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财色巅峰深侯:第5课 第一章 第三论?取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8 18:50:08

第5课 第一章 第三论 取景

(2010-03-25 00:22:38)转载 标签:

影像论

文化

分类: 我的理论文章和点评他人

第5课 《影像论》(宋岗著)

第一篇 影像创作概论

第一章 摄影概论

第三论 取景

   

    取景有章法,但章法可以破,法无定法。

    影像作品以画面呈现为本。画面呈现由作品的主体和陪体组成。不论是作品主体还是陪体,都属于摄影符号。摄影符号来源于取景。当大致的机位确定下来并且到达,取景就可以开始。

    有人打过这样的比方:如果说曝光是生产,那么取景就是怀孕。怀孕的过程说简单很简单,说复杂也很复杂。我不认为取景仅仅是确定取景视点和落幅的问题。我的观点是,摄影取景包括立意、机位选择、落幅选择和调焦。

 

    一、取景的立意

 

    取景之前,先立意。

 

    对于纪录摄影来说,取景之前,立意有时候是朦胧的,潜在的。
    纪录摄影主体往往是感到发生了重要的事情,必须拍摄,就开始取景了。立意拍摄有社会意义的人或事,是纪录摄影的使命。

 

    对于艺术摄影来说,取景前的立意是灵感向被摄对象附体的一种想象中的判断。这种想象在取景时并不被人的左眼或右眼看见,而需要摄影主体用脑海里的第三只眼去看,再通过左眼或右眼对比眼前的景物是否贴切,并决定如何取景的取舍方案。
    对于更为强调像后创作的摄影主体来说,取景的立意也可以不再是作品整体的构想,而是关于作品背景的、前景的,或者是关于作品局部符号的立意。比如,立意取景的一弯月亮作为风光画面的局部,或者立意取景天空云彩作为画面的背景等等。

   
    对于商业摄影来说,取景前的立意是根据顾客要求做出的拍摄创意的最初选择。慎重的商业摄影,可将立意的最初选择与顾客沟通获得肯定后,再开始取景。

 

    不论纪录摄影,还是艺术摄影、商业摄影,一旦立意明确了,可以围绕立意多拍几种从技术数据到取景画幅有所变化的画面,以便后像创作时多一些选择余地。只有那些立意不太明确,或者胶片(存储空间)告急的摄影主体才会有这样的心理:拍一张够了!
    摄影主体的第三只眼睛,其实是摄影知识、人品与学养等融合而成的一种由想象力支撑的脑海内视力。第三只眼是否敏锐,直接关系到对被摄对象的纪录价值、审美价值乃至商业价值的发现、感悟和判断。
    第三只眼睛另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在取景时,发现并避免产生不良歧义的符号组合。例如,要避免女人的下巴上挂有头发、细枝、草叶、杂物等,以免产生长胡子的错觉;再如,要避免人物的二腿之间有棍子、瓶子、盆碗、镜头、杂草或球状杂物等,以免产生不雅的错觉。
    尽管摄影立意,常常不是终极创意,却是构思的雏形。摄影立意是对被摄对象纪录价值、审美价值或商业价值的最初判断成果。

 

    二、取景的视点

 

    当用光的判断决定了机位的大致范围后,具体的拍摄机位还要根据拍摄环境来确定最终取景视点。

    取景视点指摄影机相对于被摄主体关键部位存在的点。取景视点决定了被摄主体关键部位成像时的方位和角度。即使在同一个地点,搬一张椅子站上去,或者卧倒,取景视点对成像的影响都很大。归纳起来,确定取景视点有主观和客观等多种因素。

    1、根据摄影立意确定取景视点的俯视方位(视点俯向钟面方位图)

    正顺向取景视点,适合展示被摄主体正看面貌特征,适合呈现被摄主体与左右陪体的环境关系,适合表现平稳或对称的被摄主体。但不适合表现需要立体感和空间透视感的被摄主体。如果拍摄人像,适合拍摄标准照。

    侧顺向取景视点,适合展示被摄主体侧顺方位的面貌特征,适合呈现被摄主体与所侧方向陪体的环境关系,适合表现被摄主体的立体感和空间透视感,但缺乏平稳感,没有对称感。如果拍摄人像,适合拍摄艺术照。

    侧向取景视点,适合展示被摄主体某个侧面特征,适合呈现被摄主体的前后环境关系。如果拍摄人像,适合进行剪影构成。

    侧逆向取景视点,适合展示被摄主体某个背侧面的特征,适合呈现被摄主体的背侧面环境关系。如果拍摄人像,适合拍摄回眸一笑的构成。

    逆向取景视点,适合展示被摄主体背面特征,适合呈现被摄主体背面的左右环境关系,适合表现神秘感、对称感。

    2、根据摄影立意确定取景视点的高低方位(视点平向钟面方位图)

    俯视取景视点,适合表现大场面,能体现被摄主体的空间感,层次感,但不适合表现高大、威严的被摄对象。如果拍摄人像,适合拍摄多排的群体合影。

    仰视取景视点,适合表现高大、威严的被摄对象,能夸张体现被摄主体的高度,但不适合表现被摄主体与前后陪体的环境关系。如果拍摄人像,适合表现英雄人物。

    平视取景视点,不发生变形,没有夸张效果,适合表现朴素的画面,但是常常也因为视点普通而显得平淡无奇。适合表现被摄主体与左右陪体的环境关系,尤其适合进行高度对比,不适合表现被摄主体与前后陪体的环境关系。如果拍摄人像,适合拍摄横向行进队列。

    3、躲避不理想的背景,选择突出主体的背景

    在人物摄影的取景中,躲避不理想的背景,十分重要。例如,要避免背景里的树在人物头或肩膀上,以免产生头顶长树,长电线杆等歧义;要避免背景里的地平线、水岸线、山路等横在人物脖子或头上,以免产生砍头或砍脖子的歧义等。

    当然,善于经营构图的摄影主体,还会通过改变取景视点,为被摄主体找到有良好含义的背景。

    4、躲避遮挡物,寻找前景

    避开遮挡物而拍到被摄主体,是改变取景视点的重要因素。不过有的时候,遮挡物可以作为前景构成,这样可以增加空间感和层次感。对于艺术摄影而言,创造透明或半透明的遮挡物作为前景进行构成,也并不罕见。

    5、寻找具有趣味或者暗示意义的视点

在有文字或特殊图片标识的环境里,有时候稍微调整一下取景视点,被摄主体就能与环境发生奇趣的逻辑关系,或者形成某种深刻的暗示。

 

    三、取景的落幅

 

   

    取景决定性的步骤在于落幅。落幅是影像作品构图经营的第一步,也可能是惟一的一步。

    作为影像构图经营的第一步,落幅与后期出像时的构图经营最大的不同在于,后期出像的构图经营可以施展各种手段来落幅,甚至是多画面重组落幅;而取景落幅不能为所欲为,只能选择镜头前的被摄对象,确定其入画范围。

    在人像摄影中,选择被摄主体入画范围大小的行为,称为确定景别。

    景别指由于拍摄时镜头焦距或像距(机位与被摄主体的距离)不同,而造成被摄主体在作品画面中所呈现出的范围大小的区别。景别一般分为:特写、近景、中景、全景、远景五种。

    特写是画面视距感最近的景别,指仅在画面中展现被摄主体局部细节的构图。人像摄影的特写落幅在人物肩部以上。

    近景是画面视距感较近的景别,指在画面中展现被摄主体较多细节的构图。人像摄影的近景落幅在人物胸部。

    中景是画面视距感适中的景别,指在画面中展现被摄主体大部分形态的构图。人像摄影的中景落幅在人物大腿部。

    全景是画面视距感较远的景别,指在画面中展现被摄主体整体形态的构图。人像摄影的全景落幅原则是,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整体的长度(或宽度),必须超过画面整体长度(或宽度)的一半。

    远景是画面视距感最远的景别,指在画面中展现被摄主体与环境关系的构图。人像摄影的远景落幅原则是,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整体的长度(或宽度),不得超过画面整体长度(或宽度)的一半。

    

    建筑摄影的景别与人像景别略有不同。建筑摄影的景别一般分为外景别和内景别。外景别主要有:外近景、外中景、外全景、远景四种;内景别主要有:内近景、内中景、内全景。

    外近景的落幅范围:只有建筑的顶部,或只有窗口,或只有门口,或只有不完整的一、二面墙体取景入画;内近景的落幅范围:只有窗口,或只有门口,或只有不完整的一、二面墙体取景入画。

    外中景落幅范围:从建筑的地面到上半身,或者从顶部到下半身,或者只有主楼,切掉了附属楼;内中景落幅范围:左、中、右三面墙体和天花板、地面这五面中有三至四面取景入画。

    外全景落幅范围:被摄主体全在画面中,整体的长度(或宽度),必须超过画面整体长度(或宽度)的一半;内全景的落幅范围:左、中、右三面墙体和天花板、地面这五面中每一面都取景入画。

    远景的落幅原则是,被摄主体在画面中整体的长度(或宽度),不得超过画面整体长度(或宽度)的一半。

 

    摄影取景改变景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三种:

    其一,是拍摄画幅的横竖调整。例如,以站立的单人为被摄主体,横画幅取景是中景,变竖画幅后,为全景。

    其二,是机位与被摄主体之间的距离调整。例如,机位向被摄主体靠近或退远,景别可以从中景变为近景,或者变为全景。

    其三,是改变镜头焦距。例如,将广角镜头换成长焦镜头,景别可以从全景变为近景,甚至特写。

    根据立意,选择适当的景别,是落幅最重要的内容。不过,取景落幅时不仅要确定景别,还要注意布局,保持构图的均衡感。

    构图的均衡感,指画面中各个符号布局合理,给视觉以平衡、稳定的感觉。构成均衡感的因素主要有:符号视觉质量、符号的方向感、符号的距离感等。

    符号的视觉质量由符号的物质属性、面积感、突出感等情况决定。当画面以中心垂线分为左右两区时,只要左右两区符号的视觉质量保持相当,就可以获得均衡感。

    符号的物质属性是影响视觉质量的最重要因素。从重到轻的排列顺序为:人(五官、身)、动物、植物、相对整体的实物、建筑、地、水、天等。

    符号的面积感并非盲目的越大越重,而是相对完整地在画面中时,越大越最重。如果符号不完整地存在于画面里,符号的物质属性就有可能改变,视觉质量也将大幅度下降。例如,人穿衣服的背影部分超出画面,其画面中的衣服符号物质属性就不再是人,而是布,视觉质量就会大大减轻。

    符号的突出感由符号表像与其环境的分离程度决定。明暗、色彩饱和度、光滑或粗糙的质感等,都会影响符号与其周围环境的分离程度。如果在一个亮或浅色的环境里,符号越暗,视觉质量越重。如果在一个淡彩环境里,符号色彩越饱和,视觉质量越重。如果在一个表面光滑的环境里,符号质感越粗糙,视觉质量越重。

    符号的方向感指符号物质属性的视觉方向或运动方向。例如,人的视觉方向,是影响构图均衡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在人的视觉方向前面,哪怕相当范围几乎没有符号的视觉质量,也不影响画面的均衡感。

    地平线是影响符号方向感的一个重要因素。地平线如果在取景画面里保持水平,画面中所有静止无方向标识的物体就不存在方向感,这是保持均衡感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一旦地平线倾斜,画面中所有静止无方向标识的物体就将被赋予某种将要移动的方向感,画面均衡感就被打破了。所以,如果不是特殊表现需要,摄影取景时要保持地平线的水平。

    符号的离心感,也能影响符号的视觉质量。符号离心感指符号焦点位置与画面中心的距离感等。离心感越近,视觉质量越轻;离心感越远,视觉质量越重。

    取景构图时,被摄主体的关键部位常被安排在画面的黄金点,或黄金线附近。这样的画面比较美观。

    何谓画面的黄金点和黄金线呢?这要从关于黄金分割的美学问题说起。据说公元前6世纪,古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尝试过正五边形和正十边形的作图,数学家们因此推断当时的毕达哥拉斯学派已经触及甚至掌握了黄金分割。到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系统研究并建立起比例理论,其中有对黄金分割的探究。大约公元前300年,欧几里得撰写《几何原本》时,吸收了欧多克索斯的研究成果,进一步系统论述了黄金分割,成为最早的有关黄金分割的论著。

    黄金分割又称黄金律,指最具美感的分割比例关系。具体来说,假设把一条线段分割为两部分,使其中一部分与全长之比等于另一部分与这部分之比。黄金分割奇妙之处,在于其比例与其倒数是一样的。例如:1.618的倒数是0.618,而1.618:1与1:0.618的比值是一样的。由于按此比例设计的造型最具美感,因此称为黄金分割。

根据黄金分割的比例关系,我们可以在摄影取景画面中四条边线上分别找出接近黄金分割处的八个点,将八点对应地连成四条线,形成类似于“井”的字形。这四条线就是黄金线,而“井”字四条线在中间的四个交点,就是黄金点。美学观点认为,一般情况下,将作品主体的关键部位放在四方形画面的黄金点或黄金线附近最美。例如,摄影取景时将地平线放在上下黄金线附近,远比将地平线放在其它地方好看。

    取景落幅有时候是依据视觉焦点来进行布局的。所谓视觉焦点,指画面中重要细节构成的耐看点。例如,以人物为作品主体的中景画面焦点往往是脸和手。再如,以时髦女人为作品主体的特写画面焦点往往是眼睛、首饰以及染色的手指甲等。视觉焦点不见得都是作品主体的某个局部。视觉焦点的多与少,构成的意味是不同的。视觉焦点越少,受众的关注就越集中,焦点细节就应该更耐看;视觉焦点越多,受众的关注就越涣散,焦点细节就可以较随意,但整体容易形成某种构成的节奏。

    以下,是一些常见视觉焦点的布局方法:

    1、单焦点取景布局,其一,将有方向感的被摄主体焦点放在黄金点附近,在另一侧为方向感留白;其二,将无方向感的被摄主体焦点放在画面中心垂线上。左右因对称而均衡。

    2、双焦点取景布局,将无方向感的两个被摄主体焦点放在离心感大致相等且相对应的黄金点附近。有方向感的双焦点布局凭感觉做均衡布局处理。

    3、三焦点(或多焦点)取景布局,让无方向感的三个被摄主体焦点(或多焦点)连线形成的三角形(或多边形),重心在中心点附近。有方向感的多焦点布局凭感觉做均衡布局处理。

 

    我论落幅小民谣:

    常见景别有五种,取景落幅很重要。肩部以上是特写,勿切脖子效果好。胸部以上是近景,莫顶天来忌断腰。大腿以上是中景,断踝难看要记牢。全景身高应过半,头顶长树最不妙。远景身高不足半,横平竖直才耐瞧。景别规则虽然多,如有创意均可超。

 

    四、取景的调焦

 

    调焦是决定取景效果的关键技术。就摄影取景而言,不能说常见摄影败于立意或落幅而无法挽救,却可以说有不少摄影败于调焦而无法挽救。一旦调焦有误,摄影就很可能是白忙乎一场。

专业的摄影主体之所以很少在调焦上有什么重大失误,主要原因在于他们了解景深,以手动调焦来确保景深永远不至于失控。

    景深是什么呢?一个摄影的专业术语。景深指摄影机前方沿拍摄方向上能够拍出清晰成像的最近点与最远点之间的距离。通俗地讲,景深指调焦后,在调焦点前后景物能够清晰成像的范围。例如,调焦点对在镜头前方3米处,如果从镜头前方2米处到镜头前方5米处的范围内景物被摄后都能清晰成像,这个范围就属于景深。

    景深变化规律如下:

    1、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

    2、焦距越长,景深越小;焦距越短,景深越大。

    3、距离越近,景深越小;距离越远,景深越大。

    镜头的焦距分为像方焦距和物方焦距。我们平时说的镜头焦距是指像方焦距。像方焦距是像平面到像焦点的距离;物方焦距就是物平面到物焦点的距离。

    光圈确定以后,将镜头聚焦在无限远时,从镜头到景深的近机点之间的距离,是超焦距。此时的景深近机点,就是应用超焦距拍摄时的聚焦点。聚焦于此点,可以获得最大的清晰范围。超焦距是可以计算的,公式如下:

 

    超焦距=镜头焦距²÷光圈系数×模糊圈直径

 

    模糊圈指人眼感觉影像清晰的最大像点(颗粒圈)。底片上的模糊圈直径通常小于标准镜头焦距的千分之一。

    超焦距的应用,主要是用来拍摄需要大范围清晰的大场面。例如,阅兵仪式、田园风光等。超焦距的应用,必须手动调焦。

    只有不是抓拍,建议使用手动调焦。只有手动操作,才能够完全按照拍摄意图控制景深。那些习惯于自动调焦的摄影主体,对于景深的控制,就算也有成功的例子,只不过是一种偶然。在实际拍摄中,有些特殊的被摄对象会导致自动调焦偏离出摄影主体的预期景深,造成调焦失误。

    当然,自动调焦也有其“英雄用武之地”。当你面对瞬息万变的突发性新闻现场时,选择自动调焦是理所当然。

 

    我论调焦小民谣:

    自动聚焦不提倡,手动对焦有把握。人物摄影大光圈,突出主体不会错。风光摄影小光圈,前景背景层次多。夜拍人物看不见,估算距离可收获。抓拍才用自动挡,先求拍到再琢磨。

 

    对于资深摄影主体来说,取景应该是构图胸有成竹的一笔。从取景开始,构图不再虚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