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丝绳8字铝扣怎么装:粟裕在抗日战争中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21:10:15
某些朋友认为粟裕只会打内战,抗战中没有表现,其实去查查资料就明白啦。

首先应该弄清楚新四军的来历、她所处的地理位置、政治地位。新四军的家底是主力红军长征时抛弃的伤病员,如陈毅;或者是派出去吸引敌人掩护主力丢卒保车的那个卒,如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粟裕。经过3年艰苦的南方游击战,幸存下来的很多已不是当年的老红军,换血了,军政素质参差不齐。新四军地处南方,老蒋统治的心腹地带,老毛安置这么一支队伍,就是要给老蒋留下心腹大患(老共的主力当年战败,逃离富庶的南方,流落荒凉的陕北,老蒋才勉强能容),老蒋当然不傻,自然要竭尽全力绞杀。

所以有了皖南事变,他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灭友军,灭海内闻名的一代名将叶挺,然后宣布新四军为叛军,撤销番号。想一想,叶挺的军部在皖南的黄山风景区,日军都没去过那里——山区交通不便,没有军事价值,老蒋都不能容他;何况粟裕在苏北、苏中——交通要道、鱼米之乡、富裕繁华之地、距老蒋政治经济中心沪宁是咫尺之遥?虽然江苏大部沦陷于日军了,但老蒋在那里依然有实力。此外,江苏的政治经济军事价值,日军、汪伪能不懂得?那里同样是他们的重中之重!在敌、伪、顽的重重包围之下,身为“叛军”、远离上级(陕北),得不到一丝军饷的粟裕所部能生存下来,能守住原有的地盘就是极大的胜利了,而况他们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依然抗战卓有成就!

1938年6月17日,挺进江南敌后的粟裕,在韦岗伏击敌人,击灭日军少佐土井以下官兵30多人,击毁汽车5辆,缴获枪支20余支,这次战役首战告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开辟了江南抗战的新局面,被称为新四军抗战的首战。(其实新四军抗日首战应该是高敬亭4支队的,1938年5月12日蒋家河口战斗,仅20分钟就歼敌25名,缴枪15枝。新四军无一伤亡。 5月15日《新华日报》率先公布了这一消息。)

不要忙着嘲笑新四军一战灭敌区区几十人,难比平型关一役灭敌上千,你得比一比敌我力量对比、敌人的强弱、当时当地的情形——粟裕的战绩是令人垂涎的:

韦岗战斗结束没几天,国军第三战区某游击司令部派人来找粟裕,向新四军要日本步枪2支、手枪1支、军刀1把、望远镜1具、军大衣1件、军帽1顶、皮鞋1双等,并且提出要以1挺机枪换1支日本步枪。粟裕微笑着对他们说:“你们要,我们可以送给你们,只要第三战区司令长官部打个收条给我们。”来人灰溜溜走了。对粟裕此举很多人不解,问道:“粟司令,人家出高价同我们交换,赚钱的生意你不做,还要白送给他们?”粟裕笑眯眯地说:“你们都是小傻瓜,如果按来人的意思做了,我们就上当了。他们若得到这些日本武器装备,就可以拍出照片,到处吹牛皮,说这仗是他们打的。”经粟裕一指点,大家豁然开朗。
•    
粟裕给上级的报告中评价韦岗之战:“(1)这是本军出动江南的处女战,这一胜利真是旗开得胜,因此大大地提高了战斗情绪及本军的政治影响。(2)自南京失陷后,江南广大人民未见过中国军队的胜利,这次战斗大大的振奋了群众。(3)战区司令长官给我们的任务只是破坏京镇铁道,但我们不仅完成了破坏铁道的任务,而且更加倍地取得了战斗的胜利,这使本军提高了在抗战军队中的地位。(4)打击了日寇横行无忌的行为。”(《粟裕军事文集》,解放军出版社,1909年7月,第1版,第18页)

国军第三战区给新四军二支队划定了南京、天王寺、秣陵关这个最长距离不过30公里狭长三角地带的活动区域。粟裕认为,不能盲从这个规定,必须冲破当局的束缚。结果二支队向南打到高淳、郎溪,西南打到芜湖,东北打到镇江、金坛一带。在冲破种种束缚的过程中,粟裕巧妙地把握好“度”,不四面出击,过分刺激友军。抗日无罪,冲破防区的抗日行动得到了广大人民的支持。斗智的结果,二支队一次次地打到防区以外,虽也遭致第三战区的“追查”、“警告”,但他们也不好过深追究,最终造成一个个冲出防区的既成事实。而冲出防区的每一次行动,不仅在军事上打击了日寇,而且在政治上扩大了新四军的影响。二支队活动的根据地也在一次次冲出防区作战行动中扩大、延伸,部队得到了锻炼、提高、发展。二支队挺进江南敌后不到一年时间,便由原来的1700余人发展到6000余人。
 哎,诸位看官,谁有本事在“不过30公里狭长三角地带”里打一个百团大战或者是淞沪抗战或者武汉保卫战?

再跟果粉们喜欢的“抗日名将”张灵甫比一比:
转帖(作者江南军事):
那就拿车桥战役来比吧,1944年春,以民国政府的零军饷,游击队的装备,粟率三个主力团和两个地方上的团约六千多人,攻歼和打援并举,歼灭日军实数460人,俘虏24人,自身伤185人,牺牲53人。
    
      1944年长沙会战,张灵甫指挥58师(约1万来人,军饷是其他同类军的数倍,),苏式装备,在益阳、宁乡诸战中,毙敌七百三十六人,伤敌一千六百九十七人,自身伤亡一千六百余人。
    
      比一比,到底是谁的战术绩效更高呀?
      要特别注意的是,车桥战役的战果中,并不包括敌人受伤的数量,只有打死和俘虏的数字。

     要综合考虑新四军的历史、政治地理地位,粟裕抗日是戴着镣铐跳舞——要摆脱层层阻挠——包括外部的内部的。

1956年召开的八大预备会议上老毛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那时候,一个八路军,一个新四军,党的两支 队伍,可是不完全是听指挥的,八路军有时候冒进,新四军有时候右倾,王明在长江局呼风唤雨,挟天子以令诸侯,某国际就是放个屁都是香的,项英脑子里只有 统一战线,统一战线高于一切,模糊主义严重,少奇同志还是很清醒的,在华中开展了新局面,陈毅、粟裕、谭老板、张云逸等同志都是做了大量的工作的,陈毅同志的一些主张和中央保持了一致。”  

可见,老毛对陈毅都是不太满意的——仅仅“一些主张"与中央保持了一致",何况一直只顾在一线打仗,从不去延安觐见、面圣的粟裕?
•    



那个真正打了新四军抗日首战的高敬亭不就是被冤杀了吗(至今不能真正平反,留着尾巴呢)?高敬亭的地位一直在粟裕之上——新四军成立之初,粟裕是2支队副司令员,高敬亭是4支队司令员,且4支队是新四军人数最多、装备最好的支队。老毛看高右倾——高敬亭执行项英的“右倾路线”,即打日军不打国军;项英却看高左倾——不肯让出他的大别山根据地给桂系,破坏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就请示老蒋,把高杀了——红军时期老蒋出价10万银元买高的人头不得,如今却被他们自己人送来了,真是喜出望外。

比了张灵甫,再比林彪。林粉不要恼火,我对林总很尊敬,只是讲讲事实而已。林彪指挥的平型关之战,是八路军挺进抗日战争前线后的第一仗,的确大长了抗日军民的志气,干得漂亮。但从1938年3月2日,林彪率部行军途经山西隰县时,被阎锡山的晋绥军哨兵误伤后,林赴苏联就医,直到1942年初才回国。回来以后,老毛也不让他打仗,而是让他当了抗大校长——于是抗战8年,林彪有6年没有接触部队!还要问林彪除了平型关还打了什么鬼子吗?当然,这里没有林彪的任何责任,是老毛要把他心爱的悍将雪藏的,可能是怕他憋不住要出去“浪战”吧(害的林彪抗战一结束,就奉命去东北,开始打得不顺,就被部下嘀咕——吃了几年洋面包,仗都不会打了)。那么一直战斗在第一线的粟裕,不是就早早背上“浪战”的罪名了吗?


粟裕在抗战中:
1.1938年3月18日 率浙闽边抗日游击总队从平阳县山门街出发,开赴皖南,加入新四军战斗行列。部队整编为新四军第二支队第四团第三营。任第二支队副司令员。4月28日 奉命组建新四军先遣支队,任先遣支队司令员,向苏南敌后挺进,执行战略侦察任务。6月11日 奉命执行挺进南京、镇江间破坏铁道任务。6月17日,在韦岗伏击敌人,歼灭日军少佐土井以下官兵30多人,击毁汽车5辆,缴获枪支20余支。6月中下旬 先遣支队于6月21日撤销。回到第二支队,后任代司令员。
 2.1939年1月,1月6日 指挥水阳镇伏击战,歼敌31人。8日 指挥横山战斗,歼敌50余名。12日 与第二支队参谋长罗忠毅合编《实战经验录》,延安于2月25日翻印出版。20日 率第二支队一部长途奔袭芜湖附近日军险要据点官陡门,8分钟解决战斗,击毙日伪军200余人,俘敌57名,缴获大批武器弹药。
   3. 4月10日 组织指挥狸头桥战斗,毙伤日伪军70余名。7月 在狸头桥欢迎来访的国际友人史沫特莱。8月 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任副指挥。陈毅任指挥。10月4日 指挥第二支队第四团一部在沪宁线上的伏击战,歼敌110余名,炸毁火车一列。
     11月11日 与陈毅一起命令张道庸(陶勇)、卢胜率第四团团部及第二营渡江北上,开辟江北抗日根据地。
     4.1940年2月22日 指挥所部击溃偷袭江南指挥部驻地水西村的日军。7月,陈毅、粟裕率新四军7000多人,挺进苏北。9月,创建了以黄桥为中心的苏北抗日根据地,粟裕任副总指挥。10月4日,黄桥战役打响,虽敌众我寡,但陈毅以其卓越的胆识和智慧排兵布阵,采取诱敌深入,分割包围,突然袭击的战法,在运动中歼敌,以极少的兵力取得辉煌战绩。歼灭国民党顽军11000多人,缴获大批军需物资、枪支弹药。黄桥决战的胜利完成了开辟苏北的战略任务,打开了华中抗战的新局面。11月29日 指挥发起曹甸战役,歼灭国民党顽军8000余人。
   5.   1941年1月“皖南事变”后,粟裕任新四军第一师师长(后兼政治委员),苏中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2月18日 任讨逆总指挥,指挥所部发起讨伐叛国投敌的李长江部,攻克泰州城,俘虏李长江部叛军5000余人,并争取两个支队反正。4月中旬 发动对日伪军据点的攻势作战,首创生俘日军的记录。7月中旬―8月初 指挥苏中军区主力对日伪军发动凌厉攻势,并以“围魏救赵”的战法突袭日军南浦旅团部驻地泰州,迫使日伪军转兵南下,再次粉碎日伪军围歼新四军首脑机关的阴谋。8月13日 指挥苏中军民反击日伪军报复性的“扫荡”,连续作战42昼夜、130余次,歼敌1300余人。8月中旬起 领导和指挥持续8个月的要点争夺战,同时,发动“十团大战”,向苏中各地日伪军薄弱据点广泛出击。
   6.   1942年6月3日 指导第一师第七团进行斜桥伏击战,歼灭日军70余人、伪军140余人,缴获平射炮1门。9月25日 指挥第一师第三旅一个团进行谢家渡战斗,歼灭日军南浦旅团第五十二大队大队长保田以下110余人。
     7.1943年2月中旬 为配合盐阜区反“扫荡”斗争,指挥苏中部队展开攻势作战。3月8日 作出反“清乡”斗争军事部署,率精干指挥班子留在第四分区指导斗争。3月中旬 指令第十八旅向北挺进至曹甸地区,打通与第三师、第四师的联系,控制这个战略枢纽地带。7月1日 组织领导苏中军民进行对日伪军“清乡”封锁墙的大破袭战,烧毁竹篱笆150公里。
8.1944年1、2月间 发起春季攻势作战,解放国士近3000平方公里、村镇150多处,争取伪军1000余人反正。3月,在他指挥的车桥战役中,歼灭日军三泽大佐以下官兵460余人、伪军480余人,摧毁敌碉堡50座。当粟裕率领只有数千人的部队在苏北车桥歼日伪军逾千的捷报传到延安窑洞,慧眼识将才的毛当场说了一句极有预言性的话:"这个从士兵成长起来的人,将来可以指挥四五十万军队"。
9.6月26日 发起南坎战役。在以南坎战斗为中心的一系列作战中,主力兵团、地方兵团和民兵共拔除日伪据点七八十处。9月21日一10月31日 组织指挥讨陈战役,反击顽固派陈泰运部,并打击来援伪军,歼灭陈泰运部及伪军2300余人。
10.1945年2月,率一师主力渡江南下,任苏浙军区司令员兼政委。指挥浙西三次反顽战役,歼顽军13000人。
   11.   抗战胜利后,8月19日发出致各纵队各分区并报新四军军部的电报,作出反攻作战部署。到9月中旬,接连解放县城11座、重要集镇100余处及广大乡村,苏浙解放区面积扩大到10.87平方公里,人口增加到400余万。
有人或者会说,粟裕消灭的日军不是很多,被他歼灭的有很多是蒋军嘛。其实很简单,当时当地,日伪顽蒋混在一起的,很多时候狼狈为奸。别人抗日一般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粟裕却是直到1945年12月:


   12.   1945年12月的高邮之战,歼灭日军官兵1100多人(内生俘931人),歼灭伪军第四十二师师长王和民以下官兵5000多人(内生俘3942人),缴获各种炮61门,各种枪4308支,并且击退了自扬泰线增援的蒋军和日伪军。
     
粟裕抗日不仅要受到汪伪、顽军的牵制,他的上级同样也不乐意他的“浪战”:
1944年3月车桥战役胜利结束,共歼三泽大佐以下日军460余人,其中生俘山本一三中尉以下24人,歼伪军500余人,摧毁碉堡50余座,缴获步兵炮1门及大批武器弹药,收复敌伪据点12处。结果饶漱石主持工作的新四军军部,却向一师发电报,对车桥战役提出批评,指责“攻击方向不对”,“主动过分暴露自己力量”,“过分刺激敌人,很可能引起敌人大的报复”,“可能造成对全部各方不良的影响和牵制”——跟彭德怀的百团大战遭到的批判一样。

华中局书记刘少奇曾对粟裕领导和指挥的新四军第一师的工作给予“四个最”的评价,指出:“我一师几年来的工作是获得了最大的成绩,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苏中抗日斗争》254-255页)可是换一种说法,就是陈毅说过的:一师要阻止其浪战,硬拼,不患不及,而患其过。

所以说,粟裕的抗日,是戴着镣铐跳舞。

粟裕的抗日战果是不多,好歹是从1938年一直打到1945年12月(日本投降4个多月后)。车桥战役好歹是华中抗日以来歼敌人数最多的。此时国军在做什么呢?——豫湘桂大溃败!

1944年世界反法西斯各战场已开始对德、意、日大规模的进行反攻。
     在欧洲战场上,苏联己收复被德军占领的国土,向东欧、东南欧推进。日本大本营认为,美军正在太平洋节节进攻,“万一海上正面发生问题,对在南方的50万军队不能坐视不救”,“无论如何也必须考虑确保中国大陆和南方的联系”。因而,决定在1944年发动一次贯通中国南北、联接南洋交通线的大规模进攻,史称“豫湘桂会战”。
老蒋的国军表现如何呢?面对日军几万进攻部队的进攻,40万国军一线排开被动防御,直至一点被突破,全线崩溃。前后不过38天,河南全省就被日军占领。守军司令汤恩伯首先脱离战线逃走。面对日军的进攻,中国守军无心抵抗,军官们则忙著把自己的亲属财产转移到安全的内地,在战场上甚至出现几百人的日军败走上万人中国军队的状况。在历时八个月的豫湘桂战役中,中国军队损失兵力五、六十万,丧失河南、湖南、广东、广西等省大部和贵州一部,丢失大小城市146座及美军空军基地7个,飞机场36个。不由得蒋介石不感叹道:“国土丧失之广,战地同胞流离痛苦之深,国家所受的耻辱之重,实在是第二期抗战史中最堪悲痛的一页。”
豫湘桂会战历时8个月,国军丢失了河南、湖南、广西、广东、贵州、福建等省的大部分,或一部分共约2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46座城市30个飞机场,60万军队。使6000万同胞新沦于敌手。在侵华日军已成强弩之末,中美空军又完全掌握制空权的情况下,国军竟发生如此惨重的失败,以致美军中一些人对国军的抗战能力产生了严重的怀疑,在这样的考虑下——1945年1月,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建议罗斯福要求“俄国在它能力范围内尽早参加进攻日本”,以减轻美国的负担。


于是老蒋签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换取苏军出兵东北,最终导致蒙古独立。

对于“豫湘桂会战”的失败,蒋介石非常恼火。1944年7月21日,在黄山整军预备会议上,对作战不力的将领大加训斥:“自从这次中原会战(豫中会战)和长沙会战(长衡会战)以来,我们国家的地位,军队的荣誉,尤其是我们一般高级军官的荣誉,可以说扫地以尽。——外国人已经不把我们当作一个军队,不把我们军人当作一个军人!”

除衡阳一个亮点,豫湘桂会战一溃千里,惨不忍睹。有人嚷嚷缅北远征军大捷,想一想,那是境外,由洋人指挥操纵,这里是国内从河南到、湖南、广东、广西和贵州的大片大好河山,同胞骨肉,分量能一样吗?承蒙老蒋在1944年10月9日致美国总统罗斯福的备忘录中承认:“北缅一隅之胜利,实不足以抵中国东线战场的损失。”所以说,国军不多的一点战功,都被老蒋的昏聩,手下的贪腐给无情抹杀了——其时战役还未结束,至11、12月日军才占了广西,他们原计划是45年2月完成,倒是由于国军配合,大部分是闻风而逃,配合日军提起完成作战任务了。

有私家算盘打得鬼精的老蒋这样的“党国领袖”,身为“叛军”,不领分文军饷、时时被叫嚣 “再打一个茂林,完成皖南剿共未竟之功”的 “国军”虎视眈眈的新四军粟裕部,能在华东敌伪顽激烈争夺、错综复杂的局势中,没有失去地盘就已经是大功了,而粟裕依然能拥有不俗的抗日战果,换了其他国军或共军的将领,不知谁能有此成绩呢。

粟裕抗战时领导的新四军一师,被刘评价为:“我一师几年来工作是获得了最大的成绩,在抗战中建立了最大的功劳。在我全军中以第一师部队作战最多,战果最大。”(《苏中抗日斗争》254页)

陈毅代表军部向中央报告新四军各师的情况是说:“我军在对敌对顽作战上避战、浪战、硬拼等错误均犯过的。”
    
      “对一师要阻止其浪战硬拼,不患不及,而患其过(即一师好战)。
    
      三师不患其过,而病在不及(即三师避战)。
    
      二师则常打平伏,指挥上常常病在分散兵力。(梅花桩战术必然结果)
    
      四师全是新军,战斗力逐渐提高。
    
      五师游击战锻炼极强,大战的机会尚少。”
1944年3月车桥战役胜利结束,共歼三泽大佐以下日军460余人,其中生俘山本一三中尉以下24人,歼伪军500余人,摧毁碉堡50余座,缴获步兵炮1门及大批武器弹药,收复敌伪据点12处。结果饶漱石主持工作的新四军军部,却向一师发电报,对车桥战役提出批评,指责“攻击方向不对”,“主动过分暴露自己力量”,“过分刺激敌人,很可能引起敌人大的报复”,“可能造成对全部各方不良的影响和牵制”——跟彭德怀的百团大战遭到的批判一样。


以上刘、陈毅、饶漱石一正两反的评价不是充分说明,粟裕顶着重重压力,是新四军中抗日最积极、战功最大的吗?还有一丝疑问吗?谁还能从新四军中找出打鬼子比粟裕多的吗?


跟八路军比呢,林总抗战时期后6年没接触部队——国外养伤3年,当抗大校长3年。粟裕打鬼子一直打到1945年12月,功劳就不敢跟老毛的主力比了(也不是比不上),起码苦劳多一些吧? 跟国军将领比呢,鉴于他们是吃军饷的、花的民脂民膏、拿着苏援、美援,身为“叛军”、没一文粮饷的粟裕,战功难道比不上所谓“抗日名将”张灵甫?
1944年春,以民国政府的零军饷,游击队的装备,粟率三个主力团和两个地方上的团约六千多人,攻歼和打援并举,歼灭日军实数460人,俘虏24人,自身伤185人,牺牲53人。
    
       1944年长沙会战,张灵甫指挥58师(约1万来人,军饷是其他同类军的数倍,),苏式装备,在益阳、宁乡诸战中,毙敌七百三十六人,伤敌一千六百九十七人,自身伤亡一千六百余人。
    
       比一比,到底是谁的战术绩效更高呀?
       要特别注意的是,车桥战役的战果中,并不包括敌人受伤的数量,只有打死和俘虏的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