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草莓360云盘链接:父母:要学会向孩子索取爱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13:40:13
父母:要学会向孩子索取爱
有些家长总是埋怨说:“我们对孩子的爱比海深,可为什么孩子却视而不见呢?”可是,你知道吗,孩子向你表达爱意时,却也被你的爱拒绝了。   亲情之爱在不经意中被扼杀了   最近,母亲老在我耳边嘀咕:“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同往日了,太自私!”我知道母亲是为我哥的女儿梦雨担心。梦雨今年十岁,在校品学兼优,她父母对她相当满意,但细心的奶奶却觉得孙女总有些不对劲。饭桌上,只要是她喜欢吃的,别人就别想沾筷;一上街就要买东西,从不听父母解释该月家庭经济如何吃紧;更不知照顾谦让表弟妹,表弟妹的零食、玩具她都会先吃先玩为快。其实,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现在的独生子女家庭,并且正被许多父母忽视着。   刚满一岁的儿子偎在我身上吃饼干,看他吃得那么香,我就逗他:“航儿,喂妈妈。”正准备咬下一口的儿子立即将饼干凑到了我的嘴边,可我没有吃,只是用嘴吻了一下,说:“乖,航儿吃。”航航便又独自吃着饼干。就在那一瞬间,我忽然想起一个“爱”字,我不忍心吃掉儿子递过来的饼干,是因为我爱儿子,儿子将自己喜欢吃的东西给妈妈,是因为儿子爱我。不同的是儿子拥有了我的爱,而我却拒绝了儿子的爱。也许就因这充满爱的拒绝一次次重复上演,最终遏制孩子爱的萌动,以致扼杀了孩子爱的天性和能力。于是孩子习惯着被爱,却不知道怎样去爱别人。亲情之爱原本是一种天性,是我们在爱他们的同时不经意地扼杀了这种天性。   同是失业家庭,却是两种结局   我想起丈夫给我讲的班上一个叫龚勋、另一个叫董浩的两个男生,他们的父母最近都失业了,两个家庭顿时陷入困境。面对同样的境况,两个孩子的表现截然不同。董浩依旧没有改变以前爱吃零食和穿耐克、乔丹等名牌运动服鞋,跟着时尚走的习惯,最近又迷上网吧,已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更别说按时上课了。   “浩儿是全家的希望,只要他读书好,将来有出息就行,没想到他连课都不上!”董浩的父亲失望极了,他整了整因气愤和悲伤弄乱的头发又说,“以前让孩子吃好的、穿好的、玩好的,也不觉得负担重;现在夫妻俩没有固定收入,加上我们既没文化又没技术,靠夜以继日拼力气干活,又能挣多少钱呢?我们这粗糙的手和这早白的头发,浩儿怎么就看不见呢?尽管失业了,我们还是觉得孩子应该拥有这个时代付予他们的快乐,再苦再累也不能让孩子觉得委屈,不能让他来承受父母因工作失败带来的酸楚。所以,我们从不在孩子面前倾诉失业后的失落,更不会抱怨挣钱太辛苦和受到太多的委屈,照常满足他的吃穿要求和他想要的零花钱,没想到这孩子把我们对他的期望抛到了九霄云外。”   而龚勋是班上的物理科代表,一向表现好,虽然最近常迟到,可是成绩却有进无退。因为董浩的缘故,丈夫决定对龚勋进行家访。   原来龚勋的父母失业后承包了码头货物管理,白天黑夜顾不了家,可是龚勋的奶奶瘫痪在床6年,吃喝拉撒全靠别人伺候,龚勋又正上高三,这着实让龚勋的父母为难。但思前想后,龚勋的父母还是将实情告诉了孩子。“有句古话不是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吗?我们生活困难,孩子是家庭成员,有义务做贡献,帮助家庭早日脱离困境。”   龚勋的父亲是一个性情爽朗的人,提起儿子就乐呵呵的:“孩子也很乐意,主动提出照顾好奶奶和搞好自己的学习。我们有时回家累了,他还会为我们捶捶背,按摩按摩。这孩子一岁多就会为我们添饭、拿拖鞋,我们就没不放心过,只是表扬鼓励他,并教他做力所能及的事,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也会对他说,请他想办法。我们常对孩子说的就是‘我们都是家庭中的一员,要相亲相爱,尽职尽责’,儿子做到了,他关心每个家人,把奶奶也照顾得挺好,这可解决了我们家的大问题了。不知他现在学习怎样,真怕耽误了孩子。”   爱孩子,也让孩子爱你   由此我想,我们真的不能责怪董浩的自私无情,因为董浩在家里的“小皇帝”地位被父母的仆人姿态巩固得坚不可摧,其“小皇帝”的盛气凌人行为被父母“理所当然”地默认而受到激化,难道这还不够将董浩幼小纯净的灵魂一步步引向自私的深渊吗?我们更要同情董浩,因为他一直生活在一个虚幻的梦境里,父母竭尽全力的欺骗性的爱剥夺的是他作为一个家庭成员的基本权利和爱的天性,更不必说爱的能力了。   因此,我们在孩子面前不要忘记:爱是一种双向的情感交流。即孩子在接受爱的同时,也希望去爱别人,在爱别人的过程中练就爱的能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情感满足的体验。这便是幸福的源泉,这便是龚勋面对困境却乐观向上的原因。   心理学家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强调“完美的人性”,其内涵是让人的友爱、合作、求知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他认为自我实现者的成就与童年情感等因素的发展关系很密切。童年情感的正常发展如遇到障碍,失去爱、安全感和尊重,长大后他就很难向自我实现的方向发展。也就是说,健康的人格意味着既能接受爱,也能给予爱。所以,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有所成就,就必须铸造孩子健康的人格,重视孩子爱的能力的培养,尊重孩子家庭成员的地位,和孩子共同分享家庭幸福,共同承受生活的酸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