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鲁贤百年纪念座谈会:历史真的没有“意义”吗?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4 01:24:13
          据新加坡网站7月9日报道,台湾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员陈仪深最近说:“国际已经不允许中华民国去争正统,甚至退而求其次的两中也不太可能,你讲这些有意义吗?”

  陈仪深先生的这番话,是针对马英九日前呼吁两岸还原抗日战争历史真相而说的。他认为,马英九所谈的对日抗战确实比较接近历史事实,不过台湾现在应该走自己的路,而不是去争中国的正统。

  另据台湾中央社7月7日报道,在抗战纪念日这天,马英九总统先是前往北投复兴岗国防大学出席 “国防大学庆祝‘建国’100年抗日战史学术研讨会”的开幕典礼,然后又到台北“国父纪念馆”参加“战争与和平—随军记者镜头下的对日抗战真相展”。

  在致辞中,马英九指出,抗日战争从军事的角度看,投入数百万部队,与日军发生22次会战,1千多次大战,3万8千多次战斗,牺牲322万人,其中包括204位国军将领、2位共军将领,这是“中华民国”乃至中国历史上最惨烈的一场民族御侮圣战。

  此外,马英九还强调,台湾与抗日战争历史有关系,但也有不同的感受,而历史的真相只有一个。当海峡两岸在政治上和军事上逐渐和解的时候,在历史的诠释上也应该和解,真正做到8个字“就事论事、实话实说”。只有诚实、透明地面对历史,呈现还原历史的真相,才不会愧对下一代和让这些历史重演。

  就上述报道来看,马英九讲的都是有关抗日战争历史以及两岸对这段历史认知差异,并没提到“争正统”。可见,马英九的确在“就事论事、实话实说”,反而是陈仪深先生的评论倒有点话外有话、言犹未尽之意。

  众所周知,抗日战争本来就是中华民族现代史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既是中华民族的历史,当然也就与中华民国以及台湾有关。这原是历史事实,有什么不能说的呢?

  应当说,两岸和平,其基础在于两岸和解。和解不仅包括现实问题,也包括历史问题。由对历史的和解,进而再到现实的和解,这样才容易彼此达成一致。如果缺少了对历史问题的认同,难免就有些美中不足,犹如只见到半个月亮而见不到整个圆月一样。

  历史问题之所以重要,不是因为后人非要纠缠它,而是因为它与现实和未来都息息相关。两岸关系走到今天,哪一步不与解决历史问题有关?历史就是昨日的今天,而今天也将成为明天的历史。

  马英九并没有争什么“正统”,而只是在就历史谈论历史。我也不赞成陈仪深先生的观点,似乎谈论历史一点意义也没有。试想,如果不对历史进行必要的反思,不对历史问题作出清晰一致的结论,又怎么能甩掉包袱,结束纷争,共同前进呢?如果不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汲取有益的智慧,又怎么能同心同德,共同合作,开辟中华民族新的历史呢?

  由此可见,研究历史,目的就是为了要照顾好今天。更重要的,它还是为了开创未来。这与争不争“正统”根本没有关系。作为一个知名历史学家,陈仪深先生该不会不明白其中的道理吧?

  如果硬要说马英九关于抗日战争历史的言论没有“意义”,那么这只能被看作是陈仪深先生个人的见解,我想,更多的人可能都不会对此赞同的。因为人们还记得,在陈水扁掌权时,为了给“台独”鸣锣开道,他就是先拿历史问题来做文章的。当然他说的历史,不过是经过蓄意篡改和人为加工后的“伪”历史,而这才是真正应该受到谴责的。陈水扁的做法显然与马英九呼吁两岸共同正视抗战历史,意义是根本不同的。

  正如人们有目共睹的,自国民党重掌政权以来,台海上空终于出现了希望的曙光,两岸人民正走着和平发展、彼此共赢的阳光大道。随着“大三通”、“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开放陆客自由行”等一个又一个具体交流项目的推进,两岸同胞间相互联系也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紧密。所有这些进步,都是人心所向和大势所趋,是谁也无法企图否定或使之逆转的。

  记得马英九主政之初就曾说过:两岸同胞应该一起开创历史,而我们现在做的就是在创造历史。这话听起来充满了正义感,让人感觉荡气回肠、肃然起敬。谁能说,今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所迈出的每一个脚步、取得的每一项进展、合作的每一次深化,都不是未来的中华民族历史呢!

  历史不仅是记载在书本上的固化的文字,而且是发展中的现实,是所有人在一起从事的人生追求。只有那些抱残守缺的人,才不愿意看到眼前活生生的历史;也只有那些痴迷于空想之中的人,才总是企盼着能够不切实际地自“编”历史。

  今天,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历史局面已经蓬勃展开,而且势必还将继续下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思以往的历史,只会起到凝聚前进动力的作用,而不会造成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伤害。只有那些不愿意看到或者试图阻扰这一历史进程的人,才会认为研究历史没有任何意义。

  诚如马英九在演讲里所提到的,大陆方面胡锦涛总书记在2005年就已指出,抗日战争期间国军的正面抗战是主要战场。这已经不再是历史上国共两党相争的事了,而是关系到中华民族未来的整体认同。因此,我们衷心地希望,在历史领域两岸今后还会有更多的共识,取得更深的进展。

  宇以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