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雄心4美国入轴心:中庸的生活智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0:24:32

谈谈中庸的生活智慧

 

中庸作为儒家道德智慧之精髓,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理想,又是一种现实的道德实践活动。中庸之道上达与天,下至于地。它发端于浅显的知识,推究到事物的深奥精妙之处,昭然于天地万物之间。

 

何谓“中庸”

孔子曰“中庸之为德,其至矣乎。”(《论语.雍也》)王夫之也说:“中道者,即尧舜以来相传之极致,《大学》所谓至善。”中庸是最完美的道德。然而,何谓“中庸”呢?在一般人理解,中庸即平庸,折中、调和。这是对儒家“中庸”思想的大大的曲解。平庸、折中、调和绝不是中庸思想,否则《中庸》就不可能被儒家奉为经典了。那么,应该如何理解中庸呢?“中”,是恪守中正之道不偏不倚之意,庸,是“平常”(“极高明而道中庸”)、“用”(“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之意。中庸就是永远恪守中道,无过无不及。朱熹《四书集注·中庸注》说“过则失中,不及则未至”。《中庸.天命章》曰“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下位焉,万物育焉。”“中”是天下万事万物之根本;“和”是天下万事万物的普遍规则。达到“中和”的境界,天地万物就会各就其位,万物就获得了生生之德,得以繁育了。可以说,中庸思想核心即“中和”。

何谓中和?“中”者,是相对于“过”与“不及”而言的尺度的适当,即把握好“度”的问题。在儒家看来,无论是“过”还是“不及”都不是事物正常的发展状态,都可能导致事物向相反方向的变化。只有“中”才能够保证事物稳定的发展和变化,所以,叩其两端而执中是最合理的思想方法。中庸思想要求随时处中、要适度。只有随时把握“度”的智慧,思想言行才不会落偏,才能符合“中”的思想。“和”者,即和谐有序。“和”意味着多样性的统一,是不同性质的事物互动互生。“和”不是一团和气,而是“和而不同”。“真正的‘和’,真实的‘和’,符合乎中庸精神的‘和’,是‘和而不同’。这里所谓的‘和’,是既讲原则又讲团结,是在对立统一的基础上的和谐;所谓‘同’则是盲从附和,一团和气。我们所提倡的是前一种境界,而反对后一种风气。”[1]儒家向来都把“中和”视为中国儒家道德智慧之精髓。董仲舒说:“夫德莫大于和,而道莫正于中。”“和者,天地之大美;中者,天地之达理,圣人之所保守也。”(《春秋繁露》)

 

中庸的生活智慧

中国文化历史源远流长,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中国作为一个人治的社会,“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大学.道章》),中国文化自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所以,“中庸”不仅是建立在儒家人性证基础上的一种伦理道德观,同时也是一种思想方法,一种生活智慧。作为儒家伦理道德观,中庸十分重视“礼”的作用,即所谓的“亲亲尊尊”,主张通过个人修行,追求仁德,进而齐家、治国、平天下,故《中庸 》曰“君子慎其独也”。作为一种思想方法,中庸之道蕴含了丰富的生活智慧。如上所言,《中庸》的核心是思想是“中和”,所以《中庸》的生活智慧主要体现在两方面:“执中”与“和而不同”。换言之,中庸的真谛就是适度、圆融与和谐。

 

执中即“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要求人们遵循仁德——仁义礼智信来寻求和选择中道,使言行不倚不偏,符合仁德之规约;要求人们在行为中避免过度与不及,把握好分寸。《中庸》有“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荀子》记载:“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有欹器焉。弟子挹水而注之,中而正,满而覆,虚而欹。孔子喟然叹曰:‘吁!恶有满而不覆者哉!’”,这些都是儒家对“执中之道”的注解。秉承执中的精神,用今天的观点来看,就是一种适度、恰当地处理好人与自我、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融通意识和能力,我们今天所说的“欲速则不达”就是执中之道的运用。

守住中庸之道,“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孟子.尽心上》)儒家的“穷独达兼”的人生哲学就是执中之道的外在体现。处在自己该处的位子,做自己应该做的事情。不奢望自己位子以外的东西,无论富贵、贫贱、困境、患难之中,都能泰然处之。这样就可以时刻把握住“中”道,不偏不倚。孔子自身就有“天下有道则现,无道则隐”之说。宋范仲淹《岳阳楼记》自述其心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朝廷做官则思念百姓,浪迹江湖则感恩帝王,既不因高官厚禄而洋洋得意,亦不因失意潦倒而垂头丧气,不计宠辱,进退皆能把握中道,言行不倚不偏,成为儒家做人处世的典范。

有这么一个故事:从前,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硕大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人则提着鱼竿继续忍饥挨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蔚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的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他也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

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寻大海,他俩每次只煮一条鱼,他们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

一个人只顾眼前的利益,得到的终将是短暂的欢愉,这是“不及”;一个人目标高远,但也要面对现实的生活,是“过”了。只有把理想和现实有机结合起来,无过无不及,才有可能实行“中庸”之道。有时候,一个简单的道理,却足以给人意味深长的生命启示。

 

除了执中之道,儒家传统文化一贯注重“和谐”,《论语·子路第十三》有云:“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何晏《论语集解》:“君子心和然其所见各异,故曰不同;小人所嗜好者同,然各争利,故曰不和。”就是说,君子尚义,意见不必相同,而能和谐共事以成其事。内心所见略同,但表现形式不一样,比如都为天下谋,可以是出仕做官,也可以是教书育人,这种“不同”可以致“和”;小人意见虽同,但都是出于一己之私利,必然互起冲突,故难以合作以成其事,这种“同”必然导致了“不和”。

“和”的本意是和谐、协调,《论语.学而第一》“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就是说,和谐就是小大之事皆依之而成,必须以礼节之,只有合乎礼的和谐,才是真的和谐。不当和而和是为“苟合”。

和谐,就人与自身的关系而言,表现为内外一致,身心和谐;就人与自然的关系而言,表现为我与自然的和谐相处而臻至天人合一的境界;就人与社会的关系而言,表现为我与社会的和谐共生,个体与周围世界的互动中,肯定他人、他物的存在价值,和平共处,彼此尊重、彼此融洽。正所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和而不同”不是“苟同”,要懂得圆融变通。圆融的本质是高度的和谐与融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如何是圆融变通?先看下面一个故事:有一个秀才去买柴,他对卖柴的人说:“荷薪者过来!”卖柴的人听不懂“荷薪者”(担柴的人)三个字,但是听得懂“过来”两个字,于是把柴担到秀才前面。于是乎秀才问他:“其价如何?”卖柴的人听不太懂这句话,但是听得懂“价”这个字,于是就告诉秀才价钱。秀才接着说:“外实而内虚,烟多而焰少,请损之。(你的木材外表是干的,里头却是湿的,燃烧起来,会浓烟多而火焰小,请减些价钱吧。)”卖柴的人因为听不懂秀才的话,于是担着柴就走了。由此可见我们所说的圆融变通,就是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不要“一本通书念到老”,不做“一根筋”。[2]生活俗语亦有 “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一说。最近在网络上流传的一篇标题为《说话的温度》的小短文与此颇有异曲同工之味:“急事,慢慢的说;大事,清楚的说;小事,幽默的说;没把握的事,谨慎的说;没发生的事,不要胡说;做不到的事,别乱说;伤害人的事,不能说;讨厌的事,对事不对人的说;开心的事,看场合说;伤心的事,不要见人就说;别人的事,小心的说;自己的事,听听自己的心怎么说;现在的事,做了再说;未来的事,未来再说;如果,对我有不满意的地方,请一定要对我说!”面对不同的情况必须要用不同的办法处理,不能一概而论,所谓“一把钥匙只能开一把锁”,故而我们必须学会圆融变通,因时因人而宜。中国古钱币的造型外圆内方,可能就是受儒家“圆融变通”的生活哲学的影响呢!

从哲学意义上讲,“和”是内在的真正的和谐,是统一;“同”是外在的表层的相同,是一致。“和而不同”,就是追求内在的和谐统一,而不是表象上的相同一致。在总体目标不发生冲突的前提下,承认差异,包容差异,乃至尊重差异。1955年的万隆会议上,周恩来总理就曾明确的提出“求同存异”的处世理念,所以“和而不同”重在“和”而不是“同”。美国开发西部的早期,加州曾一度形成了淘金热,各地的人们纷纷奔赴加州淘金。而一个叫史密斯的人却另辟捷径,不是直接像别人那样去淘金,而是去向淘金的人卖水。结果,许多淘金者空手而归,史密斯却大发一笔,从此成了富翁。他顺应了淘金的潮流,这是“和”;但他没有盲目重复别人,这是“不同”。一个好的乐队,需要十几种乃至几十种不同的乐器各奏其乐,各发其声,从而汇成宏大动听的交响乐。反之,如果乐队中都使用同一种乐器,其单调乏味是可想而知的。我们的世界本来就是,也应当是一个“和而不同”的多样性的世界。可见,“和而不同”所表现出来的文化宽容与文化共享的情怀,不仅具有伦理价值,还具有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处世哲学的意义。

在工业化的今天,“和而不同”特别具有现实意义,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一项准则和一个目标。工业社会过分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为眼前的利益不惜“竭泽而渔”“杀鸡取卵”,严重破坏了人与自然界的和谐而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至今人类都在饱受其苦。“和而不同”,是世界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同而不和”的结果只能是共同毁灭。

党的十六大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并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也应该是“和而不同”的社会,是“求同存异”的社会,是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是对中庸“和而不同”思想的继承和发扬。

 

 

费孝通老先生在80寿辰聚会上,曾经意味深长地讲了一句16字箴言:“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我想,这是对中庸生活智慧的极好的阐释。

 

 

 

 

参考文献:

1.     林治波,《“君子和而不同”的解读》,《人民论坛》2005 第四期

2.     李宗桂:《中国文化导论》,广东人民出版社,200212月第一版

3.     来可泓:《大学直解.中庸直解》,复旦大学出版社,19982月第一版

4.     赵杏根:《论语新解》,安徽人民出版社,199912月第一版

5.     静一居士:《禅的智慧》,中国长安出版社,200411第一版



[1] 黎红雷:《儒家管理哲学》,摘自黎红雷老师的上课笔记

[2] 摘自黎红雷老师的上课笔记《思维方式与生活智慧——〈中庸〉导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