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歌曲:潘同人:解决南中国海问题要‘讲政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7:58:50

潘同人:解决南中国海问题要‘讲政治’

(2011-07-07)

fieldset {width: 306px;border: 1px solid #990000;align: center;}legend {font-family: Arial,"宋体";font-size: 12px;font-weight: bold;color: #990000;}● 潘同人

  目前,中国国内舆论对于南中国海问题的解决有两种基本的观点,一是“共同开发论”,这一直是中国政府对于南中国海问题的基本政策,即“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二是“武力解决论”,即以武力方式解决南中国海问题,这种观点在中国民间一直颇有市场,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官方的决策。

  “共同开发论”符合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可以促进相关国家共同发展,是一个互利共赢的解决方案。但是,它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南中国海岛屿和资源的归属问题,换句话说,它解决不了主权问题。主权问题是一个政治问题,“搁置争议,共同开发”是一种经济手段,经济手段解决不了政治问题。“共同开发论”体现的是一种谈生意的思维模式,这种思维模式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但是对于排他性极高的主权问题,却没有什么帮助。南中国海的主权问题,无疑需要更高层面的解决之道。从长远来看,只有充分运用政治手段,才能保证南中国海的长治久安。

  解决南中国海问题要“讲政治”,“讲政治”不是“分蛋糕”,“分蛋糕”是经济手段,不是政治手段。你分一块,我分一块,大家一起吃,这样的思维模式不适合解决政治问题。讲政治,最基本的就是领导权问题,是谁领导谁的问题。解决了领导权问题,主权问题便迎刃而解了。没有领导权,合作也可以维持,但必定充满了波折和变数,主权问题始终是悬在相关各方头上的“达摩克斯之剑”。中国是一个崛起中的大国,长期以来奉行“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对外政策,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在对外交往的过程中,明显的一个特点就是侧重于谈经济,谈合作、谈发展,谈政治的时候比较少。中国在对外援助的同时不附加政治条件,充分尊重被援助国的社会制度及其人民的生活方式。这种对外政策为中国赢得了很多朋友,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但是,也出现了一些由于“不讲政治”而造成的问题。个别国家接受了中国政府的援助,或是从中国的银行得到了发展所需的贷款,而后背信弃义,站到了中国的对立面,与中国人民为敌。这个问题的解决,一方面要依靠发展,另一方面也要依靠对外政策的调整,尤其是思路上的调整。

  不讲政治,中国只能当债权人,无法影响债务国的政府行为,无法威慑债务国内部的敌对势力,无法引导债务国的国内舆论。只有在促进共同发展的基础上,充分使用政治手段,担负起与国家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责任,才能有效的化解地区冲突,真正实现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成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

  南中国海问题,中国“讲政治”讲得不够。通常是经济手段用完了,就想到了武力解决,谈生意谈不成,就把军舰开过去,这是现在很流行的观点,综合了“共同开发论”和“武力解决论”。其实,经济手段和军事手段之间,应该有一个使用政治手段的环节,不能经济手段用完了,就用军事手段。军事手段只能是最后的选择,是迫不得已的选择,而且是政治手段的延续,只有相关国家完全被敌对的政治势力所把持,没有了和平与合作的希望,才会考虑动武。即便两个国家处于敌对状态,也是可以寻找朋友的。在南中国海,中国还有很多统战工作要做。

  政治手段运用不足,就无法团结朋友,孤立敌对势力,反而使自己受到孤立。运用政治手段,就要关注他国的内部事务,处理他国的内部矛盾。积极引导他国的国内舆论,使之有利于双边关系的发展和地区的和平、稳定。从国际经验来看,一些老牌的资本主义国家,都有专门用政治手段处理海外事务的“海外发展部门”和一些官方扶持的国际性社会组织。中国在“讲政治”上还缺乏经验,需要思路上的调整和实践上的探索。在“讲政治”的同时,不能放弃“不干涉他国内政”的对外政策,不做世界警察,在影响和干涉之间实现平衡。在影响他国政府行为和社会舆论的同时,充分尊重他国的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及其人民的生活方式。中国绝不会称霸世界,但是会负担起和国家实力相匹配的国际责任,造福国际社会。

作者是南开大学政治学系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