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花 朴孝信故事:破窑赋(转)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6 00:15:41

题记:

      他是一个孝子,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
      他为人质厚宽简,素有重望,以正道自持,遇事敢言。
      他胸怀大度,从不记人之过,他清正廉洁,处处为百姓着想。
      他是一个有恩必报的真君子。
      他传授着良好的家教,使一家有三代五宰相、几十位达官。
      这个人便是很有自知之明,从不狂傲的_____历史名相吕蒙正

 

今天在看唐伯虎《一世歌》的时候,使我想到了好多,“人生七十古来少,前除幼年后除老。中间光阴不多时,又有炎霜与烦恼 ......”。是啊,人生不过七十年,除去前十年幼小、后十年老弱,就只剩下五十年了。这五十年又要除去一半的黑夜,便只留下二十五年。而这二十五年的时间里又有那么多的愁苦,我们到底应该怎样面对这余下的短暂光阴呢,不得不使人深思。古人说:“死生由命,富贵在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无数事实证明命运的存在犹如日月之昭著。在命运面前有时人类的教育、拼搏、理性等等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在此,让我想到了以前看过的一篇吕蒙正的作品《破窑赋》,今天找出来贴上重温一下,愿它能对我们生活在当今的每个人在认识命运,了解命运进而把握、改变命运上有所收益。

全文: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蜈蚣百足,行不及蛇;家鸡翼大,飞不如鸟。马有千里之程,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

  文章盖世,孔子尚困于陈邦。武略超群,太公垂钓于渭水。盗跖年长,不是善良之辈。颜回命短,实非凶恶之徒。尧舜至圣,却生不肖之子。瞽叟顽呆,反生大圣之儿。张良原是布衣,萧何称谓县吏。晏子身无五尺,封为齐国首相。孔明居卧草庐,能作蜀汉军师。韩信无缚鸡之力,封为汉朝大将。冯唐有安邦之志,到老半官无封。李广有射虎之威,终身不第。楚王虽雄,难免乌江自刎;汉王虽弱,却有河山万里。满腹经纶,白发不第;才疏学浅,少年登科。

  有先富而后贫,有先贫而后富。蛟龙未遇,潜身于鱼虾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天不得时,日月无光;地不得时,草木不长;水不得时,风浪不平;人不得时,利运不通。

  昔时也,余在洛阳,日投僧院,夜宿寒窑。布衣不能遮其体,淡粥不能充其饥。上人憎,下人厌,皆言余之贱也!

  余曰:非吾贱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余及第登科,官至极品,位列三公,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秧,思衣则有绫罗锦缎,思食则有山珍海味,上人宠,下人拥,人皆仰慕,言余之贵也!

  余曰:非吾贵也,乃时也,运也,命也。

   盖人生在世,富贵不可捧,贫贱不可欺,此乃天地循环,终而复始者也。

吕蒙正少年家境十分贫寒,流落街头以乞食为生。但人穷而志不改,他“朝求僧餐,暮宿破窖,思衣不可遮其体,思食不可济其饥,上人憎,下人厌”,在这种异常贫贱贫寒冷眼的情况下,仍然贫贱而不可自欺;在如此人困之境,他终始进行个人奋斗发愤读书而不放弃自己的理想。他深知自己人在困境中:“蛟龙未遇,潜水于鱼吓之间;君子失时,拱手于小人之下。衣服虽破,常存仪礼之容;面带忧愁,每抱怀安之量。时遭不遇,只宜安贫守份;心若不欺,必然扬眉吐气。初贫君子,天然骨骼生成。”他就是身处这种困境磨难中经历着自己,最终当上了北宋两朝丞相,同时兼任皇帝太子的老师。太子年少时目中无人,没有哪个老师敢当面教训太子。吕蒙正决定写一篇文章,来告诫太子。于是写了这篇《破窑赋》。聪明的太子一下子就懂得其中的道理。太子读过此文后,一改常态此后常虚心向他人请教最终做得真宗皇帝。

    写此《破窑赋》之时,吕蒙正已经是官至极品,位置三公。按他自己的话说:“身虽鞠躬于一人之下,而列职于千万人之上,有挞百僚之杖,有斩鄙吝之剑,思衣而有罗锦千箱,思食而有珍馐百味,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捧觞,上人宠,下人拥。”这时身为太子师的吕蒙正,却将自己的《赋》取名为最为贫贱贫寒冷眼的“破窑”是很有深意的。我们都知道破窑的贫贱贫寒冷眼与他此时的身份地位极尽富贵荣华,是两个完全极端的世界,他却将思想重点放在乞食为生时的破窑之上。这两个字摆在赋前,意味深长,不难看出,他没有忘本,幼时被父遗弃,受尽人间贫寒冷眼,与母同住寒窑,以乞讨为生的那种生活已经影响了他的一生。从被人鄙视到被人高抬,深感天道无常、人情冷暖,故作《破窑赋》。


    我们今天品读《破窑赋》一定要明白,它不是在让我们消极,它是在教人一种对世的态度!多些宽容!多些接受!多些善待!多些自信!多把握时机!多双眼来顺其自然地看待天地循环!《破窑赋》透出的是人困、人为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的人生思想,文章以自己从凄惨到富贵的经历,例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各种命运和磨难,摆事实讲道理,来说明这世界人生命运的起起落落。人生的始与终,在无运与有运、得时与失时的这种天地时空自然变化循环中,会产生天差地别和意想不到的人为和自然变化!只有经历过太多苦难沧桑和大起大伏的人才能够体会到最深刻地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的巨大变化,才会体会到在人困、人为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中,命运的巨烈地沉浮与很多人生无奈的结局。因此,吕蒙正寻求的是他的听天地循环变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的的人困人为的人生智慧!开篇就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以及最后“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并且要“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吕蒙正何尝不是透出这样一种思想,在特定的并且是之前意想不到的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的变化中,人要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的人困人为努力的思想?既然富贵为何不可尽用?既然贫贱为何不可自欺?若真是天命宿命何需如此费心?就算真是天命宿命,那也应该是一种会变化会转换的命运。天尚有不测之风云,人尚有旦夕之祸福,吕蒙正提示我们要重视自然界的星移物换,随着时间变迁,人与事都会带来巨大落差并对人产生很大的影响。天地循环周而复始,所以人必须坦然面对坦途与坎坷。

    吕蒙正为什么用相当大的篇幅例举了自古以来历史上诸多名人各种命运起伏的得时与失时、成功与磨难的巨大落差?他为什么特意要例举这么多数量,你想过吗?很多人想人定胜天,实际是一半以上的人,胜不了天!很多人活在这世上,不会接受现实和应对变化。“马有千里之蹄,无人不能自往;人有凌云之志,非运不能腾达。”有的人虽然“满腹经纶”,但“白发不第”就是到老也当不上官,有的人虽然“才疏学浅”但却“少年登科”,就是年纪轻轻就当官了,这就叫“运”,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命好”。《破窑赋》正是提示我们天道无常和人情冷暖是人世间的常态,提示我们要接受现实和应对天地时空的变化!现实生活中大多数人为衣食住行奔走劳碌着,很多人被工作、事业、经济、婚姻、家庭、子女、疾病等事情烦恼着,压抑着。还有一部分是有能力却怀才不遇而郁郁不得志的人!他们也许忘记了“破窑”的“人生在世,贫贱不能移”而轻易改变了自己的想法或理想;他们也许忘记了“破窑”的“人生在世,贫贱不可自欺!”而处处指责和为难自己,而不是坦然接受或自强的去面对!在这复杂的世上,会遇到很多的不公平,很多的烦恼。在现实生活中,许多人与事,我们是不可强求的。再怎么顺利的人,人生中也总有这样那样不如意的事!多少前人承受不公或最终人生结局不佳,多少先贤尚且面对命运也无能为力;那么,当我们再面对“天道不公”“郁郁不得志”和“困境而不能自拔”的时候,是不是应该对这世界的常态多一份认识和坦然呢?是不是应该从“贫贱而移其志、贫贱而自欺”中走出来呢?

    因此,我们该对人生看开一点,不管贫贱与富贵,不管得时与失时,我们要好好的努力着,不要太过功利,也不刻意为难自己!我们不能期望事事如意,人在人困、人为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中,坦然面对坦途与坎坷!《破窑赋》讲的就是在顺境莫过于得意,在逆境莫过于悲观。最后那一段写的特别有深意,吕蒙正说:“人生在世,富贵不可尽用,贫贱不可自欺,听由天地循环,周而复始焉。”其实这并非是什么听天由命的消极思想,他重视是人困人为和天地自然变化循环之理!把自己的人生和心态以及思想,溶入到一个更深的世界中去,那是珍惜生命、爱惜成果、善待自我、活在当下的一种人生体验,更是一种深进天地循环变化的“与时进退,天人合一”的动态智慧!

    凡事没有一成不变的,人生在世也是如此,不能不经历变化,我们不能期望事事如愿,当命运不济的时候,与其想着如何“转运”,不如调整心态,接受自己,善待自己。正确面对事实,人生本就是一个过程,能做到“处变不惊,见盛知衰”,才是真正的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