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蟒蛇传说:[转帖]我爱你,汉语   作者:魏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14:39:32
转帖]我爱你,汉语   作者:魏星 [ 2007-9-13 19:38:00 | By: 沁心荷 ]   1 推荐

汉语的魅力

 

最爱说的话呀永远是中国话,

字正腔圆落地有声说话最算话,

最爱写的字是先生教的方块字,

横平竖直,堂堂正正做人也像它……

当你唱着《中国娃》这首歌时,你心里是不是涌起一股热流,一股对中国话、对方块字的热爱的情感热流,一股要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的热流?

身为中国人,是什么使我们能够知千年之事,观四海风云?是什么使我们能够在与人交流时吐纳珠玉之声,抒发感情时挥洒精美之词?又是什么使我们能够自由地判天地之美,析万物之理?还是什么使我们的生命能够焕发出绚丽的光彩,使我们的意志磅礴于宇宙广阔的时空?……

汉语。唯有汉语!

是汉语赋予我们表达意志的权利和自由,是汉语赋予我们超越时空的本领与才能。

汉语,奇妙的精神造物!它们绝非是仅仅代表一定声音和意义的死的符号,它们分明是充满智慧和感情的活的精灵!

千万不要小看这说话的权利。“你表达了自己,你才获得了生命。”(舒婷)或许,你至今还在为哪次因语言贫乏抓耳挠腮、脸红脖粗而后悔;或许,你至今还怨恨自己在某地因拙于言辞,而得罪了一个人;或许,你至今还在惋惜自己在某时因无法表达内心的意愿而丧失了一次展示自己的机会;……

生为中国人,也许你不曾留意汉语无尽的情趣和美妙;说了这么多年的中国话,也许你不曾真正领略过汉语无穷的风采和魅力,这是怎样的遗憾和悲哀啊!请看吧:

在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被誉为“光头谐星”的凌锋侃了这么一段话:

——在下凌锋,长得难看出名。两年来,我在大江南北走了一趟,拍摄《八千里路云和月》,所到之处,观众给我很大支持,尤其是男观众,对我的印象特别好,他们认为我的长相很中国,中国五千年来的创伤和苦难都写在我的脸上……

按汉语习惯,副词“很”不能修饰名词“中国”,“中国五千年来的苦难和创伤”也决不会“写”在“脸上”。这么说有什么妙处?这又是什么手法?

还是这位凌锋,在一次主持“神州风采”特别节目时,这样介绍赵本山:

——为了丰富我们今晚的节目,我们特别为您介绍一位比我长得还困难的,来自东北的赵本山。

人的长相可以说长得不漂亮、难看、丑,怎么能用“困难”来形容?更为可笑的是,当被赵本山抓来“垫背”的冯巩上场时,他说得更离奇:

——我知道我长得很丑,属于困难户、重灾区,但跟他们二位相比,我可以自豪地宣布:我脱贫致富了!不客气地讲,一看见他们二位,就使我想起万恶的旧社会。

长的丑怎么就是“困难户”、“重灾区”?相貌改变又怎么能说是“脱贫致富”?看别人的相貌怎么又会“想起万恶的旧社会”?这些“错”得让人笑破肚皮的句子,怎么又是那么好懂?

下面的话更让人费解,但又觉得特别有味:

“他是个活死人!”“活”的“死人”,多矛盾!

明明是感谢你这个人,偏说成是“谢谢你的雨衣”、“谢谢你的书本”。

明明是你想人家,而且想得要死,偏说成是“你想得我要死”。

明明是“小商小贩就卖这些东西给你们这些人”,偏说成是“小商小贩就卖你们这些人”。“卖人”,那还了得!

有时,同样的意思,又可以用完全相反的词语来表达:

中国队大胜日本队。// 中国队大败日本队。

这儿好热闹。// 这儿好不热闹。

不管是“大胜”,还是“大败”,都是中国队胜了;“好热闹”和“好不热闹”,都是热闹。你说怪不怪?

汉语言简意赅,词少意丰,又有突出的逻辑性、隽永的含蓄性,无比的简洁性。诗经、楚辞,乐府民歌,汉魏古风,唐诗宋词,元明剧曲,明清小说……这是一座座怎样神奇瑰丽的宝库啊!我们难以一一罗列,只稍举几例以窥其妙: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兮,美目盼兮。(《诗经·卫风·硕人》)

你知道这是写谁的吗?尽管好多字你不认识,可你一定觉得这女人特美。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读完,你是不是觉得那种孤独、凄清、哀愁的韵味刹时涌上心头?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不只是几种事物的排列吧?有什么妙处呢?

即使是现代诗文,也是别有情味,美妙至极:

在我家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鲁迅《秋夜》)

把短短的直巷 / 走成一条 / 曲折 / 回荡的 / 万里愁肠  // 左一脚 / 十年 / 右一脚 / 十年  //  母亲啊 / 我正在努力 / 向您 / 走 / 来 (非马《醉汉》)

这些平平常常的汉字,组合在一起,怎么就这么富有表现力?所创造的意境、所刻画的事物怎么就这么美妙!

汉语讲究严格的词序、句序,稍有颠倒,表意则变。“屡战屡败”与“屡败屡战”则有天渊之别。“读书死”、“读死书”、“书读死”、“书死读”“死读书”好象都说得通!以至其任何一个字,一个词,一句话,都巧夺天工,憾人魂魄!

下面左边是诗人秦观写苏轼的一封“信”,右边是茶杯上的字:

 

暮 赏                   

已     花                 

时       归      可       清

醒         去             

微       马        也     心

力     如                 

酒 飞

左边的怎么读才能读出一首七绝?右边茶杯上的字,可以组成几句话?更有“落雪飞芳树幽红雨淡霞薄月迷香雾流风舞艳花”20字,无论从哪一字起,无论顺读倒读,都能成五绝一首,可得四十首。

孟姜女庙前的一副楹联,你能正确地读出来并知道它的意思吗?

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

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

语言学家赵元任偶一为之的《施氏食狮史》,别有风味:

石室诗士施氏,嗜狮,誓食十狮。氏时时适市视狮。十时,适十狮适市。是时,适施氏适市。氏视是十狮,恃矢势,使是十狮逝世。氏拾是十狮尸,适石室。石室湿,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试食是十狮尸。食时,始识是十狮尸,实十石狮尸。试释是事。

全是用同音字写成的文章,多么独特啊!

果戈理说:俄罗斯语言的“每一个声音都是一件馈赠,都是大粒的珍珠,有的名称比东西本身还要珍贵”。我们的汉语不也是这样吗?我们的汉语也是多么富有生命力!譬如描写环境之静,就有:“安静、清静、幽静、宁静、寂静、沉静、恬静、冷静、僻静、肃静、雅静……”那么多词儿可供你挑选,来表现环境之静的各种细微差别。

汉语,就是我们的声音和呼吸。既能使我们“仰天长啸,壮怀激烈”,又能使我们浅吟低唱,喁喁私语。是她,帮我们表达爱心,又能助我们伸张了正义……

汉语,我们的“母语”。“母语”,正像人来到世界上离不开母亲的哺育一样,我们的生存和发展也离不开母语的哺育。“母语”,犹如母亲那温暖而神奇的怀抱,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知识、智慧和优雅的灵魂。

汉语,我们的“家园”——孕育和涵养民族每一个子民的家园。

汉语,我们的“存在”——有形无形、有声无声的普遍而美丽的存在。

汉语,我们的“生活”——无时不有、无处不在、流动不息、丰富多彩的生活。

无论世事如何变化,只要中华魂不灭,美丽的汉语就会不老,那形象的磁石一般的吸引力,就会永远吸引着每一个中国人。太初有字,于是民族的心灵,祖先的回忆和希望,无数后代的繁衍生息便有了寄托。

哦,汉语,我们怎能不爱你!

(上面回环诗是:醒时已暮赏花归,去马如飞酒力微。酒力微醒时已暮,赏花归去马如飞。茶杯上的字可组成五句话:可以清心也;以清心也可;清心也可以;心也可以清;也可以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