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西晋:医学课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4:43:57

内容提要:调查表明,熬夜、网络依赖、空调生活和过度追求塑身排毒这“新四大陋习”,已成为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和不平衡膳食这老四大陋习外,新的健康危害因素了。中国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日益增多,健康管理专家指出:应该通过体检、对健康危险因素的针对性处理等方法,将慢性病扼杀在端倪。

“新四大陋习”很伤人

慈铭体检健康情况客户问卷和体检结果对比发现,熬夜、网络依赖、空调生活和过度追求塑身排毒这“新四大陋习”,已经成为吸烟、酗酒、缺乏运动和不平衡膳食这老四大陋习外,新的健康危险因素了。

12月19日,由中国医师协会发起主办的“迎上海世博会城市与健康论坛”上,慈铭健康体检管理集团总裁、留德博士韩小红在《城市居民健康资源与城市发展》的主题演讲中,发布了上述调研成果。

日前,慈铭体检牵头组织了一次涉及31个省市、589个城市,以51.3万份有效问卷和慈铭8年来积累的320余万人群数据作为实测资料,经过分析,最后形成了《2009中国城市健康白皮书》,成为目前中国样本量最大、覆盖面最广、数据最翔实、分析最透彻的中国城市健康资源“地形图”。

在白皮书中,“新四大陋习”赫然在目:熬夜加班成为白领的工作习惯,长此以往会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网络依赖问题,除了伤害视力,对神经和精神系统的不良影响也显而易见;空调房成了绝大部分都市人离不开的东西,由于远离大自然,体质日益虚弱,“空调病”竟成了流行病;女性人群“塑身”、“排毒”不离嘴,各种含有泻药成分的“排毒茶”、“塑身胶囊”对身体更是构成直接伤害。

“这一切都表明,中国人不健康的生活因素越来越多了。”韩小红说。

治富贵病不能单靠用药

医学笔记

 

“大部分中国人对健康的理解,还是有病治病,而西方的医学模式,已经从治疗转变到了健康管理上――不是亡羊补牢,而是未雨绸缪。”

北京协和医学院院长助理兼公共卫生学院院长黄建始,讲述了医学模式的转变对一个国家国民健康的影响。

他说,约5000年前是超自然的神道医学模式:人类认为疾病现象是由神灵或魔鬼造成的。因此,祈祷和驱邪是当时维护健康,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

约2500年前,来源于实践的经验医学模式逐渐形成。在西方,出现了希波克拉底的体液平衡学说;在东方,出现了阴阳平衡学说。但缺陷是都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无法展开有针对性的治疗。

后来,以生物医学为基础的理性医学模式占主导地位。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中期,人类首次控制住了一部分传染病和营养不良。疫苗、药物、营养素和手术成为治疗疾病最好的方法。

黄建始说,由于细菌学说和营养学说帮助人们在微观世界里,找到了许多疾病的发病病因,就给人们带来一个印象:好像所有的疾病都是病菌、病毒和缺乏营养素造成的,通过化学和生物手段杀死病菌和病毒以及补充营养素,就能解决问题。

但是,高血压和糖尿病既不是病菌也不是缺乏营养素引起的―――它们是生活方式疾病。

 

中国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上海市政府参事胡锦华说,生活方式疾病大多是生活富裕带来的疾病。“比如斐济岛国,原来糖尿病很少,因为吃的是原始植物,后来大量吃罐头食品,现在糖尿病发病率很高。” 希波克拉底体液学说

 

黄建始说,中国30年改革开放,成就了经济的大崛起,但也带来了西方国家60年前的慢性病挑战。目前的中国,每5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有心血管病;中国烟民世界第一,地球上每诊断三个肺癌,就有一个是中国人;由于中国喝酒人数世界第一,所以酒精性肝病的发作率也很高……这些都不是单纯用药、手术能解决的问题,需要健康管理来遏制。

健康管理让美国人增寿

上个世纪70年代,新的医疗模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出现,它不再是有病治病,而是侧重健康管理,即通过体检、对健康危险因素针对性的处理等方法,将慢性病扼杀在端倪。

韩小红搜集到的数据显示:美国一项健康调查发现,通过戒烟、规律运动、健康饮食和保持合理体重,可以使女性降低心血管发病率74%,冠心病发病率下降83%,糖尿病发病率下降91%。美国CDC报告中的调查结果显示,健康“四大基石”――戒烟限酒、合理膳食、适量运动、心理平衡,让美国人的人均寿命增长了10年。

国家卫生部部长陈竺在他的《建康中国2020战略》一文中明确指出:“一定要控制风险因素,大约80%的心脏病、中风、2型糖尿病是可以预防的,大约40%的肿瘤是可以预防的。”

慈铭体检统计,经过个体化健康套餐式管理,疾患趋势发生显著变化:高血压病人血压控制达到55%,心脑血管事件危险程度降低75%,糖尿病并发症风险下降50%,肿瘤风险下降33%―――这些都印证了陈竺的推断。

黄建始说,根据发达国家的规律,认识健康30年,健康转向30年,也就是说中国要到2040年,才能实现医疗模式的转向。“但留给我们的时间没那么多了,必须尽快把健康管理作为今后医疗服务的方向和重点,这样才能让慢性病远离国人。”

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四体液学说”,认为气质取决于人体内的四种液体,即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的混合比例,并以何种体液占优势而把人的气质分为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希波克拉底最大的贡献是把医学从宗教和迷信当中分离了出来。他说,所有的疾病都不是神灵的作用,而是有自然的原因的。那时,古希腊医学受到宗教迷信的禁锢。巫师们只会用念咒文,施魔法,进行祈祷的办法为人治病。为了抵制“神赐疾病”的谬说,希波克拉底积极探索人的肌体特征和疾病的成因。在恩培多克勒的“宇宙论”启发下,提出了著名的“体液学说”。他认为复杂的人体是由血液、粘液、黄胆、黑胆这四种体液组成的,四种体液在人体内的比例不同,形成了人的不同气质:性情急躁、动作迅猛的“胆汁质”;性情活跃、动作灵敏的“多血质”;性情沉静、动作迟缓的“粘液质”;性情跪弱、动作迟纯的“抑郁质”。人所以会得病,就是由于四种液体不平衡造成的。而液体失调又是外界因素影响的结果。所以他认为一个医生进入某个城市首先要注意这个城市的方向、土壤、气候、风向、水源、水、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等这些与人的健康和疾病有密切关系的自然环境。     现在看来,希波克拉底对人的气质的成因的解释并不完全正确,但他在人类灵魂研究即心理学研究的历史中做出的贡献却是不可磨灭的,正因为如此,他提出的气质类型的名称及划分,也一直沿用至今。

四行体液学说与五行藏象理论及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的关系

四行体液学说与五行藏象理论及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的关系

 

林宇春        (四平市中心医院  吉林四平 136000)

赵宏杰 张笑波  (吉林市中医院吉林省吉林市,132011)

雷钧涛        (吉林医药学院 吉林 吉林 132011

张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 辽宁沈阳 110032)

摘要:四行体液学说是西方传统医学的理论基石,梳理其具体演进,尤其结合其明确的精密解剖学知识背景,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体液作为人体生理和病理生理模型原型的科学性。五行藏象证候理论是比四行体液模型更加完善的生理和病理生理模型模型,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也把体液、组织液和血液作为五行藏象模型的原型实现建模,推动了中医学的发展。

主题词:四行体液学说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  模型 原型解剖学 科学性

 建模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荀子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非生异也,善假于物也。”中国传统文化是善于创造工具和理论工具的,在科技方面同样如此,《中国科学技术史》就有详尽的记述。而今天的中医现代化可以看做是,用中医的理论模型体系整合传统中医方法技术工具及西医的技术工具和知识积累,古语喻为“六经注我”。

模型是现实世界中的某些事物的一种抽象表示。抽象的含义是抽取事物的本质特性,忽略事物的其他次要因素。因此,模型既反映事物的原型,又不等于该原型。大型信息系统通常十分复杂,很难直接对它进行分析设计,人们经常借助模型来设计分析系统。信息系统的建模方法可以分为:面向过程的建模、面向数据的建模、面向信息的建模、面向决策的建模和面向对象的建模五种。[1]

藏象、证候是中医现代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从数学建模的角度考虑,我们需要知道藏象、证候模型是什么样的?这个模型当初是如何建立的?它的建模方法用当代的建模方法怎么表示?它的原型是什么?这里面,藏象、证候模型的原型是关键中的关键。所谓藏象、证候实质研究,藏象、证候的生物学基础研究,就是在寻找它们的原型。而追溯历史,我们发现我们提出的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的观点可以得到验证。[2]

1.五行藏象理论及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

以《中医基础理论》成书为标志的中医理论现代整理工作把五行藏象作为中医理论模型的主干,它包罗宏富,解释效果理想,在应用中认同度高。50年代开始的藏象、证候实质研究,引发了对藏象模型的原型的追问,尽管当时没有使用模型这个词汇,但其工作的实质就是这样。

“40年来,中医证实质研究已经将成百上千的实验数据摆在我们面前,按照原定研究目标,这些不争气的数据给予我们的只是困惑和迷茫”。(赵国求1999)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对藏象、证候模型的原型讨论的不充分是主要原因。

笔者在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中提出,把藏象看做是生理模型,证候是病理生理模型,而且是人这个复杂系统的整体层次的模型,那么它们的原型就是内环境即血液和组织液,从技术实现上看,血液是最佳原型。

在此基础上,根据脏气法时理论,对血液的成分进行五藏分属,具体实现的技术可以用血液指纹图谱实现,也可以采用全自动生化仪和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做权宜之计部分实现。[2][3]

2.四行体液学说的演进

四行体液学说是西方传统医学之产生和演化的基础。从希波克拉底、盖伦到伊本西那都是如此。四行体液学说的四行,即水、火、土、气,所谓四原性,乃寒与热、燥与湿四大属性(凉与温、干与润亦为四性,只程度不同);四体液是指血液、粘液、黄胆汁、黑胆汁。四行体液学说强调“体液”的重要性,体液与四原性的不同配伍决定了人体的生理特点与疾病性质。[4]

2.1四行体液学说的解剖学基础背景

笔者如此强调四行体液学说,关键是要拈出一个被大家长久忽视的问题,也是关乎中医学科学性和进一步发展的重要问题,那就是四行体液学说产生的基础之一是,所谓传统西方医学其实有着解剖学基础的。

一股认为是从古代名医希波克拉底开始,他的医著中对头骨作了正确的叙述,但是对人体其它器官则是参照动物身体结构描述的。亚里士多德为动物解剖提供了宝贵的知识。它把神经和肌腱区别开来,指出心是血液循环的中枢,血液自心流入血管。盖伦医学著作中有解剖学资料,主要是动物解剖,他明确指出血管内运行的是血液而不是空气;神经是按区域发布的,脑神经有七对。

那么,为什么有着明确解剖学基础的传统西方医学,要用体液学说解释人的健康和疾病呢?以我们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的观点和现代生理学的观点看,那就是体液可以更好的反应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生理变化。

同样有着解剖学基础背景的阿拉伯医学波斯医学,他们仍然在沿用四行体液学说,伊本西那的解剖学达到的精密程度,请参看伊本?西那《论灵魂》[商务]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第五章[论理性灵魂]的第八节:对各种属于灵魂的器官的说明。笔者《伊本西那医学著述对中医学科学性的强支撑作用》中有引述,读者基本上都以震惊来表达自己阅读的感受,因为,水平之高远超乎大家的想象。[5]

2.2四行体液学说的细致演进

张大庆指出,体液论(Humoralism)是西方古代医学理论的基石,从古希腊直至19世纪细菌理论建立之前,它一直占据着西方医学理论的主导地位。体液论作为古代西方的一种整体医学思想,在诸多方面与中国传统医学有共通之处。因此,考察体液论的源流、基本原则及其演化,不仅对于正确理解和评价西方古代医学具有重要意义,也可为我们理解中国传统医学提供一种参照。张认为,体液论是一种整体病理学理论。(笔者以为细化为整体病理生理学理论更恰当。)[6]

希氏学说更加具体的内容,参看张大庆文中的希波克拉底四体液学说比较表和朱明文中的四行体液学说宏观框架体系表。[4][6]

第一次对体液论进行综合的是古罗马医学家盖仑(Galen,公元129-210)。盖仑将希波克拉底和柏拉图的观点综合成为一个体系,将四体液与四元素联系起来,盖仑赞同希波克拉底学派的体液论,盖仑把体液的作用看作是各种不同气质的基础。但与希波克拉底不同的是,盖仑避免讨论涉及体液确切性质的问题,而是将体液作为不可见的实体,只能通过逻辑的方法来认识。盖仑认为,由于动脉中的血液由四种体液形成,所以血液具有支配地位。但盖仑不能确定黑胆汁在机体内的相似性质,于是他指出不能假定黑胆汁作为一种纯的、基本的体液的存在 [6]。

哈维(Harvey,W·1578-1657)血液循环的发现,仅仅将盖仑描述的血液的许多性质转交给其它体液,许多18世纪的健康和疾病理论依然是以机体的体液平衡思想为基础的。例如斯塔尔认为所有疾病都发生在血液,由于血液的郁积或粘稠而产生炎症等病理现象;霍夫曼(Hoffimann,F.1660-1742)认为疾病是胃肠的多血症(plethora)所致;居仑(Cullen,W.1710-1790)则将发热归咎于动脉的痉挛;而布朗(Brown,J.1735-1788)主张疾病是体内器官过度刺激的结果。安德烈(Andral,G.1797-1876)在研究血液学的基础上,复兴了更严格的体液论,他将疾病归咎为血液成分,如血纤维原、白蛋白、碱的变化。在安德烈思想的影响下,19世纪奥地利病理学家罗杰坦斯基(Rokitansky,C.1804-1878)将所有病理现象归咎于血液中不好的混合。[6]

由以上不难看出,这些内容或多或少的都在支持笔者的观点学说,体液、组织液和血液是四行体液模型和五行藏象模型的理想原型。

而笔者也把四行体液学说看做是四行藏象学说,与四行藏象模型比较五行藏象解释能力更加出色。

3.结语

在论及古希腊哲学关于世界普遍联系的“总画面”时,恩格斯说:“这种观点虽然正确地把握了现象的总画面的一般性质,却不足以说明构成这幅总画面的各个细节;而我们要是不知道这些细节,就看不清总画面。为了认识这些细节,我们不得不把它们从自然的或历史的联系中抽出来,从它们的特性、它们的特殊的原因和结果等等方面来分别地加以研究。”[7]

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就是对古人模型的总体上的肯定与细节上的补充及工具上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维明.信息系统建模.电子工业出版社.2002-3-1

[2]林宇春.赵宏杰.张学斌.略论藏象内环境自稳态学说.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08,08

[3]赵宏杰.雷钧涛.以代谢物组学为参照介绍血液指纹图谱中医药信息学研究方法.中华中医药学刊.2007年第09期

[4]朱明.阴阳五行学说与四行体液学说宏观框架体系的比较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0.No.1,P.1-5

[5]伊本·西那.论灵魂.北京大学哲学系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3年版

[6]张大庆.体液论及其对西方医学的影响.中华医史杂志2001. 03,

[7]恩格斯.《反杜林论》引论.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60~66

本文参考并引用了很多学者的研究论著,吸收了大家的辛勤劳动成果,从中得到了很大的教益和启发,在此谨向他们表示诚挚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