮水和24h光照的条件下,分为0~21d、22~42d、43~56d 三阶段饲养,记录鸡只生长状况。饲养试验结束后,每组选体重相近试验鸡8羽(雌雄各半),共104羽,给水不给料,禁食12h,屠宰。颈静脉采血,制备肝素抗凝血。

1.4  全血抗氧化指标测定

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总抗氧化能力(T-AOC)、丙二醛(MDA)、活性氧含量采用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提供的试剂盒,在CHEM-5半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

1.5  全血硒含量测定

采用GB/T 13883-92硒含量测定法。

1.6  统计学分析

各处理间平均值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中的最小显著极差法(LSD)。计算程序采用SAS 6.12中的一般线性模式进行。

2   

2.1  肉鸡生长性能(表2)

亚硒酸钠添加浓度在0~0.2 mg/kg,肉鸡生长性能随硒的增加而提高,显示效应-剂量关系;在0.2~0.5 mg/kg硒添加水平内处于高峰平台;1.0 mg/kg硒添加水平肉鸡生长性能显著低于0.2~0.4 mg/kg的硒添加水平。而纳米硒在0~0.5 mg/kg,肉鸡生长性能随着硒的增加而提高;纳米硒添加浓度在1.0 mg/kg,肉鸡生长性能仍然保持在高峰平台。

比较它们对肉鸡生长的影响可见:硒添加浓度在0.1~0.3 mg/kg时,亚硒酸钠和纳米硒无显著差异;在0.4~1.0 mg/kg时,纳米硒组肉鸡生长性能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

2.2  肉鸡全血抗氧化能力(表3)

不加硒的空白组肉鸡血液GSH-PxT-AOC均显著低于各硒源的不同硒添加水平;血液MDA和活性氧显著高于各硒源的不同硒添加水平。这一结果显示:肉鸡缺硒状态下机体的抗氧化能力差。

亚硒酸钠添加浓度在0.10.2 mg/kg时,GSH-Px的活性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0.3 mg/kg硒添加水平时趋于高峰平台,而0.40.5 mg/kg硒水平的各组GSH-Px活性则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而下降,但差异不显著;1.0 mg/kg硒添加水平组GSH-Px 活性显著低于0.20.4 mg/kg硒添加水平,与0.1 0.5 mg/kg硒添加水平差异不显著。纳米硒添加浓度在00.2 mg/kgGSH-Px活性随硒添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0.2 mg/kg硒添加水平时趋于平台,0.21.0 mg/kg硒添加水平的各组GSH-Px活性始终保持在高峰平台,并显著高于空白组和0.1 mg/kg硒添加水平组。由此可见:硒添加浓度在0.10.4 mg/kg时,两种硒源对GSH-Px活性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0.51.0 mg/kg硒添加水平上,纳米硒组GSH-Px的活性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

硒添加浓度在0.10.3 mg/kg时,两种硒源对T-AOCMDA 和活性氧的影响差异不显著;硒添加浓度在0.41.0 mg/kg时,纳米硒组T-AOC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MDA和活性氧含量显著低于亚硒酸钠组。

2.3  肉鸡全血硒含量(表4

亚硒酸钠浓度在00.4 mg/kg,全血硒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0.5 mg/kg硒水平时趋于高峰平台。纳米硒添加浓度在01.0 mg/kg,全血硒随着硒添加浓度的增加而提高。硒源添加浓度在0.10.4 mg/kg时,两种硒源对全血硒的影响无显著差异;在0.51.0 mg/kg硒添加水平上,纳米硒组全血硒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

3   

本次试验中,肉鸡日粮中添加0.11.0 mg/kg硒粉(化学纯,粉末状),发现肉鸡生长和抗氧化指标与不加硒的空白组无显著差异。Nuttal猜测,胶体状态单质硒具有生物活性。纳米硒由于是纳米微粒,便具有了表面及界面效应,其比表面积迅速增大,位于纳米硒颗粒表面的原子数急剧增加,悬键和不饱和键增多,表面能迅速升高,表面原子严重失配,活性中心显著增加,导致生物学效应发生了显著变化。纳米硒具有常规单质硒所不具备的生物学效应的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动物对硒的营养需要存在一个剂量范围,在这个范围内,硒对动物具有营养作用,而在这个范围外会引起硒缺乏症或慢、急性中毒,这种关系就是硒的Weinberg 原理,即硒的剂量-效应关系曲线。本试验结果表明,纳米硒和亚硒酸钠都能提高肉鸡抗氧化能力,但是纳米硒的最适剂量范围宽于亚硒酸钠,高剂量添加时比亚硒酸钠具有更强的营养生物学作用。研究报道,纳米金属毒性低,其传感特性和弹性模量可接近正常的天然生物组织,可使细胞在其表面生长,并具有修复病变组织的功能。按照徐辉碧等提出的硒毒性的自由基机制,GSH与硒(化合物)的不断反应产生大量活性氧自由基是硒产生毒性的原因之一。Gao等报道,纳米硒与GSH的反应速率仅仅是Na2SeO3GSH的反应速率的1/12.3

本试验表明,在0.51.0 mg/kg硒水平上,纳米硒组全血硒显著高于亚硒酸钠组,这可能与两者在体内的吸收和代谢途径不同有关。据Combs等报道,无机硒(亚硒酸盐)在鸡小肠中的吸收是被动的;为了使亚硒酸盐用于硒蛋白的合成,它们首先必须从氧化态的亚硒酸盐(+4)形式还原成硒化物(-2)的形式,与血浆蛋白结合后运输至肝脏,成为硒库中的一部分供硒蛋白合成。研究表明:纳米微粒由于粒径较小,表面积增大,与生物膜的粘着性提高,因此有利于增加微粒与肠壁的接触面积,延长接触时间,从而有利于吸收;纳米微粒能穿透组织间隙,也可以通过机体最小的毛细血管,而且分布面极广,这样就大大提高了物质的生物利用度;纳米微粒口服后大量地被胃肠道Peyer’s 淋巴集结的M细胞和肠上皮细胞摄取,也可经细胞旁路途径或小肠粘膜细胞胞饮而被吸收。纳米硒有较高的全血硒含量与其特殊的吸收、转运和代谢途径有关,其作用机制有待于进一步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