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蟾吞日8月16日:平中见奇的“潜伏” ——评海飞的长篇小说《向延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2:07:26
平中见奇的“潜伏”
——评海飞的长篇小说《向延安》
白 烨
《 人民日报 》( 2011年07月12日   20 版)

创作过《旗袍》、《大西南剿匪记》等电视剧的海飞,新近又推出了长篇小说新作《向延安》(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兼有剧作家、小说家双重身份的海飞,在这部作品里把他善于以戏剧手段编织故事和长于以小说笔法塑造人物的双项优长,施展得淋漓尽致,使这部作品既在红色题材的把握与处理上花样翻新,又在英雄人物的塑造与描画上别树一帜。
作品以向伯贤在屋顶被一颗流弹击中坠落身亡开篇,从侧面描写了淞沪会战的打响与影响。但整个作品故事的主线,却主要是围绕着向伯贤的三儿子向金喜和他的华光无线电学校的同学们的抗战活动徐徐展开。这是一个从头至尾都不见硝烟的战斗。这种不见硝烟的战斗,一方面表现为罗家英、袁春梅、李大胆、邬小漫等青年学生的示威游行、战地救护、抗战演剧;一方面又表现为同学们看不起也不知晓的向金喜忍辱负重秘密从事的地下潜伏。不同的选择、不同的战斗,总体构成了一轴多色彩、多侧面的抗战生活的斑斓画卷。
在同学群体里,与其他人的斗志昂扬相比,向金喜总是显得很游移,甚至一直很另类。同学们积极从事的抗战演剧活动,他也不去参与。只是出于爱国的本能与同学的情谊,他才经常去参加同学之间私下的政治性聚会,与他们一起朗诵爱国诗歌,一起向往延安。当真的要报名去延安,向往可以付诸行动时,他却改变了原来的主意,执意要留在上海,并去名为经贸公司实为特务机关的秋田公司当厨子。正当人们对此感到不解,甚至为之愤激时,他却秘密成为代号为“四丫头”的卧底,巧用那只名叫阿黄的灵异老猫,向党的地下联络点——丰记米号不断传递情报。通过他的这些情报,地下组织除掉了外出的日本特务,秋田公司的特务机关也被最终捣毁;抗战胜利之后,他又以厨子身份打入淞沪警备司令部,暗中收集和递送情报,想方设法除掉叛徒,救出被捕的同志;当他在解放前夕郑重地向党组织联系人海叔提出“我要去延安”时,得到的却是“继续等待命令”的指令。在等待中,了解他的武三春、金山、海叔等同志和领导相继牺牲,没有人能证明他参加过共产党地下组织,潜伏多年并多次建功的向金喜,没有获得应有的认可与嘉奖,他所能做的,只是望着贴在自家墙上的一张延安地图……他说自己不叫向金喜了,已改名为“向延安”。他是用改名的方式,来寄托自己的念想,表明自己不变的心迹。
可以说,故事没有什么大开大阖的跌宕起伏,故事的结局也没有那种曲终奏雅的悠扬,而且含而不露,浅吟低唱,但却充满隐忍的悲情,坚韧的悲壮。
《向延安》里向金喜这个无名又英勇的人物,是我们在同类题材作品中很少见到的。这个人物无论是在向家几兄妹中,还是在无线电技校的同学中,都很不起眼,平凡得几近一个俗人。他深爱着罗家英,喜欢着袁春梅,并频频向二人显示着自己的爱意与好意,但两位女性对他并无爱情上的丝毫感觉,有的只是出于同学和亲人的关系的关切与同情;他痴迷厨艺与做菜,本也无可厚非,但这在那个炮火纷飞的战乱年代,无疑显得非常地不合时宜。但这样芸芸众生中的一介书生,却能做出让人意想不到的壮举,这在普通青年追随着革命迅速成长的人生道路上,具有着更为普遍的意义。事实上,向金喜由生活的旁观者成为卧底的革命者,也是有着一定的内在依据的。从表面上看,他的领受使命,是地下党负责人看到了他的忠实可靠的一面,并运用了他的这一长处;但从根本上说,向金喜的秘密投身革命,主要根植于他梦牵魂绕的延安情结,只是他把它藏在心底,并不张扬。作者用这样的故事、这样的人物,描写出了地下斗争的另一种真实,塑造出了潜伏英雄的另一种类型。以构思的自出机杼与表现的独辟蹊径,对文学写作中的这一类题材和这一类人物,有一定的超越与创新。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是一部新颖的谍战之作,也是一曲独特的英雄颂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