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织t恤衫:一道阅读题目给我们的启示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7:31:49

一道阅读题目给我们的启示

这是一道初中生的阅读题目,我截取了文章最后一段以及相关的问题。
完整的原文在此:http://xychild.5d6d.com/thread-6242-1-1.html
大家也一块思考一下,这个题目怎么回答。

也许,终有一天,我在课堂上讲解炊烟时,费尽口舌,打尽手势,孩子们仍然将头摇成拨浪鼓,满头雾水的样子让我心焦。我灵机一动,置课堂教学常规于不顾,燃起一枝纸烟,注目淡蓝的烟雾袅袅升起,声情并茂地说,看,炊烟就是这个样子!

问题:文章最后一段的语言有什么特点?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个问题可以不回答,重点答第一个)(4分)

大家先自己想想,然后再看我的答案。我会结合这个题目谈一下解这类问题的思路。

这道题目把我难住了。语言有什么特点?要想回答这个问题,我想首先我们要从头脑中搜罗出说明语言特点的词汇。

我大致搜罗了一下:语言很简洁,语言很幽默,语言很有气势,语言很含蓄……
但这些似乎都没法与这段文字搭上边。

继续搜肠刮肚的思索,想不出几个词来,干脆用google搜搜看,
我输入了“语言很”这三个字,注意,要加引号。

于是又找到了一些特点:

语言很犀利,语言很穿越,语言很感人,语言很黄很暴力,语言很朴实,语言很隽永,语言很苍白……

然后再搜另外一个关键词“语言特点是”,可以搜到:

说明文语言的根本要求是科学性、准确性,简练明确;
文学性说明文还要求生动性、形象性。

广告语言须简洁、形象、富于感染力 ...

从语言风格上来讲,童话的语言要求简洁、活、准确、朴素。

钱钟书的语言特点是幽默、深奥。

《三国演义》“文不甚深,言不甚俗”,用的是半文半白的语言,形成简洁、明快而又通俗的语言特点。

就在我搜索的过程中,脑子里又出现了语言很生动,语言很有趣,语言很形象这样的词语。

这道题的解答似乎就是:语言特点生动,有趣,形象。表达了作者无奈,怅惘,失落的思想感情。

至此,这道题目回答完毕。四分的题目我有信心拿到三分以上。

历来阅读理解是一个难点。我现在给大家展示了我解答这个题目的思路。希望大家能够举一反三。

我们教孩子学习,千万不要让孩子死记标准答案,比如这道题孩子不会,
就让孩子记住生动、形象、有趣就可以了。

如果这样学,孩子下次碰到另外一个题目,可能还是不知道从何答起。

这类题目,首先要用穷举法进行归纳,把所有涉及到语言特点的内容罗列出来,
以前没有搜索引擎,做这件工作实在太费劲了,必须从自己的大脑中搜肠刮肚的去想,
现在有了网络,找到合适的关键词,这么一搜索,各种关于语言特点的叙述就出来了。

然后把这些叙述进行一个归纳,归纳的时候可以简单一些,也可以复杂一些,

比如,说明文的语言特点:文学语言的特点,散文语言的特点,三国语言的特点等等。

做完这个归纳,然后再与具体题目结合起来,
思考问题的时候就可以用排除法,一个个的筛选合适的答案。
而不是漫无目的的思考。说实话,我最初遇到这个问题的时候也是毫无头绪,
不知道从哪里答起。直到我做了搜索,搜集到了更多资料之后,
我才从各种备选中选出了合适的回答。

我以前写过一篇谈数学的文章,解决问题的两种思维模式。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e6cfa0100g4ql.html

一种是正面进攻,一种是侧面进攻。
大家看看我解决这个题目的思考模式,是不是似曾相识?

对,这就是一种侧面进攻的思维方式。本质上跟解数学题用的侧面进行思维方式是一样的。

我想做过这件归纳,总结的工作之后,以后再碰到这种谈语言特点的题目,基本就是送分题了。

解决问题的两种思维模式

有这么一道题,让学生填括号里的数字:

 

1,3,4,7,( ),18,29,47

 

第一种思维模式是正面进攻。就是东凑西凑,左思右想,从题目本身找规律。

第二种思维模式是侧面进攻。就是直接去看解题思路,通过解题思路摸清楚这类题目的特征。

 

第一种思路是智力体操,第二种思路是学习。

 

实际上,玩魔方也有这两种思路。

 

据报道,英国有个建筑工人,花了26年时间解开了魔方。这个英国人用的办法就是正面进攻。

另据报道,有个荷兰人用7.08秒时间解开了魔方,创造了解魔方的最快世界纪录。这个荷兰人用的办法是侧面进攻。他记住了解魔方的口诀,口诀加上熟练的动作使他解魔方的速度奇快。

 

下棋其实也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业余选手的思路,不怎么记定式,也不怎么打谱,见招拆招。

一种是职业选手的思路,记定式是基本功,每天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打谱,

就是研究别人每步棋是怎么下的,自己该怎么应对。

 

体育比赛也有两种思路。

 

一种是业余选手的思路,见招拆招,强调临场发挥。

一种是职业选手的思路,事先要大量看录像,研究对手的各种习惯动作,从而制定相应的策略。

 

综上,我想表达这样一个意思,当孩子遇到一个不会做的题目时,

大多情况下与智力无关,只跟有没有学习有关。

 

你可以说那个英国工人很笨,因为他花了26年鼓捣魔方。

你也可以说那个荷兰人聪明,因为他用了七秒钟解开了魔方。

 

可是,如果我们测一测他们的智商,可能差距可以忽略不计。

 

之所以两人一个看起来蠢笨无比,一个看起来聪明绝顶,

原因在于,两人解决问题的思路大相径庭。

 

我拿起一本奥数书,看到牛吃草问题,鸡兔同笼问题,

我稍一思索便发现正面进攻超出了我的能力,然后,我立刻找来答案,

也就是解题思路,把答案琢磨透了,再遇到类似的问题都已不在话下。

 

我这个方法,就是侧面进攻,我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学习,我没兴趣也没时间进行智力体操。

当然,我时间很闲的时候也会做一些智力体操,比如下下棋,玩玩数独游戏什么的。

但,智力体操不是我学习的主体,我的主要精力还是放在学习上。

 

有一个故事,一家工厂的机器坏了,请来一个专家。

专家到了工厂,敲了几下,然后在一个地方画了一个圈,说这个地方坏了,

随后开出了一万美元的报价。

 

有人不解的问:你画个圈就要一万美元,也太贪心了吧。

专家说:画一个圈一美元,知道在什么地方画圈9999美元。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苦干更重要。

 

很多孩子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往往只知道正面进攻这一条路。

可他不知道,对面的敌人非常强大,他不仅得不到征服的快感,

反而会被打得鼻青脸肿。

 

毛泽东的游击战术讲究: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

实际上这种跑不是消极的跑,而是把正面进攻改为侧面进攻。

 

许多数学难题,尤其是奥数题,都远远超出孩子的能力,

有人却想让孩子将其作为智力体操,结果往往是:体操没练成,孩子却崴了脚。

我不认为花26年做智力体操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我通过研究牛吃草的例题,下次碰到一个类似的问题,比如,水库注水、抽水问题,

我举一反三的解出了答案。这同样是一种美妙的智力体验。

 

对于数学家来说,模仿别人的解法毫无意义,因为他的职业就是探索新的解法。

所以,一个数学家用26年解开魔方也值得尊敬,因为这是他的职业。

 

对于学生来说,主要任务是学习,是掌握前人传下来的知识。

所以,哪怕用26天去解魔方也是不可取的。因为这不是他的职业。

因此,智力游戏也要适可而止,否则,也是一种不务正业。

 

所以,当孩子遇到一道难题冥思苦想,你一定要搞清楚:

孩子是因为正面进攻受阻还是侧面进攻受阻?

 

如果是前者,不妨让孩子试试侧面进攻的办法。

必须提醒的是,侧面进攻不是简单的看答案,

而是通过答案,学习他人解题的思路,

归纳总结出同一类型题目的解题方法。

本质上是一种学习方式。

 

不可忽视看不见的习惯:高级思维系列之一

美国教育家布鲁姆有一个著名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他将学习者的思维能力分为六个等级:即知道、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判。后三种思维能力又被称为高级思维能力。

 

“知道”是最浅层次的能力,所以,如果有人说你是一个知道分子,这肯定不是一句好话。

 

我们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两个智商差不多的人,一个极为刻苦,一个却相对轻松,可看看学习成绩,前者可能还不如后者。这种情况在小学还不明显,越到中学越明显,这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主要原因在于,前者可能一直在用低层次的能力在学习,知道,理解,应用,

而后者则很可能具有了高级思维能力,能够利用分析、综合、评判等高级思维来学习。

 

自行车,汽车都是一种代步工具,有了这种工具,要比我们走路快得多。

本质上,“思维能力”也是一种工具,是一种帮助我们思考与学习的工具。

 

只拥有低级思维能力的学生,就像只有自行车的人,如果不加倍努力,便赶不上拥有汽车之人。

 

许多学生可能直到大学都无法发展出高级思维能力,而有些学生可能在小学便已经发展出这种能力。

 

下面给大家举两个例子,看看“开小汽车的人”是怎样学习的。先以数学为例。

 

A题目:甲、乙二人分别从相距30千米的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4千米,问:二人几小时后相遇?

 

B题目:王强开车从北京去天津,每小时60千米,李明开车从天津来北京,每小时50千米,两人同时出发,经过40分钟,在途中相遇,问:北京到天津距离多少千米?

 

拥有高级思维能力的孩子,在做了大量类似的题目后,就会问自己这样一个问题:这些题目是不是有什么共同的解题规律?这个规律是什么?然后,他会根据已经掌握的知识进行分析,分析出共性之后,将他们综合(总结归纳)在一起。此后再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以绕过起初那种比较麻烦的思考过程,直接用自己已在大脑中预置的“解题模板”,很快解出题目。

 

一个缺乏高级思维能力的孩子,他的思维可能更多是记住某道题的解法,而考试时如果没有考到这道题,就会一筹莫展。

 

许多孩子热衷学习奥数。有人说这种学习对95%的孩子来说都没有用处,我觉得这个看法有一定道理。因为奥数题目的难度超出绝大多数孩子的思维能力,所以,很多老师的教学方法就是替孩子进行“高级思维”,事先帮孩子归纳好题型。如行程问题,鸡兔同笼问题,牛吃草问题等等。孩子们只需把这些题目的解法记住就可以了,考试时照猫画虎。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高级思维能力并没有得到锻炼和应用,只用到了低级思维。

 

而低级思维的训练在日常学习中随处可见,是没必要舍近求远用奥数题练习的。所以,奥数对于绝大多数孩子来说,并无多大思维锻炼的价值。

 

再以历史学习为例。

 

我看一篇历史课文的时候。首先会用到分析的方法,把一个课文分成背景,过程,结果三大部分。然后,再把背景、过程和结果细分。如下图:

 

 

这张图是用思维图软件kids inspiration制作的。只是对背景进行了简单的细分,实战中会更加复杂,至少包括导火索,直接原因,间接原因,长期原因,短期原因等等分析。这种课文分析的思路是我自己总结的,不是某个老师塞给自己的。所以我可以针对不同课文灵活变更这个模板。如果是老师塞给你的,可能只知道生硬地背下来,却不知道如何去灵活运用。更重要的是,高级思维能力又没有得到锻炼。

 

有了这样一张思维图,我在看一篇课文的时候,只需画一张图就把课文的脉络弄清楚了。然后根据这张图回忆,记忆效率会极大提高。如果课文写得比较规整,往往看一两遍就能记个差不多。而如果去机械记忆,可能看几十遍都未必记住。

 

最近看到一个读经儿童的家长反映。孩子二年级了,背课文没有别的孩子快。我想首先强调的是,不要把背经与记忆力联系到一起,我并不认为背经能够提升记忆力。其次,更加让我担心的是,孩子会通过“背经”养成一种很坏的思维习惯,就是习惯于机械记忆。有这种坏习惯的孩子不仅不会有意识的尝试用高级思维帮助记忆,可能连低级思维中的“理解”这部分也省了,直接就用机械记忆的方式背。

 

我曾介绍过,9岁孩子的记忆力会比6岁的孩子好很多。主要原因是这个年纪的孩子会逐渐摆脱机械记忆,尝试用理解,编码等方式辅助记忆(相当于骑上了自行车),这是这个年龄孩子记忆力大幅度提高的重要原因。

 

而这个习惯于机械记忆背经书的孩子,习惯于走路,对于自行车视而不见,更不用说汽车了,所以他的记忆能力反而不如同龄的孩子们。

 

更加危险的是,思维习惯是隐形的,是摸不着,看不到的。你可以把孩子按在书桌前完成作业,但是,孩子的思维习惯你并不清楚。所以经常出现的情况是,有的孩子本来很聪明,学习也很刻苦,但就是比不过其他孩子。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这种看不见的思维习惯。

 

一种思维习惯形成,是很难克服的。昨天举了一个珠心算儿童的例子。一个孩子越“神奇”,反而越难纠正,原因就在于他的思维习惯过于强大。

 

希望这些例子能够引起大家注意,不要忽视这种看不见的习惯。

 

我们看到,布鲁姆的这个思维等级并没有分出什么数学思维和历史思维,实际上,就思维能力而言,文科思维,理科思维往往是相通的。我们往往有个误区,学文科就是傻背。实际上那只是低水平学习者的学习方式。高水平学习者往往会把学习建立在高级思维上,这样学习起来既高效,又省力。

 

另外,我们常说女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比男生差一些。实际上,分析,综合这些高级思维就是抽象思维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看到很多女生比较刻苦,但学习方法不够灵活,一个原因就是高级思维能力欠缺。所以,家有女生的家长要特别注意孩子高级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于高级思维的培养方法,以后还会继续讨论。

历史是可以假设的:高级思维系列之二

有一句话,“历史是不可以假设的”,不知道什么时候成了金科玉律一样的东西,

这句话可能从专业历史研究的角度是有道理的,类似于“世上没有后悔药”这个意思,

可是,对于非专业历史研究者,则完全没必要作茧自缚,人为给自己设置一个这样的框框。

 

我在研究美老师教案的时候,发现这种“假设”不仅在历史学科里随处可见,

而且作为一种训练孩子高级思维能力的方法,在其他学科里也俯拾皆是。

 

比如,刚刚学完一个常识,“太阳能给地球带来什么样的好处”,

老师马上就问:假如没有了太阳,会发生什么样的后果?

 

刚学完生物链的有关知识,老师就问:假如老鹰灭绝了,会发生什么情况?

 

联想公司有句广告词: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

这个广告我认为是中国最经典的广告词之一。

 

我们在跟孩子平时聊天的时候,要有意识的多问类似的问题,

让孩子发挥想象力,更重要的是,把学过的知识用起来。

 

·       假如甲午战争中国胜利了,世界将会怎样?

·       假如没有牛顿,世界将会怎样?

·       假如北冰洋的冰川融化了,世界将会怎样?

·       假如你穿越时空来到宋朝,你将怎样改变历史?

·       假如地球上的金属锂用光了,世界将会怎样?

·       假如家里连续一周没有电,会发生什么情况?

 

胡适说过,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假设是许多创造发明的源头。

 

比如,有人从河蚌育珠的现象得到启发,做了如下的大胆假设:

假如在牛的胆囊中埋入异物,会不会制造出人工牛黄呢?实验后,这个假设变成了现实。

 

我不止一次提到元认知这个概念。今天这个话题又涉及到了元认知。所谓元认知,简单说就是“反思”。“反思”有两层含义,一层是我们平时常说的反省,另一层就是“反过来思”。

 

上面提到的“假设”,就是“反过来思”的一个典型。比如:

 

·       正面思考:清洁工的工作很重要,他们能够维护环境卫生。

·       反过来思:如果城市里没有了清洁工,会发生什么?(让孩子独立思考,有时候甚至需要孩子自己去调查求证)

·       将会发生:到处都是垃圾,城市里臭气熏天,疾病很容易流行。这就从反面证明了清洁工工作的重要。

 

正面思考是基础,但反面思考也很重要。

许多老师教学上的一个很大不足就是正面灌输的东西太多,而缺乏让孩子们从反面思考、自己求证的过程。而后者正是培养孩子高级思维能力的重要手段。

 

许多朋友问,高级思维如何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如何培养?慧根是怎么来的?

这些问题不是几篇文字就能说清楚的,本文只能说是答案之一。以后会逐步向大家介绍更多内容。

 

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吗?

我们常常会这样教育孩子,借了东西一定要还,如果有人欠债不还,那肯定不是好人,是不道德的。我们还会把一句俗语告诉孩子,即“欠债还钱,天经地义。”

 

这种说法似乎没有什么不对。可是,如果我们细究起来,欠债还钱还真的未必是天经地义的。柏拉图的《理想国》里记录了苏格拉底对这个问题的质疑:借了东西要归还一定是道德的吗?

 

他举了一个两难问题:A向B借了一件武器。可B后来疯了,那么,A还有没有必要归还武器?因为如果一旦归还的话,B就可能拿着武器伤人。

 

就这个问题我也想了一个两难的题目。我们都知道杨白劳与黄世仁的故事。杨白劳的确借了黄世仁的钱,可是,如果他还了黄世仁的钱,一家人就得挨饿,绝对化一些,可能会有家人活活饿死。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欠债还钱究竟是道德还是不道德呢?

 

西方教育的一个伟大传统就是从苏格拉底起源的,那就是不断追问“什么是”。

 

什么是道德?如果学生说欠债还钱就是道德的,那么就通过上面提到的两难问题让学生陷入矛盾之中,进而引导学生得出这样的结论:欠债还钱有的时候是道德的,有的时候是不道德的。

 

老师此时可进一步追问:究竟什么时候是道德的,什么时候是不道德的呢?这个问题足够令学生搜肠刮肚。

 

这种教学其实就是启发式教学。许多老师不懂得什么是启发式教学,只是将启发理解成提问,“为什么地球围着太阳转?”“为什么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这种“为什么”的题目并不是启发式教学,这是典型的“知识问答”教学。这种提问,启发的不是孩子独立思考,而是让孩子拼命想“书上是怎么写的。”因为这类问题一般都是书本上现成的知识。

 

“为什么地球围着太阳转?”“因为太阳有引力。”

“为什么欠债还钱是天经地义的?”“因为欠债还钱是一种美德。”

 

可见,这种“为什么”的提问只能考察孩子对于知识的记忆情况,而“是什么”的追问才能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达到训练孩子思维能力的目的。

 

通过这种思维训练,孩子的头脑就会从起初的一根筋逐渐变得复杂起来,对于道德的认识能力也会逐步达到第五个阶段。

 

我们的社会之所以充斥着愤青,充斥着一根筋,充斥着盲从,关键就在于这些人由于没有受到过良好的思维训练,其思维能力没有发展到第五阶段。

 

我们常说,给人一碗水,自己要有一桶水。作为家长,我们的思维成长一定要赶在孩子前面,这样在孩子需要的时候,我们才能游刃有余的引导孩子的思维顺利发展至第五阶段。

 

我写应试作文的一些经验:高级思维系列之三

我读中学时特别喜欢看思想方法类的书。有本叫《通俗哲学》的书爱不释手看了很多遍。因为这本书能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考问题的方法。比如“质变和量变”,发展的,全面的,矛盾的眼光看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等等。甚至我妈有本“思想政治工作读本”我也喜欢看。有了这些思考问题的武器,我写作文的时候就开始有模有样的运用这些东西。

 

中学生最怕写议论文,我最喜欢,每周眼巴巴等着老师布置作文,我好演练自己新学的武器。像“质变和量变”这个规律,几乎所有作文题目都能用上。比如,题目主题是“谈刻苦”,你可以说,只要你刻苦学习,每天进步,就可以慢慢由量变到质变;题目主题是“谈改革”,你可以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只要脚踏实地地工作,慢慢的,就能由量变到质变,实现我们的目标。

 

更妙的是,我把这个“量变到质变”的思考方法演变成一个小模块。里面包括名人名言,生动的例子等。一篇作文800字,我这个模块就有200字左右。然后,别急,还有另外两大普遍规律可以用,一个是“对立统一规律”,另一个是“否定之否定规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哲学范畴,物质与精神、运动与静止、必然与偶然、规律与混沌、全面与片面、系统与要素、利己与利他。每个范畴弄通,然后也搞成一个个模块。根据不同的作文题目分别使用。这个时候,写议论文其实就变成了搭积木。你说,学习是不是跟游戏有点像?

 

我写作文从来都没有发愁过没的可写,最发愁的是一写就多。因为模块太多,一篇小作文根本放不下。我虽然是学文科的,可这种写作文的方法是典型的理工科的方法,就是模块化,标准化,自动化。有人说,你怎么能这么写作文呢?这跟八股有什么区别?这种观点就是把应试作文和真正意义的写文章混为一谈了。应试作文本来就是一个技术活。我们追求的是在短时间内得到高分。等到应试结束了,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写有内容的鲜活的东西,并不会受到影响。比如我现在写的博客文章,谁又能看出应试文的痕迹呢?

 

这些思维方式写应试作文可以用上,工作上其实也可以用上。任何工作,是不是都要讲究效率?这种思维方式本质上就是用模块化,标准化,自动化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的电脑其实就是一个典型模块化、标准化产品,把一个电脑分成CPU,硬盘,内存,主板,显示器等等模块。这样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自己组装一台电脑。作文也是这样,用我这种方法,一个普通学生也可以写出很有深度的作文来。可前提是,孩子们得接受系统的思维训练。否则,只把这个方法教给他,他根本理解不了这个方法的妙处。

 

我之所以反复强调思维方面的训练就是这样。争取在孩子能力达到之后,让孩子学会用“量变、质变”,“偶然、必然”,“全面,片面”这样的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将来,他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就会很轻松了。量变、质变听起来挺深奥,可实际上如果从生活出发一点不深奥。以烧水举例,水开了就是质变,量变就是温度逐步增加的过程。所以对孩子来说,可以先从这些直观的现象起步,逐步过渡到更为抽象的。

 

还是那句话,你要给孩子一碗水,你自己先有一桶水。你自己先把这些东西弄明白了,才好在生活中深入浅出跟孩子讲。

 

帮孩子与经典交朋友

怎样提高文化素养?文化品位?其实有一个捷径,就是看或者听经典。

这个经典不要狭义理解成古文经典。古文经典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这个经典的名单包括:

 

·       童话:白雪公主,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等。

·       故事:1001夜故事,中国民间传说,成语故事,历史故事等。

·       卡通:尤其是电影版卡通。如,狮子王,怪物史莱克,阿拉丁神灯等。

·       电影:阿甘正传,辛德勒名单,泰坦尼克号等。

·       诗歌:唐诗三百首,汉诗,宋词等。

·       小说:四大名著,世界名著(年纪小可读简版)。

·       传记:海伦.凯勒,毛泽东,苏东坡等。

·       音乐:古典音乐,民歌民乐,不仅仅是听,还要讲音乐背后的故事。

·       美术:古典名画,中国画,不仅仅是看,还要讲画作后面的故事。

·       评书:由经典评书可以激发对于历史的兴趣

·       相声:侯宝林的一些相声跟故事差不多。

·       广播:可以通过MP3下载一些好听的广播剧,故事等。 

·       科普:神奇校车,昆虫记等。

·       社科:历史,地理,哲学,经济等的入门 

·       古文:论语,孟子,四书五经等。

 

我现在总结自己第二次开窍太晚的重要原因,就是对于经典重视得不够。中学为了应试,这方面基本上浅尝辄止。进了大学本该好好在这些方面补课。可是,非常不幸的是,赶上了痞子文化热和后现代热。前者躲避崇高,后者消解意义。大学里基本没干别的,天天追着这些东西看。在北大,讲这些内容的都是明星教师,受到追捧,讲经典的很受冷落。

 

可这些东西,初看起来新鲜有趣,可时间长了,就感到越看越没劲,越看越糊涂。不能说后现代的东西就完全不好,比如,王朔的小说,周星驰的无厘头,包括今天的“武林外传”,都有一定的可看性。只是说,这些东西不能当做主菜。我们吃饭的时候,得先有主食、菜蔬垫底,然后再吃些甜点、小菜。如果主次不分,长久下去就会营养不良。

 

我自己就是这种情况,中学时没时间吃主食、菜蔬,到了大学有时间了,却天天吃甜点、小菜,结果大学毕业后,严重的营养不良。水平始终在1+1阶段徘徊。

 

真正意识到这个问题是在《实话实说》。我进入《实话实说》的时候,这个节目已经不如以前火了,崔永元的压力很大。不过,崔永元还在顽强地坚持着,不想为了片面追求收视率降低节目的品位。

 

品位这个词是我在《实话实说》里真正理解的。读大学时,热衷学周星驰,嘲笑品位。一说有人想追求品位,就觉得是件挺落伍的事情。

 

但是,在《实话实说》里,从上至下都非常看重“品位”二字。品位是什么?实际上也可以分两次层次来理解。

 

品位1:是浅层次的,穿衣打扮,吃喝玩乐。

品位2:是指文化品位,强调艺术与人文内涵,基本等同于文化2。

 

从第二个层次的角度看:

 

·       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品位。

·       李白的“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品位。

·       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是品位。

·       《阿甘正传》里的“跑步精神”是品位。

·       《辛德勒名单》里对于善的赞美是品位。

·       《卖火柴的小女孩》对于贫苦儿童的同情是品位。

·       《皇帝的新衣》对于愚蠢虚伪的嘲弄是品位。

·       海伦.凯勒与命运的顽强抗争是品位。

 

提出多元智能的哈佛教授加德纳,近期的主要精力就放在“品位”的研究上。在他看来,品位就是真善美。

 

·       真的背后是探究与质疑。

·       善的背后是善良与美德。

·       美的背后是和谐与美好。

 

为什么我希望孩子们看经典呢?因为经典里到处都是真善美的东西。经典虽然看起来名目繁多,可是,如果你从真善美的角度去阅读这些经典,就能够把这些经典串联起来。真善美就像三根线,而单个的经典就像一颗颗珠子。

 

阅读经典的时候,也要依据橡皮筋的理论循序渐进。一本经典,内涵十分丰富,像《红楼梦》,可以单独成为一门学问。你可以抽出《红楼梦》中比较浅显的内涵跟孩子讲,比如讲好人是谁,坏蛋是谁。而不必一下子让孩子理解“白茫茫大地一片真干净”。《三国演义》也是这样,不妨先讲好人,坏人。等孩子再大一些,就可以从更高的层次来看好人,坏人。

 

名著、经典是可以读一辈子的,是常读常新的。这也是名著、经典的魅力所在。不必苛求童年时期就一下子读通。那是不可能的。每个阶段都有每个阶段的阅读层次,思想是逐步加深的。孩子小的时候,童话优先读,大的时候,可以逐步过渡到小说,古文。现在很多人本末倒置,让三岁孩子读四书五经。这种做法就是违反了橡皮筋理论的原则。

 

童年的关键是让孩子与这些经典交上朋友。要让孩子泡在这些名字里,曹雪芹,贾宝玉,关羽,曹操,海伦.凯勒,阿甘,李白,杜甫,苏东坡...这些名字要立体化,要生活化,要栩栩如生,耳熟能详。谈起每个人,不仅仅是说出一些简单的名词,而是知道背后的故事,能与真善美这三条主线联系起来。许多孩子,虽然通过课本知道了这些名字,但这些名字仅仅是一堆无生命、无意义的名词而已。地位就像菜花、葱头、乌鸦、羚羊一样,远远不如奥特曼、Hello kitty在他们的心目中高。说起奥特曼,他们可以绘声绘色,如数家珍,这种友谊甚至可以延续一生,但是,对于大师和经典,他们却毫无感情而言。所以在孩子童年,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孩子们跟这些大师和经典交上朋友,让他们建立一生的友谊。

 

如果你有这种意识,在给孩子挑选卡通片的时候,你应该优先选择白雪公主、狮子王这类。我们说,第一次是非常难忘的,孩子的第一次也是一样。当然,我也不是说完全排斥“奥特曼”之类,只是说,不要把这些当成孩子的主菜,要分清主次。这个问题在“猫和老鼠是垃圾还是精品?”讲过,不再赘述。

 

我们都知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这句话。环境的影响对于一个人的影响很大。所以我们常常会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我在北大的时候,被后现代文化影响;在《实话实说》的时候,被崔永元的“品位”影响;后来又受到温普林的影响,对艺术有了更深的认识。环境和朋友对人的影响很大。

 

求知欲和品位是怎么来的?怎么让孩子从纷繁复杂的信息中把“知识”提取出来,作为自己追求的目标,作为自己的信仰和爱好?关键是你能否在孩子的童年给孩子营造一个求知的环境,让孩子与经典与大师交上朋友,与真善美交上朋友。

 

我前段时间受朋友之托,帮助一个小同学解决不会学习的问题。我一进这个朋友的家门心就凉了一半。她的家里有两台电脑,孩子一台,大人一台,妈妈正在玩斗地主的游戏,孩子正在玩CS。必须承认,我不是什么魔法师,我没本事跟孩子聊几次就能让他学会学习。如果我有这个本事,我的身价早就超过比尔.盖茨了。

 

带着一种深深的怅然我离开了这个家庭。这种无力无奈感我已经不是第一次感受到。一个好端端的孩子,又聪明又俊俏的小家伙,他的未来我似乎能够感知到。他学习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玩游戏而读书”。家长逼他写作业的办法很简单,就是“你要是把作业完成了就让你打游戏。”

 

碰到这种孩子,我真想自己拥有一种魔法,能够将他点醒。但我知道,这种可能性几乎不存在。也许只有生活本身,才能将他唤醒。那个时候,可能他已经到了不惑之年。

 

家庭的气场、环境很重要。一个孩子的成长,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橡皮筋的理论,既可以从积极的方面理解,也可以从反面理解。如果你的孩子每天退步一点点,积少成多,到了一定年龄,也许就会积重难返。

 

总之,就像我不反对文化1和想象力1一样,对于品位1,我觉得适度追求无可厚非,但是,高级人才不要满足于品位1。要有更高的起点。

 

与此同时,我们要牢记。经典不仅仅是用来读的,用来背的,用来考的,最重要的是,要与经典交朋友。帮孩子熟悉经典,喜欢经典,崇拜经典。每天浸泡在经典中,每天与经典做游戏,聊天,每天都能从经典中找到快乐。所以,孩子读“红楼梦”的时候,你得先读,哪怕只读一部分。你读后,才有可能跟孩子对话,交流,做游戏。你让孩子读“弟子规”,你得先把弟子规弄懂,这样,你才能让孩子在生活中应用“弟子规”,才能与孩子就弟子规进行交流。

 

很多人让孩子学习经典的误区就是,把经典当成一种无生命的东西,让孩子去死记硬背,让孩子去生吞活剥。

 

有些人成年后有忌口,比如,不喝牛奶或者不吃鸡蛋。如果你问他原因,往往与童年时的不愉快经历有关系。比如,吃鸡蛋吃到呕吐,喝牛奶喝到反胃。这种不愉快记忆往往会伴随一生。

 

所以,不良学习方法的后果就是,孩子不仅不会喜欢上经典,与经典交上朋友。反而会仇恨经典,厌恶经典,远离经典。

·             新浪网友2009-11-03 11:29:59 [举报]

名单中疏忽了社科类,地理、历史、经济学方面也有许多适合孩子读的,应该让孩子觉得这些也是阅读的一部分,生活的一部分。

博主回复:2009-11-03 11:40:42

谢谢提醒。会补上。还会补上科普类的读物。

有个朋友提出了这样一个观点:

 

我觉得倒不用过分注重经典不经典的,首先要培养小孩喜欢阅读,多读书,读多了欣赏水平高了,自然就分清好坏,经典和垃圾了。

 

我想就这个观点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品位(这个品位指品位2,即文化品位)这种东西,实际上有点水的特性。水的特点是什么?就是往低的方向流很容易,往高处走是非常难的。实际上,差的品位是不需要培养的。只要电视上演着奥特曼之类,孩子的注意自然吸引过去了。然后,围绕着奥特曼再给孩子一些书,孩子的阅读兴趣立刻来了。

 

广义上说,任何阅读都能提高阅读能力。但是,我们一定要搞清楚。这种阅读能力背后的东西是什么?

 

阅读垃圾,只能提高文化1方面的能力,也就是,帮我们识字。

阅读经典,则可以同时提高文化1和文化2,不仅识字,还能提高文化品位。

 

以前,我们谈阅读能力的时候都是笼统谈的,并没有从文化1和文化2的角度做区分,所以,很多文化垃圾便打着提高孩子阅读能力的旗号登堂入室。我们必须对此有所警惕。

 

文化垃圾看一千遍,看一万本,也没法提高我们的文化品位。相反,就像吃久了垃圾食品会营养不良一样,过度食用垃圾文化,同样会导致营养不良。是大脑的营养不良,心灵的营养不良。

 

我这里所说的经典,其实大致相当于“精品”这个含义,是跟“垃圾”相对的。由于经典、名著久经考验,应该说,用这些内容做主食是比较可靠的。在此基础上,可以选择一些新鲜蔬菜,比如流行的精品的东西。甚至垃圾食品,也可以当作调剂口味的小菜。或者就像喜喜妈所言,为了让孩子跟其他小朋友交朋友,适度迎合一下这些小朋友的口味,以免过于曲高和寡。

 

这种思路,是一种策略思维,你就像一个文化营养师,精心为孩子调配精神营养。调配得法,孩子就会健康茁壮的成长,不得法,就可能虚弱不堪,营养不良。

 

开头那位朋友的想法是很危险的。奥特曼之类的书看一万本,孩子的阅读品位会提高吗?会自然就分清经典和垃圾吗?

 

首先,我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大家,这几乎是不可能的。就像我在大学里,每天被后现代的东西包围,那个时候,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东西大多是垃圾,只有毕业多年后才在《实话实说》的熏陶下知道了垃圾是什么,经典是什么。我一个大学生尚且如此,更何况孩子?

 

其次,我们再从饮食习惯的角度加以分析。孩子一般来说对垃圾食品偏爱有加。如果我们由着性子让孩子吃。孩子不仅不会吃出品位来,还会吃上瘾,欲罢不能。即便到了成年幡然醒悟,可能对于身体的损坏已经造成了。

 

品位似水,往低处走是很容易的,往高处走是很难的。要想让水流到高处,必须给予很强的引力,吸力才行。所以我说,要帮助孩子从小与经典交上朋友。日久生情,由熟悉到喜欢。到最终难以割舍,变成终身伴侣。

 

但是,孩子与经典交上朋友可能并不那么容易。这得需要家长想些办法。不要因为一种食物有营养就硬塞给孩子。不少人忌口某种食品就是童年时硬塞的结果。一定要想办法,想招数,让经典变得可以亲近,更加有趣,把里面的真善美自然地传递给孩子。

 

如果孩子爱上了经典,熟悉了经典,你就会发现,你在对孩子进行移情教育,励志教育,美德教育的时候,就会变得省力很多。这也正是“品位”二字带给我们的回报。

做好孩子的精神营养师

80年代的时候,当家长是很容易的一件事。只要把孩子养好就可以了。教育可以交给学校,管他应试不应试,只要考上大学就可以了。课外书,文化娱乐更不用担心,国家对这方面控制非常严格。虽然说,对于成人来说有点残酷,可是,对于儿童来说,那简直是一个天堂般的环境。

 

我们读的基本都是经典,童话,故事,小说,广播,评书,相声...用立体式的轰炸为孩子们提供精神营养。

 

但是,时隔20多年,今天的家长所面临的环境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把孩子扔到学校不可以了,因为大学越来越像高中,并不能保证就业,所以不得不考虑更高层次竞争力的培养。

 

其次,国家不再担任文化保姆的角色了。也就是说,没人负责为孩子挡住垃圾文化的侵入了。所以,只能靠家长自身担负起这个职责。

 

但是,非常遗憾的是,许多家长并无这方面的意识。

 

在他的意识世界里,不知道:

 

·       文化有垃圾与经典之分;

·       品位有鄙俗与高级之分;

·       教育方法有歧路与正途之分;

 

正是因为很多家长的思维跟不上形势,所以垃圾文化迅速占领孩子们的头脑。80后,90后简直成了问题孩子的代名词。我最近接触了一些富裕家庭的孩子,看起来都很聪明。却都沉溺于垃圾文化不可自拔。我发现,这种“聪明+富裕”的家庭简直是垃圾文化的重灾区。连一些知识水平很高的家长也忽视这个问题,可见我们全社会对这方面的认识有多欠缺。

 

怎么办?

 

《南方周末》有篇社论:“可以回顾,不能回头”。的确,我们已经不能指望社会重新回到80年代,让国家对于垃圾文化进行剿灭。唯一的希望就在于家长的自救。

 

我的经历比较特殊。我毕业后曾经从事媒体工作,以电视栏目主编的身份,亲自生产过垃圾文化的东西。而后在“实话实说”,又以策划之职,生产过精品的东西。什么是垃圾,什么是精品,对我来说没有秘密可言。生产垃圾文化,基本上有文化1的水平就能应付了;而生产精品的东西,没有文化2是混不下去的。我在垃圾文化生产部门做到了很高职位,但在“实话实说”能力却达不到要求。这两者的鲜明对比,让我产生了深刻反思。

 

品位似水,我们的人性天然倾向于垃圾文化的东西,因为这些东西能够让我们更轻松,不用动脑筋,可以打发消磨时间。而对于有品位的东西,在没有入门之前,往往比较排斥。当然,入门之后可能会非常喜欢,但大多数人由于缺乏引导,一生都没有机会入门。

 

一个高素质的人,不必脑子里全是精品文化,这样,这个人会很累。同时,这个人脑子里也不能全是垃圾文化,这样,这个人会很衰。所以,我们的精神世界,要对各种文化进行合理搭配。而显然,精品文化应该是主食,垃圾文化是调剂。

 

一个合格的家长,应该做好孩子的精神营养师。今天的社会,如果我们从积极的一方面看,为家长当好营养师提供了许多很好的素材。家长们根本不会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烦恼。比如,网上到处可以下载到各种书籍、音频、视频资源。今天欢喜妈还提到,她下载了MP3格式的《52篇世界童话名著660分钟配乐朗诵》,她说:“儿子可爱听了,现在最喜欢听的就是白雪公主和阿里巴巴。”我看了这话都想流口水。我们那个时代哪里有这样的条件?

 

实际上,如果你在意识上认识到了这个问题,你的眼前会一片开阔。这30年间,虽然垃圾文化遍地都是,可是,精品文化的积累也不少。只要你在这方面多用心思,精品文化同样可以征服孩子。

 

孩子的大脑其实就像一张白纸。你如果不用精品的东西填充,垃圾的东西就会乘虚而入。此消彼长,也就决定了一个人日后的品位与层次。

再谈与名著经典交朋友

暄暄妈给我来信,谈了女儿读《西游记》的情况,颇有可借鉴之处。

 

女儿这学期上二年级,学期开始,先给她看鲁兵的《小西游记》,这本书文字很浅显,讲的是《西游记》里的故事,主要是试探她是不是感兴趣。看看情况不错,又在网上找了动画片《大闹天宫》,这部片子可以算是国产动画片的颠峰之作。

 

第二本书是包蕾的《猪八戒吃西瓜》,尽管是给小朋友写的童话,情节简单,可它的语言接近“古代白话文”,所以程度比《小西游记》要深。这时候正好在当当上找到了孙敬修播讲的《西游记的故事》,12张CD,主要利用吃饭时间来听,12张听完一遍还要再来一遍,2遍听完,《猪八戒吃西瓜》也看完了。

 

这两本书是带到学校读的,所以速度都很慢,在家里看的是其他的书。

 

现在看的第三本是浙江少儿出版社出的为青少年改写的《西游记》,和原著比,去掉了一些孩子难以理解的内容,情节更加紧凑简单,文字类似原著,对二年级的孩子来说,还是有一定的难度,但为了看更多更详细的故事,女儿的兴致很高。

也给她一本吴承恩的《西游记》原著,对她来说,难点就比较多了,我告诉她没关系,以后会越来越懂的,这本书可以看一辈子。

 

她经常和我展开讨论,互相启发,连我自己都没想到,对一个七岁的孩子,这本书可以说出那么多东西:
 

·       孙悟空有本事有活力有闯劲,虽然有时候太莽撞,但还是小朋友最爱的人物。坐不住没长性还不服管束,能够保护师父走完取经路,对他来说真是很了不起。

·       猪八戒贪吃偷懒怕死,能坚持下来,很了不起。

·       沙和尚稳重老实,一步一步走下去,成了英雄。

·       唐僧是凡人,没有魔法没有神通,可他下定了决心,什么危险都没能吓住他,所以他是最勇敢的,所以孙悟空即使被师父错怪也不记恨。唐僧误解了孙悟空,把他赶回去,也不受他的好处,虽然有些糊涂,但也说明唐僧并不依赖孙悟空的保护。

·       每个人都有缺点,有缺点的人也能成英雄。

·       为什么唐僧总被妖怪骗,因为每个人都有弱点,人会因为弱点而犯同样的错误。(所以数学错题集很重要,呵呵)

·       每次妖怪抓到唐僧,都磨磨蹭蹭不下手,结果都没吃到口,所以做事不能拖拖拉拉。

 

还有许许多多,讨论仍在继续。
这就是名著的魅力。

您现在所做的一切非常非常有意义,衷心地祝福您!

 

暄暄妈的做法基本上就是《帮孩子与经典交朋友》这篇文章的操作版。

她的做法我觉得有几点特别值得借鉴:

 

第一: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名著经典传承已久,围绕他们有许多可供选择的优秀资源。

暄暄妈几乎找齐了各种优秀资源,真是一个有心的妈妈。

 

第二:循序渐进,充分应用了橡皮筋的理论。橡皮筋理论的一个精粹就是试探。

所谓摸着石头过河。我们不知道自己面对的这个小孩,她究竟是智力早熟还是晚熟,

我们也不知道她的所谓敏感期究竟在什么时候,这一切,只有通过试探才能得到确切的认识。

通过试探,看看孩子的接受程度,如果孩子接受起来比较容易,就逐步加大难度。

最终,把原著奉上。有人觉得,给二年级孩子看原著是不是拔苗助长?

因为有了上面这些铺垫,这种做法就是顺理成章,而且,我们并不期望孩子一下子读懂原著。

而是希望孩子能够与这本书交朋友。这本书里面的内涵足够孩子一辈子去品味。

名著之所以有魅力,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像《百家讲坛》的宣传语,

坛坛都是好酒。名著是用来品的,越品越有滋味。

 

第三:跟孩子就名著的内容进行交流和讨论。这是让孩子与名著交朋友不可或缺的一步。

这种交流,可随时随地进行。让名著里的人物,成为生活中言谈话语的一部分。

让孙悟空,猪八戒,将来还有托尔斯泰,雨果,歌德等人,成为孩子熟悉的老朋友。

成为孩子童年的伙伴。让孩子对这些人物,这些书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讨论还有一个意义,

就是让孩子把自己读到的内容用起来。把人物,情节与实际生活

联系起来。在这种碰撞之下,会产生许多有趣的思想火花。暄暄的许多小火花,

已经让人忘记她仅仅是个二年级的小学生。我也跟暄暄学了不少,比如,每次妖怪抓到唐僧,都磨磨蹭蹭不下手,结果都没吃到口,所以做事不能拖拖拉拉。

 

总之,通过暄暄妈提供的这个实例,我想我们可以有这样的信心,让孩子跟名著经典交上朋友

是完全可能的。关键是要有这方面的意识,要想办法。所谓思路决定出路,只要去想,办法总会有的。与此同时,家长要有意识的做孩子的精神营养师。要把孩子的读物有意识地进行分类。

 

·       名著经典:四大名著,世界名著,少儿名著等等。

·       精品读物:可能并非名著经典,但内涵丰富,内容健康向上,语言精致优美。

·       快餐读物:内涵一般,轻松搞笑的读物,适合于泛读。

·       有害读物:内容充满低级趣味,包含对儿童身心健康不利的内容。

 

有了这样一个分类,帮助孩子挑选读物时就会心里有数。孩子才不会患上头脑的营养不良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