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三后先报税后申报:食品危机来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0 06:26:56
复旦研究生与33位网络志愿者一月内完成“中国食品安全报告”

食品危机来袭,没有人是一座孤岛


日期:2011-06-30 作者:唐闻佳;吴恒 来源:文汇报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图片作者:              
    本报记者  唐闻佳
    
    复旦大学研究生在网上发出“集结令”,一天之内征集到33位志愿者,其中22位“80后”、3位“90后”,一名高三学生;17天查阅相关报道17268篇,1000万字,制成“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2004-2011)”,和报告同时出现在网端的还有一个网站,名为:“掷出窗外——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你应有的态度”。
    
    报告和网站似在湖心扔下一粒石子,激起网络上下对当下食品安全现状的热议。
    
一盘牛肉盖饭与一个食品安全报告的萌芽
    
    “我一度认为之所以我们国家缺少童话作家,是因为他们都去做实业了,而且大部分从事了食品制造业,人造的鸡蛋,塑料造银鱼,糖水变蜂蜜,猪肉变牛肉……”27岁的吴恒是复旦大学硕士三年级研究生,从小酷爱“童话大王”郑渊洁的童书,以至于长大后,看到一个“比童话还充满想象力的食品现状”,他终于坐不住了。
    
    6月17日零点,他在电脑前按下“ENTER”键,“中国食品安全现状调查报告”和“掷出窗外”网站正式上线。一时间,无数网友在网上“向吴恒致敬”,赞扬他的“社会责任感”。但也有人觉得这孩子“不懂事”:“你把这么多关于食品的坏消息告诉大家,让人还怎么活?”
    
    “这就是可笑的现状,食品问题不乐观,但许多人愿意做‘鸵鸟’,认为把头往土里一埋,什么都看不见,什么就都不曾发生。如果有坏消息传来,人们会讨厌那个传播坏消息的人,而不是去思考如何着手改变。”发布报告后一周,被褒奖和非议包围的吴恒接受本报记者采访,他说:“如果能改变中国食品安全问题的现状,我愿意做一个‘传播坏消息的人’。”
    
    原本,身居象牙塔的吴恒觉得食品安全问题离自己很遥远。
    
    “关注中国食品安全问题,是从三聚氰胺事件开始的,当时非常震惊,但因尚未成家,没有孩子,所以只是围观。后来的苏丹红、地沟油同样让我觉得是小概率事件。直到一个月前,我读到一条新闻:《多地曝用牛肉膏制成假牛肉,多吃致癌》。那一刻,五雷轰顶。”
    
    原来研二末时,专心论文的他,总是赶不上食堂的饭点,便成了校外小餐馆的常客。他最爱铁板牛肉盖浇饭,认为经济实惠,不到10元却有大块的牛肉。但室友不时劝他,说牛肉是假的。他不以为然:“世上怎么可能会有假牛肉呢?”直到他读到“牛肉膏”的报道。
    
    尽管马上搜到了“云无心”、方舟子等粉碎谣言人士为“牛肉膏”正名的文章,但这却领着吴恒看到了一个不曾关注的食品现状。他开始有意识地搜索近年关于食品安全的报道。“黑作坊用农药浸泡腐烂猪肉腌制腊肉”、“打工仔爆烤肉摊黑幕:用羊尿泡病死猫肉当羊肉卖”、“商贩用工业烧碱泡毛肚,批发给当地火锅店”……他用“触目惊心、匪夷所思”形容搜索后的感受。这天,他纠结了很久,最后没有去吃饭。
    
    “虽然我每天超过8小时在线,以阅读资讯为乐,但这次查到的大部分新闻我却从未读过。”制作“中国问题食品新闻报道数据库”的想法在他的脑海中萌芽。“之前不明真相,所以吃致癌物吃了大半年,算是跳进了火坑,但现在既然察觉了,就应该大声疾呼,让身后的人绕过这火坑,并让他们知道路上的火坑有多少、离他们有多近。”他在报告中写道。
    
    5月11日,他在网上发布召集令,寻志同道合者制作一个关于中国近10年来食品安全状况的调查。
    
    吴恒做这个网站的理由很简单:“没有人是一座孤岛”。由此,他对“波士顿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铭文”还有了新的解读——
    
    “起初他们在婴儿奶粉里掺三聚氰胺,我还没有孩子,我不说话;接着他们在火腿肠里掺瘦肉精,我不吃火腿肠,我仍不说话;此后他们使用地沟油,我很少在外吃饭,我继续不说话;再后来他们使用牛肉膏,我决定不吃牛肉,但还是不说话;最后我依然被毒死了。没有人告诉我为什么,因为后来大家都被毒死了。”
    
    吴恒说,永远不要对他人的苦难无动于衷,因为谁也无法保证下一个不是你。
    
“易粪相食”,食品生产陷入可怕的囚徒困境
    
    吴恒把调查报告取名:“易粪相食”,这也是中国食品问题的可悲现状。这个词语受《左传》中“易子相食”的启发,饥荒年代的悲剧用在物质丰盈的当下,颇具讽刺意味。
    
    所谓“易粪相食”,就是每种食品的生产者都清楚自己制作的食品是垃圾,因此从来不吃。
    
    令吴恒意外的是,发出“集结令”1天内,就征集到33位志愿者。
    
    5月13日,团队开始运作。17天内,共查阅相关报道17268篇,约1000万字,从中筛选出有明确来源、有受害者的2107篇报道,制作了2849条记录,并为每篇报道提取了包括事发地、涉及食品的种类、对人体有害的原因等在内的关键词。
    
    5月27日,他们开始进行数据成果的标准化处理,参考了《食品安全法》,最终将有害食品分为“造假、过期、添加剂、混有异物、包装材料有问题、无证经营、产品不合格、检疫不合格、卫生不达标、其他”10种。
    
    6月17日,发布资料库和调查报告的网站“掷出窗外”正式上线。
    
    网站首页有张醒目的中国地图,根据食品安全曝光报道数量,他们用颜色来表示食品安全情况——“蓝色”代表“安全”、“红色”代表“恶劣”。北京、广东、上海等华东地区均在“红色”地带,相比之下,西部大块蓝色格外惹眼——那是西藏。
    
    “西藏真的那么安全?”记者问。
    
    “不是。我们的数据来源是媒体报道——还有很多未知情况。”吴恒说,庆幸自己没有住在“红色”地带,有些可笑。因为所有的报道都只说‘产于某地’,没有说‘仅售于某地’,这是一个流通的社会。”
    
    “我多次听到,某食品的生产者及其家人声称,从不吃自己生产的食品,每次听到他们沾沾自喜的口气时,我总是悲从中来。这些奸商不仅没有良心,也没有智商:你以为天底下就你一个奸商?你可以不吃自家的馒头,但你总要吃别人家包子,打别人家酱油,喝别人家奶粉吧。”
    
    吴恒说,我们陷入囚徒困境:只有彼此信任才有最好的结局,然而大家却选择了损人利己,看似利己,但当每个人都这么选择的话,这场博弈没有赢家,大家都在“易粪相食”。
    
    更讽刺的是,当他阅读到东莞和重庆两地用化粪池水熬地沟油的报道,他找到了现实版的“易粪相食”。
    
“掷出窗外”,谁都没有置身事外的理由
    
    “掷出窗外”源自另一个国家的食品安全史。1906年,作家厄普顿·辛克莱根据其在芝加哥一家肉食加工厂的生活体验,写成纪实小说《丛林》。
    
    这本书被美国第26任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读到,他边吃早餐边读,突然“大叫一声,跳起来,把口中尚未嚼完的食物吐出来,又把盘中剩下的一截香肠用力抛出窗外”。
    
    在撰写调查报告的同时,吴恒同时撰写了一份心得体会式的万言书,取名“掷出窗外:面对食品安全危机,你应有的态度”——这也是他们调查报告所在官网的名称。
    
    “从欧洲退回的火腿已长了白色霉菌,公司把它切碎,填入香肠;商店仓库存放过久已经变味的牛油,公司把它回收,重新融化。经过去味工序,又返回顾客餐桌;在香肠车间,为制服成群结队的老鼠,到处摆放着有毒面包所做的诱饵,毒死的老鼠和生肉被一起掺进绞肉机。工人们早已经习惯在生肉上走来走去,甚至在上面吐痰。”
    
    这是《丛林》一书的描写。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读完后,立即与该书作者辛克莱见面,此举直接推动了《纯净食品与药品法》,并创建了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的雏形,也就是大名鼎鼎的“FDA”,美国食品安全守护神。
    
    即使在美国,一个世纪前的食品行业同样处于“丛林状态”。这增进了吴恒对中国食品未来的信心。
    
    但眼下令他担心的一点是:民众的漠然,缺乏危机意识。在他看来,食品安全问题的报道日渐增多,一则反映出媒体的勇气和进步;二则是管理者日渐开明,但即便这些新闻俯仰皆是、唾手可得,人们却很少去留意,或者即使留意了,也很少愤怒。
    
    这也是“掷出窗外”的第二个理由。2000年,吴恒读高中时,曾听学长说,学校食堂将卖不掉的饭菜第二天再卖,学生们忍无可忍,终于有一天,大家去食堂购买早餐后,把油条、大饼全扔在教学楼前的空地上。此后,伙食的确改善了。
    
    在吴恒看来,县城的高中生把油条从教学楼上扔下,与罗斯福在白宫把香肠从窗户扔出,相隔百年,相距万里,却是异曲同工:事情不会自己慢慢变好,需要外界的动力与刺激。
    
    吴恒希望,“掷出窗外”是每个人面对食品安全问题应有的态度。
    
    “当一个社会愈物欲横流,而监管与惩罚又不够时,身处其中的个体逐利便会愈不择手段,结果是:安分守己做良心生意的利润远不如坑蒙拐骗以次充好的,这样笑到最后的总是最昧良心的。”吴恒提倡美国的“惩罚性赔偿”,这是一个美国老太被咖啡烫伤后获赔270万美元的经典案例。
    
    这种赔偿数额,大大超过受害人的实际损失,旨在以铁腕严惩违法者,使他们永不敢犯。因为在这起咖啡烫伤案中,原告及其家人遭受的实际经济损失只有两万美元。这对于像麦当劳这样的大公司,只是年收入的沧海一粟,震慑意义何在?
    
    如此较真的老太太在国内很容易被说成是“刁民”,但吴恒始终坚信:扫帚不到,灰尘不会自己跑掉。
    
【相关链接】  中国食品达尔文奖
    
    吴恒
    
    统计资料时,看到奸商的离奇行径,总会感叹:这样也行?渐渐地就有了个想法,我要给他们评一个奖,来告诉世人,在利益面前,创意是没有道德底线的。
    
    谢谢温迪·若斯科特,这位纽约时报畅销书作者致力于搜集“搬起石头砸自己脚”的故事,并最后创建了达尔文奖网站。其评选旨在纪念这样一些人:他们通过愚蠢的方式毁灭了自我,大义凛然地把自己从人类的基因库中永远抹去,从而保证了人类长久的繁衍。
    
    达尔文的《物种起源》把生物进化的机制称作“自然选择”,选择的结果是“适者生存”。人类进化至今,已是经过选择了,但时至今日,仍有那么一些人,他们缺乏常识,“以一种愚蠢非常、白痴至极的方式将自己杀死”。“达尔文奖”认为这些人的自取灭亡“明显改善人类基因库质量”,他们牺牲了自己,把自己从人类基因库中抹去,确保了人类物种的长期生存;既然他们“以单纯实诚的行为目的以及自我牺牲的伟大精神毁灭了自我,也因此有资格享受达尔文奖的光环与荣耀”。
    
    简言之,在我看来,“达尔文奖”就是授予那些笨死的人。那些人因笨而死,被剔除出人类基因库,使得活着的人越来越聪明,从长远来,有利于人类这一物种的延续。举个例子,一个恐怖分子“寄出了一封炸弹邮件,却没有贴上足够的邮票,于是邮件被送还,而打开信件的正是他自己。”
    
    在“达尔文奖”的启发下,我决定设立“中国食品达尔文奖”,用以评选那些“旨在消灭中国人的中国食品”。
    
    “中国食品达尔文奖”的奖金是人民币一块四(¥1.4)。投票时间为6月17日至9月11日。
    
    截至6月30日的“中国食品达尔文奖”排名——
    
    1《重庆掏粪工掏扒生活残渣提炼地沟油》2011年4月11日15:14重庆晚报报道
    
    2《珠海居民开荒种菜:市售黄瓜被涂避孕药,吃了会绝育》2011年5月15日16:50中国新闻网报道(已辟谣)
    
    3《甘肃14婴儿同患肾病疑因喝“三鹿”奶粉所致》2008年9月11日东方早报报道
    
    4《3·15特刊隐蔽拍摄:触目惊心“垃圾猪”》2007年3月15日山西晚报报道
    
    5《路边摊烧烤用死鸡鸭流浪猫》2006年12月26日1:20东南快报报道
    
    6《北京黑窝点用砒霜烹制熟食每天售出千斤毒猪肠》2006年9月27日华夏时报报道
    
    7《方便面厂长自曝生产黑幕:死猪熬油制成调料包》2005年9月28日17:03新民周刊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