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菩提子多少钱:党政干部当如水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5:09:25
【字体:大中小】   2010-05-25 04:15
赵新安
《辞海》解释:水,是氢和氧相结合的化合物,是一种最普遍的自然形态和自然现象。水有特质、特征、特性,它是中国文化中涵盖一切意象的符合,含纳着深刻的人生哲学意味。故,孔子曰“智者乐水”,老子曰“上善若水”,禅语曰“善心如水”。古希腊有一句谚语:“每滴水里都藏着一个太阳”。站在历史的长河中看“水”,“水”在奔腾飞溅中折射出的七彩绚烂的风骨神韵,正说明水原本如人性,人性原本似水。 “水至美则曰清”,人性如水,可以清如朝露,可以浅若小溪,可以深若寒潭,可以动如飞瀑,可以静如月湖!党政干部当如水,既要具有马列主义理论理念,又要反映“水”的中国文化;既指向政治、业务素质,又指向以水做人的人文品德。在新形势下,党政干部按水的内涵、特质、特性从政、执政,它不仅是提高执行能力的需要,又是提高领导艺术的需要。同时又是构建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
水之平,对待群众平如水。水是生命演进之源,人类生存之基。哪儿有水,哪儿就有生机、有活力,有人群的聚集,有社会的繁荣,有“万类霜天竟自由”的景致。原因在于水的功能,水的神韵,水的风格,水的活力、引力、张力和魔力在起作用。故,庄子曰:“平者,水停之盛也。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德者,成和之修也。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这就是说,水的秉性之一就是“平”。公平、正义、公道、公正是水的魔力,能铲平一切不平之处,造就广阔而平坦的沃土良田。水不竭地流淌,不断地探索,不停地奉献,遇沟谷低凹,千方百计给以填补,有时采取缓缓溶浸的方式,清除高低之差;有时奋力把高丘向低处推去,更多的是面对缺失,以自身去弥补、充实。“水唯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为此“水无常态”,彰显出它平性的气质。水之平,系党政干部之品格。以此为标准,才能心态平常,不浮躁;心境平稳,不浮高;心声平实,不烦恼;心地良善,讲公平。“平”,对人民“端平一碗水”。用端平“一碗水”的品位要求自己,去执政、处事、办事。具体讲,就是对待群众不论职务高低,或官或民,一视同仁;坦诚相见,赤心为人;看待群众,一泓清水;诚信群众,一诺千金;公私分明,一清二白;是非面前,一身正气。有了这种“水性”,实为人性,对待群众才大公、善良、赤诚、纯正。
水之清,廉洁从政清如水。《晏子春秋•问下四》:“景公问晏子:‘廉政而长久,其行何也?’晏子对曰:‘其行水也。美哉水乎清清,其浊不无雩途,其清不无洒除,是以长久也。”《文选•运命论》李善注引作“廉政”,可见“廉政”即“廉政”。《周礼•天官•小宰》:“以听官府之六计,弊群吏之治。一曰廉善,二曰廉能,三曰廉敬,四曰廉正,五曰廉法,六曰廉辨。”郑玄注:“正,行无邪也。”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关键在于水的“清”。梁武帝作《江南 》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柳宗元的《渔翁》诗:“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苏轼《永遇乐》:“明月如霜,好风如水,清景无限。曲港跳鱼,圆荷泻露,寂寞无人见。”苏轼还有一首著名的小诗《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潘阆《酒泉子》:“长忆西湖,尽日凭阑楼上望:三三两两钓鱼舟,岛屿正清秋。”有道是:水清鱼美!“清”是水的质,美是水之源,是万物所需。所以,历代的清官执政都清如水,似水清,明如镜。从古到今,一些为官者都把倾力修行官品达到“清如水”的高度。正是如此,百姓常以“清水”褒奖“清官”。史载:昔日海瑞为淳安县令时,廉明清正。在他离任之际,百姓手捧一碗碗“清水”,出郭相送,依依惜别。众人异口同声:海瑞的“衙门”办案件,犹如“清水”那般明澈。1944年,新四军第4师师长彭雪枫在河南八里庄战斗中不幸英勇献身。次年,在他的灵柩安葬于半城镇那天,当地群众,家家都在门前的供桌上摆放一碗“清水”,以怀念这位“清官”清廉如水的一生。“水之冰,生于寒;人之冰,生于正”。人要效法水之清、水之洁、水之明,就要为官清正廉洁。水之清,告诉了人们一条朴素的哲理:泥沙俱下,不“清”则浊。清正如水,“清之为明,杯水见眸子;浊之为暗,河水不见泰山”。古人曰:为官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党政干部应“朗如日月,清如明镜”。“澄湖万顷深见底,清水一片光照人”。原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你是一泓碧澈的湖水,莫让狂风吹乱你的面容;你是一方明朗的天空,莫让乌云遮盖你的蔚蓝;你是一艘前进的航船,莫让狂浪迷失前进的方向。这就是清官的自述、秉性、性格、毅力、志向和自白。古语云:“珠莹则尘埃不能附,性明而情欲不能染”。党政干部清贫做人,不向组织要官要权、不向人民要名要利,真正做到不正之风不染、不义之财不取、不法之事不干、不白之宴不赴、不净之地不到,不让欲望与权力结亲,不行徇私谋权之事,保持清白常驻、常存、常在,永放光芒。在“大浪淘沙,激浊扬清”的时代大潮中,我们每个党员干部都应甘做一滴洁净的“清水”,流于“社稷江河”内,汇入“时代潮流”中。“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党员干部的“清”之“源头”,这“源头”就是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一颗公仆之心。党员干部惟此“源头”,“清水”才能永不枯竭,源远流长。要使“清水”精神代代相传,源远流长,党政干部就要当廉洁执政的“清官”、“廉官”、“正官”、“勤官”,以“一坛清水祝华诞”。
水之静,深思熟虑静如水。庄子曰:“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亦不能清;天德之象也。故曰,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天为,动而以天行,以养神之道也”。唐代诗人刘禹锡感叹“长恨人心不如水,等闲平地起波澜”。水从高处来,只向低处流,乃至归大海,贵在它的平静、安静、冷静。水之静,是一种状态、是一种深沉、是一种态度。“人莫鉴于流水而鉴于止水,唯止能止众止”。党政干部的“静”,是一种人格修养。有了这种“静”,表现为清心坚定,克难补牢,欲处不欲,闹处不闹,乱处不乱,危处不危、急处不急,躁处不躁。水有形态,人之状态;水之静性,人之寂性。《淮南子》上说:“天有风雨寒暑,人亦有取与喜怒;故胆为云,肺为风,肾为雨,肝为雷”。可见,人的喜怒哀乐如同天有风雨雷电一样。不过,在风雨雷电变幻面前要有“静”。源静则流清,本固则丰茂;内修则外理,形端则影直。智慧的火花迸发于宁静中的感悟,经典的哲理总要穿越过风雨人生。党政干部在执政中,会遇到喧嚣与清净,躁动与安宁,漂浮与沉静等,这是人挥之不去的两种生命环境,随之也会必然带来不同的对应的生命状态。面对种种矛盾和问题,党政干部在执政中会碰到世俗的围困,嗜欲的拘牵,情欲的撩动,利益的驱动,难免会搅得心烦意乱,投足无路。所以,深思熟虑,辩疑释难,找准解决矛盾的症结,做到决策准确、无误、无错,就要有水之静的态、状、情、气、魄。一位哲人说过一段话,你想在嘈杂的世间之路排除干扰,一个人静心地走自己的路吗?那你就要找一个终身伴侣——孤独。在这里,所讲的孤独,就有静心之意。“泰山崩于前面色不改,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静心,是人生的组成部分,是一种基调,是化了装的苦难,这苦难是未经剪接的幸福。成大事者大静心,成小事者小静心,无所事事者无所静心,一事无成者根本无静心。静心是甘于寂寞的理智,是面壁十年不求显赫的修炼,是黄山孤松独立峭壁的镇定,是云端苍鹰对一个目标锁定后的凝视,是平湖水面上躲在薄雾中将水蒸汽敛成珠的荷花仙子的淡雅清净。一位盲人说:“约好明天的太阳,我们不怕天黑。”像水一样之静心,它是党政干部执政、做人、成功、胜利之基。
水之公,秉公用权公如水。水是大公、纯公、为公的。老子指出,江海为“百谷之王”。他认为江海之所以能成为一切大小河流的总汇处,是因为它善于处在下游,所以成为“百谷之王”;圣人之所以成为天下人心所向,也是因为对民众卑下自处,“谦下”而不高高在上,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把自己的利益放在民众之后,因此天下的人拥护他。正是因为圣人没有和人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老子通过对江海成为百谷之王,圣人成为天下人心所向的观察,得出其根本原因,都是由于“善下”的缘故。圣人———处处事事谦下,以民众的利益为实、为先、为上。所谓为公做人,亦即老子说的“大丈夫”,我们可以将其归纳为:厚道朴实无虚华,胸怀宽广似江海。不以为然、不声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有品位、有内涵、有境界,在低调中彰显着高、韧、美。早在我国古代文化经典《周易.说卦》中指出:“说万物者莫说乎泽,润万物者莫润乎水”。管子说过:“水者何也,万物之本源也,诸生之宗室也,美恶贤不肖愚俊之所产也”。《中庸》有言:“今夫水,一勺之多,及其不测,鼋、蛟龙、鱼鳖生焉,货财殖焉”。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和谐之美,妙不可言。老子在阐述这一理念时,言之俱细:“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其义是:最善的人,他的居住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存心像水那样,渊默沉稳;交友像水那样,胸襟坦荡,大仁大爱;说话像水的汛期那样,守时守信;为政像流水那样,有条有理;办事像流水那样,发挥效能;行为像水那样,待机而动;做事像水那样:“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正因为像水那样与万物无争,所以才无过失与烦恼。水的性质之所以施善、广泛、纯洁、无私,就在于水是大公的,这正如古人程颐认为“与人为善乃公也”。“日月无私照,天地有生灵;人生在世界,万般行正道”。水没有偏见,无论高低远近、亲疏贵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所以叫做“水平”;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叫做“高水平”;遇沟沟坎坎,水便奔腾咆哮,此乃“不公则鸣”。党员干部应像水那样为民之善、之公、之纯,与百姓讲爱心、讲善心、讲真心、讲良心、讲诚心、讲公心。古人云:“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夫居官守职以公正为公,公则不为私所惑,正则不为邪所媚”;“先去私心,而后可以治公事;先平己见,而后可以听人言”;“君不私,故国治”;“官无大小,凡是只是一个“公”字。“百年富贵今难见,一代功名拖至公”。心明如镜,不侵纤尘;“公清若水,德溢馨风”。“党只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公”,就是“忍所私而行大义”,去除心底的私心杂念,“心底无私天地宽”,办事讲公道,对人讲公正,不愧于己、不负于心、一心为民、秉公办事。水之公,党政干部要正直、正派,身正、心正、行正,就要一切从公心出发,在思想上纯正、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立党为公,坚信马列,对党忠诚;品德上端正,政治素质高,原则性强,公私分明,忌私如仇,爱公如命,刚直不阿,不欺上瞒下,不阳奉阴违;在作风上守正,秉公执纪、执法、执规,敢于与歪风邪气作斗争,坚持原则不动摇。
水之淡,功名利禄淡如水。水无颜色,晶莹剔透,视之无色,嗅之无香,不染纷华,修美于内,味淡常存。“水之淡”,因“淡”彰显水的品质。《菜根谭》中有句格言:“真味是淡,至人如常”,这里包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与智慧,也就是平平淡淡才是真,才是本色,才是本分。奔腾不息的河水,虽有汹涌的外表,却没有深度;淡洁的潭水,看似柔弱,其表淡内美。水的品性,淡中见奇,奇中见景,景中见美,这是水光明磊落的天然本性所致。水之淡,只要没有遭遇污染和狂风暴雨的袭击,水质都是纯清、甘甜的;水面是清澈透明见底的;淡水之无声、无言、无语,把淡泊引入人生,才清贫乐道,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实现人生的价值取向。淡泊,对党政干部而言,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淡然,是一种大彻大悟的睿智。“淡兮其若海”。有了淡泊作底蕴、作底色, 就能对功名、利禄、名利,心淡如水,彰显出心体莹然、心境平和,居功不骄、不傲、不横、不狂、具有淡然置之的心态。哲人说得好:天空收容每一片云彩,不论其美丑,故天空广阔无比;高山收容每一块岩石,不论其大小,故高山雄伟壮观;大海收容每一滴水珠,不论其清浊,故大海浩瀚无涯。只有心境淡泊,内心清贫,才能放下横阻于心中的浮躁之心,安详地享受怡然与宁静,去听山泉汩汩的流水,闻林间啼啭的鸟鸣,品味大自然给人类的和谐,以一种宁静、博大和忍耐,换取一种平和的心地,走入人生的另一个境界。淡泊犹如一颗耐嚼的橄榄,品味越久,感悟便越多,意味也越悠长。淡泊是荡漾在生命甘泉里的一丝清凉,是漂浮在燥热中的一丝清风,是与人相处时把握住自己的一贴镇静剂。古人云:“悲欢离合谁无有,苦辣酸甜皆自求,倘能抛去名和利,心如皓月照水流”。淡泊人生,才能正确对待各种境遇、成就、赞誉;失去淡泊,就不能正确对待自己,一旦在工作上取得一点成绩,就会目中无人,忘乎所以,一触即跳,甚而,走极端,从骄满降落到垂头丧气,愁眉苦脸,往往不是在成功的鲜花声中变得飘飘然而止步不前,就是在失败的打击中变得心灰意冷而一蹶不振;不是在赢得了的时候目空一切得意忘形,就是在输了的时候万念俱灰垂头丧气;不是让荣誉成为包袱压力而变得患得患失畏首畏尾,就是用一时的屈辱把自己人生涂得一片漆黑……出现两个极端。“甘于平凡而拒绝肤浅,甘于平淡而追求作为”。党政干部惟有“身心转恬泰,烟景弥淡泊”,才能体味“春山淡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欲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的四时不同景观;去感悟“有为有乐,流水白云常自在;无欲无求,心旷神怡意清白”。执政如水的风范,体味淡泊人生才是最真正的滋味。水的淡然、诚然、天然,招示党政干部要像水那样以淡做人。构建淡泊心境,是面对各种压力的自我精神拯救,是一种对生活的超越;构建一种好的心境,要超越世俗的困扰和羁绊,进入一种生命的境界,不断看到人生中动人的风景。在茫茫人海中,淡泊者运行的规则,必须是与世无争、与官位无争、与利益无争。人生如酒,要品尝酸甜苦辣;人生如歌,常现升降强弱;人生如戏,演绎美丑善恶;人生如梦,变换着悲欢离合。人生在酸、甜、苦、辣、咸中,甚而在百味杂陈中品味出来最有价值的味觉就是“淡”。唯有“淡”,才最有味道、最为纯真、最为精彩。淡泊是萦绕在人们心灵深处的余音袅袅的古韵诗情。“淡泊”能出人生最好的品位,风尚、风范、风格。党政干部要不计功名利禄,胸怀为民造福之心,以民为天,以民为重,以民为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淡泊名志,事业为重,甘当公仆,做人民大众的“牛”,树立正确的名利观;知责思为,知位尽责,权为民用,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利为民谋,业为民建,功为民树,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在执政中真正让群众满意,称心、赞许。
水之柔,人情执政柔如水。老子在《道德经》曰:“天下莫柔弱如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唐玄宗在疏解此章时,曾指出“水之三能”,其中二章指出:“天下柔弱莫过于水,平可取法,清能鉴人,乘流值坎,与之委顺,在人所引,尝不竞争,此二能也”。讲出了水以柔弱为品德,不与人争,而是顺随引导,该流则流,当止为止,无所不可。在道家思想中,水被看作他们所理解的“贵柔不争”之德的象征。水之柔,它与执政而相联。执政,需要刚性,也需要柔性。执法如山,讲的是执法的原则性、严肃性;执政如水,讲的是执政的灵活性、适应性。惟有水,则可以作为执政柔性的隐喻。山刚水柔,柔能克刚,法能克器,亦刚亦柔,威力无边。执政如水,把水的柔性渗入到执政之中,强调了人情的柔情。“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柔情,即感情、情怀,如春天的鲜花,夏天的细雨,秋天的微风,冬日的阳光,她给人以温暖、关爱、激情、力量。正如一位心理学家指出的:“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道理好比种子。没有情感的沃土,道理的种子再好,也发不了芽”。在人世间,人走到高处之后,要回归养育你的草色青青的平地,听听农户的田间足音,看看樵夫的背柴身影,尝尝小巷的家常便饭,闻闻乡间的鸡犬之声,找回普通人与普通人那种相濡以沫的朴实情怀,重温瓜棚豆下、茅屋柴门那种疏淡的没有哀愁困恼的生活,感受睡觉只打呼噜不做梦的香劲。这就是一种如水似柔的情感,它往往成为亲和、友情、友谊、乡情、人情、世情和解决一切矛盾的动力,成为解决问题的“钥匙”。柔,似清泉涓涓的流淌,似和风轻轻的吹拂,似春雨默默的滋润。强化党群关系,它是浩畅的惠风、是润物的甘霖,是天地大道、人类社会的秩序。柔情是诗,他能唤醒心田的意境;柔情是画,它能描绘社会的美好;柔情是钟,它能奏响关爱的乐章;柔情是春雨,它能滋润春天的胜景。老子提出“有无相生,难以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心和则气和、气和则形和、形和则声和、声和则天地和”。以水的柔情去执政,就能起到以刚性难以解决、化解的矛盾,可以用柔情来缓解、来化解、来解决。人民群众需要党政干部施柔情,柔情是感化人民群众的增效剂,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施柔情,就像沙漠之需要绿洲,春草之需甘露一样。柔情系于心田与心之间,是杯浓浓的美酒;如同默默的春雨,无声的润入心田,使之心花怒放;更像一轮郎朗明月,给人以恬静的温柔;是从心泉中涌出的水流,是生命之树绽开的花朵。领导干部对人民群众融入感情世界,这是一种境界、彻悟、睿智、态度、责任、崇高。这种柔情是对善意的升华,传统美德的弘扬,高尚品质的折射,这是时代的呼唤,真理的回音,良知的回归,心灵的共鸣,人间的绝唱,唯有这样,才能体现出共产党人“以人为本”和“情为民所系”的时代特征、时代意念、时代风范。领导干部要放下架子,把自己看得低一些,以“自己也是百姓”的身份,“以百姓之心为心”,融合到老百姓当中去,与人民群众深情交融、相濡以沫,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倾听他们的真情实意,释疑解惑、排忧解难,促进心理和谐,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改革发展带来的实惠,和党与政府各项惠民政策普照神州大地的灿烂阳光。
水之明,阳光执政明如水。水无色、透明、明亮。山水惟其晶莹剔透,才观得鱼戏浅水,月映深潭;惟其本色清廉,自然天成,才无做作,不欺瞒,去浮华,才不被假冒,无法伪造;即使蛰伏地下千尺,依然清澈真纯。“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人,只有像水一样光明磊落,玉洁冰清,心地充满阳光,阴影自然远去。党政干部透明如水,在执政中阳光操作,一身正气、两袖清风,社会风气就会清纯。老子在《道德经》中曰:“信言不美,美言不信”,讲的是真实的话往往不动听,漂亮的话往往多虚假,要以善鉴别,以诚信为上。老子在《道德经》中又讲:“正善治”。从政为要合乎正道,即按道的原则做事。道的原则就好似水的秉性,制度的约束性,法律的硬性,也即无为的原则,叫住“明”。达到这一原则,执政就要有“水之明”的品格。执政要有水之明,就要清如水,明如镜,严执法。清代沈德潜在《古诗源》中收录了东方朔的《诫子诗》,其中有:“明者处世,莫尚于中,优哉游哉,于道相从。”“有群累生,孤贵失和。”“随时之宜,无有常家。”沈德潜于诗后评论道:“言有群孤贵皆失。以其有常家也。东方先生一生得力,尽在乎此。”可见,东方先生是“优哉游哉”的处世明者。当官惟明,莅事惟平,立身惟清。“水本至清,以泥沙溷之则不清;镜本至明,以尘垢蔽之则不明”。党政干部手中都有一定的权力,这个权力是“行一方经济,保一方平安,富一方百姓”的责任;是“守得住寂寞,吃得下辛苦,舍得下小家、托得起大家;放得下自己、顾得上百姓”的无私奉献;是“既可成为人民服务的公器、也可成为谋取一己私利的私产,既可锻炼人、也可腐蚀人的一把“双刃剑”。所以,用权要公开,要透明,要使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在接受群众监督的封建时代,尚有“明鉴高悬”的警示,更何况现代的法治社会?“执政如水”体现了权力的一种属性——透明度。“没有公开则没有公正”。权是社会公器,绝非个人“私藏品”,必须公之于众。两千多年前,战国时期的著名政治家商鞅便深知“为法,必使之明白易知”之理。今天,执政如水必须打破神秘主义的面纱,革除暗箱操作,尽最大程度防止和杜绝执政腐败。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是保证权力正确行使的必然选择。列宁说过,社会主义国家“政权对大家都是公开的,它办理一切事情都不回避群众”,“没有公开性而谈民主制是很可笑的”。不了解群众的意愿和要求,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和有力支持,权力运行就不可能取得圆满效果。坚持“阳光操作”,是对群众主体地位的尊重,是相信群众、依靠群众的体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无而患不公”。不论处理什么事情,都要恪守公平公正的原则,这样廉洁才有保证。什么事暗箱操作,承办者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失去了应有的群众监督,这就是一定程度上给一些领导干部留下了“运作”的余地,公正就很难得到保证,领导在群众中威信就难以树立。越是敏感问题,越考量着领导的“阳光意识”。公开是最好的“水准仪”,“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让“阳光”越来越灿烂,关键在于增强各级领导干部的“阳光意识”。“阳光意识”作为一种公开公平公正意识、一种权力监督与被监督意识,理应成为我们开展工作和活动的基本意识,成为领导干部自觉的追求与必备的素质。做到水之明,这是一种自控和调节,是一种在徘徊和游荡中的心理平衡和毅力坚守。人生有时难免受到外界各种因素的纷扰,一些容易分心走神的事会时常登上门来,杂七杂八地,如藤蔓的纠缠,如柳絮的飘移,如野风的迷离,使得人常常在执政中乐于暗箱操作,不能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从而走向违纪违法的邪路。“寻私不如寻思,求名不如求明”。执政者有了水之明的情操、胸襟、品质,就不会因私欲而行私、图私、为私,而是像执政如水一样清明、明如镜,做让人民群众放心、称心、信得过的人民公仆。
水之善,对待群众善如水。老子有“上善若水”之说。他把善比作水,讲明做人要像水一样慈善、善良、善意,并像水一样的无私欲。先人孟子认为“好善优于天下”;班固认为“治远自近始,习善在左右”;欧阳修认为“为善最乐”;所以,人们把可否为善作为评判善恶的客观标准,善,也就成了“阳和使”,“逢草逢花报发生”。人类亲水、崇水的心情古来比泰山都重。老子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水的善是至爱、渡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布置“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水殚精竭虑;水善之爱是大爱,仰观天空,一滴水见太阳,却从不与春争艳,俯瞰大地,涓涓细流滋润万物,却只见物而不见水。水因善而美丽,不图索取回馈丰厚,应了那句“夫唯不争,故莫能与之争”的名言。人源于城地,是天地的精灵,所以天地之道就是人生之道。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并对万物一样的看待,这样的善才最接近道,也就是道,用今天的话讲,最接近“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执政如水,也就是执政要像水那样善待民众取善如水,取善为水,以水执政,这是对党政干部的本质要求。人心者,国家之命脉也。得民心者,可以为官;失民心者,何足道哉。在执政上,必须讲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纪律面前人人平等,制度面前人人平等,没有特权,没有高人一等,没有下不为例。水不管显于瓷碗,还是金碗,均一视同仁,这不仅是一种善,而且是一种大善,是善的制高点。“绿肥红瘦春拂面,风和日丽花醉人”。善如水,来自于人的心态,心态决定生态。良好的心态,会带来良好的生态;优异的生态,有益于心态。这种心态之善,在今天应体现坚持科学发展和以人为本的原则,体现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内在要求,彰显时代作用和治国价值。水之善,还在于水对人类的服务性,以善爱人、养人、给予人,也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民本意识,做到思想上重民,感情上亲民,决策上尊民,行动上靠民,把群众的冷暖挂在心头,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努力提高自己的“知民度”,让人民有尊严。工作中,自觉做到即常修从政之德,实实在在地为群众办实事,把心思用在为群众服务上,促进经济发展发展上;常怀律己之心,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要把握住自己、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经得起权力、金钱、美色的考验;常弃非分之想,坚决克服追求享乐,吃拿卡要等歪风邪气,塑造良好的从政形象。
水之依,团结一致依如水。“江流新韵,竹报平安”,形成江、竹相依而安;“大道出深山,清泉润民心”,形成道、泉相依而富;“树木择地而繁荣,名花适土而独秀”,形成地、土相依而秀;“江上清风,山间明月”,形成风、月的相依而真;“山青借水秀,虎啸伴龙吟”,形成山、水相依而美。我们要深知,历史的文化遗产,保存在典籍内,浸染在风情里,蕴含在传说中,更多的还是回归自然,隐藏在山水间。山水之美,在于山、水相依。山水间的历史文化,包括思想文化、政治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文学艺术……诸如此类的历史文化沉积在山水间,称之为山水的灵光。沉积山水之间的历史文化,与自然景观相对映,称之为人文景观,与山脉水脉相对映亦可称之为文脉。站在山水间,不只是欣赏山之峻,水之秀,着重的是感受那种精神,那种气韵。那山那水,那木那石,本属天然,不曾附着人文精神吗?这些现象互相依存,共同发展,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全部得以投入,加之理性思考,山水相依之果便能跨入高境界。山水之依,联想到执政的共产党人必须依靠群众、团结群众,依群众为根基、血脉、力量在一起,才无往而不胜。古往今来,形成中国古词汇演绎的“相对而言”、“一分为二”、“合二为一”的习惯定语,部分群众之间的团结,与绝对化思维方式中的“一元化”、“一言堂”、“一刀切”、“一风吹”、“一边倒”、“一锅端”是背道而驰的。从中揭示以往认识事物思想的误区则是非常必要的。有相依、有统一、有团结、有促进、有发展,才能带来社会发展、构建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安康、实现社会稳定,这是事物杠杆原理和颠扑不破真理的印证、验证、佐证。山是静止的,水则是流动的,“有源之水长流”,且“循道而流”。这种相依性招示,党政干部加强民族之间的团结,党内的团结,干群的团结。共产党员,要深刻理解“人民是父母,群众是靠山”的理念,在工作中充分依靠人民,问计于民,求智与民,才能赢民心、聚民智、集民力,在前进的征程上化险为夷、化难为夷、化苦为夷,赢得一片新天地。
水之容,胸怀博大容如水。“海纳百川”,是水的博大。海为百川会聚之处,海性大度豁达,不嫌细流;海格平和,浪涛平缓;海德洁净,白涤污淖。我们讲人心如海水,它指的一个人的品行情操,人生态度。水之容,指水的胸怀宽、广、大、深。古语云:“有容乃大,无欲则刚”;“海纳百川,日照万山”。对于这一理念,要见诸于行动。作为党政干部,要有广阔的胸襟。“一杯水盛下一个星球,那是杯中月影;一颗心里装着一个世界,那是人的胸怀”。为人处世既要大度,又要讲宽容。在这里,心胸宽容很重要。因为心胸宽容,他决定一个人的心态。心态不同,结果截然不一样。有了宽容的胸怀,就会有大局至上的政治胸襟,奉献至上的思想情操,他人至上的人生理念,公道至上的行事风范,祖国至上的高尚追求。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说:“人类要开拓健康之坦途,首先要学会宽容”。宽容的胸怀,不是先天生就的,也不是在一个早上就能得来的。它是知识、智慧、人格、品德、情操相结合的产物,需要陶冶、磨砺、滋润和追求,是一种生活给于和回报生活的良性循环。宽容,能使人风度翩然、纵横捭阖、青春常驻。执政为民要具有“性海澄淳平少浪,心田洒扫净无尘”的境界和“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气度、大度、量度。水之容是一种非凡的气度,宽广的视野;是对人对事的包容和接纳;是一种高尚的品德、崇高的境界;是精神的成熟、心灵的丰盈;是一种仁爱的光芒、无上的福分;是对别人的释怀、美德、风尚。有了它,就能从容地面对现实,拿得起,放得下,宠辱不惊,来去无意,进入洒脱通达的境界。作为党政干部,面对宽容,要笑纳他、吸收他、采纳他、运用他,这既是思想品质,又是思想境界;既是执政才能,又是领导艺术,所以说,修养宽容、学习宽容、直面宽容、胸怀若谷,很重要、很有必要。执政如水,就要有水的胸襟、宽容,容量。世界是由无数矛盾组成的,任何人干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何况执政从政,要解决矛盾,破除难点,处理复杂政务?世界上比大地更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们的胸怀。俗话说:“将相头顶堪走马,公侯肚里好撑船”。党政干部有了胸怀宽容之心、之大气、之志向,就会站得高看的远,心胸变得广阔,性情变得豁达,情绪变得愉悦。水有容情纳垢之度量。当代佛教高僧星云大师也有论水名句,“水的仁慈能沐浴众生可以泽及万物;水的义气能扬清激浊可以荡涤污垢;水的勇猛能柔而坚强可以弱而克刚;水的智慧能疏通江河可以自成盈满”。“春风夏日秋月明,冬至飞花天降雪。不燥不烦随自然,一年都是好时节”。这种精神,只有水一样胸怀的人才能做到的。再者,党政干部要有“砥柱中流降怒涛,每临大事有静气”的大气,要有“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的情操,要有“浩浩长江不拒细流,茫茫大海接纳百川”的浩气,要有“能容天下难容之事”的雅量。工作中,要克服特权思想,个人主义骄满情绪,不高高在上,唯我正确,虚心向群众学习,处处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帮群众所需,真正做到在春风得意时,不自满、不骄傲,努力查找自己的不足,继续前进创伟业;遭到挫折之后,不埋怨、不气馁,自觉吸取教训,以求重新振作;当别人比自己强时,能够正视别人的优点、羡慕而不嫉妒,奋起直追、快速赶上。
水之灵,科学管理灵如水。李时珍在《本草纲目》里写道:“水为万代之源,土为万物之母”,在于水与土的灵质。不拘泥,不呆板,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矿,有时妩媚,有时奔放,“从心所欲而不逾矩”,可见,高度的灵活性是水的特点。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端、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展万千气象。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吁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随机应变;因势利导,焕发勃勃生机。因变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拥有无穷魅力。古人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这里的乐水、乐山,正是智与仁派生出的灵性特征,也叫灵气。凡是有灵气,有智慧的人,都喜欢水,具有水的灵感。《韩诗外传》卷三说:“问者曰:夫智者何以乐于水也?曰:夫水者缘理而行,不遗小间,似有智者;动而下之,似有礼者;蹈深不疑,似有勇者;障防而清,似知命者;历险致远,卒成不毁,似有德者。天地以成,群物以生,国家以宁,万事以平,品物以正。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这段话是说水具有缘理而行的特性,有礼、有勇、知命、有德,且水使天地得以成,万物得以生,使国家安宁,万事平顺,使人品德端正。为什么,在于水的灵动特性。水善于改变自身,随物而化,根据环境的变化不断地进行自我调整。有什么样的地形,水就按照什么样的地形走向,处处顺应环境变化。你拿个盆来装水,它就是盆子的形状;你拿个三角容器来装水,它就是一个三角形的,水的灵气表现在随机应变,不断调整自己的方位上,这是智者的一种表现。因此,智者往往有寄情于山水之间的情怀,也只有这种情怀,心灵才能得到滋养,思维也更加活跃。所以有智慧的人,在执政中依据世情、国情、党情、人情、事情、环境,不断调整自己,达到随物随地随事随时而变化的状态,以适应客观事物发展规律的需要,取得其主动。党政干部执政,要讲工作方法、方式,方略、策略,也就是领导艺术,就要应有如同水一般的灵活性,当然,这种“灵活”绝不是随意摇摆,绝不是橡皮泥随欲揉捏,而是随着不同时期、不同条件,不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求得适应性,顺应性,获得最佳成效,象潮流一样奔腾向前。绝不一成不变地墨守成规,搞害死人的“本本主义”。执政应如水,要在执政的过程中有水的灵性,以利于科学管理,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否则,在执政中缺乏灵性,一味地按自己的老一套方式行事,条件变了,环境变了,手法、模式仍不变,就会被动挨打,使所从事的事业、工作,受到损失。执政应如水要有水之灵,讲的是与时俱进,讲发展,讲灵活,讲主动,讲前进。所谓仁者乐山,它是针对“智者乐水”相对而言的。山的特性是厚重、踏实,且山具有仁厚的性格,而不是拒绝别人的意见,是积少成多而成。从某一个角度讲,这是另一种灵性,仁爱的人就需要具有这样的厚重、踏实、赤心、仁厚的性格,而且不拒绝别人的意见,只要是有利之事,都可以拿来取长补短。承载万物,是山的行性,也是仁者的一个特性。作为党政干部,既要有“智者乐水”的灵聪,又要有“仁者乐山”的灵质,才能在执政中以山谷一样的情怀、山岩一样的意志、山巅一样的高峻、山土一样的淳厚、山草一样的清纯、山泉一样的灵秀,真正做到为民,像水一样清激;执政,像水一样清明;做人、像水一样清廉;方式,像水一样灵动。
水之秀,多出精品秀如水。水,有内秀,更有外秀,二者兼之、兼备。水之秀,折射了水之美,水之艺、水之辉,显示了水的科学化之美。试看,李白赞“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桃花潭”,水深而绿,青山倒映,桃花洇红,鱼儿肥美。桂林山水,泛舟漓江,沸汤涮鱼。阳澄湖“大闸蟹”、“桂鱼”、“白鱼”等“湖八鲜”。九寨沟,那微尘不染、光清影透的溪水中,漂游着洁白的小鱼。这些都是水之秀的呈现。这种秀之所以给人产生现实的美感,在于把水之秀上升到了艺术的造化,艺术的高度,艺术的纯真,艺术的价值,艺术的含金量,也就是“精品”之作。真水无香,则很美、很秀,秀得诱人,产生“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的动人风韵。讲执政如水与水之秀,映出了执政要讲艺术、讲方略、讲美学、讲审美观,讲工作的精益求精,讲干工作要有“精品意识”,要创造“精品”,多出“精品”,把“精品”作为亮点,作为导向,作为方向,作为目标,让“精品”闪光,万紫千红,春光满园。精品意识, 体现的是一种进取精神、一种拼搏精神、一种创新精神。精品需要殚精竭虑的推敲,呕心沥血的探索,需要为之付出辛苦的汗水和心血。打造精品要具有永不自满的忘我拼搏,不知疲倦的积极进取,敢于打破传统思维、敢于超越前人、勇于标新立异、大胆改革的勇气和魄力。对工作树立精品意识,让出精品成为一种习惯,一种理念,一种追求,工作的水准和层次才能提高在工作中爱岗敬业。这就要求党政干部“爱岗”,简单的说,就是热爱本职工作岗位:“敬业”,就是用一种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忠于职守,尽心尽职。孔子称之为“执事敬”,朱熹解释为“专心致志,以事其业。”即用一种恭敬严肃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工作,认真负责,一心一意,任劳任怨,精益求精。爱岗敬业,体现的是对自己工作岗位的热爱,是对自己所从事职业的尊敬、尊崇。爱岗敬业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党和人民对每一位国家公务员最起码、最基本的素质要求,是我们做事做人的基本准则。这就要求党政干部要克服“过得去”、“差不多”;对自己要求降低,怕苦怕累,不愿下苦功夫花大力气的思想。追求精品是事业心、责任感、使命感的具体体现,甚至直接影响到今后的工作政绩。这就要求党政干部要有务实的作风,创新的精神。工作上的高标准、高要求、高建树、高水平,使工作在改革的年代里迈向科学化、现代化、中国化之顶。以水之秀提高“精品意识”,要求党政干部指导思想要求实,工作作风要务实,总结汇报要诚实,避免搞浮夸虚构的“泡沫工程”、迎合检查的“应景工程”、华而不实的“面子工程“以及前任是亮点、对后人是包袱的”政绩工程“。同时,要由“山穷水尽”转化“柳暗花明”,由“滴水藏海”转入“海纳百川”,由“不患无策”转入“只怕无心”,善于刻苦学习新知识,高科技,不断实践、总结,上升到理性,再回到实践中来,就一定能迈向执政如水、水之秀的高峰。
水之透,深入群众透如水。水有深透性,这种深透性,好似海绵里水,是永远挤不完的。水的深透性,表现于情意、情怀、情真上,所以说,其深透性是无私、真情一片。这正如苏东坡的诗句揭示的那样:“长河流水碧潺潺,一百湾兮少一湾,造化自知太元巧,不留足数与人看。”澄澈无染的水,总在用生动而具体的变化,深透着至纯至美的自然哲理之中。水的色彩,总是随着深浅而发生变化,使它的深透或清浅明朗,使之深碧明润;水的色泽,常常因天色变幻产生改变,它的深透或明净淡远,或幽深厚重;水的容颜,总在晨光夕阳中变换,它深透清澈的本质依旧;水的表情常随阴晴而不同,然而深透性的洁净本色不变。由于水的深透性,在不同的季节,对不同习性的植物,会把自己的一往深情呈现给大地。或背依青山,在秋风中舒展火热、深透出奔放的舞姿;或临依碧水,在春阳下整理艳丽、明朗的新妆;或面对蓝天,在天地间捧出甜蜜的果实。水在宁静中展宣自然的情意,也滋养了多情的生命。水的这种深透性,招示党政干部要深入到群众之中,像水那样与群众心连心、肩并肩,去为群众服务,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建设小康社会。人民是“父母”,群众是“靠山”。在新的历史时期,无论条件、环境怎样发生变化,都要始终牢记党的宗旨,不断增强群众观念,真正把人民群众的利益举过头顶、摆在首位。无论是想问题、作决策,干事业,都要把人民群众拥护不拥护、满意不满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判断是非、决定取舍的重要依据,真心诚意地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同时,还要沉到群众之中,满腔热情地关心和解决老百性的困难和实际问题。群众心里有杆秤,谁把心交给人民,人民群众就会把他放在心头;谁把人民群众捧在手上,人民群众就把他举过头。可是有些党政干部,对群众身入心不入,在情感上和服务上是两张皮,往往是承诺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看上去动作很大,听起来口号很响,实际上开展的是“空头支票”,搞的是“作秀式”;有的满足于声势浩大的活动,沽名钓誉,搞的是“应景式”;有的缺乏真诚,或跟着“风头”走,或被问题牵着走,眉毛胡子一把抓,逮着什么抓什么,搞的是“缩水式”;有的目标不明决心大,情况不明干劲足,“跟着感觉走”、凭着好恶干,搞的是“想象式”;有的上下关系摆不正,服务图回报、谋好处,搞的是“交易式。是真假深入、身入、心入、情入群众,群众是一面镜子,能够照出领导和机关形象的好差;是一杆秤,能够秤出领导作风的虚实;是一块“试金石”,能够测出领导素质的高低。党政干部要始终怀着一种强烈的责任感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做好事,对群众存在的问题能立即办的,解决在基层反应之前;需缓办的,解释在埋怨之前;预期要办的,部署在要求之前”,成为党的建设的“举旗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要与群众交朋友,向群众学习,防止和克服高高在上、惟我独尊,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水之润,思想政治润如水。鲜花娇艳,因为有绿叶的衬托;大山灵秀,因为有泉水的浸润。杜甫的诗篇《春夜喜雨》有这样两句诗:“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此诗令人感触很深。描写的是“知时节”的春雨,随着沁人心脾的春风,悄悄地在春夜降临;雨丝细得象千万条银线,滋润着春天的大地。把这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比喻成一种方法,则十分适用用党政干部对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适用于对群众思想教育的引导。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思想,有思维,有心里,有活动的。不同时期,人们具有不同的思想特点。在新的历史时期,法律普及了,党的政策深入了,人们的眼界开阔了,想的问题也多了,更为复杂了。诸如对思想境界与物质利益等等,都有各自的看法,产生疑问和矛盾。党政干部在抓教育群众中只泛泛地讲一般道理不行了,必须“随风潜入夜,”抓住人的内心变化,有说服力地进行教育、疏导、开导。在教育中,不光要有针对性地“随风潜入”,还要“润物细无声”。为什么说“春雨贵如油”?一是春雨下得正时节,下到了节骨眼上;二是细细绵绵,点点滴滴融润进春天的土地,被禾苗所吸收。夏雨就不同了,它倾注不止,容易造成水土流失,不能全被作物所吸收。做教育人、开导人、引导人、疏导人的工作,一定要春风化雨和风细雨,深入到思想深处,做建造灵魂的工程师。特别是当前,人们的思想十分活跃,对执行党的政策怎么看对,怎么看不对,迫切需要引导,指出正确的方向。一般化地说教,已不能解决人们的思想认识问题,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以生动、活泼、多种多样的形式,形象化的方法去启迪人、感染人。同时,还要启发人们自己去分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样,才能使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越做越好。
水之忍,以德报怨忍如水。水载万物,让物质在河水上飘,江水上游,海水上跑,但从不喊苦、叫累、说难,而是忍辱负重,毫无怨言,这就是水的忍性,也是忍让的品质。忍,是一种涵养,一种大度,一种胆识,一种能力,也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一种素质、一种风格。“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小不忍则乱大谋”。党政干部在做群众工作时,会遇到矛盾对立、对恃、激化、热化之时,能忍、能让,用科学的方法冷静地加以解决,这是成熟的表现。忍让,是一种水的品质,是一种德。“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最为著名的一个哲学命题。老子认为,用其为人处事时立于不败之地的一条重要原则。天下最柔弱的是水,却能穿破坚硬的石头。自然界如此,推及人类社会而言也亦然。最高的德行好像水一样,水最能便利万物而又不和他们相争,它总是甘心处于众人所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接近道。上善之人处事总是像水那样安于卑下,心胸像水那样沉静深邃,待人像水那样爱亲,言谈像水那样守信真诚,为政像水那样有条理,处事像水那样灵活圆通,行动像水那样相机而动。水之忍,在于水之德。有了水之德,才能“以德报怨”在老子看来,以德报怨,可以化干戈为玉帛,乃是彻底消除嫌怨知道。如果以怨报怨,必成大怨,乃何时了?以德报怨,就可以不生怨,这就消除了结怨的根源,就是符合天道得道多助即天道,天道乃自然规律,这乃“上德”以德报怨,反映了一个人“川泽纳污”的江海心胸是高尚品格的重要体现,这是伊利对待非礼,以仁对待非仁,表现了容人、容事、容天下的肚量,是自信的流露。老子“以德报怨”的思想,已经深深的融入中华民族的血液之中,可以说,世界上最能宽容、包容的民族,就是中华民族;真正能以德抱怨的民族,也就是中华民族。儒家学派思想的重点是道德,在儒家经典文献《孟子》中,有两处皆以水比喻德这种主体精神的。“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徐子曰:“仲尼亟称于水,曰‘水哉,水哉!’何取于水也?”孟子曰:“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有本者如是,是之取尔。苟为无本,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其涸也,可立而待也。故声闻过情,君子耻也。显然,道德是水的象征,水具有道德的风范,能否做到该忍时忍,这是一种道德的折射。强调水之忍,关键在于加强道德的修养。古往今来,大凡有作为者都把为官从政的官德看成是治国安邦的基础。儒家学说一向倡导的是“身修尔后家齐,家齐尔后国治,国治尔后天下平”,强调“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墨家学派认为,加强道德修养是人生所必需,是对自身人品、情操的崇高追求。政以人兴、国以法治,人以德塑。为官之基在于学、为官之本在于才、为官之魂在于德。一名哲人说过,世界上有两种东西最能震撼人的心灵----内心里崇高的道德,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对人而言,道德是美好的体现,是灵魂的健康和精神世界的显著标示。人们说,道德就像深山的芝兰,“不以无人而不芳”;又像潭水里的荷花,“出於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德”的核心是党性,是从政之基,执政之要。“德厚者流光,德荡者流卑”,有了它,做人,“磊磊落落,如日月皎然”;执政,经得住诱惑,抗得住打击,耐得住寂寞。再者,修养官德,皆以“宽则得众,能下人自有志,能容人是大器”,做人处事才能宽恕之道。古语云“忍一时之气,可解百日之忧”。这是千百年来人们为人处世的经验总结。古人有诗云:“忍字上面一把刀,为人祸自招;能忍得住片时刀,过后方知忍为高”。所谓“退一步天高地宽,让三分心平气和”,这番禅道哲理值得深刻领悟反思。人生需要忍让。有道是“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一笑解怨恨,一怒招灾祸”。忍让使我们赢得更多友谊,忍让使自己的人生越走越宽。忍让,需要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得饶人处且饶人。但忍让不是软弱,不是无原则的退步,不是没气节的退缩,更不是任人欺侮的无奈,而是一种大重力场,是在困难和逆境中对信仰的坚守,对操守的秉持、对流弊和偏见的蔑视,实质它是一种坚强,是友爱的表示,是一种崇高的理念和良知反映。古人云“德厚可以载物”。忍让,乃众妙之门。生活中多一些忍让,多一些让人,我们的心灵会多一些阳光。一句话,识高则量大。营造社会的和谐,需要党政干部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与人为善、宽恕待人。
水之融,构建和谐融如水。河水、海水、江水、洋水、山水、泉水好似温润的碧玉、恬静、安谧,这是水的融性,成为山与水紧紧拈在一起的手臂。绵绵清山和悠悠碧水紧密相连,使草木与碧波互相映照,流露出枯荣共守的友情、友谊、美德,这不正是我们党政干部构建和谐社会所需要的品德吗?现在,随着改革的深入,在群众中一些深层次的矛盾出现了,有些矛盾还发生了对立、冲击、激化,不仅影响了社会的稳定,还影响了社会的和谐。在构建社会和谐上,党政干部不正是需要发扬“水之融”的人性化服务吗?和谐是一种心态、一种美德、一种不可言喻的艺术、一种无比伦比的风情。和谐是春天里的一缕清风,温柔的吹拂着每颗沉睡的心灵,期待它们慢慢地苏醒;和谐是夏天里的一片绿荫,真诚地呵护着每颗烦躁的心灵,期待它们慢慢地平静;和谐是秋天里的一串硕果,多情地告慰着每颗稚嫩的心灵,期待它们慢慢地成熟;和谐是冬天里的一轮暖阳,无私地照耀着每颗稚嫩的心灵,期待它们慢慢地融化。以“水之融”之心对待群众,去构建和谐社会,彰显的是党政干部人文品质,是寒不改叶绿,暖不争花红,富不行不义,贫不起贪心的崇高意境;是“清静心看世界,欢喜心过生活,平常心有情味,柔软心不怨尤”的乐观精神;是“四面青山来眼底,万家忧乐上心头”,“闻毁勿戚戚,闻喜勿欣欣”,随遇而安,泰山处之的人生价值取向;是名惑不移志,得诱不动心,色迷不乱意,功高不娇横的高风亮节;是“富贵如浮云、金玉不为宝”,“蜗角虚名,蝇头微利,哪值英雄一盼”,“名利著人浓似酒,肝肠热醉不能醒”的自戒品德;是一身正气、两袖清风,“宁可清贫自乐,不做浊富多忧”的廉洁风尚;是“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望天上云卷云舒”的浩然大气。在今天,检验党政干部的尺度,就是能否以融融之情、之采、之意去看待自己的人生人追求,能否以平常心处事,不为升退缠身、不为名利所累、不为后路分心,永怀为民之心、勤思人民重托、不做损民之事、甘当人民公仆,不攀不比、一心扑在工作上。在工作岗位上,要具备“性海澄淳平少浪,心田洒扫净无尘”的境界,使心胸变得宽广,性情变得豁达,情绪变得愉悦。这样我们就可以摆脱困惑和烦恼的纠缠,以进取为荣,以实干为乐,以奉献为美,甘当“不为名利的小草,乐于奉献的蜜蜂,恪守职责的螺丝钉“,永远获得和谐、幸福和快乐的陪伴。
水之勇,改革攻坚勇如水。“飞流直下三千尺”,这是水的勇气、勇力、勇猛、勇进。水从上往下流,它不畏高高低低,弯弯曲曲,宽宽窄窄,穿越高山,淌过平原,越过重重障碍,奔腾不息,长途跋涉,永不停歇,不怕千难万险,一路欢歌抵达大海。这是什么精神?是水之勇的力量。中国哲人从对水的这种最常见与最多变的自然现象的沉思冥想中,找到了生命基本原则的理解,这一原则不仅体现于物质世界,也适用于人类社会。所以,水成了抽象概念底部的一个本喻,构成了社会与伦理价值体系的基石。水与人类行为准则的一致性的观念,是以支配自然与人类的原则是相同的这样的假设作为其合法性的。水之勇,它具有穿透力、最终销蚀所有坚强者的物质。水的勇力、猛力、冲动力,将冲破前进的阻力、顽石、巨石,从而排除万难勇往直前。不过,水的勇力、猛力、冲动力,绝不是蹓缰的野马,横冲直闯,不计后果,它是有针对性的,其目的在于扫清前进中的障碍,显然这种勇力、猛力、冲动力是为着开辟新道路。汹涌的水在哪里直走,哪里转弯,哪里急行,哪里迂回,哪里挂一道瀑布,哪里漾水潭,都是有讲究的,乍看潦草随意,细察都有章法。留心的人看一看山涧小溪改道,不仅不破坏美感,还给人以诱惑力。要么流得太快,水上气不接下气似在逃命,要么滞塞不畅好像对前路失去了信心,只好走原路。水的这种智慧,在于它遵循自然的地势,是大智慧。它走的路就是它该走的路,它不会错走一步路;它说的话就是它该说的话,它不会多说一句话。水不识字,没有文化,没学过美学,在字之外、文化之外、美学之外,却流淌着清澈的情感和思想,创造了生动的“新”,价值的美。骄阳,寓人生最可贵的是热情;傲木,寓人生的成就贵在坚持;海燕,寓人生的成长贵在磨砺;水流,寓人生贵在进取。目前,党的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改革,人事制度的改革等,已进入攻坚阶段,党政干部要以水之勇的气魄和科学精神,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主动积极地支持、参与改革,破难攻坚,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改革成效,享受改革成果。
水之韧,攻克艰难韧如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种坚定是水;滴水穿石,坚持不懈,这种耐性是水;“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之,这种无私是水;“抽刀断水水更流”,“不到长城非好汉”,这种韧性是水。水的执著信念和不懈地追求,令人肃然起敬。你看那九曲黄河,有多少阻隔,有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如海的意志何层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你看那浪击礁石,纵然粉身碎骨也绝不退缩,一波波前赴后继,一浪浪奋勇拼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你看那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急不躁,千万次的“滴答”,硬是滴水穿石。人生道路犹如九曲黄河,曲折坎坷不平坦。“不如意事常八九”,人的一生不可能一帆风顺。面对困难,面对坎坷,面对阻力、艰险,需有胸襟,更需坚定、坚韧。无论自然界的灾害,还是事业上的挫折,无论是工作中的“挠头事”,还是民生中的“难唱曲”,当冷静、镇静、从容,沉着应对。胜不骄、败不馁,宠辱不惊,处逆境而不失望。水性至柔,却不舍昼夜,无坚不摧,它是柔中有韧,所谓“天下至柔驰至坚,江流浩荡万山穿”。如此,“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水之韧,执政要有韧性,只有韧性,才能破解难题,战胜难关,化难为夷,无坚不摧,节节胜利。干任何事业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有时会遇到大题、难题、疑题,一时又解决不了、化解不好,不能半途而废,更不能前功尽弃,要有水之韧的毅力、执著、志气、干劲。人之进退,上不在天,下不在地,而全在自己。而自己又唯闻于是其韧性。怪不得我国有位作家深有感触地说,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只要是被人们所敬佩、所仰慕,所惊异、所欣赏,都是在“执著”的“统领”之下而成就的。“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有韧性,事竟成;原因是:韧性具有魔力、神力、创造力、改变力、创新力、成功力。对此,党政干部为何不信之、从之、为之呢?
稿源: 天津党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