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百合的功效与作用:不彻底的体制改革使大众贫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20:43:59
     不彻底的体制改革使大众贫困

    中国是向少数人专制和大众贫困的旧体制复归,还是走向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追求民富国强的道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面临严峻挑战。

    从经济生活的表层看,现在最突出的是两个问题,一个是资源短缺和环境恶化的问题日益突出。爆发性的环境危机在各地不断发生,有些地方甚至不再具备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另一个问题则是社会环境恶化,其中最严重的是寻租腐败蔓延和贫富差距扩大。

   从经济生活的深层结构看,主要是内外两个方面的失衡。内部失衡主要表现为投资和消费的失衡——投资过度膨胀和消费在GDP中的份额不断下降,使投资和消费的比例大大偏离了正常状态。这样就造成了诸如产能过剩、最终需求不足、群众生活水平提高过慢、收入差距拉大等一系列经济和社会问题。

   外部失衡的主要表现,则是国际贸易和国际收支的双顺差以及外汇存底的大量增加。这造成中国和贸易伙伴国之间的摩擦加剧,本国的贸易条件变差,出口产品贱卖,还搭上了我们自己的资源和环境。

   经济结构内外失衡的宏观经济后果是:货币供应过量、流动性泛滥、资产泡沫生成和通货膨胀压力增加,等等。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使形势一度十分严峻。经过一年多来“扩需求,保增长”的巨大努力,虽然GDP增速回升,但是上述结构问题依然存在,并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进一步追问原因,我们会发现,根源在于不彻底的经济和政治体制改革。在改革开放初期,我们在保持国有经济原有地位和行政主导大体不变的条件下,实行了一系列变通性制度安排。这虽然造就了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但它们并没有及时地被更加正式的法治体制和市场体制取代,而是逐渐固化为一种国家主导型的重商主义式体制。可以说,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步履维艰,结构失衡难以解决,寻租腐败猖獗,贫富差距拉大,是这一体制的必然结果。

   最令人忧虑的是,在这种情况下,改革动力不足。一方面,一些从行政垄断和权力寻租活动中得益的人们,为了维护其既得利益,既有可能打着“为民请命”的旗号,阻碍改革进程,也有可能假借“改革”的名义,强化行政权力的控制和腐败寻租的空间。另一方面,一些改革前旧体制的支持者利用公众对腐败、贫富分化等的不满情绪,用民粹主义和狭隘民族主义的言说转移目标,把民众的情绪引到反市场化改革的方向上去。

   于是,向我们再次提出中国向何处去——是向少数人专制和大众贫困的旧体制复归,还是走向富裕、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国家的大问题。

   王一江教授的这部《民富论》正是讨论与此相关的重大理论问题的。王一江毕业于哈佛大学,受业于机制设计理论大师、200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斯金和社会主义体制研究的集大成者、匈牙利经济学家雅诺什·科尔奈,因而对社会主义体制和机制设计理论都有精深的理解。

   在这本书中,他运用经济学基本原理,从国际比较、历史比较的视角,深入浅出地论述了国家与经济发展、国富与民富的辩证统一关系,鲜明地表达了以下主题:(1)只有发展市场经济、发展多种所有制才能建立起实现民富国强的长效机制。(2)市场经济要想成功,必须有一系列制度基础的支持。这些制度基础既能保证追求财富的自由和冲动,又能将这种自由和冲动纳入法律和秩序的轨道,同时还要通过民主、法治和分权等手段限制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对民间的掠夺,使之服务于经济发展,并最终提高国民生活水平。

   王一江教授在这本书中提出了自己的一得之见。它们并不一定都准确无误和得到了缜密的论证,但是由于都是独立思考的结果,而且能够启发人的思考,引发认真的讨论,就特别值得珍视。

   中国改革从一开始就在不同思想、学说、方案之间的碰撞、辩论和互补中前行。在当前这个关系到中国向何处去的关键时刻,中国经济学界需要更多像王一江这样切实认真的学者参与自由而切实的讨论,以此来推动中国经济和政治体制的下一步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