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谈黄衫女:300年:从征婚广告看社会变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8:57:27
      如今各色的征婚节目充斥屏幕,让人们充分见识了征婚广告的魅力。然而,把个人放在婚姻市场上公开“叫卖”并不是那么自然而然为人所接受的事,经过了300才从英伦三岛来到东方的礼仪之邦。最先打破规则的是英国一位没有留下姓名的男士。1695年7月,伦敦财经双周刊《振兴农商纪要》推出了一项新的创造财富、并且永久改变两性关系的行业──征婚启事(lonely-heartsadvertisement,直译为寂寞之心的广告):“某男,30岁,家产富足,希望寻找一位家产不低于3000英镑的年轻女士。”征婚广告从17世纪末到现在的300多年的历史从一个侧面说明了求欢、爱情和婚姻的变迁──它见证了300年内人类社会的变迁。 婚介的商品化非常符合17世纪的英国婚配市场,婚姻大多是笔交易。和当时的媒妁之言一样,很多征婚广告都是男人寻找年轻富有的女人。但是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对丈夫和妻子的素质要求发生了变化,18世纪下半叶,在重视金钱的同时,男人也开始部分的看重女人操持家务的品质,“体贴”一词不断出现在广告中。

  婚姻是财产交易

  历史上首例征婚启事,就算有人答复,也没有留下记录。但出版商约翰·霍顿却嗅出了其中的商机。寻找妻子的男人可以就此省却婚姻市场上那套繁琐又所费不赀的繁文缛节。局外人也可以在围观过程中享受围观的快乐。伴随着1690年大量移民融入伦敦和维多利亚时代商业和广告文化的繁荣而蓬勃发展。截至1710年,在英格兰注册的53家报纸中,每家都登了征婚广告:大多来自男士,大部分20多岁,而且都在征友时设定财务状况。

  刊登一则广告的费用是很昂贵的,高达3先令,是女仆两个星期的工资。这就意味着直到19世纪末,大多数刊登广告的人都是中产阶级。

  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认为,征婚是近代末期自我商品化之后出现的。第一个征婚广告说白了就是在“婚配”的题目之下,一个男人就财产和一个女人讨价还价。这样的模式主宰了这一行业100年:大多数的征婚广告都是30岁左右的男人,乐于结识年轻的小姐和寡妇,财产不能少于500英镑。

  婚介的商品化非常符合17世纪的婚配市场,婚姻大多是笔交易。和当时的媒妁之言一样,很多征婚广告都是男人寻找年轻富有的女人。但是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对丈夫和妻子的素质要求发生了变化,18世纪下半叶,在重视金钱的同时,男人也开始部分的看重女人操持家务的品质,“体贴”一词不断出现在广告中。

  不过大多数征婚的男人对女人的外貌不做过多要求,1772年的一份广告中只是简单地提到要求“身体健康”。而这段时间女人刊登为数不多的广告中则充满了绝望的气息。比如,1777年的一份女士的征婚广告上写着:“年轻女人,失去了丈夫”;1781年的一份广告是“渴望自由,渴望逃脱残忍的监护人的控制”;还有一份征婚广告诉说,“因为失去了朋友和财产,在尖锐的痛苦中被迫寻求保护。”

  大多征婚的女人都称自己是寡妇,考虑到当时男子的寿命不过40多岁,也就不足为怪了。也许考虑到是买方市场,大多数女人的要求都不高。但是1787年一个勇敢的人说出了自己的要求“他喝酒不能超过两瓶,一口气不能超过一瓶,一星期喝酒不能超过三次。他必须识文断字,他的谈吐必须迷人。两人一起的时候,他要不断注意到他的配偶,不能东瞧西看,与轻浮的姑娘们眉目传情。他必须在12点之前上床,9点之前起床。总之,他必须按应该的样子行事。”

  征婚广告的陷阱

  有段时间,征婚广告开始变得鱼龙混杂了,很多广告就像是为了娱乐读者。而这样的广告加深了人们对个人征婚广告是阴谋和陷阱的印象。

  征婚广告也闹出了不少笑话。1825年,哈罗公学的一帮学生以“美丽、富有”的女士的名义刊登了一则征婚广告,戏弄了50位热情的男士。当然,征婚广告还有过更深的阴谋。1828年,不少于53个受人尊敬的女士回应了24岁的威廉·科德的征婚广告,他说他需要一位妻子给他带来财产和家庭的舒适。实际上,这个科德是个残忍的杀手,他刚刚杀死了他的女人,当然不是出于意外,而是蓄意谋杀。

  女性开创新风格

  对于淑女来说,发布广告和答复广告都有辱美名;直到19世纪50年代,女性发布的为数不多的广告中,也大部分用的假名。当时已经发展出了固定的说法:使用中间人(温莎城堡约翰·戴尼爵士推荐),还有固定的措辞,如“举止端庄”“善持家务”“邮资付讫(回复应征不用贴邮票)”,还有最重要的“来信保密”。

  1820年左右,英国人忽然间对家庭名誉前所未有地开始关注起来,这让中产阶级女性有几十年时间都不再刊登征婚广告。同时,男人的要求也发生了改变,随着照相术的发明,征婚启事者开始要照片了。从这时开始,共同的兴趣爱好,比如音乐和阅读,有助于婚姻美满的观念也开始反映在征婚广告上。

  征婚广告变得各具特色了,看起来每一份征婚广告都是为了满足特定的需求。在1870年到1900年,英国伦敦20份周刊和月刊都有征婚版,这背后的强大推动力来自中产阶级妇女,她们意识到自己要么在25岁之前嫁出去,要么就会冒终身嫁不出去的危险。

  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出现了新的现象:孤独士兵的征婚广告,很多刊登在《每日邮报》上。下面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年轻孤独的军官,在比利时的佛兰德斯服役,希望与活泼美丽的年轻女士(年龄在18-20岁)通信。

  西班牙大流感和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男性的人数急剧减少,到1921年,英国的女人比男性多出170万,传统随即打破:第一次,女性发布的广告超过了男性。1915年一份征婚广告上写道:女士,未婚夫身亡,乐于嫁给完全失明或者在战争中致残的军官。

  战争也改变了女人看待自己的观念,她们不再隐藏在家中,并且开始吸烟,跳舞和擦口红,勇敢说出自己的要求和权利。这时有些女人开始征约会对象而不是结婚对象。

  20世纪50年代,广告业长足发展,“征婚”也峰回路转,新的“孤独之心”出现了。自从50年代美国首次把婚恋节目搬上了荧屏,各国的电视人对婚恋节目进行过不同的探索,演绎出不同的节目形态。现在世界各国婚恋节目的形态多达数百种,抢占了征婚广告的风头。

  需求消失之后,英国最后一份征婚版面在1961年停止出版。过了10年之后才再次繁荣起来,但是互联网出现之后,征婚广告又退回到了19世纪的水平。而这种开始于300年前英伦三岛的“新奇事物”,1981年第一次进入了神州大地,随后迅速席卷神州大地。

  正如1695年一样,征婚广告依旧在表达自己的期望,表达对爱的渴望,希望能逃离现有处境,寻求安全的保障,虽然如今的人们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这些希望,但是其本质300多年来都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