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王朝7第七部米国度:普希金之死的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1:17:20
         是什么环境造成了这个不幸的结果呢?
  人们对普希金的爱情行为表示理解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人们知道特定时代的社会风尚和普遍的道德标准有所区别。道德不是相对的,但具有相对性。相对于基督教所鼓吹的禁欲主义,普希金在诗歌中对爱情的歌颂,在生活中对爱情的身体力行,都具有反禁欲主义的合理性和人道性。相对于普希金所处的时代和地域,他的行为更算不了什么。

  19世纪初期,俄国因为学习法国,在贵族中形成了一种特殊的风气:偷情。贵族男女都为自己有几个情人为自豪的事情,因此丈夫和妻子对彼此有情人也是互不干涉。甚至沙皇本人也公开追求普希金的妻子冈察洛娃。据说,普希金和妻子散步的时候,与沙皇、皇后不期而遇。吃惊的不是冈察洛娃,而是沙皇夫妇,因为皇后这个时候才发现,俄罗斯居然还有比自己更美丽动人的女人。尤其是沙皇,他的"斜眼病"马上被冈察洛娃治好了,后来他封给普希金一个宫廷职位,目的也是为了有更多的机会接近冈察洛娃。

  在偷情合法化、公开化的时代,普希金只不过是这种奇特风尚的"受益者"之一而已。当然,因为他结婚了,而且他的妻子是俄罗斯的第一美女,人人仰慕的对象,所以,不久以后他也就成为这种风尚的受害者。

  普希金自由惯了,而且他也担心以前总是自己给别人戴绿帽子,一旦自己结婚了,自己也随时会被别人戴上绿帽子。因此,他一直对婚姻很悲观。不过他也是个普通人,在年过而立之后,他长久流浪漂泊的心灵也渴望有个归宿,因此他迎娶了冈察洛娃

  结婚后,普希金度过了一段相对平静安稳的生活。但她的妻子属于上流社会,新婚伊始,为了表达对妻子的爱,普希金还能陪着冈察洛娃唱歌、跳舞和喝酒。但普希金毕竟是一位有追求的诗人,整天无所事事让他倍感生命的虚度。他渐渐丧失了耐心,因此,他又把心思放到了他放不下的文学创作上,这样,他也就给了别人可乘之机。

  在普希金家的常客中,有一位年轻英俊、善于甜言蜜语的军官,名叫丹特士。丹特士本是法国人,通过投靠一个俄国官员,拿到了俄国"护照",成为俄国的男爵。丹特士比普希金更容易博得异性的青睐,乘普希金没有时间陪伴冈察洛娃,他很容易和冈察洛娃有了更多的沟通。这个时候彼得堡流言四起,说丹特士正在追求冈察洛娃。一些仇恨普希金的人开始散发大字报,写匿名信,声称普希金是乌龟团的团长,这些都大大地激怒了普希金。

  普希金虽然文静柔弱,但骨子里却刚烈好斗,在他读书期间,他的击剑和骑马成绩要好于文化课。而且他常常因为一件鸡毛蒜皮的小事情,就要和对手一决高下,他的不要命彻底吓退了对手。面对丹特士的挑衅,普希金自然要用男人的方式来解决男人的问题。为了捍卫男人的尊严,他向丹特士下了挑战书。

  丹特士自知理亏,加上没有任何准备,有些怕死,赶紧宣布这完全是一场误会。他说自己之所以经常去找冈察洛娃,是因为正在追求冈察洛娃的姐姐。不久后,丹特士还真的和冈察洛娃的姐姐结了婚,这样他就成为普希金的亲戚,可以名正言顺地到普希金家"做客"了。平静了一段时间后,烽烟又起,关于冈察洛娃与丹特士的故事重新成为人们茶余饭后热烈讨论的话题。这次普希金再也无法忍受了,他提出要和丹特士之间彻底做个了断。经过精心准备的丹特士这次答应了普希金的挑战。

  他们签订了决斗的条约:时间是下午四点至五点;地点是黑河对岸;武器是手枪;对射的距离是二十步;双方有一次射击的权利,谁先开枪不作规定。普希金的同时代人这样回忆当时的场景:决斗时间到了,虽然天气晴朗,但风很大,气温零下十五度左右。普希金穿一件熊皮大衣,沉默着,但却表现出一种强烈的快快动手的急躁情绪。一切就绪,决斗双方各就各位,助手发出信号,普希金举枪瞄准,但丹特士的枪先响了,普希金应声倒下。

  但普希金缓慢地爬了起来,支撑着左手,放了自己的一枪,丹特士也应声倒下。普希金高兴地说:打中了,打中了。不过,丹特士只是伤了皮毛,而普希金却伤了致命的部位,子弹从他的腹部钻进了肚子。

  普希金被马车送回了家中,见到冈察洛娃后,他安慰妻子不要害怕,自己不会有事情。医生们也来了,但已经无力回天。临终前,普希金神志清醒,妻子喂他吃果酱,他每吃一口,便重复说:啊,好吃,真好吃。短暂的回光返照后,普希金的目光便渐渐暗淡下来了。一代文豪就这样离开了人世,享年38岁。普希金死后,有5万人为他送葬。有位老人惊呼:天啊,我记得一位元帅临死时也没有这么多人来送行。

  早在1815年,16岁的普希金就写下了《我的墓志铭》,为自己未来的一生做了这样的预测和定位:

  这儿埋葬着普希金,他和年轻的缪斯
    在爱情和懒惰中,共同度过了愉快的一生,
    他没有做过什么好事,可是他心地善良,
    却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我们不能不惊叹普希金对自己的先见之明,他的一生始终和爱情、文学以及快乐相伴,他虽然风流,但绝不下流,而且他确实心地善良,实实在在是个好人。

  冈察洛娃·娜塔丽娅·尼古拉耶芙娜(对于诗人之死备受争议!)

  ---诗人心中的最纯美的天使,美貌绝伦的妻子

  1812年8月27日生于莫斯科,1863年11月26日亡于彼得堡

  娜塔利娅·冈察罗娃出生于莫斯科的一个贵族家庭,有一个哥哥两个姐姐。这个家庭已开始走向没落,追求时尚,崇洋媚外,孩子们学的是法语,爱的是跳舞,对民族文化并不重视。当娜塔利娅第一次出现在上层社会的舞会时,她引起了轰动。那一年她17岁,身材苗条,长相娇美,大家惊叹她是莫斯科少有的美女。也正是在那个晚会上,普希金对娜塔利娅一见钟情。

  普希金当时已近而立之年,一直过着漂泊不定的流浪放逐生活。他盼望有个温暖的家,能享受天伦之乐。娜塔利娅比他小13岁,纯洁美丽,正是他梦寐以求的理想妻子。好事多磨,普希金连着两次求婚都遭到了拒绝--娜塔利娅的父母认为普希金是被当局监视的不安定分子,太不可靠,另外也太穷。但普希金没有死心,经过两年的周折,1831年2月18日,他终于与娜塔利娅成婚。

  在教堂举行婚礼时,不知是由于激动还是不慎,普希金失手将戒指掉在地上,接着他手中的蜡烛又熄灭了。普希金嗫嚅了一句:"这不是好兆头!"普希金和娜塔利娅共同生活了6年,先后生了5个孩子。这6年对普希金来说,是幸福而又焦虑的;对于娜塔利娅来说,则是从淳朴、天真走向成熟与完美的6年。

  法国青年丹特士的出现,破坏了普希金家庭的安宁。丹特士风流倜傥,能说会道,擅长于向女性献殷勤,得到了沙皇的宠爱和重用。他时时纠缠娜塔利娅,普希金忍无可忍,为了维护妻子的名声和自己的荣誉,不得不与丹特士决斗,不幸饮弹身亡。临终时,普希金把妻子叫到身边:"喂喂我吧。"

  娜塔利娅跪在普希金的头前,一勺一勺地喂他糖渍草莓,把自己泪痕斑斑的脸贴在丈夫的额角。

  普希金抚摸着她的头发说:"没什么,谢天谢地,一切都好。"

  普希金逝世后,据说娜塔利娅曾伤心地表白:"是我害死了丈夫,是我成了他的死囚,但我敢向上帝担保--我的心灵洁白无瑕。"

  后来揭秘的资料表明,娜塔利娅对普希金绝对忠贞,而普希金对她也绝对信任。

  普希金逝世后,娜塔利娅以遗孀的名义发布了一则讣告,宣布诗人于1837年1月29日逝世,2月1日举行追悼会。追悼会过后10天,娜塔利娅带着孩子离开彼得堡,到乡下孀居,一住就是两年。1844年,32岁的娜塔利娅再嫁骑兵团团长彼得·兰斯科伊将军。1863年,娜塔利娅去世,时年51岁。据同代人回忆,即使到了晚年,她依然美得惊人。对于娜塔利娅的评价,从普希金逝世起就有分歧,许多人对她颇有微词。但普希金对妻子始终非常疼爱,在诗中把她比作"天使"、"圣母"。临终前,他几次表白,过去的事不能怪他的妻子,娜塔利娅是无辜的。

  站在娜塔利娅的墓前,我不禁想起普希金本人对她的评价。在1833年8月21日写给妻子的信中,他说:你的美貌天下绝伦,而我笃爱你的心灵胜于你的美貌。我的千万心愿都满足了。 啊,是上苍把你恩赐给我,你啊,是我的圣母,你是最纯美最纯美的形象。 对于杀害诗人后一举成名后他又什么样的结果呢

  乔治·丹特士男爵

  普希金死后被审判,但被沙皇赦免了,后来回到法国,还成为法国的议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