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评价李健:梁捷: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03:59:54

2009-08-26 11:08:59来自: 罗小贱(党的政策瓦支瓦)

上次想转一篇评论《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国家和企业家身份》的文章,结果没发出来(http://www.xschina.org/show.php?id=13245),试试梁捷的。





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

梁捷

很多人都还对黄亚生教授上一本著作记忆犹新。那本书名为“Selling China”,可直译为“出卖中国”。恐是保险起见,中文版最终以副标题“改革时期的外国直接投资”出版,便没能在国内产生多大反响,甚是可惜。

黄亚生的观点本来异常尖锐,大有一举戳破“中国奇迹”之势。非专业人士未必熟悉外国直接投资(FDI)这个概念。但将其转译成星罗棋布的开发区、如火如荼的招商引资、不断攀升的外汇储备,整幅图景就一目了然。我国吸收外资的成绩极为优异,1993年后连续九年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吸收FDI国家。2002年以来,中国吸收FDI数量更是压倒美国,跃居世界第一。相形之下,整个非洲吸收的FDI占世界FDI的比重从来没有超过2%,90年代末甚至跌至1%以下。同为“金砖四国”的俄罗斯、巴西和印度吸收FDI的能力也远逊中国,不可同日而语。

若能站在火星上观察地球上的资本流动,一定可以观察到两个明显特征。第一,相当部分资金在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流动。美国是世界上资本最充裕的国家,可他国投资者仍愿意将资本投向美国。这也印证了《圣经》名言,“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第二个特征,更多的国际资本纷纷流向中国,义无反顾。主流经济学家对此解释说,中国劳动力成本低,反衬出资本回报率高。再加上政治稳定,基础建设良好,都有助于吸引投资者。

可黄亚生认为这种解释忽视了重要前提。并非中国更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而是中国一直在压抑民营资本而献媚于外国资本,两者从不在一个平等的环境下展开竞争。由于招商引资成为地方政府的政治目标之一,有些地方甚至不惜以极低的代价将土地配给给外国资本,造成“出卖中国”的事实。FDI的巨大存量并不能单纯看作中国经济实力增强的迹象。

在《有中国特色的资本主义》中,黄亚生进一步发展了这套论述。恰逢“改革开放三十周年”,黄亚生无意概括总结三十年奇迹的“伟大经验”,而是想直接切入三十年经济发展的具体脉络。要知道,从长达六十年的“康德拉季耶夫长周期”来看,三十年只是短短一瞬,最多只走完长周期的一半。三十年的经济增长并不能说明什么,若不梳理清楚其中机理,接着走三十年的经济衰退也并非不可能。前苏联亦曾保持了不下三十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可也未能走过六十年的经济周期。

恰逢全球金融海啸来袭,破灭了美国金融泡沫,也沉重地打击到中国经济。如同一场大病,强制性地迫使我们静下来反思这些年所走过的路。柏克曾说过,骑士的时代已经过去,继之而来的是诡辩家、经济学家和计算机的时代。萨缪尔森曾沾沾自喜地把这句话置于《经济学》的开篇,彰显经济学的重要性。不过我们要记得,这不仅是经济学家的时代,更是一个诡辩家的时代。

主流经济学界对中国经济在1978年的发端并无多少异议,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到乡镇企业的崛起,成为中国经济起飞的最初推动力。如果从产权角度看,直到八十年代末,还几乎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民营企业,工商个体户的数量和经营规模也时有起伏。那些戴上“红帽子”即以集体企业为名的乡镇私营企业在缝隙中顽强崛起,成为国民经济的生力军。它们所创造的产值在农村总产值中的比重很快就超过了五成。其中多数企业在九十年代摘掉了红帽子,实行股份制改造或者民营改制,清晰化产权,转型为民营企业,终于成为国民经济中举足轻重的一支力量。
然而主流的经济学叙事一般到此为止,很少有人对九十年代以降的中国经济发展逻辑再作阐释。从历史角度来看,时间隔得还太近,趋势尚不明朗;从政策角度来看,多项政策改革还有反复,未可遽然而论;从经济研究角度来看,数据披露太少、政策又不透明,使人无法全面把握中国经济。总的来说,研究时机尚不成熟。

可不管研究达到何种水平,经济自有其运行规律,经济体亦必须为不成熟的研究付出代价。黄亚生就在这不成熟的时机下手,最终发现了一套与官方、学界主流阐释大不同的故事逻辑。说是大不同的故事逻辑,老百姓却未必隔膜。中国的老百姓已在日常生活中承受了极大压力。国富民不富,“中国奇迹”的背后是无数“人民悲剧”,故而黄亚生忍不住要追问,中国奇迹到底谁之奇迹,何种奇迹?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的经济增长模式不再同于以往的市场化改革。“国家资本主义”一词或可道出其关键。1993-2001年间,民营企业的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3.3%,而在1981-1989年间,这一比率高达21.4%。民营企业生存空间不断缩小,这就意味当前大多数产业仍由国有企业主导。据黄亚生估算,1993-2001年间,真正的私营企业规模仅占产业总规模的22%,远远低于很多学者估算的50%。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经济的主角仍是国有企业,从未真正让位于民营企业,而且国企借助行政垄断力量,已经牢牢控制了国计民生的核心产业。各种进入中国的外资也以多种方式与政府合作,一同挤压民营企业本就逼仄的生存空间。从文献来看,九十年代学界最热门的话题即是“国企改革”。就在学界对国退民进、政企分开的发展方向形成共识的时候,真实情况却在反向发展,国有企业步步紧逼反倒掌握了主动。

上世纪九十年代,农村个体私营经济开始受到打压。个体私营经济必须面对严格的整顿和规范,发展条件比过去苛刻许多。政府要抑制从业数量的扩大幅度,将其纳入可控范畴之内,最终导致城乡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两极分化,甚至农村识字率都有所下降。尽管九十年代城乡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在增加,但城乡整体家庭收入增长率却要低于GDP的增长率,人民并未真正分享到经济增长的红利。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扶助私有经济的政策也发生转向。一方面,政府显著提高了私有经济获取贷款的资格和条件;另一方面,政府改变了以往向农民提供贷款、帮助他们兴办乡镇企业的政策,农业贷款变成专款专用,只能用于发展农业。这也与八十年代的中国金融改革背道而驰。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国在城市里逐渐推行住房、医疗和教育制度的改革,借“国企改革”的名义,废除福利制度,将这些社会保障推入市场。可这些改革都不彻底,改革成本实实在在地转嫁到老百姓身上,却还是未能构筑起真正透明有效的住房、医疗和教育市场。

九十年代以降,中国仍然以极高的速度经济增长。出于历史延续性考虑,我们当然可以将它与八十年代的改革并称“三十年奇迹”,但若从内部机制来探寻,中国经济实在已经走上了另一条道路。表面风光无限,内里黑幕重重。百姓仍在苦苦挣扎,看着不断高涨的宏观数据,再看看不断高涨的房价、医疗和教育,希冀前者是长久的,后者是暂时的。

上海即是外强中干的中国经济的典型代表。作为中国第一大都市,中国经济、金融中心,又曾与中国政治产生紧密联系,上海一直是中国经济的骄傲。印度总理辛格看着这个高楼林立、高架环绕、地铁发达的城市说,印度一定要学习上海!印度财政部长JayantPatil也感慨说,上海可以修时速450公里磁悬浮交通,印度却不能,两者动员资源的能力有天壤之别。可黄亚生说,上海错了,完全错了。与临近的浙江相比,上海经济毫无活力可言,亦无未来可言。

黄亚生发现,虽然上海被认为是中国奇迹的典型代表,东方巨龙口中明珠,可对于上海经济的实际研究惊人地欠缺。上海经济学家的数量恐怕仅次于北京,可他们多半也不了解上海的实际发展状况和动因。上海与孟买或者香港的“双城记”只停留在表面的奢华泡沫上。想当年,东南亚经济奇迹的时候,东南亚许多城市亦是如此风光,城市迅速增高。可不过几年,已经少有人再会提起过去的辉煌。

黄亚生敏锐地指出上海经济的三个特点:

第一,上海的企业不是被政府高度控制,就是被外资高度控制,真正的民营企业十分稀缺。从上海毕业大学生的就业取向即可看出一些端倪。上海毕业生多数人理想是进入外企,成为白领,这已构成所谓海派文化的鲜明特质。另一些务实的人则会努力成为公务员或者进入国企。上海几乎没有人会“创业”,政策上从不支持,而且在国有垄断企业和外企的控制下,几乎不会给民营企业留下存活的空间。

第二,上海的收入分配差距严重拉开。九十年代以降的市场化改革之后,可以说,上海的贫困人群已被政策所抛弃,而他们在上海总人口中所占比例并不低。占上海人群相当比例的本地人的收入,与国内其他地区相比,并无明显差异。可上海的物价和生存水平要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这就使得上海大部分人民的生活非常拮据。巨大的基础建设投资与房地产泡沫,极大地富裕了上层精英,却很少使得一般的上海家庭受益。

第三,尽管上海汇集了众多高科技产业,但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上海富有创新,上海的新闻、言论、学术研究的活跃水平也远不如其他地区。更重要的是,上海缺乏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没有自由竞争的市场环境,就不可能孕育出真正的企业家和企业家精神。2002年,国有企业在上海经济总产值中所占比例仍高达39.4%。与此同时,浙江国有企业所占比例仅13.6%,由此可见两地完全处于不同的经济发展模式。

与上海模式相较,浙江模式(特别是温州模式)堪称中国最具有资本主义企业精神、最高市场化程度和个体化程度的发展模式。浙江的政府很小,控制范围有限,而民营企业的活力却十分充沛,主导了经济乃至公共治理的方向。从数据来看,浙江的经济增长速度与上海一样一直处于全国前列。更重要的是,浙江中低层人民也多半分享到了经济增长的红利,实际生活水准迅速提高,与苦苦挣扎的上海人民大不同。

中国奇迹、中国特色、北京共识、上海模式这些概念提出,都表明中国经济和政治的复杂性,金融危机和其他危机也都进一步增加了未来的不确定性。然而“太阳底下没有新事物”,不管怎样的经济主导路径,保证绝大多数民众的利益,真正地、长期地保障与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这必是经济发展永恒的追求目标。


黄亚生:《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

http://blog.tianya.cn/blogger/post_show.asp?idWriter=0&Key=0&BlogID=276183&PostID=18687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