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魔女游戏汉化补丁:文化传统与人文关怀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6:25:38

文化传统与人文关怀

汪涌豪

  ▲ 十三经注疏   ▲ 新编诸子集成   ▲ 大藏经

  随着以人为本理念的确立,人的尊严与体面越来越受到全社会的关注。这种对人的生存状况、价值实现和自由程度的重视,无疑是中国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中国人自觉意识提高的证明。今天我们讲人文关怀,正顺应了这种时代发展的潮流。基于当下的现实,为真正实现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人作为物质生活、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的主体,他在当今时代所遭遇到的问题,是我们想要特别讨论的重点。

  今天我们为什么要讲人文?

 

  说起来很简单,因为今天的中国社会太缺少人文。现在,人人都在讲和谐社会与科学发展观,之所以我们的社会还谈不到和谐,我们的经济发展也远不够科学,很大一部分原因正与人文关怀的缺失有关。

  1. 现代化的特性与人文精神的流失

  现代化从本质上说,是一个用物质来衡量其进行程度的世俗化过程。基于这种特性,它的展开过程很容易使人沉迷于物质与世俗。对此,马克思·韦伯早就指出,它有形式合理与实质不合理的问题。前者是指它讲市场经济、公平竞争和私有财产保护,后者是因为在此过程中,人日渐受制于物,人的目标与价值的迷失。中国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仓促走入现代化的,由于人的身心准备不充分,造成许多问题,其中形式合理的背后,人受制于物的实质不合理显得尤为严重。

  如没能妥善兼顾经济发展与人性成长的关系,盲目将市场经济扩大为“市场社会”,以至视竞争为生存常态,财富为终极崇拜。加以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还不健全,有时资本与权力合谋,只讲利润最大化,不讲公平竞争的情况还较常见,整个社会难免出现善恶不分见利忘义的道德迷失,只关注当下不追求未来的存在迷失,更严重的,是隐性的意义沉沦与目标丧失的形而上迷失。人们为了嘴,跑断腿,整天栖栖遑遑,连抬头看一下天都觉得多余,已然不再是这个世界的主人,甚至不是自己的主人。

  问题出在哪里,仅在经济吗?显然不是,还在人文精神的流失。我们说,人文精神与关怀尽管不直接拉动经济,也不带来发明,但人们依然需要它,是因为它能提供一种自觉观念,能教人同情、敬畏与怜悯,教人在为世俗目标掌控外,还能留一点时间去思考人的精神提升与人类整体性的精神出路问题。前及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曾指出,西方人从事世俗化的商业并非尽出功利,还有通过努力成为上帝选民这样的精神追求。今天巴菲特和盖茨能捐出所有财产,不是因其道德修养有多高,更不是为了合法避税,而正基于西方文化造成的这种特殊的人文取舍与关怀。

  只有有人文关怀的人充实到市场经济当中,这个市场经济才是有序并有法可依的;这个现代化也才真正是由现代人实现出来的,才不至于人欲横流道德沦丧。不然,它很容易滋生罪恶。三聚氰胺这类事件已经告诉我们,一旦放弃了人文关怀,又缺乏道德自律与法律监管,这个社会会生出怎样的乱象。

  2. 现代人的迷失与人文关怀的缺位

  遗憾的是,在走向现代化过程中,许多人忘了精神层面的建立,既媚时而庸俗,又媚权势而恶俗,更多时候还不自觉地媚平庸的大多数,从而显得比庸常更庸常,是谓低俗。对前两者,人们还能注意规避,对后者往往习焉不察,如处在亚健康状态而不自知。它的症状是躲避崇高,消解神圣,对好事情也没有激情反应,不相信人生有田园诗意和精神梦境,结果自然会陷入精神麻木甚至焦虑的困境。借用新儒家唐君毅的说法,是孤悬半空,无着无落。

  首先是“上不在天”,从世界范围看,自十九世纪后,基督教世俗化,尼采宣布上帝已死,西方人一下失去神圣世界的庇佑。中国人从来务实,不向天致思,宗教意识本就淡薄,现在,既少了宗教信仰,又缺乏道德监管,再放弃自律,结果精神寄托就成为问题。其次是“下不在地”。文艺复兴以降,科技日渐发达,工具理性一枝独秀,世界日渐成为技术征服的对象,而不再是人诗意的栖居空间。中国的发展虽属后发,但追赶过程中工具性与物质化也日渐加剧,城市化带出的高楼大厦与灯光璀璨,把人的视野切割得支离破碎。在这样逼仄的环境中工作生活,其作为“零余者”的生存压力可想而知。

  然后是“外不在人”。产业革命以后,工商业高度发展,将西方社会的原有结构和人际关系都改变了。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面对工业化、城市化的汹涌潮流,人际关系也越来越趋于物质化,人间守望之情越来越被组织分工、权利义务这样的市场原则所代替,平时你好我好,关键时谁也无法信赖对方。这种情况既加重了人际的冷漠,也提高了社会运行的成本。最后,所有问题都结穴于人的内心,人原本宁静自足的心灵沦为纷扰不安的战场,精神焦虑增加,幸福感下降,心态失衡频发,自我成就意识严重缺乏。有时为了停在原地,都得拼命往前跑,是所谓“内不在己”。凡此种种,都是失落了人文精神与关怀的典型征象。

  所以,现在除了讲GDP,人们开始讲“幸福指数”,讲如何发扬人自身的德性,输出真诚与关怀,造成社会的祥和与人的全面发展,这已然成为我们这个时代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何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资源?

 

  传统文化素来重视人的精神成长,其鲜明的道德视境与浓郁的人文关怀,不但具有拯救人性颓败的精神价值,还极大丰富了中国文化的思想宝库。对此,东西方许多哲学家包括科学家都推崇备至,以为它见解深邃,气象宏阔,具有纠补西方文化缺失的重大价值。

  1. 传统文化的人文取向

  中国人的“人文”概念来自《易经》,所谓“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因古代中国是农耕社会,靠天吃饭,不免常要观天,在此过程中,交互影响所致,产生许多关于天的信仰。但人吃饱后总会有精神追求,于是又有“人文”。至于用“文明以止”来作解释,是意在张大人的主体性,突出人正大公平地处理各种矛盾,用有助实现社会和谐的伦理习尚、典章制度,作为处理各种关系的栖趾之枝和立足之石,此所谓“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用此文明之道裁止于人”。它的具体内容见诸诗书礼易春秋等传统经典,还有历代人对它们的阐释与发扬,这些在今天统称为国学。

  其中“圣人情怀”、“君子人格”、“知行合一”、“正心诚意”等道德讲求,集中体现了传统文化对作为精神性存在的人的严格要求。而“貌恭色温”、“言信事敬”、“不忧不惧”、“无谗无佞”等修身原则,则体现了对人是否具有自觉的人文视境的重视与关切。这里,我们没时间展开对传统国学的系统介绍,只是想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文化的全部论说重点都在“成人”和“立人”,在人文精神和人文关怀的实现。古人通过尊崇与践行这种精神性关怀,养成高尚的人格,从而既不惮承担超越个体的家国责任,又主动肩负超越当下的文化慧命,并使这种文化代代相传。

  今天各位因忙于生存,无片刻空闲,听到责任与慧命这类话题,常觉空泛。其实它们具体而实在,往内说可培育人的德性,解决自我问题;往外说可改化人的言行,解决群我问题。诚如钱穆所说,它的出发点人尽知尽能,归宿处易到易达,中间过程又极广极大,所以比之西方的主体学说,更多对人的关怀与体贴,也更容易为人接受。据此,说它更具有自觉而强烈的人文取向,是完全可以成立的。 

  2. 传统经典的人文智慧

  以儒道为核心的传统经典很强调人的身心相与,这最能体现其言说的人文性。它告诉人,天大地大人亦大,人倘不能处理好自身的问题,就会摇摇无着,迷失方向。所以它要人不否定现世的欲望,但更注重精神的成长,并借此确立坚久的信念。有人说,市场经济时代,光讲信念太空,讲钱则很正常。但问题是,人常为此赔上尊严与自由,这就使所得与所失失去了平衡。对此,传统经典多有讨论。与西方讲资产是文明的基础一样,如儒家也讲士有恒产才有恒心。不过,鉴于财富具有天然的反和谐性,它更关注贫富对立的消除与社会公平的打造。它不厌恶财富,但更重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并要求其能在具体分派中用之有度,有大投托,现大格局。而一味“怀居”、“怀土”,则为小人,既不可谓士,更不可谓君子。至于不义之财与浮声虚名,更于我如浮云敝屐,此所谓“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所以它讲“行己有耻”,如《荀子》所说,“端然正己,不为物倾倒”,并不以位卑与清贫为耻;又讲“慎独”,如朱熹《大学章句》所说,在“人所不知而己所独知之地”庄敬自持,无丝毫放佚。

  传统经典又很重视人我相与,注重将一己身心的和谐推展到人际、社会和世界。亲人之间,“老安少怀”;国家之间,“远悦近来”;邻里之间,“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今天,随多元时代的到来,转型期的中国社会矛盾纷出,有时利益的双方各自站在自己的立场主张权益,简单地用法律裁断并不能处定是非。此时,如“温良恭俭”、“克己敬让”等传统训教所包涵的人文维度,就显出了特别的价值,它能有效避免“按下葫芦起了瓢”的窘境。至于面对人我对立的加剧,它不一味崇尚竞争,更无取“丛林法则”,尤其批斥一切为富不仁,对今天靠前市场经济体制,非竞争性获利,富裕后又不承担社会责任的先富者,还有宁可出巨资投放广告,也不做公益的暴发户,极具针砭作用。所谓“放于利而行,多怨”,孔子就指出,这样的贪利暴富,会遭人反感。有的人只想留财产给儿孙,以为“多买田宅,以长子孙”本是中国的传统,殊不知古人早就说过,“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如这孩子“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则益其过”。只是对这种传统文化,接受的人似乎不多。

  再次,传统经典很重视物我相与,人与自然的和谐,并以“天人合一”作为自己文化的根本精神。既不把自然看成是无生命的客体,又乐意通过与自然的亲和,回身欣赏过程中的自己。其所包含的“天人相通”的整体和谐观念,“天人互馈”的对立统一观念,“天人相应”的发展变化观念,“人与天调然后天地之美生”的以人为本观念,还有由这种“天人合一”本体论而产生的“知行合一”的实践论与“情景合一”的审美论,都给人安妥一己生命提供了极大的启示。至于它衍展出的“民胞物与”、“节用爱物”与“四时之禁”等思想,更有启发人低碳生活、保护生态的积极意义。

  在传承与创新中拓殖新的人文视野

 

  传统人文精神与关怀,可用为我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资源,就是对深入体认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也有助益,因其对人生存状况的关注,与后者突出人文关怀的维度,实际存在某种程度的关联。

  1. 传统人文精神的世界影响

  对于传统中国人的这种人文思考维度,以及崇通经致用、轻空谈春秋的实践品格,东西方都有很高的评价。布莱尼茨就称自己曾获益于中国的普遍和谐观念,普利高津也说中国的整体和谐思想与他研究的物理、数学有相通之处。他甚至说,中国的思想对于整个西方科学家来说始终是一个启迪的源泉。

  其实西方自有其人文传统,并早在古希腊时代就已孕育成功。其时,如苏格拉底等人提出要关心人的灵魂,用道德建成社会,堪称西方人文精神的宏大开场,更不要说以后的文艺复兴运动与启蒙运动。但与之相比,中国的人文传统仍有独到之处,即西方重“人”而它重“文”,儒家尤其如此,关注人的交往之道与群体和谐。故辜鸿铭说:基督教要人做一个好人,儒教是要人做一个好的群众。在全球化和多元文化的今天,后者的价值取向显然更能传达人文关怀的本意。

  故每个中国人,应如贺麟《儒家思想的新开展》所说,能有一点“中国气味”,并能“代表一点纯粹的中国文化”,又如钱穆《国史大纲》所说,对本国的历史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这既是对过去的铭记,更是对这种文化本有的人文性的确认。

  2. 新的人文精神的孕育与创造

  当然,不是说传统的人文精神与关怀不需要衍展与创新。全球化发展的态势表明,一切文化都相互影响,更何况我们已经是一个“跨文化”的存在。要更好地发展,仅和自己的历史、文化对话,显然是不够的。

  有鉴于传统人文诉求多重“仁爱”、“诚信”、“恻隐”等私德而少讲公德,多重“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以和为贵”的“伦理文明”而少讲制度文明,多期待以道德取胜的“君子社会”而少讲公民社会,其人文关怀的重点与方向,与市场经济条件下新的重商主义、功利主义必然会产生一种抗衡与紧张。如何防止简单的“发展主义”或“增长主义”,如何在提供好的公共政策产品,并调动各种要素参与分配的同时,坚持以市场为基础,以公平道德的制度作保障,都需要我们借鉴别人的传统,作出切实的调整。

  要之,对传统的人文精神与人文关怀,既不应妄自菲薄,也不能固步自封。而应在保持文化本位的同时,向一切文明体的人文传统敞开。中国的发展还在途中,要走的路还很长。为了走好前面的路,有时需安静下来,清空一下思想,以利于重新出发,这就是哲学上所讲的沉思活动。我最后想强调的是,人文关怀不但为这种沉思活动提供了内容,还为它的展开提供了充分自由的空间。而这也是我们今天要特别强调其重要性的原因所在。

  (静安区白领学堂的讲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