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丝桃属植物小连翘:七年级上学期上册生物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大全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6:32:42
一、指导思想
以安图县教育局2007年教育工作重点为指导,结合学校工作计划和教学工作计划,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坚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存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全面贯彻新课改的要求,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1、通过上学期期末统考的成绩分析以后,争取及格率要达到90%,优秀率要达到50%。这学期应该注重班级学生成绩的平衡发展,特别关注生物学困生的学习发展。
对生物学困生,要真正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态度,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个别找来谈心,上课随时关注他们的反应,看他们是否参与到学习中,是否对生物有兴趣,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对于他们的变化做好记录。课外走进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去了解一些实际性的生物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3、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4、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争取呈现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5、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要求:
1、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6、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教育局安排课时进度,根据实际教学情况来实施。
五、教研课题
《怎样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
西乡古城中学  杨小丽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共30课时)
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    3课时
第二章 探索生命      3课时
第三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课时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组成   4课时
第五章 绿色植物的一生   10课时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7课时
一、课程总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1(9.3-9.7)
概要:生物学什么?
2(9.10-9.14)
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
形形色色的生物
3(9.17-9.21)
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4(9.24-9.29)
第二章 探索生命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10.1-10.5)
国庆放假
6(10.8-10.12)
第三章 细胞
实验:显微镜使用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7(10.15-10.19)
第三章     细胞
细胞生命活动单位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值
8(10.22-10.26)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分化成组织
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9(10.29-11.2)
期中复习
10(11.5-11.9)
期中考试  期中评卷
11(11.12-11.16)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光合作用
12(11.19-11.23)
第五章 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
呼吸作用
13(11.26-11.30)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吸收作用和蒸腾作用
14 (12.3-12.7)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运输作用
15 (12.10-12.14)
第六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16 (12.17-12.21)
第六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营养器官的生长
17 (12.24-12.28)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生活
生殖器官的生长
18 (12.31-1.4)
第七 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19 (1.7-1.11 )
复习
20 (1.14-1.18)
复习
21 (1.21-1.26)
期末考试
以上是本人对七年级生物上册教
八年级的生物
一、 指导思想
在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 教学任务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苏教版)——《生物学》(八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两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
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两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三、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 但学生通过一学年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
四、教学总目标要求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八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1)认识动物的主要类群及其对环境的适应性特征。
2)知道动物的行为大多是通过运动来完成的,了解动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的关系,都与它们的行为有密切的联系
3)获得关于细菌和真菌的主要特征以及与人类的关系的知识。
4)通过活动体验生物的分类是根据不同生物的特征上的相似程度来进行的。
能力:1)增强动手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
2)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如进行“饲养和观察蚯蚓”、“调查动物在人们生活中的作用”、“检测不同环境中的细菌和真菌”、“制作甜酒”等实践性较强的活动。
3)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其实践价值就相当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具有两面性。此外,尽管社会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会化,但是,科学始终不是万能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并非都能依*科学来解决。
五.主要措施:
1、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倡导探究性学习
3、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4、改进教法,加强课堂教学
(1)提高贯彻课程目标的自觉性
初中生物学课程目标涵盖的生物学知识、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逐步完成的。因此,在制定每节课(或活动)的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课程目标的体现和贯彻;考虑到学生可持续发展的需要,特别要注意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等方面的要求。
(2)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
教材内容的呈现方式一改过去传统的注入式写法,注重从学生生活经验出发,创设情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知识的发生和发展,培养学生不断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同时,教材安排了丰富多采的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生活动。
(3)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5、注重学法指导,教会学生学习
在新教材的教学中,让学生掌握生物学学习方法,对培养学生能力,提高学生素养有很大作用。
应重视以下五种学习方法,加强对学生学法的指导,教学学生学习。
(1)实验探究法:明确探究课题-->引导探究-->获得结论-->测试反馈
(2)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方法:
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学到的生物学知识来解释日常生活和生产劳动中所遇到的生物学现象,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
(3)识图学习法:
新教材图文并茂,色彩鲜明,可读性强。它形象、直观、不仅有利于教师把有关知识讲清楚,而且利于学生理解内容,便于记忆。
(4)比较、归纳学习法:
通过对知识的比较归纳,可找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使知识间的关系更明了。
(5)综合学习法:
引导学生运用相关学科(如物理、化学)的知识来解决生物学问题


一、指导思想:  通过课堂教学和课外实践活动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能够拥有较高的应试能力,考出好的成绩。
二、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冀教板(七年级上册)。
三、具体措施:
1、对生物学困生,要真正了解他们对生物学习的态度,分析学习不好的原因,个别找来谈心,上课随时关注他们的反应,看他们是否参与到学习中,是否对生物有兴趣,鼓励他们多回答问题,对于他们的变化做好记录。课外走进他们的生活,带领他们去了解一些实际性的生物问题,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运用生动的语言;加强情感教育;精心诱导、强化教学。
3、继续深入学习有关的教育理论和转变教育观念,在继承传统教育优势的基础上力争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和提高。
4、继续探究符合新课标的课堂教学模式,并注意及时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和模式。争取呈现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学习和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积极参加校本教研,上好课,设计好教案,写好教学反思。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策略和方法,达成课程目标。
5、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例如,提供相关的图文信息资料、数据;或呈现生物标本、模型、生活环境;或从学生的生活经验、经历中提出探究性的问题;或从社会关注的与生物学有关的热点问题切入等等。组织好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并提高其质量,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鼓励学生学会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重视探究性报告的撰写和交流。培养学生通过文字描述、数字表格、示意图、曲线图等方式完成报告,并组织交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四、教学要求:
1、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6、按学校要求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之一
一、课程总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
周次
教学内容
1(9.3-9.7)
概要:生物学什么?
2(9.10-9.14)
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
形形色色的生物
3(9.17-9.21)
第一章  生命的世界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
4(9.24-9.29)
第二章 探索生命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的科学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5(10.1-10.5)
国庆放假
6(10.8-10.12)
第三章 细胞
实验:显微镜使用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7(10.15-10.19)
第三章     细胞
细胞生命活动单位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值
8(10.22-10.26)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结构层次
细胞分化成组织
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9(10.29-11.2)
期中复习
10(11.5-11.9)
期中考试  期中评卷
11(11.12-11.16)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光合作用
12(11.19-11.23)
第五章 绿色植物的生活方式
呼吸作用
13(11.26-11.30)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吸收作用和蒸腾作用
14 (12.3-12.7)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
运输作用
15 (12.10-12.14)
第六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
16 (12.17-12.21)
第六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
营养器官的生长
17 (12.24-12.28)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生活
生殖器官的生长
18 (12.31-1.4)
第七 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19 (1.7-1.11 )
复习
20 (1.14-1.18)
复习
21 (1.21-1.26)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共30课时) 第一章 周围的生物 3课时 第二章 探索生命 3课时 第三章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课时 第四章 生物体的组成 4课时 第五章 绿色植物的一生 10课时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7课时 一、课程总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学校课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坚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存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教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但普遍学生基础差,并有个别极差的学生。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确定“三基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的
3、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最优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作业
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五、教学要求:
1、重点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分析能力。
2、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们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每个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4、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要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要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力争创造条件尽可能多开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活动。
5、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组合好直观教具与现代教学手段的应用。
6、组织好生物课外兴趣小组活动,能够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期末考试

2010-2011学年度七年级生物上学期教学工作计划
在新的学期里本人担任七年级一班生物教学工作,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人体生理和性问题产生好奇的青春期阶段,对于本学期生物学学习内容兴趣比较浓厚,但农村学生生性较害羞,故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青春期的性知识。为了出色的完成本学期的工作,行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1、认真贯彻党的教学方针,以“教学为主、育人为本”为原则,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有更深入的理解并且初步掌握学习生物的方法,能从生物的角度去分析问题。
2、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新世纪知识经济时代所需要的人才。注重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并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从德、智、体、美、劳等全方位发展。
3、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指导思想,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结合各班学生实际,创造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和学生的知识水平。
二、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启发式教学法等调动学生积极性,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等能力。
三、教学管理目标
1、让学生掌握生物的基本概念、原理和规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使学生了解人类的进步与生物发展的联系,培养学生热爱生物、热爱科学的态度,并为学生确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奠定基础。
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兴趣;生动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情感教育,激发学生兴趣;精心诱导、强化教学,激发学生兴趣。
4、要提高教学水平。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四、主要措施:
1、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倡导探究性学习,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4、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想听并听懂。
5、管好班级的纪律和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本学期根据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结合本学科固有的特点,在总结上学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特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将继续深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深化教育改革,坚持面向全体,面向每一个学生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的生存就业和终身发展奠基的办学思想。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重点,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与学习氛围, 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教学符合学生发展的需要和社会需求,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及其在社会中的广泛应用。
二、教学目标任务和要求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三、学生知识状况分析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要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指导学习方法。从总体上看,大多数学生学习态度端正,积极性高,能主动自觉地学习; 但普遍学生基础差,并有个别极差的学生。
四、提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1、备课标、备教材
认真钻研新课标和教材,明确教学要求,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明确本单元本节课在整册教材中的地位,弄清知识的内在联系和规律,全面深入理解和掌握教材内容。
确定“三基内容”同时挖掘教材固有的思想教育因素,寓思想教育于教学过程之中。
2、备学生
1深入了解学生思想实际和知识、能力水平,充分估计学生接受新知识可能遇到的问题。
2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精心设计教学程序和教学方法。
3教师能在每一堂课上找到与学生能产生共鸣的
3、备教法、备学法
根据新课标,教材内容、学生实际、突出设计重点、突破难点,解决关键的最优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的方法。
4、备作业
要精选习题,以消化、巩固当堂所学知识为基础,培养学生能力、开发学生智力。
5、岗位练功、继续教育
为了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业务理论学习,转变思想、更新观念、增强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深入实施素质教育,使练功与常规教学有机结合,根据新课标要求和学生实际,做到认真钻研教材,认真备好学生,认真批改,认真辅导等,其次有效地使用各种教学媒介,充分展示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兴趣,优化教学过程,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此外, 积极参加继续教育学习。
6、研究课题与实施方案
课题: 《提高课余实践活动的效率》
实施方案:  探索学生的心理规律,学习教育学心理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在课外进行实践活动的效率.
五、教学指标
平均分: 75分
六、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2课时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5课时
第二单元        健康地生活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4课时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3课时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4课时
第四章          没有细胞的微小生物——病毒1课时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2课时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4课时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4课时
第四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3课时
第五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2课时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1课时

时光如流水,暑假很快就过完了,又迎来新的学期,而且又迎来一批新生,在此,针对我所代的生物课作一个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学期的七年级学生仅有70名,而且差生太多,生物又是新开课程,小学没基础,再加上教学改革,学生不适应,所以,学起来很吃力,需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教学。所以要想提高成绩很不容易。因此,必须很辛苦地有计划地进行教学。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七年级教材与上一届学生的教材基本一致,教材仍注重对学生的知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包括3个单元共7章的内容,第一单元是“探索生命的奥秘”;第二单元是“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三单元是“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学生通过学习这些内容,了解到生物体就在我们身边,我们应当关心生物,关注生物学;明确了生物体都有一定的结构层次,细胞是生物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且生物体都有很多生命现象;通过学习学生还了解到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很大的一类生物,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材中还设计了5个探究和10实验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使学生对生物产生兴趣。
三、教学措施
1、开学初的几节生物课,我先对学生进行生物课改培训,讲明我校的课改新教法,让学生了解我校,重新认识我校,从而,安心地在我校学习。
2、给学生做好思想工作,讲解学习生物的重要性,让学生重视生物,对生物感兴趣,从而很好地学习生物。
3、针对学情,进行因材施教,分类管理,尽最大努力让所有学生都学有所得。
4、根据教材内容,确定教学计划和方法,认真备学案,精心讲解,渗透课改新理念。
5、七年级学生年龄小,各方面都差,而教材内容多,特别是实验和探究这样的动手动脑的活动多,势必就耽误很多时间,因此,必须强调纪律,抓紧抓好课堂时间。
6、针对实验活动,能做的一定做,不能做的也一定认真讲,争取达到实验效果。
7、提倡学生课前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讨论,积极动脑思考,认真学习。
四、进度安排
本学期七年级生物教材有7章23节内容,时间大约有16周,按每周2课时计,共32个课时,时间仍然很紧,下边是进度安排表:








09年9月
1.1—1.2
1.3—2.1
2.1—2.2
10月
3.1—3.2
4.1—4.2
期  中
4.3—5.1
11月
5.2
5.3
5.4
5.5—6.1
12月
6.1—6.2
6.3
6.4
6.5—7.1
2010年1月
7.2—7.3
期  终

伴随秋天的脚步,我们踏入了一个新学年的开始。新学年伊始,为了全组生物教师教学工作有目的性、完成工作有针对性,特根据学校指导方针、教学大纲安排制定本学期七年级生物组工作计划,具体内容如下:
一、工作指导精神
紧紧围绕学校“十一五”规划的发展精神,紧密结合教育的精神实质,为了一切的孩子,为了孩子的一切,充分发挥每位教师优秀才干,使学生在我们的精心教育下茁壮成长,成为具有丰富知识内涵的全面人才。
二、教学及活动安排
结合教学大纲的安排以及实际开设课时数量,设置每周二课时共计完成二十九节课的教学内容。另外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身心特点,初步设定安排几项教学活动:1. 对学校内的生物种类、生长环境特点以及生物特征展开调查的《调查身边的生物》实践活动,并对调查活动中认真积极完成、调查报告单优秀的同学予以表扬和展示;2.结合《练习使用显微镜》一课的实验环节,在使用规范、迅速调整并能够看到清楚物象的同学中进行小比赛,增进学生对实验操作正确认识和熟练程度,对于“优秀实验员”给予公示表扬;3.结合《种子的萌发》,课前布置学生自行选择进行植物的种子,尝试使其萌发,并总结其条件、生长状况,且拍下照片,对于认真探究、成果显著的同学给予表扬;4.本学期还将对学生进行一次出教材内容外的生物知识小普及和小竞赛,具体内容和设置安排将在今后备课中详细商讨。
三、教师学习和工作
生物组共有三名专职教师,都是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教师。但是,我们面对的是一批崭新的面孔,而他们又具有着迥异的性格、不同的特质,因此,在展开教学活动是需要老师充分了解学生,这就需要教师做好以下工作:1.上好第一节课,即表明上课的原则也要让学生接受一位新老师;2.充分备课,不仅参照教学参考书中的内容,还有组内交流、拓展课外知识,丰富教材;3.认真备课,尤其是组内备课,增加听评课次数;4.教师自身也是需要知识补充的,因此教学的学习也是一项重要任务,每一位教师都要结合工作,加强自身进修学习,争取更好地为学生服务。
一学期和学生共同学习生活的日子仅有近100天的时间,但我们要做的事情是使我们的孩子们在这100天里开心、快乐、健康、进步,让他们在知识的世界里找到开启人生大门的线索乃至那把钥匙。因此,每一位生物教师都要秉承这样精神,积极而踏实的工作,完成计划,争取获得成绩和质量的丰硕果实。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5)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知识。     (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7)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教学措施: 1、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2、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 3、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四、应对策略和教学设想: 1、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保证活动的落实,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4、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5、倡导探究性学习。 6、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7、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8、真正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想听并听懂。 9、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总之,通过本学期教育教学,全面完成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理解、掌握有关知识的同时,培养相应的能力,以应用有关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五、进度安排 周次日   期教   学   内   容课 时备注18.26——8.30组织入学  28.31——9.61.1.1   形形色色的生物 2课时 39.7——9.131.1.2   生物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2课时 49.14——9.201.2.1   生物学是探索生命是科学  2课时 59.21——9.271.2.2   生物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2课时 69.28——10.4国庆节  710.5——10.112.3.1   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4课时 810.12——10.18 910.19——10.252.3.2   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课时 1010.26——11.1 2.3.3   细胞通过分裂而增殖 2.4.1  细胞分化形成组织
1课时 1课时 1111.2——11.8
2. 4. 2   生物体的器官、系统
2课时 1211.9——11.15          期中考试  1311.16——11.223.5.1  光合作用 2课时 1411.23——11.293.5.2   呼吸作用2课时 1511.30——12.63.5.3   吸收作用 2课时 1612.7——12.133.5.4. 蒸腾作用2课时 1712.14——12.203.5.5   运输作用 2课时  1812.21——12.273.6.1   种子萌发形成幼苗2课时 1912.28——1.33.6.2   营养器官的生长2课时 201.4——1.103.6.3   生殖器官的生长2课时 211.11——1.173.7.1   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3.7.2   我国的植物资源1课时 1课时 221.18——1.243.7.3   我国的绿色生态工程 总复习1课时 1课时 231.25——1.31期末考试  242.1——2.7结束工作

2008——2009第一学期)
一、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1)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能力:(1)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进一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设计实验的能力。
(3)利用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与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生动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诱导、强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2、突出学科特点。配齐仪器、标本、挂图、模型、等必要的生物教学用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
3、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要提高教学水平。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5、考试备考要做到:(1)注重基础(2)联系实际(3)重视实验(4)反映现代性(5)加强学科基本观点教育。要加强考试题型训练。①单项选择题②填充题③识图作答题④简答题。实验题分解在以上四种题型之中。
三、主要措施:
1、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
案的设计和实施。
2、注意课内外活动的结合。 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需要较
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
种教学资源,保证活动的落实,并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4、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5、倡导探究性学习。
6、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7、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8、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想听并听懂。
9、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10、管好班级的纪律和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四、学生情况分析:
七年级学生正处于对人体生理和性问题产生好奇的青春期阶段,对于本学期生物学学习内容兴趣比较浓
七年级生物上册教学计划
一、教学目标: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存在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灵活、应变,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共30课时)
第一章周围的生物    3课时
第二章探索生命      3课时
第三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2课时
第四章生物体的组成   4课时
第五章绿色植物的一生   10课时
第六章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7课时
一、课程总目标
在新课标下,我们生物要实现的是: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二、教材和学生情况分析
(一)教材   教材结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特点,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设计了许多系列化、多样化、可行性高的探究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协作探究的科研精神。删除了部分死记硬背的内容,以灵活应用的知识点为主。在时代性上,增加与科技社会相结合的知识,注重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大大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更加体会到生物与生活的关系。
(二)学生情况   学生刚步入初中,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有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应付学习;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三、教学的措施和方法
针对教材和学生的总体情况,在备课时,知识的难易程度要控制好,应适应大部分的学生。实施教学时,尽可能让学生在课堂中体验到学习生物的乐趣如:进行课堂比赛等;教学手法灵活、应变,这样既让基础差的学生能掌握基本知识,又要让学习层次较高的协商有发展提升的空间。同时,注意学生的动手及协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从学生的现有知识及生活经验出发开展教学,培养学生以生物学的角度发现生活中的问题,并能对之加以解答或寻得答案。
四、教学进度及课时安排
按照学校课
七 年 级 生 物 教 学 计 划
中小学资源
(2008——2009第一学期)
一、教学目标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学》(七年级上册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1)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和发展的基本知识。
(2)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3)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
能力:(1)正确使用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进一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设计实验的能力。
(3)利用科学的一般探究方法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4)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分析和解决某些生活、生产或社会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人类与所生存的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
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一定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要求:
1、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习兴趣;生动的语言,激发学习兴趣;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精心诱导、强化教学,激发学习兴趣。
2、突出学科特点。配齐仪器、标本、挂图、模型、等必要的生物教学用品,为探究性学习创设情景。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
3、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技术。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要提高教学水平。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5、考试备考要做到:(1)注重基础(2)联系实际(3)重视实验(4)反映现代性(5)加强学科基本观点教育。要加强考试题型训练。①单项选择题②填充题③识图作答题④简答题。实验题分解在以上四种题型之中。
三、主要措施:
1、鼓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
案的设计和实施。
2、注意课内外活动的结合。 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需要较
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包括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充分利用多
种教学资源,保证活动的落实,并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乐于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要。
4、重视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5、倡导探究性学习。
6、渗透“科学、技术、社会”的教育。
7、加强和完善生物学实验教学。
8、备课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真正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问题研究为手段,以个性质量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使学生想听并听懂。
9、帮助学生确定恰当的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的方法和技巧。
10、管好班级的纪律和秩序,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
四、学生情况分析:
时安排,根据实际教学情况作如下计划。
七年级生物教学计划
实验学校 李兰茹
一、 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全日制义务教育中学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教会学生如何学习、提高学生综合成绩为重点,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以促进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变被动接受式学习为主动探究式学习为突破口。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 教学任务
1.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人教版)——《生物学》(七年级上册)。
2.在继续抓好“课改”实验的过程中,努力学习有关教育理论,不断提高对“课改”的认识,力争在原有的基础上,使自己的课堂教学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3.继续探究试教过程中新的教学模式,积极吸取过去几年的教学经验,继续收集和整理相关的资料,固化“课改”教学新成果。
4.继续探究新课程的评价体系,特别是建立学生学习过程的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标准,并在完成教学任务的基础上,总结过去几年中的教学的经验和体会。
三、学生情况分析:
生物知识、现象与人类密切相联,学生对生物现象产生疑问多,但学生在小学阶段对生物学的学习,对生物学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已具备一定的实验能力,大部分对本科的学习兴趣浓厚。但仍有个别同学探究能力尚需提高。
四、教学总目标要求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生物》(七年级上册)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在以下几方面得到发展:
(1)、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等基础知识,了解并关注这些知识在生产实践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
(2)、学生初步具有生物学操作的基本技能、一定的科学探究和实践能力,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
(3)、学生能理解人和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4)、初步形成生物学基本观点和科学态度,树立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5)、学生能将生物知识运用到日常生活当中。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更好地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
认识科学通过技术转化为人们改进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手段,发展生产力,促进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又具有实践价值。科学技术在促进人类进步的同时,往往带来人们预想不到的负面影响,因此,其实践价值就相当于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具有两面性。此外,尽管社会在走向科技化,科技也在社会化,但是,科学始终不是万能的,人类社会面临的所有问题,并非都能依*科学来解决。
周次
教学内容
1
第一章  认识生物
1、2节
2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1、2节
3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3、4节
4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4、5节
5
国庆放假
6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第一节显微镜使用
第二节细胞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7
第三节    动物细胞
第二章第一节,第二节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8
第三章 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第二节植物的结构层次
9
第三节         单细胞的生物
第四节         病毒
10
复习期中中考试
11
第三单元  第一章 绿色植物  1、2节
12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1、2节
13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3节
14
第三章 绿色开花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1、2
15
第四章 绿色开花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节
16
第五章     绿色开花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1、2节
17
第六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碳氧平衡
18
第七 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
19
复习
20
复习
21
复习
22
期末考试
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
第一章    认识生物(3课时)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6课时)
第二单元  生物和细胞
第一章    观察细胞的结构(3课时)
第二章    细胞的生活(3课时)
第三章    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3课时)
第四章    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1课时)
第三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第一章    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3课时)
第二章    被子植物的一生(5课时)
第三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4课时)
第四章    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4课时)
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2课时)
第六章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1课时)

年七年级生物秋季学期教学计划
本学期,得到学校领导和各班主任的信任,担任七年级三个班的生物教学,为了顺利完成这学期的教学任务特制定计划如下:
一、学生基本情况
都是刚入学的新生, 刚步入初中,没有生物知识的基础.这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但从学习情况来看,面对繁多复杂的学科,在学习方法和应对上不免有些不适应,甚至出现不知所措的情况。所以,大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厌学情绪比较普遍,应付学习,整体学习成绩比较差;但也有能较快适应新学习环境,掌握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劲头十足的学生。因此学生差异较大而且明显。
二、教育教学目标:
(1)了解人类与生物圈之间的关系,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乐于探索生命的奥秘,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3)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4)逐步养成良好的生活与卫生习惯,确立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
(5)初步获得生物圈中人类的起源与发展的基本知识。
(6)获得有关人体结构功能、生理以及卫生保健的知识,促进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发展。
(7)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可能产生的影响。
三、教育教学措施:
1、精心设计导语,通过生动的语言,借助情感教育,激发学习兴趣。
2、做好演示实验,完成学生实验,达到培养学生能力之目的。
3、把录音、录像、投影、幻灯、多煤体等教学手段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提高课时效率和教学质量。
4、在语言、板书和操作等方面达到规范、准确和熟练。
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要求,主要有:
(1)正确使用常用的工具和仪器,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设计实验的能力。
四、教学设想:
1、鼓励学生观察、思考、提问,并在提出假设的基础上进行探究性方案的设计和实施。
2、打破课堂内外的约束,有计划地安排必要的调查、访问、参观等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完成的活动,保证活动的落实,充分利用多种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分工合作、交流。
3、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
4.上好探究活动课和课外活动课,让学生把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5.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
6.每个单元测验一次,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7.期末认真组织学生复习

一、指导思想
以《全日制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本学期教学目的、任务和要求
本学期的教材内容主要学习人类的起源与发展,人的生理构造和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学习内容与学习主体有密切的联系,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坚持“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通过多种方法使生物课更加生动、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整体学习成绩。面向全体学生,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结合现今实情挖掘学校资源,有特色地开展个性化教学。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七年级(2、4)两个班共计138人。从上学期学生的学习情况来看,其中2班的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比较高,而且较好地掌握所教知识;4班学生素质较高,但是除了少数学生学习比较刻苦外,大部分学生可能是没有掌握合适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导致学习成绩较差。从整体情况来看,学生对生物学的趣味知识都很感兴趣,充满了好奇心,而且好问生活中的一些问题。
三、教学方法及其措施
1、认真分析了解学生情况,熟悉钻研教材,根据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拟订教学计划。
2、采用多种措施,从学生现有的知识基础出发,多实施生活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生物,主动地学习生物。
3、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好实验课。课前教师要自己先做一次,熟悉实验操作,课上认真指导学生操作。使学生通过实验来体验探究过程,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4、上好探究活动课和课外活动课,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同时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5、对学生严格要求,课前认真预习,课上积极参与课堂活动,课后认真复习总结,有不懂的问题要及时提出马上解决,争取把当天学习的知识消化,布置的作业及时认真完成。
6、每一章测验一次,随时关注、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7、期中、期末认真组织学生复习,争取在考试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取得好成绩。
8、在教学过程中,至少做一次教学质量调查,收集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发现问题并改正。
四、教材分析
(一)体现新的课程理念
1.面向全体学生
2.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3.倡导探究性学习
(二)目标体系
每一章的学习目标和章的小结,应该是相互呼应的;在本册的教师教学用书中都有每一节的教学目标,供参考。教学中要注意落实多元化、多层次的教学目标,使学生在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都得到发展。特别是在备课、钻研教材时,要深入挖掘教材中隐性的目标因素。
学习目标的确定,要注意不同层次的要求,请参考《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实验稿)》后的附录“学习目标的说明”。其中,知识性的目标分为了解、理解和应用三个水平的要求;技能性的目标分为模仿、独立操作两个水平的要求;情感性的目标分为经历(感受)、反应(认同)和领悟(内化)三个水平的要求。教学方案中应尽量用行为动词来表述学习目标。
(三)知识体系
本册以“生物圈中的人”为主线,安排了7章19节内容。主要学习有关人体的营养,人体内物质的运输、能量的供应、代谢废物的排出、自我调控和人体的健康生活,以及人与生物圈关系的基础知识(包括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
总之,在新学期中,我会努力以新的教学理念、教学原则、教学策略和方法去引导教育学生。创造性地开展教学,由传授者转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转变为引导者,由居高临下转为“平等中的首席”,从而切切实实地提高教育质量,取得新的成绩。

一、班级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的是初一年级三个班的教学,从一周的教学过程中发现整体的学风还是不错的,课上的气氛比较活跃。大部分同学能够做到合作配合,但是也有一部分自控能力差的同学课上的小动作太多。由于生物这门学科是初一学生新接触的一门学科所以本学期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自学习惯,最大限度的营造一个和谐奋进的课堂气氛。
二、指导思想
依据初中生物新课程标准的指导思想,把握好重点和难点,克服教学的盲目性,改进课堂上的教学方法,采取多媒体手段增加课堂新亮点达到吸引学生眼球和提升学习兴趣的目的。重视实验教学,培养学生探究意识、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和团体合作精神。促进自身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最佳的结合,使得师生共同进步,提升生物学的教学质量。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生物和生物圈、生物和细胞以及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的基础知识。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实验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在学习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真爱生命的热忱,养成积极向上的健康生活方式,树立建设家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成绩目标:力争期中期末考试学困生不超过5%,优秀率突破10%。
5.自学习惯:自学、精讲、以练为主的教学模式是我校的特色教学方式,所以从初一开始就应该一直把这样的教学理念贯穿始终,让每个学生都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在自学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四、教材分析
(一)内容选择和组织特点
1.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构建突出人与生物圈的知识体系。
2.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
3.注重科学方法教育。
4.重视能力培养的梯度设计 。
5.注重对生物学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适当删减需要单纯记忆的知识 。
6.注意反映生物科学的新进展 。
(二)内容分析
本册书总共有三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的生物和生物圈、第二单元生物与细胞、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着重分析本册书的其中重点两章的内容:
1、第二单元,第二章细胞的生活
本章将围绕细胞是构成生物体功能的基本单位,讲述细胞的生活。细胞作为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也具有与生物体相似的特征,这是生物体在不同水平上的一致性。从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来看,从细胞水平认识生命活动规律,是非常重要的方面,因此应该对细胞的生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研究细胞的生活还与人类以及动植物的健康密切相关,对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有重要意义。
2、第三单元,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本单元从生物圈的角度扼要介绍绿色植物的类群、形态、生理和分布。特别重视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和与人类的关系。在教材的编排中改变了原教材过分强调学科体系完整性的状况,删减掉不必要的形态结构等记忆性知识,重在让学生理解和领悟有关的生物学原理。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是这样安排的。首先让学生了解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它们的主要特征是什么、生活环境是怎样的、与人类有什么关系。
五、主要措施和教学手段
1.解读教材
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选择最合适的表达方法和顺序,以保证学生有效地学习。同时要调整备课的重点,由“关注知识”转向“关注学生”。
教师不要机械地“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对教材作出合理、适度的加工和改造。真正有效的课堂,教师需要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向导。作为教学主体的学生在课堂上是否能够精力集中、思路活跃、独立思考并善于发现自己的见解,就要看老师能否把教学意图转换成学生的行动。
2. 改变教学手段
初中生物教学应该结合中学生的特点,采取形式多样的教法,改变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实现教学过程智能化、现代化,使生物教学跳出文字和教室,使学习成为兴趣,进行自我探究或集体讨论,教师以平等的姿态参与和引导学生的讨论,使教学过程由传统的传承型转变为现代的探究型。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和多媒体技术把文字教材转换成为图、文、声并茂,把教师难以说清和教室里不好演示的抽象难懂的重点、难点,跨越时间与空间,跨越学科与领域的知识,形象、生动、有趣地向学生展现,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和效果。
3.以学生为本
生物教学要面向每一个学生,致力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科思维,完善学生的健康人格。教师要帮助学生理解生物对整个社会发展的作用,使学生能从生物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中的有关问题。教师必须为学生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为学生提供表演的舞台,让学生得以全面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学生看作是具有独立主体意识、有独立人格尊严的人,让学生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信任中全面发展自我,获得成功和生命价值的体验,并感受到人格的自主与尊严。
教学进度表
教学内容
参考课时
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
7
第一章认识生物
2
第一节生物的特征
1
第二节调查我们身边的生物
1
第二章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5
第一节生物圈
1
第二节环境对生物的影响
1
第三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1
第四节生态系统
1
第五节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
1
第二单元生物和细胞
11
第一章观察细胞的结构
4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1
第二节观察植物细胞
2
第三节观察动物细胞
1
第二章细胞的生活本章提示
3
第一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1
第二节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1
第三节细胞通过分裂产生新细胞
1
第三章细胞怎样构成生物体
3
第一节动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第二节植物体的结构层次
1
第三节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
1
第四章没有细胞结构的微小生物──病毒
1
第三单元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
14
第一章生物圈中有哪些绿色植物
4
第一节藻类、苔藓和蕨类植物
2
第二节种子植物
2
第二章被子植物的一生
3
第一节种子的萌发
1
第二节植株的生长
1
第三节开花和结果
1
第三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3
第一节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1
第二节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1
第三节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1
第四章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2
第一节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
第二节绿色植物对有机物的利用
1
第五章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1
第六章爱护植被,绿化祖国本章提示
1

九年义务教材初一生物为《生物学》一、二两册,共六章,其中第一册四章,第二册两章。
安教材突出的两条主线,加强对生物资源与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强调“以学生的发展为本”的课程理念及加强学生进行科学素质的培养。进行全学年的整体教学。
一、           上学期《生物学》一册共四章八节,十个活动,十二个课堂实验课,按每周三节生物课计算,整学期一共有60节课,机动课时(复习、考试等)约有10个课时左右,课程在50节左右的课时内完成。
课时分配大致为:
探索生物的奥秘  2课时
第一章 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   4课时
第二章 生物科学的宏观研究——生物与环境    10课时
第三章 生物科学的微观研究——细胞          6课时
第四章 绿色开花植物——生产者              10课时
(一)水分和无机盐的吸收              4课时
(二)有机物的制造                    4课时
(三)有机物的分解和水分的散发        4课时
(四)植物体内的物质运输              4课时
二、           下学期《生物学》第二册共两章九节,十个实验课,13个活动课,计划课时为:
第五章  人——消费者        约30个课时
第六章  动物——消费者      约20个课时
其中第五章  第一节 人体的组成     4节
第二节 人体的营养     5节
第三节 人体的消化     4节
第四节 人体的呼吸与能量供给       4节
第五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5节
第六节 人体的运动                 4节
第七节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4节
第六章 动物——消费者 第一节 动物的主要类群 4节 第二节动物对环境的适应  12节
三、           初一两个班为39班40人,40班41人,学生对生物方面由传统的因中考不考而不重视,到现在的重素质教育和史地生初二年级为会考,记入中考成绩的动势,会有一些思想上较好的认识,当然我在上课时对学生进行一点一滴的教导。以使学生有一个较清楚的学习目的。
四、           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难点
1、《生物学》是一门实验科学,因环境所限,许多活动课,实验课难于进行。特别是微观类的一些知识,无实验,学生学起来就难。
2、本教材特色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即活动课,而教具受限难于进行。
五、           突破四中的难点,靠结合现今实情,强调其知识应具有其多面性、实用性,以使学生从本质上学习生物知识。
尽可能结合当地实际作物,以及学校的零星教具,以使生物课生动,有趣,培养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

2009学年度第一学期初一(1、2)班生物教学计划
一、班级情况分析:
所任教的一(1)(2)2个班,从学生入学总分来看,二个班都还相上下,相差不大,但一(2)班从上课观察分析思路还算灵活,但自控能力相对较差些,一(1)班整体比较认真,同学每节课都有不同的进步,对一些生物知识较感兴趣。
二、教材分析:
教材中的内容展开也大都围绕人与生物圈,引导学生认识各个类群的生物在生物圈中如何生存,延续和发展,对生物圈有什么意义,进而认识生物和生物圈与人类的关系,树立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教材安排了系列化,多样化的科学探究活动,包括观察与思考,调查探究,资料分析,演示实验等。
三、教学目标及要求:
国家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遵循的课程理念是面向全体初中学生,提高生物科学素养,倡导探究性学习通过每节课或每项活动来达到学生的基本的生物素养,要求学生重视每节课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识,注重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避免从理论到到理论,教学的内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作业题要加强引导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发散思维。
四、教学改革的设想(教学具体措施)
一、要从平时做起,每节课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生物知识,从点滴做起:
二、做好每节课的练习,每节课都有一定的练习量。
三、做好培优扶差工作,不要让一个学生掉队,并确定每个培优扶差学生的名单方案,
有针对性地有目的地进行。
四、作业方面:要求学生做《新课堂同步训练》,尽量在课堂上完成,每节课都有一定的练习,作业要及时批改,每学完二节检查一次,要注明优良中差四个等次,并要求学生将错题更正,写在错的地方。
五、所印刷的单元测验卷,每单元测一次,要全批全改。
六、做好优生,差生的辅导工作,将每班的优差生的名单划分好,并实施跟综。注意两率临界生的走势,必要时辅导,促使他们不要掉队。
五、拟定本学期教学目标:
任教班级
学生人数
原及格人数
目标及格人数
原优秀人数
目标优秀人数
一(1)班
44人
35人
12人
一(2)班
44人
32人
10人
六、拟定本学期培优扶养计划。
培优对象
班级
升级成绩
目标成绩
培优对象
班级
升级成绩
目标成绩
李展鹏
一(1)
84
吴龙
一(2)
86
黄家盛
一(1)
82
刘伟杰
一(2)
83
薛杏仪
一(1)
87
潘胜森
一(2)
83
廖鹏昌
一(1)
84
司徒杰娜
一(2)
86
刘秀敏
一(1)
83
苏小虹
一(2)
84
莫彩燕
一(1)
82
康佩琳
一(2)
85
梁佩玲
一(1)
83
马小珊
一(2)
84
何秋云
一(1)
86
廖健华
一(2)
81
刘彩珊
一(1)
68
陈锐成
一(2)
66
梁惠雯
一(1)
71
莫小莹
一(2)
63
徐婉君
一(1)
62
吴倩仪
一(2)
62
培扶措施:
1.更新教学观念,端正教学思想。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每一位学生,既关注优秀生,也要关注学困生。
2.科学有效地分类指导,做好思想方面的培扶教育。关爱后进生,多鼓励少批评。
3.以课堂为本的原则,抓好学科辅导。教会他们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习变被动为主动。
4.以个别辅导为主,抓好课外培辅工作。减少作业量,认真查漏,专项训练。
5.培优主要以扩大学生知识面,培养学生灵活的思维及发展多种能力为目标。扶困则重在帮助一些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提供特殊帮助,采取分层、分组的方式,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弥补基础知识的不足
七、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单元课题
周次安排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第一章  认识生物
1-----2周
1 生物的特征
2 如何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如何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如何区别生物与非生物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3----4周
1 生物圈的意义
2 说出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条件
1 生物圈的意义
2 说出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条件
生物圈为生物提供的条件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细胞的生活
5----7周
1 学会观察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
2 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
3 细胞的分裂
1 学会观察细胞
2 细胞是如何生活的
3 细胞怎样分裂
1细胞是如何生活的
2细胞怎样分裂
第四章 细胞如何构成生物体的病毒
8----9周
1 动物的结构层次
2 植物的结构层次
3 只有一个细胞的生物体——病毒
1 认识人体的四种组织
2 说明人体的结构层次
3 认识病毒
1人体的结构层次
2 认识病毒
复习中考
10周
第五章 生物圈中植物和被子植物
11----13周
1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
2种子植物
3 种子的萌发
4 开花和结果
1 藻类苔藓蕨类植物的形态特征和生活环境
2 种子萌发的条件过程
3 运用实验证实三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1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和自身条件
2 种子萌发的
过程
第六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4-----16周
1 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
2 水分进入植物体内的途径
3 绿色植物参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4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说明植被物的生活离不开水的原因
2 举例说明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3 阐明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1水对植物分布的影响
2 绿色植物是如何制造有机物
第七章热爱植被,保护环境
17周
热爱植物保护环境
1 我国目前主要的植被类型,说明我国面临的主要问题
2 爱护植被,绿化祖国的意义
1我国植被面临的主要问题
2 要有爱绿护绿的意识
期末复习
18----20周
八、作业格式及批改要求:
作业格式:
1、每次作业格式都要在第一行中间注明作业的时间包括日月和星期如2月28日可表示为“2月28日星期三”
2、每题作业之间至少要留一行隔开,每次作业之间至少空一行,再写下次作业。
批改要求:
1、每题作业都要有批改的痕迹,错的打“×”,对的打“√”。老师的书写要清楚,明确看出错或对,可以加上适当的评语。
2、每次作业要及时批改,批改不能只“阅”或“检”、“查”等,要注明等级或给出具体的分数;并在等级或分数下写上批改的时间。初二的《五星级》等练习册每周抽改至少一次以上,每周抽改至少2次以上,并写上抽改的时间。
3、学生做错的题目要更正重做,也可用红笔在错的地方旁写上正确的答案。 4、印刷资料批改也要按上述要求批改,其中练习题可抽改,目标单元测试或小测要全批全改。
九、级科出题计划表:
单元
内容
周次
练习出题人
单元(或综合)测试出题人
第一章
认识生物
2
潘英武
第二章
生物圈是所有生物的家
4
高忠健
第三章
细胞的结构和细胞的生活
6
谢华
第四章
细胞如何构成生物体的病毒
8
彭永生
第五章
生物圈中植物和被子植物
10
潘英武
第六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有机物的制造者
12
高忠健
第七章
热爱植被,保护环境
14
彭永生
质量情况分析表
(期中)
一、数据分析
班别
学生人数
考试人数
平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高分人数
高分率
低分人数
低分率
90—100
80—89
70—79
60—69
50—59
40—49
30以下
二、综合情况分析:
三、整改措施
质量情况分析表
(期末)
一、数据分析
班别
学生人数
考试人数
平均分
及格人数
及格率
优秀人数
优秀率
高分人数
高分率
低分人数
低分率
90—100
80—89
70—79
60—69
50—59
40—49
30以下
二、综合情况分析:
三、整改措施

初一生物实验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生物实验是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核心,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创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创新教学,使学生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发展学生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动手实验能力,养成动脑思考的习惯,充分发挥教师的特长,深化创新教育,优化课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实验教学目的:
培养初步的实践操作技能和创新能力。教学的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科学实验能力与提高学生科学实验素养,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提高自学能力、运用知识的综合分析能力、动手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
三、实验教学现状分析:
1、课程方面:
初中生物是九年义务教育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生物教学大纲》和新课程标准,其中要求学生具备的能力之一就是初步的观察、实验能力:能有目的地观察,辩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及其变化条件,能了解实验目的,会正确使用仪器,会作必要的记录,会根据实验结果得出结论,会写简单的实验报告。
2、学生方面:
学生是实验探究教学的主体,要想有效地实施实验探究教学,就必须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何况为此,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其次,要提供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机会,如变演示实验为学生课堂实验,并把一些验证性的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等,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探究。
3、实验条件方面:
我校也高度重视生物实验室建设,配置必要的仪器和设备,确保每个学生都能进行实验探究活动,为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4、其他相关情况:
保证实验课的时间
四、实验教学计划:
周次
实验名称
性质
器材及数量
1
观察校园植物的生存环境
实践
1
探究光照或水对植物生存的影响
探究
四株同种生长状况相仿的幼苗
2
探究不同植被对空气湿度的影响
探究
干湿温度计、计时器
3
认识显微镜的结构
试验
显微镜、载波片、擦镜纸、纱布
3
探究水温的变化对金鱼呼吸次数的影响
探究
金鱼、鱼网、温度计、大烧杯、冰块、热水
4
调查校园生态系统
调查
记录本、笔
5
鉴定食物的主要成分
试验
馒头、鸡蛋清、花生、菜油、碘酒、烧杯、滤纸、载波片、玻棒
6
验证食物中含有能量
试验
花生、温度计、锥形瓶、解剖针、酒精灯、铁架台、三脚架等
8
探究小肠适于消化吸收的结构特点
探究
猪的小肠、解剖剪、镊子、放大镜、培养皿
8
唾液消化作用
演示试验
烧杯、试管、温度计、淀粉、热水、试管夹、滴管、碘酒。
8
胆汁参与消化作用
演示试验
试管、烧杯、滴管、动物胆囊
12
探究阳光与有机物的关系
探究
天竺葵、黑纸片、回形针、酒精、碘液、大烧杯、小烧杯、酒精灯、培养皿、三脚架、石棉网、镊子、滴管、火柴
12
探究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探究
通上
13
分析无土栽培成功的原因
试验
锥形瓶、青菜、土壤浸出液、无土栽培营养液、蒸馏水
12
分析促进植物生长的物质
试验
酒精灯、火柴、载波片
12
观察溶液浓度的大小对植物吸水的影响
试验
萝卜、浓盐水、烧杯、镊子、
14
验证呼吸过程中气体的变化
试验
锥形瓶、塑料袋、橡皮管、菠菜、澄清的石灰水
14
探究萌发的种子释放热量
探究
保温瓶、种子、棉花、温度计
15
观察人体的呼吸系统
演示试验
呼吸系统的模型
15
模拟胸部呼吸运动
试验
胸部呼吸的装置
16
分析吸入气体和呼出气体的成分含量
试验
人体呼吸产生二氧化碳的装置
16
测定肺活量
试验
肺活量计

学生原有状况
分析
计划内容
本学
期教
学目

教学起
讫章节
第一章第一节我们周围的生物
至第七章第三节绿化,我们周围的生物
教学
要求
1、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生物科学素  2、倡导探究性学习
3、渗透“科学、技术与社会”的教育
教材重
点难点
重点: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
难点:探究性实验的设计
提高
教学
质量
措施
教研教
改课题
课课清,周周练
转化差生
解决问题
及方法
向四十五分钟要效益,关注过程和实效的结合,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生物的兴趣
课外活动
安排
结合中考和学校的课外活动组建生物社团活动
公开课研究课安排
组内公开课三节
校级公开课一节
教学目标
打算
完成教学计划,争取期中考区前十名
七年级生物第一学期教学进度表
本学期上课    22    周
共     22*3    课时
其中新授课  16*3    课时
复习考试  4*3   课时
机动  2*3   课时
周次
时间
教 学 内 容
具体内容标准及活动建议
1
8.31-9.4
9月1日开学
生物概念
生物类群名称
说出生物名称及其所属类群
讨论生命现象
说出生命特征
探究鼠妇(或其他动物)与环境的关系
捕捉鼠妇(或蚯蚓等),在实验室条件下探究鼠妇(或蚯蚓等)的生活环境。
2
9.7-9.11
讨论环境对生物生活的影响及其生物对环境的适应和影响
生物学概念
讨论生物学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和对社会的影响
认识常用探究器具
认识显微镜结构
向学生提供某些生物的区域分布资料,讨论温度、水分、空气、光等因素对生物生活的影响。
举例说出水、温度、空气、光等是生物生存的环境条件。
在学校生物园或附近的小池塘、农田等环境中调查生物之间的关系。
举例说明生物和生物之间有密切的联系。
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3
14-18
使用显微镜及观察玻片标本
使用显微镜及观察玻片标本
学习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
设计一个探究方案及准备探究器材
使用显微镜和模仿制作临时装片。
用显微镜观察一滴池塘水中的微小生物。
4
21-25
实施设计的探究方案
回顾整理总结本阶段学习
制作、观察临时玻片标本(植物材料)
区别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主要不同点。给学生提供多种动植物材料,通过模仿制作临时装片,进行观察、比较和归纳。
5
28-10.2
学习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
制作、观察临时玻片标本(动物材料)
学习动物细胞结构与功能
阐明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功能单位。
6
5-9
7
12-16
比较动植物细胞结构
学习细胞核
观察细胞分裂标本学习细胞分裂过程
学习细胞分化
学习动物组织和植物组织
描述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重要功能。
描述细胞分裂的基本过程。
观察洋葱根尖细胞分裂的切片(注意细胞分裂过程中有染色体的变化)。
概述生物体的各种组织是由细胞分裂、分化形成的。
8
19-23
观察动植物组织玻片标本
观察植物体的组成结构
明白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观察人体模型,了解几种系统的组成结构
明白人体的结构层次
识别人体的几种基本组织。
识别植物的几种主要组织。
描述绿色开花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的结构层次。
描述人体的结构层次: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的结构层次。
通过植物器官的角色扮演,理解植物体各器官的相互关系。
9
26-30
学习单细胞生物结构和生命特点
回顾整理总结本阶段学习
观察多种植物种子的结构
比较植物种子结构
说明单细胞生物可以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观察某种原生动物(例如草履虫)的取食、运动、趋性。
10
11.2-6
学习植物种子萌发需要的条件
设计讨论完善探究方案,探究种子萌发与萌发条件的关系
观察多种植物的根毛
观察根尖纵剖标本,比较各部分细胞特点
进一步比较根尖各部分细胞特点
设计探究根生长的部位
描述种子萌发的条件和过程。
开展“种子萌发条件”探究活动。
栽培一种子常见植物,观察从种子到成熟植株的生长发育以及开花结果的整个过程。体验一种常见植物的栽培过程。
11
9-13
期中考试
总结与复习1
总结与复习2
12
16-20
期中检测分析
学生自我补缺
期中末达标点检测
13
23-27
期中末达标点检测
期中末达标点检测
实验:细胞吸水与失水
讨论细胞吸水与失水的原理
说明绿色植物的生活需要水和无机盐。
14
30-12.4
学习植物生活需要无机盐
观察植物芽
学习芽结构与功能
观察茎横切标本
学习植物茎结构与功能
描述芽的发育和根的生长过程。
15
7-11
实验讨论:植物茎的输导作用
观察交流花的结构与功能
观察交流果实、种子的结构与功能
学习果实形成过程
概述开花和结果的过程。
16
14-18
回顾整理总结本阶段学习
学习光合作用发现过程,领悟科学发现过程
实验:观察叶的结构
(肉眼及显微镜)
阐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17
21-25
显微镜观察叶结构(叶绿体),绘画叶结构图
学习叶结构与功能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实验: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
讨论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
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原料和产物。
18
28-1.2
实验;绿叶在光下产生氧气和二氧化碳
“光合作用”整体性总结
实验: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和消耗氧气
总结“呼吸作用”
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调查生产中利用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原理的有关措施。
19
4-8
讨论学习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原理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讨论人类食物与生物的关系
讨论动物食物与生物的关系
讨论绿色植物与生物圈氧循环、水循环(实验)关系
举例说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原理在生产上的应用。
概述绿色植物为所有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列举若干种动物所吃的主要食物,并分析这些食物与绿色植物的关系。
描述绿色植物的蒸腾作用。
描述绿色植物在生物圈水循环中的作用。
收集或实测不同植被环境中的大气湿度数据,并进行比较分析。
说明绿色植物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20
11-15
关注地球(世界各国)森林状况
特别关注我国森林资源及分布
了解常见、常用的绿化植物
完善校园绿化方案
交流校园绿化方案
回顾整理总结本阶段学习
参加绿化家园的活动。
开展校园或社区绿化设计并积极参与相应的活动
21
18-22
学生自我总结,提交学习中存在的不清楚的知识
总结与复习
总结与复习
22
25-29
总结与复习
总结与复习
期末考试
23
2.1-2.5
2.1放假

为了在新的学期搞好生物教学,提高学生的生物成绩,培养学生的能力,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特制定学期教研计划如下:
一、  本学期,将有计划的组织生物教师进行业务学习,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深入研究生物教学大纲的的要求,学习学科素质教育的要求,把学科素质教育落实于教学工作中。初一、初二生物新课改的全面改动,给每一位教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每位教师能积极处理好学科素质教育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不仅能处理好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关系;而且能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教法与学法的关系;知识结论与获得知识过程的关系;讲解与讲练的关系;智力素质与非智力素质的关系等。学习优秀教师的先进材料,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全面提高生物教师的自身素质,为发展学生的思维、开拓创造型的人才打下基础。 充分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
二、  本学期我们将充分发挥学区教研组的作用。学区准备搞一次面向全区的研究、公开课活动。让每一位教师有自己的用武之地。每位教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特点,但都不是完美的。这学期我们生物组将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集体备课,取长补短,共同探索问题,充分挖掘教材的有关内容,不能敷衍塞责,力争在培养学生能力方面狠下功夫,巧妙设疑,发展思维,提高能力,并注重把生物知识和学生能力结合起来。 加强生物教师的队伍建设,更新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新的课程改革是动力,教师是保障,因此要加强教师的队伍建设,保证教学任务的全面实施。把学科素质教育落实于教学工作中去。同时要加强教师的师德建设,要有敬业精神,热爱学生,让学生家长积极参与,把学科素质教育落实于教学工作中去。
三、 运用一切手段调动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参与课堂教学,充分培养学生动脑、动手、动口的能力,让学生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四种权利:参与、质疑、出错、“越轨“,只有这样,才能发挥学生的应有水平。
四、 进一步改善实验教学 生物作为一门以实验教学为基础的自然学科,我们将进一步改善实验教学,做好课堂上的每一个演示实验,准备好学生实验,使每个学生在实验中探索,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学能、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主要是实际操作的能力、归纳总结的能力,从实验得出结论。 展开丰富多彩的生物竞赛,培养师生感情
五、为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们将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丰富学生的头脑,活跃学生的气氛,从竞赛中学知识,从娱乐中得到陶冶。从师生感情入手,让学生爱学、想学;抓后进生,决不让一个学生掉队。
六、活动安排:
第二周:传达教研室会议精神,深入钻研教材及中考
第四周:生物精品教案交流与反思
第六周:组织生物教师进行业务学习
第七周:进行生物教学研讨会
第十周:生物总复习,迎接其中考试
第十二周:、试卷分析及教学反思交流
第十五周:组织生物教师相互学习、互相听课
第十七周:生物精品教案交流与反思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同志“三个面向”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继续坚持“一学三抓”,提高学科教师的素质,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和能力,结合个性特长、学科特点形成教学特色,把课程改革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效益,大力推进素质教育,使xxx市生物教育教学更好地面向生物科学领先的二十一世纪。
一、主要工作内容和要求:
1、加强学习:
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实效性,构建学习型组织,发展理论素养,更新观念,指导实践。
1.1认真学习并贯彻执行《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增强实施课程改革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1.2课程理论专著学习:《教育新观念》、《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
1.3专题学习:生物课程标准,有关研究性学习和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
1.4学习辅导:继续邀请课程与教学专家作教育教学理论辅导报告。
1.5学习形式:从各类教师的需求出发,采取“参与式”、“研讨式”等形式,不定期举办专题学术沙龙,营造良好学习氛围,提高理论学习的效果。
1.6信息技术学习:不断提升信息素养,增强应用信息技术的意识和能力,推动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信息:常州生物教研网页的建立,省重点课题“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参与,市级多媒体教学辅助课件的征集和评比,学科教学多媒体资源库的创建。)
1.7总结交流:课改学习体会、实践经验和问题探讨。(信息:投稿《常州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动态》和《课程与教学》杂志,征集生物教育教学设计典型案例。)
2、科五年发展计划:增强目标意识,加强计划实施管理。
2.1遵照学科教研工作的指导思想,明确目标,发挥优势,执行学科发展八项计划,解决有关认识和实践问题。
2.2《生物教学常规》:已根据课改精神重新修订,要加强宣传、详细解读、认真实施、经常检查、不断改进。
2.3学科基地:反思建设状况,针对问题采取措施,真正落实基地建设要求,围绕课题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向学科教师展示学科基地研究情况,发挥基地作用。
(田家炳中学基地课题廿四中学基地课题)
2.4研究性学习:初中按《生物课程标准》中的研究性学习课题开展教学研讨,突出生物教学特色,使生物教学充满生命活力。高二要落实大纲、课本中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组织教师编写研究性学习的教学资料。
2.5校本教研:学校教研组是xxx市教研工作的基本单位,根据“常州市中小学教研组建设章程”,加强计划,保证时间,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团结合作,定期检查。积极创建市先进教研组。
3、师队伍建设:
建设一支政治思想道德素质高品位(敬业爱岗(本文来自第一范文网http://www.diyifanwen.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热爱学生、团结合作、勤奋好学)(动力系统)、文化科学业务素质高水平(观念先进、内功过硬、善于反思、不断创新)(操作系统)的适应新世代要求的不断壮大的优秀教师队伍。拥有省内外闻名的、具新世纪风采的、代表xxx市生物教学水平和特色的生物特级教师及一批后备人才,创出常州“品牌”。
3.1尝试导师制培养方法:通过双向选择,为青年教师确定教学指导专家,有目标地开展“传”“帮”“带”活动,促进青年教师健康成长。
3.2学科带头人、青年骨干教师要领衔开展课题研究,以课堂教学为舞台,加强课题研究过程中对青年教师的指导,鼓励青年教师投标课题。
3.3鼓励教师参加硕士等高层次进修。
4. 初中课改:
4.1以课标、新教材为主要材料,以专家与自我、集中与分散、专题与常规相结合的培训形式,结合实际,注意新情况,探讨新问题,以课题研究为抓手,积极进行课改实验,在教育部课程中心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制定课题计划,各校自选子课题开展研究。
4.2课改研究中心组要调研和分析评估课改情况,加强对课改过程的调控和指导,以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科学素养的发展为主要目标,研究教改对策,把握实践方向,调动学科教师课改积极性,引导教师对教学行为进行认真的分析和反思,调整和改进教学策略,协调校际间课程资源的交流和利用,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依据教育部有关课堂教学评价的指导性意见,制订适合xxx市生物教学特点的课堂教学评价办法)。
4.3初二教学要体现课改理念,发展学生能力,研究开卷考试特点和复习教学方法,高质量完成会考任务。
5.高中教研:
5.1树立高中教学整体观念,增强高中教研效益(高中教师要参加高二和高三的教研活动),继续组织高中新大纲、新教材的学习和培训。
5.2组织学习《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明确高中课改方向。
5.3结合课程改革、高考改革,探讨教材疑难问题和“3+1+1”高考方案的教学新问题,牢牢把握教学重点,抓紧教学进度,改进教学方式,打好基础。
5.4高二:理科实验操作考查工作。
5.5高三:有必修本和选修本的复习教学,有“3+1+1”高考方案的生物单科高考要求,再有选考生物的学生很多,高考提前一个月等等,这些都是从未有过的任务、困难和问题。为此,要加强学习并领会高考改革精神和要求,钻研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根据实际情况及时妥善调整教学安排和策略,突出主干知识的教学和理解能力的培养,注重教学的分析反思,避免出现主次不分的教学偏差,科学使用练习资料。以高三教研中心组为核心,增加高三教研活动次数,开好有关研讨会,提高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夺取生物单科高考优秀成绩。
6.生物科技、竞赛培训:
在研究性学习的基础上,特别注意培养生物学科学习有特长有志趣的学生。
6.1初中的“青少年科学发明和创造评比”活动的开展、资料的积累整理和阶段成果的总结。
6.2高二的生物奥赛(第十一届),因又有一些高校增加了招生自主权,获省级奖的学生有更多可能得到青睐,为学生着想,要增加培训和参赛人数,要增强夺冠意识,争取更好成绩,为高校输送更多优秀人才。
7. 课程资源:
xxx市中学生物园等课程资源丰富、特色鲜明、全省领先。如何配置、利用和进一步开发这些资源的生物教学功能、丰富素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如何形成各校的新课程教学和科技实践活动特色,如何实行校际生物课程资源互补共享,这些问题是我们要着力探讨和解决的。为此,生物课程资源研究小组要开展专题研究活动,促进课程改革的实施。
二、主要工作日程安排[略]

一、基本情况分析
本学期承担初一生物下学期教学任务,每周每班计划两个课时。所使用的教材是在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精神和《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指导下编写的人教版生物新教材。
二、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以《义务教育中生物课程标准》为依据。在继承我国现行生物教学优势的基础上,力求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更加强调学生的主动学习,增加实践环节,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生物,能够对生物学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能够在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等方面得到提高。为学生们参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适应社会和继续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三、教学任务
本学期讲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生物学》七年级下册内容。
四、教学要求
1.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继续落实《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理念,面向全体学生,实现因材施教,促进每个学生的充分发展;努力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教学目标、内容和评价都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2.教学中要使学生在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有所发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和体验各种科学探究活动。
3.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要特别注意科学研究方法的培养,注意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条件力争开全教材中提出的调查、技能训练、练习、探究和资料分析等活动。
4.教学中要注意合理选择和运用各种辅助教学手段。
5.有条件要积极组织好生物课外小组活动,对有特殊兴趣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
五、教学内容
第四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第一章    人的由来                                  (共6课时)
第一节    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2课时
第二节    人的生殖                            2课时
第三节    青春期                              1课时
第四节    计划生育                            1课时
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                                 (共6课时)
第一节    食物中的营养物质                    2课时
第二节    消化和吸收                          2课时
第三节    关注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2课时 第三章    人体的呼吸                                 (共5课时)
第一节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1课时
第二节    发生在肺内的气体交换                2课时
第三节    空气质量与健康                      2课时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共7课时)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2课时
第二节    血流的管道——血管                  2课时
第三节    输送血液的泵——心脏                2课时
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1课时
第五章    人体内废物的排出                           (共2课时)
第一节    尿的形成与排出                      1课时
第二节    人粪尿的处理                        1课时
第六章    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共7课时)
第一节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2课时
第二节    神经系统的组成                      2课时
第三节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课时
第四节    激素调节                            1课时
第七章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                     (共4课时) 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破坏生态环境的实例      1课时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2课时
第三节    拟定保护生态环境的计划              1课时
七年级上学期上册生物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大全 1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生物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生物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生物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 初中初二 八S年级上学期上册生物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 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教学方案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教学方案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01 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 八年级上学期上册生物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教学方案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生物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七年级上学期上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历史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 h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 初二年级上学期上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 初中初二八年级上学期上册地理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工作计划,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生物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下学期下册生物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英语学科,教学方案下载大全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英语学科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下载大全1 初中初一七年级上学期上册英语学科教学计划,教学方案下载大全 八年级上学期上册物理学科教学工作计划,方案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