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侠胸口反应堆图片:虎!虎!虎!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5:27:05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6周年影视展播》
美.日合拍电影:《虎!虎!虎!》
[影片海报]























[热诚推荐]
老电影其实看得不少,对那一份经典的感受也略知一二,但对于这种历史战争片却接触得不多。
《虎虎虎》是部重现历史真实感很强的电影,它很完整地交代了日本偷袭美国夏威夷珍珠港的前因后果。在这部影片中,没有过多的艺术修饰和点缀,也没有太多人物塑造的情节,有的只是整个历史场景的真实重现和事件爆发前日美双方在外交,军事及情报上每一步的发展。虽然没有气氛渲染但剧情依然紧凑引人入胜,在观看影片的过程中,每个发展的细节似乎都决定着故事的发展方向,是部表面平淡松弛而实质扣人心弦的好片。
这部1970年上映的片子在那时可谓是大片级别的了,对于那个时代来说,能拍出这样震撼的战争场面已经算很难得了,虽然不可能有如今电影眼花缭乱的电影特效,但却有种老片给人带来的特有的时代感,这种时代感记录在胶片上,犹如时光停滞,给人一种原貌再现的感受。
老电影包括了老的电影效果,还包括了老导演,老演员,老的大海和天空,这一切放置在偷袭珍珠港这一历史大背景下都恰到好处。《虎》忠实于历史原貌,从一个极其客观的角度来拍摄这段惊心动魄的历史,无论从任何一个角度来说,它都是最具有史料价值的一部记录此段历史的影片。
电影最具特色的地方是其对话,这也是我见过对白最多的一部电影了,从场景切换上来看有话剧的味道。因为是忠于史实,所以不便于加入过多的情感修饰,所以有人评论说其在人物塑造上显得无力了些,但我却并不觉得不妥,因为一段历史是多方面因素所导致的结果,人物塑造的减弱在另一方面是强调了故事的情节。
《虎》中的对话自然而真实,平淡而诙谐的话语中潜伏着外交的神秘和复杂还有军事策划的周密,其次我们还能在对话中发现珍珠港偷袭成功的很多隐藏性的原因,在观看的过程中我们必须仔细听好他们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细节,因为它很可能就是之后场景的铺垫。享受于这种不断发现推理的过程中,这大概就是军事题材电影爱好者所乐忠于此的原因吧。
电影还有一个特色之处就是它的音乐使用。《虎》是日美两国经历1/4个世纪后第一次在这个历史问题上冷静地进行合作,所以其无论在美国还是在日本方面的表现力都是很到位的。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每当画面切换到日方时,背景音乐总会很自然地加入日本本土的特色音乐元素,让人能很快地转换思维进入角色。美国电台的音乐也是电影中的一条线索,在日本航母接近夏威夷时电台里传出的音乐,还有在日本战斗机接近珍珠港时接受到的无线电波,这悠闲而慵懒的乐曲一方面成为了日本定位珍珠港的线索,另一方面更加增强了日本人必胜的信心----基于美国人毫无防备的状态。
很可惜这样一部好片在刚上映的时候没有被美国人接受,傲慢的他们没有勇气把这段沉重的教训搬上银幕,认为电影所表现的是对美国人的羞辱,致使这部优秀的战争史诗巨片在美国当年的票房惨遭失败(转)然而经典是永远经得住时间的考验的,在如今的我们看起来它仍然不失为一部优秀的战争片,它的“老”让我印象深刻。
[影片简介]
这是一部真实的电影,真实展现了日军偷袭珍珠港的历史。美军插手太平洋战场,日军最高将领山本五十六(山村聪 S? Yamamura 饰)认为美军实力强大,应速战速战,不宜和美国人打长久战。于是,由他一手策划的偷袭珍珠港行动正式启动了。
虽然美军从此前截获的日军密电中得知了日军可能进行突袭的消息,但多数人都对此不屑一顾,密电的内容也没进行上报。即使在突袭当天美军一个士兵发现了雷达上不寻常的飞机群,美军将领仍然认为那是自己的飞机在执行巡逻任务。最终使得日军偷袭行动一举成功,美军损失惨重。山本五十六也成了美国人最大的眼中钉。    
[基本信息]
原名: Tora! Tora! Tora!
片长: 144 分钟, Japan: 159 分钟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日本
编剧: Larry Forrester / 小国英雄 / 菊岛隆三 / Gordon W. Prange / Ladislas Farago / 黑泽明
导演: 理查德·弗莱彻 / 深作欣二 / 舛田利雄
上映日期: 1970-09-23
又名: 偷袭珍珠港, 虎!虎!虎!
imdb编号: tt0066473
类型: 动作, 冒险, 剧情, 历史, 战争
简体中文名: 虎!虎!虎!
语言: 英语, 日语
主演: 马丁·鲍尔萨姆 / 山村聪 / 约瑟夫·科顿 / 三桥达也 / E.G. Marshall / 田村高广
获奖情况
1971年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Best Effects, Special Visual Effects L.B. Abbott
1971年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Best Effects, Special Visual Effects A.D. Flowers
1971年 奥斯卡(美国电影学院奖) 最佳剪辑(提名) Shinya Inoue
[精彩影评]
[虎!虎!虎!]》电影的历史观
用珍珠港事件作为电影背景的影片太多,《Tora Tora Tora》无疑是开宗立派的一部。后来的《Pearl Harbor[珍珠港]》等片中有关空战和整个事件的描述手段,基本也没有超出《Tora》的水准。科技和电影工业的进步还是低不过货真价实的飞机、舰船在观众面前燃烧、起火和爆炸。将偷袭珍珠港事件这一无形之物作为电影主角的手法,湮灭了演员的表演(S? Yamamura饰演的山本五十六除外),但却客观真实地还原了一段历史真相。从电影之中,观众可以寻找到自己想要的真实历史。
偷袭珍珠港无疑是二战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受到日本打击的美国站到了轴心国的对立面,正式加入同盟国作战序列。对当时苦苦挣扎的重庆政府和欧洲大陆,唯一的救命稻草也就只有美国正式向日本宣战了。间接提供物质、培训人员、派驻高级军事人员,都不如来一些实实在在的士兵、坦克等战争机器。远离战争硝烟的美国人民一直反对罗斯福尽早介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打算,珍珠港事件改变了这一观点。不宣而战的日本太过卑劣,珍珠港事件的惨痛损失激起了美国人爱国和反日的浪潮,获得国会和人民支持的罗斯福总统,便能开始改变并创造新的历史进程。
阴谋论的解读也正在如此,美国是否提前预知了珍珠港事件的爆发,但为了达到更高层的目的,故意牺牲了太平洋舰队的“部分”力量。按甲午海战的历史经验,当时排名世界三十多名的日本海军力量击败了排名前十的清朝海军后,彻底扭转了清日两国的力量对比,一个弹丸之国是有能力和一个大国进行抗衡,并能达到战而屈之的目的。“通过袭击珍珠港,击溃并歼灭美国太平洋舰队,乃至美国海军力量,从而达到摧毁美国人民和军队的战争意志的战略目的”,山本五十六语。袭击珍珠港日本取得了超出想象的战役成果,但美国几艘航空母舰恰恰就在1941年12月7日之前不久离开了珍珠港,从而得以幸免(在中途岛海战中,这几艘航母的存在成为了美国获胜的重要砝码)。由此看了,美国人耍丢车保帅一招也不无可能。
的确,电影中已经交代,在袭击之前,英国情报部门已经向美国提出日本可能偷袭珍珠港的信息,还有传说当时的周恩来也获知了日本的行动计划,并也向美国发出了警报。结合当时美国破译了日本驻美大使馆与本土的电报密码,关系切身利益的美国没有理由去忽略这些情报——宁可错杀不可放过应该是谨小慎微的人的做事方法。但,珍珠港被袭最后还是发生。
并非记录片的《Tora》详细地呈现了美国大陆和珍珠港驻军在珍珠港被袭之前的各个细小的环节,把珍珠港最终被袭表现为一连串的大、小人物的疏忽,如肖特将军的大意,马歇尔过分规律的早睡和休闲习惯,一份紧急军事电报由民用邮政的日裔美国邮递员传递,首次启用的雷达探测了日军机群却被上级误认等等,太平洋舰队好像又是被一根一根稻草压垮。看不到明确主角的《Tora》把可能影响珍珠港事件走向的微小细节都一丝不漏地在银幕表现,是非判断的主动权在观者心中,到底谁该为珍珠港被袭负责?谁又是珍珠港事件的最大收益者?
有关山本五十六的描写,电影充分表现了他作为日本海军一名高级将领的谋略和远见。
本片中珍珠港事件的日本方面描写,电影利用构图表达了明显的仪式感,对比着美国人的随意和舒适。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视角来看电影,我觉得影片的高潮不在于狂轰滥炸珍珠港那段,我喜欢日本军队启程:凌晨时分天色蒙蒙亮,第一攻击梯队出发,南云忠一率所有指挥官在舰桥上,还有所有舰上其他人员到甲板上,为他们送行,那种生死未卜的感觉,背景是大海日出(日本海军的军旗)某种意义上的日出即将来到激动人心的时刻,看得我心潮澎湃。70年代拍的精品,现在的电影缺的就是那种记录事实的勇气,非要插些男男女女的爱情,战争就是战争!
[请您观看]
',1)">
编辑于2011年7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