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冠里房价:创新基层党建 强化村级堡垒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13:07:07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2011年07月05日   【字体:大中小】
近年来,我市在全市党员中开展了“提升小康新水平、构建和谐新海门、跨江争雄当先锋”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全市农村基层党组织围绕“带头发展经济、带领群众致富”这一主题,比学赶超,争作表率,在全市上下掀起了创建“双带”五星村党组织的热潮。广大基层党组织坚持以“新农村、新党建”为方向,创新发展思路,改进领导方式,党组织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得到进一步巩固。   本报记者王雁玲   吴永生   陆漩波   沈奘恩
海南社区
创设20多个“党员奉献岗”
党员志愿服务队,在海南社区已建立多年。为了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去年,党支部以“创先争优”活动为契机,积极创新党员干部服务群众载体,创设了“党员服务先锋岗”,为党员志愿服务搭建更好的平台。
海南社区党支部从深化精神文明建设、强化社区治安综合治理、提升社区功能、完善社区公共服务、规范社区环境秩序五个方面向社区党员和居民群众作出了承诺。为了保证党员承诺事项具体明确、符合实际,他们将社区原有的党员志愿服务队,细化成敬老助残岗、关心下一代岗、治安巡逻岗等20个奉献岗位,在党员大会上组织党员签字认岗,公开承诺,并依据党员身体条件和能力大小,对每个人认领的岗位,进行审核把关,不贴近实际的及时作出调整,使党员能做到什么就承诺什么,不贪多、不求全、能落实。45名党员纷纷结合自身实际和特长,认领1至2个党员奉献岗,选择一个需要帮扶的群众,开展志愿服务。
3月5日当天,海南社区党支部组织社区党员开展学雷锋活动,为居民理发、裁剪、磨刀、修车、修理电器等多项便民服务40多人。组建的党员志愿巡逻队伍,排表值班,队员们风雨无阻在各自管理区域巡逻,保卫着社区的平安。去年7月11日,秀山新村506幢201室有一个离休干部突然患病,幸好被巡逻志愿者党员王诗文发现并及时送到医院,才挽救了老人的生命。社区还涌现了一批优秀的服务型党员。社区党员陈志高以前是做水电工程的,现在退休在家,他利用自己的技术,帮助社区居民修理电器、修理水管、通下水道等等。去年夏天特别的热,一天深夜,社区一居民的空调坏了,酷热难当,于是给陈志高打了电话,请求帮助。陈志高二话不说,拿了工具就去帮忙修理。居民们都说,陈志高是个好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关心下一代岗的离退休老党员们自发组织成立了中小学校外教育辅导队伍、爱国主义、革命传统主义宣讲团、法制教育报告团、转化失足青少年帮教队等,担负起“护苗”责任。
去年一年来,海南社区“党员服务先锋岗”先后为社区群众提供政策宣讲、法律咨询、文化宣传、社区治安与保护环境、科技知识培训、困难救助、纠纷调处等项目的服务60多次。
瑞北村
创建“一站式服务”和
“四级管理网络”
位于德胜镇东北角的瑞北村,北与通州二甲交界,离镇区较远。几年前,老百姓上镇买菜、看医生、办事都要走上好几公里路,不便的生活让该村的村干部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民服务零距离,建设多功能“一站式”服务中心成了该村确定和实施的工作目标。
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走进瑞北村,早晨的农贸市场熙熙攘攘,老百姓在这里自由交易;老人、孩子在农民健身活动区域中舒展筋骨,怡然自得;生活超市、农资超市人来人往,老百姓还能去农家书屋看会书,到棋牌室观一盘棋……百姓安居乐业得益于新建成的公共服务中心,这个服务中心具有的生活生产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管理中心两大功能,已成为德胜东北角政治、经济、文化的一个区域中心,具有城市社区的文化氛围、功能雏形,成为了德胜农村的一道靓丽风景线。
瑞北村一方面加强有形的硬件建设,不仅从硬件上保证了村级事务活动有阵地有载体,同时更注重无形的软件建设,从管理软件上提升服务水平,让老百姓真真切切地在日常生活中感受到他们的服务。
农村工作千头万绪,构建村——中间组织——组——群众的四级网络,是瑞北村的一种尝试。把社会管理职能细化到最合理单元,由村民组长行使管理职能,在实践工作中成效明显。当前农村工作中的顽疾,社会稳定和环境治理,通过分解,把工作重心下沉,关口前移,许多看起来难度很大的工作一下子迎刃而解。不稳定因素排查、矛盾纠纷调解,许多村民组长、志愿者在第一时间就在一线进行了处理。家住德胜镇瑞北村10组的姚冠康就是其中一个村民组长,前不久刚解决了邻里间的排水沟纠纷问题,让两户村民重拾和谐。在村民组长的协调下,瑞北村基本上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化解在基层”。
灵树村
工业集中区
让700村民家门口就业
走进滨海新区灵树村,映入眼帘的是一幢幢厂房、整片整片农田、错落有致的乡村别墅,一切都带着浓厚的现代化村庄气息。
灵树村紧靠省道335线,2003年东灶港镇将该村作为镇工业集中区所在地,工业集中区建设需要用地,用地就意味着要征地、拆迁,拆迁是天下第一难事,但该村村干部认为,引进工业企业可以增加村级经济收入,还能解决部分剩余劳动力,拆迁户可以集中居住,推进集居区建设,是一举三得的好事。村党支部一班人分成4个拆迁小组,上门说服群众。当时群众们不理解,不愿搬迁,也不愿拿出自留地。耳听为虚,眼见不实,为让群众们了解新农村建设带来的好处,村里租了辆大巴车,载着40多个拆迁户,来到上海、苏州等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参观考察,务工就在家门口,被征的土地每年有租金,住的是农村小别墅,这些都让拆迁户们心动。回来后,村党支部按照老百姓的意见,规划了四个集中居住区。就在那一年,工业集中区开工建设,农民集中居住区开工建设。
如今,村里已入驻企业32家,700多个村民进厂务工,160多户村民住进了别墅。陆广元一家就是工业集中区建设的受益者之一,老陆告诉记者,以前家里生活困难,但自从腾胜精密锻造落户集中区后,他的女儿进厂做了工人,如今还当上了副总经理,自己也到企业看门,全家还住进了260平方米的农民集居区小洋楼。
进厂务工的村民多了,闲置的土地也就多了。灵树村利用这一机会,流转土地,调整农业结构。在短短几年时间里,通创公司300亩蔬菜种植基地、复旦大学500亩菊芋基地、灵树村蔬菜专业合作社600亩大棚基地已经形成,这些基地让500多个劳动力拿到了土地租金,成为农业工人。1组村民蔡银友今年已年过七旬,她家流转了4亩土地,每年租金2400元,自己还在农业园区里帮忙,每年收入8000元。
如今的灵树村景美、户富、人和、村强,去年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达到50多万元,今年目标是100万元,目前全村水泥路共有18.6公里,今明两年准备再建4公里,真正实现户户通。
培育村
从“高效农业”走向
“农工并举”
仲夏时节走进常乐镇培育村,一幢幢农家别墅新颖亮丽,一排排钢架大棚气势壮阔,一条条小河碧波荡漾。又到了西甜瓜上市的时候,村里一派热闹景象,大小卡车如梭,抢着来收购田里的甜瓜。村民们抹着额上的汗水,数着手里钞票,笑开了颜。而这一切,得益于培育村有一支战斗力极强的村级领导班子。
培育村党总支书记叶剑生当过兵,有着军人的执着和毅力。走上村支书的岗位,看着全村人天天埋首于田地间,生活却得不到多少改善,他心里涌起了一股激情,一定要让老百姓富起来。
10年前,叶剑生通过外出考察,决定带领全村种植大棚草莓实现致富的时候,村民都很质疑,种草莓能富吗?草莓又该怎么种呢?叶剑生带头承包了大棚,并且要求村干部带头种,第一年,除零星的村民参与外,大多数大棚都是由村干部包去了。他们把这几个大棚看作冲向理想的第一个战壕,每天大清早第一件事是到大棚里看看,下了班还要到大棚里干一会儿农活。功夫不负有心人,第一年的大棚草莓种植取得了成功,第二年、第三年,越来越多的人参与到大棚种植中来,到现在,全村几乎家家户户都有草莓大棚。村里成立了草莓生产合作社,从种子的采购到草莓上市后的销售,实现一条龙服务,老百姓再也不用为卖不掉而烦恼。如今这个合作社已经发展为官公岛现代农业合作社,服务的范围更广,为老百姓带来的收益也更多了。
通过高效农业走上致富路后,村支部一班人又把眼光投向了“工农并举”。叶剑生首先把自己投资的大生水处理厂搬回了村里,还说服自家亲戚回村办厂。村干部们也将自己的人脉资源发挥到了极致,纺织厂、设备厂、铜材厂等纷纷落户培育村,很多村民第一次像城里人一样过上了有规律的上下班生活,经济收入大大增加。
老百姓手里有了钱,对于生活的要求也更高了。在村支部的带领下,他们筑道路、修水渠、架电网、造绿化、通宽带……从一个落后的培育村一下子成为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很多人走进培育村内都会感叹,这个村的老百姓真幸福。但村民们知道,10年多的奋斗,全村上下跟着村支部,一步一步地走上了一条通向幸福的大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