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素妍男友:[人文]论文化传承和儒教文化不可复古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15:11:01
这个问题可以是任何不精通儒教思想人也可以搞清楚的问题,而且是个非常重要的现实问题。本人对儒教思想也未有深入的研究,但却完全可以得出一个清晰和非常重要的结论,就是,儒教文化不可能复古。
  
  首先要搞清楚文化传承的机制问题。古代,没有强大的媒体,一般情况下,譬如一个母亲为救孩子牺牲自己,无人知晓。而譬如一支农民起义的武装就不同了,历史要记载的。一个大的黑帮也有记载。因此,像黄巢这种江湖盐贩子的黑帮的历史影响力非同一个家庭母亲可比有价值的文化精神可能留传。因此,中国底层文化的传承一定是一个具有社会影响力群体,如宗教或者黑帮来传承的。一直到元朝,民间文化的戏曲传播形式的出现,底层普通民众才逐渐登上历史舞台,但除了帝王将相,就是一些世俗文化。
  
  而传承往往通过茶馆说书的形式,这种形式到元朝变成一种戏曲文艺的形式留传下来。由于文盲率的高,小说这种形式虽然在宋代出现,但是担当文化传出的依旧是茶馆说书这种形式。这里的知识分子是底层的市民或乡绅。
  
  另一种形式就是传教的形式传承。可惜中国没有像样的自身宗教,佛教精义由于难懂,往往又带有民间的迷信来作为主要形式传承的。因此,这种传承不如茶馆说书来的普及和人气并且佛教被同化依旧带有茶馆文化的特征。
  
  另一类的文化传承形式是君主体的宣传的形式,这种形式很正统而且动用国家机器。但目的是为了巩固君主体服务,宣传带有灌输性,主要靠一种强制的耻辱感来实现的。这里知识精英起相当大的作用,他们是儒教文化的始作俑者,并自觉依附于君主体,借助君主体的力量灌输这种儒教思想,自觉为他们理想的天子建立朝纲。由于这个专制体的过于强大,儒教思想占据了中国的主导,更准确地说是统治地位。
  
  文化思想有文化的价值的思想的发育,在于人文的价值。一般通过真人真事的自身价值或者思想家体现的思想价值被接受而流传便延续下来。孔子属于后一类,有三千弟子,当时影响力就很大,再有他著有春秋等历史,而中国重视历史的记载的习惯,孔子因此其思想可能被流传。但并非孔子的自身人性反思的价值,而是他的社会主张的思想被接受,内容主要也是复古周礼的朝纲。而且这些朝纲是他当时在社会实践中惨遭失败的试验品,更是一种理想的主张。
  因此,对孔子的评价只是一个学者思想的评价,而非自身人性价值的传承。因为后世在传承时,并非涉及孔子自身失败的自身个人人性反思,仅以这种理想的社会主张作为一种思想继承的。这种文化传承是有缺陷的,因为缺乏个人的人性,也缺乏民众的亲和力,甚至毫无感染力。
  由于这种孔子的缺乏个人人性的民众感召力缺陷,君主体在动用国家机器宣传时必然是灌输性的,从汉朝开始通过一种荣誉性的崇祖的孝道开始,到了宋朝这种灌输掺入了一种耻辱感,就是利用性丑陋来限制女性伦理道德,从而把伦理道德通过耻感文化的形式固定下来。但这只是伦理部分。因此,孔子对民间的影响是思想灌输性的没有感染力。一旦灌输阶层的消亡,孔子思想尤其是朝纲部分也就很容易消亡了。
  
  倒是水浒,三国,红楼梦的思想在民间的影响则非常深远,因为这里是活生生的人,具有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因此,中国现代文化其实在水浒,三国,红楼梦之中,当中有什么价值,看这三部小说。而近代老毛靠水浒,三国,红楼梦解读洞察到的中国文化,很轻易地拿下了江山。
  
  具体的,中国近代后,民众登上历史舞台,随着清廷的崩溃,儒教的宣传的主体的旧知识精英,失去了君主这个附着体而没有任何力量,作为朝纲的儒教文化本身马上在新文化运动的短短数年中被彻底砸烂。这正说明了灌输性的儒教文化的生命力在失去君主政体之下的脆弱。而朝纲部分的儒教思想,最无民间亲和力,又无感召力和强烈的耻感作用,随着晚清的土崩瓦解天子的不存在而失去了依附,就像代表这些文化的旧知识精英们,在科举制的废除后在社会中浮荡。
  所以,新文化运动不废吹灰之力,就把儒教的朝纲轰个无影无踪。
  
  作为朝纲的儒教文化被砸烂之后,只剩下乡绅这个深受儒教文化影响的阶层的儒教文化的载体。他们比较顽强,因为他们接受、继承和代表了比较顽固的有耻感文化固化出来伦理。但尽管顽固,从废除科举制后的孔乙己不幸的命运已经揭示了这个儒教伦理文化生命力本身依旧不强的脆弱。
  
  在农民暴动和文革的砸烂中这个最后的儒教文化载体的乡绅阶层死亡之后,儒教文化失去了任何载体,便是一种现在这种文字的形式传承远离我们而去成为踪影。
  
  因此,不说儒教文化的思想带有旧农文明的烙印,更带有封建君主思想的烙印等自身思想价值的缺陷,更不用说儒教缺乏自身人性光辉价值的亲和力和感染力的局限,儒教文化本身没有民众感召力更缺乏感染力的脆弱性。由于这种本身的容易失去民众的脆弱性,儒教文化随着附着体的君主的崩溃,很快失去了朝纲,又随着乡绅文化在农民暴乱和文革清洗中被彻底消灭,儒教文化彻底失去了其伦理部分,儒教由此彻底被消灭了。不复存在之可能。
  
  儒教文化不能复古,本身由于儒教自身人性光辉的亲和力与感染力不足导致的,不过儒教文化不复古它的一些思想依旧可以通过文字的精神给现代人影响。但是,前面提到的,儒教思想主要体现是社会的主张,这些2千年前的农耕文明的社会主张对当今工商业和信息文明的社会又有多大的相通性和现实价值呢?
  
  离开了不可复古儒教文化,中国文化只有前面提到通过茶馆文化传承的世俗的文化了。这些世俗文化没有文化精神,于是现代中国本身就在文化的精神失去中痛苦。
  
  西化乃是一条新文化之路。不管你愿意不愿意,儒教文化在中国过早地被消灭了,已经死而不能复活之下,你除了西化还能干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