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无双2桃花情缘:现代学校浅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23:53:26
现代学校浅议

一、现代学校提出的背景

  ●1985年5月,邓小平在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我们国家,国力的强弱,经济发展后劲的大小,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取决于知识分子的数量和质量。”同年发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明确指出:“在整个教育体制改革过程中,必须牢牢记住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这成为素质教育实践的思想源头。
  ●1993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制定发布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指出:“中小学要从‘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办出各自的特色。”
  ●1994年6月,李岚清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提出:“基础教育必须从‘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同年8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正式在中央文件中使用了“素质教育”的概念。
  ●1996年2月,《人民教育》刊载了湖南汨罗大面积推行素质教育的报道,由国家教育委员会向全国推广。这是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使改革试验从学校试点扩展为区域改革,为在全国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奠定了广泛的基础。
  ●1996年3月,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强调指出,要“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
  ●1997年9月,国家教育委员会在烟台召开了全国中小学素质教育经验交流会,李岚清出席了会议。这是在全国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标志性会议。
  ●1997年9月1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江泽民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999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制定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明确提出了“跨世纪素质教育工程”。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并召开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发出了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动员令,素质教育开始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 ●2001年,国务院颁布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发展纲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取得了辉煌成就,基础教育课程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原有的基础教育课程已不能完全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
  ●2005年1月,教育部公布了2005年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六项重点工作,其中之一是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首”,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2010年7月13日,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召开,会议要求:一、在新的起点上全面谋划教育改革和发展,制定《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是党中央国务院着眼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作出的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发展作出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   第一,教育的发展要面向未来。 第二,教育发展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需求和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要求。第三,教育发展要顺应人民群众对接受更多更好教育的新期盼。第四,教育发展要进一步深化改革。 基于上述考虑,《纲要》确定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教育工作方针,提出了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发展战略目标。并对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要任务和重大政策措施做出了明确部署。《纲要》特别提出:到2012年,要实现教育财政性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之四的目标。这表明了党和政府推动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坚定决心。《纲要》制定历时近两年,社会各界广泛参与,专家学者建言献策,是科学民主决策的产物,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的结果。《纲要》规划了未来十年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蓝图,是符合我国国情、体现时代特点、反映人民意愿的好纲领,必将对教育改革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二、大力促进教育公平 三、推动教育全面协调发展 四、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才,党的教育方针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提高人才培养的水平,做到因材施教,鼓励个性发展,促进人人成才,形成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
  ● 2010年7月29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在新华网全文播发。根据党的十七大关于“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部署,为促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全面提高国民素质,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制定本《教育规划纲要》。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力争在2020年建成人力资源强国,实现教育现代化。

二、现代学校内涵的界定

  从基本含义讲,现代学校是针对古代学校、近代学校发展而提出来的学校教育的第三个发展阶段,从中国的国情讲,现代学校是针对后近代学校而提出来的。
  中国学校的发展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以儒家学派孔子为特征的古代教育阶段,符合古代教育发展的特征。首先,教育的阶级性十分显著。统治阶级享有教育特权,统治阶级内部也层次不同,被统治阶级没有特权,奴隶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 其次,道统性突出。教育的内容就是统治阶级的政治思想和伦理观念,教育服从于统治之道。 第三,专制性明显。教育的过程是管制和灌输的过程,通过教师传递专制的威严,通过考试传递政权的威力。 第四,教育的象征性功能突出。能够接受什么样的教育标志着一个人的社会地位,经典、教义的教育高于知识教育。 第五,学习方法刻板,机械模仿,死记硬背。统治政策决定了教育制度,专制统治需要专制教育。 第二个阶段是以心教育为特征的近代教育阶段,这个阶段是在“戊戌变法”运动的直接和间接推动下实现的, 20世纪初期,中国的教育制度和教育体系发生了根本性改革:逐步废除了八股取士制度和科举制度;逐步建立起了中国近代教育制度和学校系统;引入了西方近代自然科学、技术科学和社会科学中的诸多学科;建立了国家教育行政机构;厘定了全国统一的教育宗旨等等。这一时期的所谓“新教育”,在形式上具备了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的特征,但实际上仍带有明显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第三个阶段就是建国以后的后近代教育发展阶段,如果从历史来划分,建国以后就是现代史,但是从教育本质来划分,其实质还是近代教育,符合近代教育的特征。近一百多年来,中国教育基本全部西化,特别是中国最近三十年的教育改革几乎是美国近两百年的教育和西方文艺复兴以来五百年教育发展的浓缩。这种严重忽略人文性而偏重于科技知识技能的教育加上中国的应试制度,讲人作为社会发展的工具,而忽略了人自身的主体发展,因此不属于现代学校。
   而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学校的发展也经历了三个阶段:自由发展的阶段、极端发展的阶段、规范发展的阶段。从本轮新课程改革开始,尤其是今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出台显示我国将从规范发展的学校开始向科学发展的学校转变。
  综上所述,现代学校即适应当前与未来社会发展需求,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核心,以依法治校、民主管理、规范办学为主要特征,以现代教育技术为手段的学校。现代学校的基本要求的科学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教育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全面、主动、个性发展。

三、现代学校的基本特征

  现代学校必须具有现代的教育硬件设备、现代的学校管理制度、现代的教育课程体系、现代的教育发展理念、现代的教育师资。
  

(一)现代的教育硬件设备

  以山西省中小学为例有规范的项目和内容。
  

(二)现代学校管理制度

  现代学校制度是一个在实践中内涵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的动态概念。基于此,无论是对其外延还是内涵给现代学校制度进行统一而确切的界定是相当困难的。一般而言,现代学校制度是指符合现代教育基本理念,坚守教育本真,构建学校法人制度以确立学校的主体地位,以学校组织制度、管理制度和新型政校关系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制度。其中,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是前提,确立学校的法人主体地位是关键。现代学校制度应具有多元、开放和包容的特点。因此,现代学校制度的建立就是教育法制化、民主化、开放化的过程。正如众多专家的呼吁,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应强调前瞻性和可行性,应注重立足我国国情和教育现实、注重本土化建设。
  目前我国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所争论的一个重要问题是构建现代学校制度,其重点是促进教育公平抑或提高教育效率。实质上,公平与效率是一对永恒的矛盾组合,基于我国的教育现实,因地制宜地处理好教育公平和效率的关系是构建中国特色的现代教育制度、创建和谐社会的基本诉求和必然抉择。现代学校制度作为教育领域的一系列制度安排,应在促进公平和提高效率的均衡中设计自身的构建逻辑。我们所要明确的应该是它首先是―种教育制度而非经济制度,应该更多地关注教育的本真即学生的发展问题。现代学校制度应在市场机制、政府权力和公民社会之间寻求一种内在均衡的治理结构,从而有效配置整个社会的教育资源,同时保障学校教育更好地实现公益性宗旨和社会公正。   因对现代学校制度科学内涵认识模糊而造成其建设进程中的一系列争论与困惑,主要有来自政府过度干预、市场发育不足和社会参与欠缺等多方面的机制与环境因素构成,导致制度建设上延续政府“外部人控制”和强化校长“内部人控制”的瓶颈。实践层面而言,其治理途径可从外部与内部机制建设相结合人手,完善学校法人结构,培育有利于竞争的外部市场,建立参与程度更广泛的监督机制,“重建制度社会资本”,减少“委托一代理”链条,规避教育机会主义行为,最终建立健康有效的现代学校制度。 源自北京教育科研网

(三)现代教育课程体系

  (1)课程结构要适应地区间经济文化的差异,东西南北各有不同。我国幅员辽阔,从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看,可分为沿海发达地区、中原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三大区域,各区域的经济发展需要有着不同文化知识结构的人才,因此应当允许各地根据本地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选择相应的课程,以适应这种区域经济和社会差异。从文化侧度看,我国是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对本民族的文化有强烈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课程结构应适应不同民族的文化认同需要,如民族文化课程、地域文化课程等。由此看来,国家层面的课程结构需要具有充分的变通性,以有利于不同地区根据自身的需要做出选择。如规定多少比例的必修课、每门必修课程的课时,为地方课程留出一定的开发的空间。
  (2)课程结构要适应不同学校的特点,体现选择性。课程改革取得成功不在于有多少理论文章和多少理论研究成果,而在于学校、教师乃至社会的教育观念是否发生转变,学校中实际发生的教育教学行为是否有了变化。因此,调动、解放每一所学校、每一位教师的积极性,使他们真正成为课程改革的主体的时候,课程改革才有希望。每一所学校的主体性集中体现在通过选择并设置能够创造和形成本校文化特色的课程上。不论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在课程门类及其关系方面都应适应每一所学校的学校文化特殊性,学校有必要也有能力根据本学校的教育宗旨对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进行选择和再开发,创造性地实施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国家或地方层面的课程计划还需要规定学校自己设置的选修课(校本课程)的课时比例。如原苏联规定,国家课程占41.3%,各加盟共和国课程占41.9%,学校开设选修课程占16.8%。台湾除了特别规定的弹性教学节数(占总节数的20%)之外,还规定选修课应占10—30%。
  (3)课程结构要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建立和完善课程选修制。教育面对的是一个个具有独特个性的学生,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内在价值是促进每一个人的个性发展。衡量课程改革成败的基本标志是看它是否促进了学生的个性发展。为此,课程结构必须具有选择性,以适应学生的个性差异。
  自20世纪初开始,世界范围内兴起了课程选修制(elective system)。课程选修制已成为现代基础教育的重要支柱,正确处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之间的关系成为世界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从世界范围来看,教育集权制国家长期着重加强了中小学必修课的建设,而忽视选修课的建设,因此这些国家的中小学课程改革呈现出加强选修课程的趋势。如日本正在进行的新一轮课程改革中,继续扩大义务教育阶段选修课程的比例,而且对选修课程的要求也提高了。高中阶段从1982年起就开始减少必修课程的学分,增加选修课程的学分。在本次课程改革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没有对课程选修制给以足够的重视,怎样结合我国国情加强选修课程并正确处理与必修课程的关系成为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
  

(四)现代的教育理念

  包括教育观、教师观、学生观、课程观、评价观等
  1、以人为本的理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科学的发展观。落实到教育领域,则要求学校的所有工作,必须做到三个一切,即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的一切。想学生之所想,急学生之所急,帮学生之所需。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另外,作为学校的领导,还应做到以教师为本,关心、尊重教师,尽可能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上的困难,为教师的发展搭建平台。
  2、教育教学民主理念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只有处于一种平等、宽松的交流与互动中,思维才容易被激活,思维与思维的碰撞,才容易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因此,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必须摈弃“师道尊严”,从而建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在学业上的指导关系,在人格上的平等关系和情感上的朋友关系。
  3、人人可成才理念
  人人可成才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智力优势和潜能,不失时机地加以引导、激励和开发,让学生的个性得以张扬、特长得以发挥。决不能用文化考试成绩一把尺子来衡量学生,更不应对这方面后进的学生采取讽刺、挖苦和歧视的态度,何况他们并不一定真的难以造就,要善待每一个学生,真正视其人人可成才,个个能成功。
  4、教即导的理念
  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指导者、督促者,教学的功夫主要体现在一个“导”字上,或指导,或启导,或引导,或疏导,举一反三。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动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善于教给学生各种学习方法,教是为了不教;善于结合教材培养学生各种思维能力,如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辩证思维、逆向思维;善于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即保障教学不偏离教学目标,又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循循善诱人。
  5、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理念
  这个新理念倡导的学习方式,是积极主动、发现探究、合作交流的现代学习方式,它以其主动性、独立性、独特性、体验性、问题性为基本特征。新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课程,就是为引导、促进学生学习方式转变而开设的,但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要靠教师观念的更新和积极的引导。
  6、学生发展、教师提高的双赢理念
  教师为“春蚕”、“蜡烛”,表明教学工作对教师自身来说是消耗型的。新理念则强调教师不仅要“放电”更要“充电”;不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而且是教材的开发者和建设者,教师通过对新课程的研究、探索,观念及时得到更新,知识视野不断扩展,知识结构逐步完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得到发展,而且要让教师得到提高,从而实现互动共进的双赢局面。
  7、多元评价的理念
  我们倡导多元评价,如对学生的评价,主体不局限于教师,学生可以自评、互评,家长、社会也可以参与其中;评价手段,不局限于闭卷笔试,可以开卷考试,可以面试答辩,还可以进行情景测试。此外,学生的成长记录袋,也是评价学生的重要依据。
  8、开放的教学理念
  教育,不能脱离社会、脱离实践,必须紧跟时代,贴近学生的学习、生活,符合其生理和心理特点。鉴于以往教育教学局限于课堂、局限于教材、局限于校园的弊端,新理念提倡开放的教学,即在时间和空间上,不再把学生24小时关在学校,实行所谓的封闭管理,而是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走向社会。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等课程的开设,为学生走出校门参与社会实践提供了条件。在教学上,内容不囿于本学科,强调学科与学科间的互相渗透。在测试上,命题不拘泥于教材,答案不惟一,鼓励学生发表独创性的见解。
  

(五)现代的师资队伍

  ①教师群体教育观念的现代化,明确现代教育的地位和本质的目标,确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对学生终身负责的教育价值取向;
  ②师资群体能按教育“三个面向”的要求,规划自身的专业生涯,与时俱进地学习、反思、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主体性的、条件性的、默会性的),不断提高专业实践水平;
  ③师资群体能建构多种学习型的组织,进行团队学习、合作学习,提高创新教育的能力,成为学校课程的执行者、开发者、研究者,使学校的教育现代化发展目标通过课程的有效实施得以实现;
  ④师资群体的教学教育能形成合力,使学生的个性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要求相统一,满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对未来公民的素质要求。
  总之,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是教师队伍教育观念和价值取向的现代化,是教师专业知识、能力、实践水平的现代化,是实现学校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国家教育现代化建设目标的基本力量的建设。
(本文为中国干部培训研修成果,非经本人允许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