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轨道轴承:莊周生死論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4:38:05
莊周生死論(2)2011/07/11 22:11:42 瀏覽1343|回應0|推薦16

廣播日期2009/5/6

 

 

戰國時代的哲學家莊周在他的著作《莊子外篇》第十二篇〈天地〉裡說「萬物一府,死生同狀」,意思就是萬物是一個整體,死和生並沒有差別。在《莊子內篇》第二篇〈齊物論〉裡,他講到他夢見自己變成一隻蝴蝶,翩翩飛舞,悠然自得,不知道自己是莊周,等他夢醒過來,卻是僵臥在床上的莊周,到底是莊周作夢變蝴蝶呢?還是蝴蝶作夢變成莊周呢?這就是萬物是一個整體的例子。

 

按照《莊子外篇》第十八篇〈至樂〉裡的記載,莊子的妻子去世了,莊子不但沒有悲傷,還張著腿坐在地上敲瓦盆唱歌,惠子問他為什麼這樣做呢?莊子說:「開始時,人是沒有生命的,不但沒有生命,連形體都沒有,不但沒有形體,連氣息都沒有。後來,在若有若無、恍恍惚惚的變化中,有了氣息,氣息變化才有形體,形體變化才有生命,生命再變回成為氣息,那就是死亡,這就跟春夏秋冬運行一樣自然。」這就是死和生並沒有分別的例子。

 

《莊子外篇》第二十二篇〈知北遊〉裡,他說:「生是死的同類,死是生的開始。」

 

在〈齊物論〉裡,莊子又說過:「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未成年而死的人叫做殤子,彭祖是中國歷史上從堯帝起、經歷夏商周朝、傳說活到八百歲的一個老頭子。但是「莫壽於殤子,而彭祖為夭」這句話,是說未成年而死的人是長壽,而彭祖是短命,這又是「生死同狀」這個觀點的一個闡述。無論如何生和死是生命中的兩個轉捩點,許多人對生和死也有不同的觀點和看法。

 

孔子在《論語》第十一篇裡說「未知生焉知死」,孔子是把生和死分開來看成兩回事。胡適之先生有一篇幽默的小說〈差不多先生〉,他寫這篇小說的用意是指出中國人做事往往馬馬虎虎,不夠嚴謹、精準,只要差不多就可以了。當差不多先生病危,差不多要死去時,他還在說:「活人同死人差不多,何必太認真?」美國文學家馬克吐溫說過,「為什麼我們出生時,歡欣喜樂,在葬禮上悲哀傷痛呢?因為我們不是當事人。」意思是生是不是一種苦難,死是不是一種解脫,並未定論。

 

不過,讓我講講東晉時被尊稱為書聖的書法家王羲之先生的看法。

 

王羲之寫的最有名的一篇文章是只有三百二十四個字的短文〈蘭亭集序〉。在東晉穆帝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和許多東晉文人共四十一人,在會稽郡山陰縣(現今浙江紹興)的蘭亭聚會。按照當地的風俗,在河畔溪邊用水洗臉,用意是滌除塵垢,驅除不祥,祈求安福,叫做修禊。在聚會上,大家做詩,把這些詩集結成詩冊,〈蘭亭集序〉就是由王羲之為詩集寫的序文。

 

王羲之把這篇序文寫成行書法帖,這個法帖就叫做蘭亭序,被書法家公認為「行書第一帖」,這個法帖的真跡,原本被唐太宗作為殉葬品埋入昭陵已經失傳,現在還存在被公認為最好的摹本叫做「神龍本」,現存在北京的故宮博物院。王羲之寫了幾千張法帖,可惜到了今天,流傳下來的只有大約二十張,而且都是臨摹的版本。台灣故宮博物院有好幾件他的作品,其中最有名的是「快雪時晴帖」。

 

在〈蘭亭集序〉這篇文章裡,一開始作者把聚會的時間地點目的寫出來,「永和九年,歲在癸丑,暮春之初,會於會稽山陰之蘭亭,修褉事也。」參與的人是「群賢畢至,少長咸集。」周圍的風景是「此地有崇山峻嶺,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帶左右。」當時的天氣是「天朗氣清,惠風和暢。」

 

他們把盛了酒的酒杯放在清溪裡順流而下,大家列坐在清溪旁,拿起酒來喝,吟詩交談,「流觴曲水,列坐其次」「一觴一詠,亦足以暢敍幽情」。讓酒杯沿著清溪順水而流,供大家任意取用,也正是時下流行的迴轉壽司的作法吧!

 

接下著,文章裡說,人的個性和愛好是不同的,有些人好靜,喜歡在房間裡坐下來交談,有些人好動,生活狂放不覊,「趣捨萬殊,靜躁不同」雖然如此。但是,當每個人遇到自己喜歡的事情時,他會感到快樂和滿足,「不知老之將至」,話鋒一轉,人們對喜愛的事物會變得厭倦,歡愉的時光會成為過去,更何況生命長短是由上天決定的,最後都會結束,「修短隨化,終期於盡」。古人說「死和生是一件大事」怎麼不令難過呢?接著,他更進一步不同意莊子死和生的看法,「固知一死生為虛誕,齊彭殤為妄作」,「一死生」就是莊子說的「死生同狀」,死和生都是一樣的,王羲之說那是不實際、荒誕的;「齊彭殤」就是莊子說的「殤子為壽,彭祖為夭」,未成年而死是長命,彭祖是短命,王羲之說那是胡說八道。

 

最後,他說,我們讀古人的著作時,往往產生共鳴和同感,而且,「後之視今,亦猶今之視昔」,後代看現在,也正跟現在看過去一樣,所以,我們在這裡把我們的詩文寫下來,雖然以後時空環境改變,我相信大家許多的感受是一樣的,原文是「雖世殊事異,所以興懷,其致一也。」

 

一路讀下來,這的確是一篇寫得很好的文章,它馬上讓我想到李白寫的〈春夜宴桃李園序〉,這是一篇充滿了快樂、邀請大家飲酒寫詩的小品,只有一百一十七個字。「夫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而浮生若夢,為歡幾何?」天地是萬物的旅館,光陰是百代的過客,人生漂浮不定,有如作夢,歡樂的時光有多少呢?

 

我在前面講過王羲之的文章〈蘭亭集序〉和書法,接下來讓我講講有歌壇才子之稱的周杰倫的歌〈蘭亭序〉,這是他在2008年年底發行的一首深具古典韻味的歌,由方文山作詞,周杰倫作曲,歌詞裡用臨摹王羲之的〈蘭亭集序〉來譬喻表達心中的感情。

 

方文山是一位很有才華的年輕詩人,他是台灣花蓮人,沒有受過很高等的教育,曾經在桃園當過水電工,但是,他的作品裡展示了非常深厚的國學基礎。他提出「素顏韻腳詩」的風格,素顏就是清純的文字,不摻雜標點符號、阿拉伯數字、外來語,韻腳是句尾是押韻的。方文山為許多知名藝人的歌作曲作詞,包括蔡依林、孫燕姿、吳宗憲,不過,和方文山合作最密切的是周杰倫,他們合作的歌,如大家耳熟的〈上海1943〉、〈爺爺泡的茶〉、〈七里香〉、〈青花瓷〉、〈髮如雪〉等等。他的一本書《關於方文山的素顏韻腳詩》蒐集了他一百六十多首素顏韻腳詩,讓我把蘭亭序的歌詞裡的幾段抽離出來和大家欣賞。

 

這首歌一開始是:

 

蘭亭臨帖 行書如行雲流水

 

臨摹王羲之蘭亭序的帖,行書就像飄忽的雲、流動的水一樣。「行雲流水」這個詞出自蘇東坡對自己文章的描述,他說他的文章就像行雲流水,行於所當行,止於不可不止,該走就走,該停就停,自然流暢,不受約束。這裡行雲流水描寫行書,也暗指一份自然流露的感情。

 

第二句是:

 

月下門推 心細如你腳步碎

 

在月光下把門推開,入微的心事正如你輕快的小腳步。在月光下推的這道門是一幢房子的門,也是心房的門。「月下門推」的個詞,讓我想起唐朝詩人賈島的故事。據說有一天,當時官拜京兆尹的韓愈出巡,看見賈島在路上走,喃喃自語,不斷在比手勢,韓愈把賈島叫過來,問他在幹什麼?賈島說:「我有一句詩,描寫一個和尚在月光下,站在門外,我下不了決定,應該是『僧推月下門』,還是『僧敲門下門』?所以在模擬推和敲的手勢。」韓愈說:「僧敲月下門」比較有禪意。推是推開一個熟悉的地方的門,敲是敲一個不熟悉的地方的門,這也就是今天「推敲」這個詞是斟酌評估的意思的出處。

 

接下來是:

 

千年碑易拓 卻難拓妳的美

 

「拓」是把刻在碑上的文字圖形用薄紙塗墨摹印下來。千年古老石碑上的文字圖形容易摹印下來,但是你的美麗卻不易摹印。

 

真跡絕 真心能給誰

 

字帖原來的真版已經找不到了,我的真心又能夠送給誰呢?在這裡重複使用「真」字,並沿著臨帖寫字的思路下去。

 

摹本易寫 而墨香不退與你共留餘味

 

摹仿的版本容易寫,不過,臨帖用的墨的香味還沒消失,我和你一起共享餘留下來的香味。那是墨的香味呢?還是戀情的香味呢?

 

一行朱砂 到底圈了誰

 

古人用朱砂紅筆來圈點文章。你到底用朱砂筆圈點選擇了誰呢?

 

下面還有兩句,

 

無關風月 我題序等你回

 

情字何解    怎落筆都不對

 

撇開庸俗的風花雪月,我題序等待你回應,這個「回」字也可以解釋為「回來」。「情」這個字,該如何解釋呢?不管如何下筆來寫,總覺得都不對。

 

下面一段,雖然不再直接講到書法臨帖,但是意境還是一樣的美。

 

人雁南飛 轉眼一瞥你噙淚

 

掬一把月 手攬回憶怎麼睡

 

又怎麼會 心事密縫繡花鞋針針怨懟,

 

若花怨蝶 你會怨著誰

 

拼成人字的雁往南飛,轉身看到你眼中含著淚水;雙手捧著月光,抱著回憶,怎麼能夠睡?怎麼會想睡?心事重重,就像繡花鞋上的每一針,都是怨懟;如果花怨恨蝴蝶無情,那麼你會怨恨誰?

 

下面兩句又回到書法這個譬喻,

 

無關風月 我題序等你回

 

手書無愧 無懼人間是非

 

一個句子裡用了兩個「無」字。

 

最後,

 

雨打蕉葉 又瀟瀟了幾夜

 

我等春雷 來提醒你愛誰

 

祝您有個平安的一天,我題序等你回,我們下周再見!



出處:莊周生死論(2) - 我愛談天你愛笑 - udn部落格http://blog.udn.com/liucl/5416243#ixzz1SAK1Q4X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