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三昧 首楞严三昧:燮理阴阳刺治中风四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22:58:57
理阴阳刺治中风四法(2011-07-05 08:20:19)转载 标签:

健康

分类: 中医临床-针灸按摩等外治 中风的治疗,一般参照古代病名“偏枯”、“痿症”、“跌仆”等治法,临症选穴常以阳明、少阳二经经穴为主,但终因其治疗未能顾及到中风由始至终发展变化,因而疗效也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所谓“治痿独取阳明”,是说痿证的治疗以阳明经穴为主,阳明为多气多血之脉,阳明经气通畅,正气旺盛,痿软的肌肉就能恢复其运动功能。但事实上,中风在肌肉痿缩之前,不同程度地会出现一引起诸如晕眩、半昏迷、昏迷、意识障碍、肢体麻木、肢体的运动功能障碍、口歪、语言障碍、大小便失禁,吞咽困难等症候,因此单纯地靠治痿或单纯地靠独取阳明是不够的。     《灵枢·刺节真邪》云:“刺节言解惑,夫子乃言尽知调阴阳,补泻有余不足,相倾移也……大风在身,血脉偏虚,虚者不足,实者有余,轻重不得,倾侧宛伏,不知东西,不知南北,乍上乍下,乍反乍复,颠倒无常,甚于迷惑。……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用针若此,疾于解惑。”《内经》五节刺言解惑,道出刺治中风,靠单纯刺阳或单纯刺阴者是不够的。     笔者根据《内经》五节刺中解惑调阴阳的刺法,结合临床的切身体会,谈谈不同中风患者不同时期的针刺补泻方法。     泻阴平阳     醒神开窍     泻阴平阳,醒神开窍,用于中风闭证,多见于出血性脑血管病,由于证候凶险,血苑于上,上犯脑髓,致使痰浊瘀血闭阻经隧,蒙蔽清窍神明而出现突然昏仆倒地、神志意识障碍等症。但是意识障碍并非出血性患者所独有,缺血性脑血管病人同样有意识上的症候,如短暂性的意识模糊、记忆力减退、嗜睡,语言错乱等。另外,由于大脑控制权失常,还可见肢体运动障碍、大小便失禁、视物或语言障碍等,这些障碍都说明了患者脑窍受阻,同样要用开窍的穴位以复苏神明,以接通三阴三阳经气,重新唤起大脑对身体各部分的支配权。     在取穴上,宜选取人中、百会、内关、太冲等。因为脑为元神之府,督脉连贯脑髓,人中、百会是督脉的要穴,能改善督脉气血的运行,收启闭开窍醒脑之效;心藏神,心包为心之外卫,代君主行令,肝经上至巅顶,故以心包经络穴内关与肝经原穴太冲相为呼应。以上诸穴基本上采取强刺激泻法,待意识障碍有所缓解后,再考虑治疗头面和肢体的运动障碍。     补阴抑阳     通络益元     中风恢复期的治疗,主要在于改善肢体、口舌、头面部等处的运动功能障碍,初期肌肉大多是软而不萎,治疗的主要目的在于启动关节、舌窍等,考虑到中风的病机大抵是本虚标实,水不涵木,肝肾阴虚,肝阳化风,风阳上扰,或夹痰,或夹火,或夹湿而阻滞清窍。然而,造成中风的最直接原因,不管是出血所造成的脑内血肿,还是血管梗塞所造成的脑实质缺血,都可看作是“脑络瘀血”,针对脑络瘀血为其标,肝肾阴虚为其本的病理特点,在选穴上也应采取以头部阳经穴为主治其标,肢体阴经穴为主治其本的原则进行施治,诸如头颈的人中、风府、哑门、人迎,患肢的尺泽、极泉、大陵、内关、太溪、太冲、三阴交等,患肢阳经穴可考虑活血要穴委中。一般阳穴多泻,阴穴多补。     通络益元旨在沟通脑之对身体各部指令的有效发挥。待患侧的运动功能有所恢复,关节活动起来后,再考虑进一步提高肌力以加强患者的功能锻炼。     对于脑出血患者,在急性期或血肿未能良好地吸收之前,需要绝对卧床的情况下,不要针刺项后的风府、哑门。     振阳辅阴     疏筋活血     中风后遗症患者患肢在针刺的作用下,肢体有所动作后,就应进一步考虑到提高肌力、肌张力,防止肌肉萎缩。疏养筋脉选穴多取阳明、少阳经穴,配以内侧阴经穴辅之。阳经穴如风池、肩骨禺、曲池、合谷、外关、环跳、阳陵泉、委中、足三里、解溪、悬钟、昆仑;阴经穴如前所述。     该法的治疗,目的在于加强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作用,促进机体的康复。半身不遂若迁延日久,患肢往往会发生广泛的肌肉萎缩或拘挛,此时刺治,采用补法,患侧、健侧穴位均需考虑。萎软者刺阳经穴为主,挛缩者刺阴经穴为主。     燮阴理阳     促进康复     在中风后遗症的发展转归过程中,其经脉气血阴阳盛衰亦在发生相应的变化,或阳盛阴弱,或阴盛阳弱,各经脉的虚实可通过寸口、人迎二脉的强弱比较而定。《灵枢·终始》云:“终始者,经脉为纪,持其脉口、人迎,以知阴阳有余不足,平与不平。”《灵枢·终始》就经脉的虚实及其补泻谈到:人迎一盛(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用二泻一补法,每日一次,若人迎脉一盛且躁动者,病在手少阳,泻手少阳而补手厥阴;人迎二盛,病在足太阳,泻足太阳而补足少阴,用二泻一补法,二日一次,若人迎脉二盛且躁动者,病在手太阳,泻手太阳而补手少阴;人迎三盛,病在足阳明,泻足阳明而补足太阴;用二泻一补法,每日针两次,若人迎脉三盛而躁动者,病在手阳明,泻手阳明而补手太阴。寸口一盛,病在足厥阴,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用二补一泻法,每日一次,若寸口脉一盛而躁动者,病在手厥阴,泻手厥阴而补足太阳;寸口二盛,病在足少阴,泻足少阴而补足太阳,用二补一泻法,二日一次,若寸口脉二盛而躁动者,病在手少阴,泻手少阴而补手太阳;寸口三盛,病在足太阴,泻足太阴而补足阳明,用二补一泻法,每日针两次,若寸口脉躁动,病在手太阴,泻手太阴而补手阳明。     通过对人迎、寸口脉的诊察,确知阴阳表里经脉的虚实,在其相应的经脉上按比例选穴,施以补泻,以期达到病脉间气血的平衡,如泻足厥阴而补足少阳,用二补一泻法,可考虑泻太冲,补阳陵泉、悬钟。     以上简要地介绍了中风刺治的几种不同的方法,由于疾病发展、转归的各个阶段没有一个明确的界限,所以在治疗上可以根据病情灵活掌握,或一法独用,或多法交替配合应用。     病例介绍     案一:延髓外侧综合征,脑干梗塞     郑××,男,69岁,退休职工,住院号:605439。     1994年4月14日,患者因头晕伴行走不稳半月余,至无法步行而入院,入院检查:BP:20/12kPa,心肺(-),神清,口齿不清,左鼻唇沟变浅,双侧软腭抬举差,悬雍垂居中,咽壁反射存在,眼向左视时可见水平眼震,左侧面部针刺觉减退,四肢活动差,上、下肢肌力Ⅱ0,远端Ⅰ0,头颅CT示小脑轻度萎缩,右手指鼻试验(+),既往有高血压病史。     入院诊断:行走不稳待查,延髓外侧综合征,脑干缺血性病变可能。     1994年5月10日转针灸科治疗,检查同前,舌淡,苔白腻,脉弦细,证属正虚邪实,风痰上拢袭于脑络,因虑其病灶部位偏低,故取穴亦近靠脑干。取头部祛风要穴风府、风池,刺之可疏通督脉、少阳之经气,促进椎-基底动脉的血流,以改善脑干缺血的状况。患者语言含糊不清,配与人中、风府及哑门。风府、哑门两穴交替应用,同时取患肢尺泽、内关、委中,三阴交共泻之。每天1次,10次为一疗程。     1994年5月23日,经一个疗程的治疗,患者言语已较前清晰,并开始下地行走,但走路无力,需别人扶持。诊人迎、寸口,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拟泻足少阳而补足厥阴,用二泻一补法,泻风池、阳陵泉,补太冲,考虑到肌肉乏力,振奋阳气,酌取患侧肩骨禺、曲池、合谷、腰阳关、昆仑,同时加刺双侧丰隆穴以除痰湿之邪,继续治疗一个疗程。     1994年6月7日,患者头晕消失,行走无困难出院,出院时四肢肌力V0。出院诊断:延髓外侧综合征,脑干梗塞,高血压病。     7月底随访,患者每日均独立外出散步,远处可达4~5里开外,无不适。     案二:大脑中动脉梗塞     王××,女,74岁,离休干部,住院号:606745。     1994年7月12日就诊,     述其6月22日中午吃饭时突觉右手持筷无力,同时右侧肢麻,头晕,无明显头痛,及至肢体渐次加重,右手不能抬举活动,右下肢走路拖行。     检查:BP:26/12kPa,右鼻唇沟浅,右上肢肌力:近端Ⅰ0,远端00,右下肢肌力Ⅲ0。     入院诊断:左大脑中动脉中央支梗塞,右偏瘫,高血压病。     患者舌淡嫩,略有紫气,舌苔薄白,脉弦缓,证属气机不畅,经脉不和,脑络瘀阻所致。中动脉血阻,中央支梗塞,造成一定范围的大脑浅部血络的空虚,大脑组织血供受其影响,故治拟通络益元。诊察两部脉,人迎约三倍盛干寸口脉,     人迎三盛为阳明经病,治当泻足阳明,补足太阴,二泻一补,泻人迎、足三里,补三阴交,人迎穴泻后用滞针法以促进颈动脉血流增加脑血流量。右偏瘫,上肢甚,酌取上肢的极泉、尺泽、内关、下肢的委中、太冲调之。     1994年7月26日,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下肢活动基本恢复正常,减去委中、太冲。     1994年8月10日,上肢肩、肘部活动自如,手指皆能伸屈活动,但幅度不大,拇、四指还不能相碰,人迎、寸口脉盛弱相近,血压平复,去人迎、足三里、三阴交。     1994年8月24日,左上下肢肌力Ⅴ0,右上肢近端V0,远端Ⅳ0,右下肢Ⅳ0-,右手已经能持物,遂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