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神才风流笔趣阁:辛亥百年,风云广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19 06:52:28
『广州』辛亥百年,风云广州!-----我们也来聊一聊那些发生在广州的事!
访问数:5774  回复数:247
楼主
回复
作者:七星八卦九连环  发表日期:2011-3-29 13:03:38
前两天去武大看了下著名的樱花,人头比花头多,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如此,还好有一些美女可以欣赏,不然那就真的悲剧了!
今年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在武汉呆了两天,感觉人家节日气氛很浓啊。怎么的在广州好像没这么强烈的感觉呢?广州不是有孙中山,有广州起义,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有二次革命,有大元帅府,还有黄埔军校?
怎么没什么大的动静呢?
管他呢,闲来无事,有时间的都来聊一聊你所知道广州的那些人与事,侃一侃当年的那些八卦,以为纪念吧!
更多品牌专区>>
1#
回复
作者:七星八卦九连环  回复日期:2011-3-29 13:06:00
发帖是一种艺术,
看帖是一种兴趣,
回帖是一种礼貌,
顶帖是一种道德!

2#
回复
作者:again2011  回复日期:2011-3-29 13:40:00
回复
作者:七星八卦九连环  回复日期:2011-3-29 20:59:00
怎么纪念都行,了解下相关的资料(文字、图片与电影),就当学习下历史,聊一下过去的人和事,长点见识、还能加强思维与表达能力。当然有条件去相关的地方游览下也行,比如我其实就蛮想去黄埔军校看看,那里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怎么人家就那么牛呢?
不怕大家笑话,我小时候的理想就是当将军,结果啊!呵呵呵,不说也罢!
无聊?是的! 那我还真有点无聊。
不过不仅仅是无聊而已,历史是一面镜子,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读史使人明智,我喜欢历史,虽然我还不是很智!

6#
回复
作者:七星八卦九连环  回复日期:2011-3-29 21:50:00
关于辛亥革命,有人想看电影的话,推荐《武昌起义》《孙中山》,稍早点的可以看看老电影《虎门销烟》,虽然比武昌起义早那么几十年,但是也会反映一些相关的社会背景吧。据说,今年有很多明星要拍主旋律电影《辛亥革命》,还有一部《与妻书》,不知道怎么样呢,反正阵容强大。后来黄埔军校的书不少,不过大陆有没有拍过之类的电影,不甚了解!
台湾会拍动漫版《孙中山》,据说马英九都会配音。以前拍过一部《碧血黄花》,是林青霞主演的,挺不错!从林觉民这个相对小人物的角度去解读黄花岗起义及以前的社会!

7#
回复
作者:lishuo2010  回复日期:2011-3-29 21:58:00
孙中山与辛亥革命-转载
辛亥革命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革命运动,在这次运动中始终与一个历史人物紧密联系在一起,他就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革命领袖毛泽东曾指出,辛亥革命造就了伟大的孙中山,使他成为"中国革命民主派的旗帜"。
孙中山(1866~1925年),名文,号逸仙,广东香山(今中山县)人。1883年改号逸仙,此后在广州、香港读书和游历欧美时常使用此名。1897年在日本化名中山樵,被人习称为孙中山。
1866年11月12日,孙中山出生在香山县翠亨村一个农民家庭中。父亲孙达成靠务农为生。从6岁开始干农家活,在童年时代就表现出自己独特的性格。1892年7月,26岁的孙中山以优秀的学习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1894年6月,孙中山到达天津,上书李鸿章,主张改革把中国建设成为近代化强国。上书未果后,孙中山来到檀香山,于1894年11月24日,成立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的小团体--兴中会。
1895年1月,孙中山回国策动武装起义。2月,在香港成立兴中会总会。1895年组织广州起义,1900年组织惠州起义。起义失败后,流亡海外。
1905年7月,孙中山抵达东京。8月20日,在东京成立同盟会。1905年11月,孙中山在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民报》的发刊词中,把同盟会的十六字宗旨归纳成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投入武装起义的筹备工作中。1907年5月至1908年4月,他在两广和云南境内组织了一系列的武装起义。
起义失败后,孙中山流亡海外,宣传革命,筹措经费。1910年11月,在槟榔屿召开会议,决定在广州再组织一次起义。孙中山不辞辛苦奔走加拿大,为广州起义筹款。此后,孙中山不停地为国内武装起义筹款。
武昌起义后,孙中山当选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912年3月11日,孙中山以临时大总统名义颁发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但4月1日,孙中山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
辞去临时大总统职务后,孙中山进行了"社会革命"的尝试,企图实业救国。1913年宋教仁遇刺后,孙中山坚持武力讨袁,发动二次革命。二次革命失败后,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华革命党。1917年孙中山到广州,联合西南军阀势力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发起"护法"战争。
1921年,孙中山又到广州组织中华民国正式政府,积极筹备北伐。1922年,陈炯明叛乱,孙中山脱险后又到上海。1923年,孙中山第三次回到广州建立革命政权,任海陆军大元帅,再次准备北伐。1924年1月,他在广州召开了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共产党的帮助下,孙中山重新解释了三民主义。
1924年秋,冯玉祥在北京发动政变,邀请孙中山进京商谈时局问题。于是,孙中山离广州北上。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因患肝癌在北京不幸逝世。
孙中山领导人民推翻清王朝的统治,为我们祖国的独立、自由和富强而奋斗一辈子,给中国的民主革命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在20世纪初叶,毛泽东更加深刻地认识到高举孙中山这面旗帜的重要,针对一部分共产党员存有"不喜欢孙中山"的情绪,毛泽东反复指出:这"是还没有真正觉悟的表现"。对孙中山做过的好事,说过的好话,"是我们应该抓住死也不放的,就是我们死了,还要交给我们的儿子、孙子"。"将来我们的力量越大,我们就越要孙中山,就越有好处,没有坏处。我们应该有清醒的头脑来举起孙中山这面旗帜。"毛泽东的这些论述,表现了一位大政治家的英明。因为孙中山这面旗帜,是由孙中山几十年奋斗的历史和贡献树立起来的,是一面革命的旗帜,一面振兴中华的旗帜,在整个中华民族,包括广大海外华侨华人中,具有很强的凝聚力和号召力。举起这面旗帜,无论对推进中国的革命事业还是革命胜利后的建设事业,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8#
回复
作者:七星八卦九连环  回复日期:2011-3-29 22:16:00
4楼说去武汉参观辛亥革命,很好,毕竟是武昌起义打响了辛亥革命的第一枪,景点应该不少,后来的北伐也有不少故事吧,还建立过武汉国民政府呢!而且听说武汉投资200亿来纪念,果然是不差钱啊!羡慕!
有个事很好笑,孙中山那帮革命党的大佬们带头搞了那么多次起义,没一次成功,广州就有好几次吧,据说黄兴在黄花岗连手指头都打断了,差点成了73烈士。后来在武昌(今武汉)却一炮打响!带头的却是几个大头兵,这难道就是毛爷爷的那话“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9#
回复
作者:七星八卦九连环  回复日期:2011-3-29 22:51:00
这起义开头就有戏剧性,几个革命党的搞发明,研究火药,炸弹之类的东东,确实是想在武汉搞一把,结果不小心走了火,爆了,于是带头的进去的进去了,开溜的开溜了。
那时候清朝还是有些实力的,人家骆驼瘦死比马大啊,不过命苦,四川人民的保路运动吸引了大部分火力。嫡系王牌很多都去搞镇压了,留在武汉的新军很多不听话啊,看不健康书籍的看不健康书籍,加入"反动组织"的都有,清政府那时就太急了吗,这里一炸,搜到本传说中的花名册就到处抓人,弄的满城风雨、鸡飞狗跳,当然后来是鸡飞蛋打,这是后话。
于是乎谣盐四起啊,上了花名册的,没上花名册的都有点人人自危吧。你说谁没点错误呢?有个兵哥哥和领导闹矛盾,领导死了,事闹大了。那就算了,再大点吧,战死也比等死强,带上几个弟兄就“起义”了。
终于胜利了,可是那帮兵哥哥觉得不放心,怎么的?没得个带头的啊,我们自己官卑职小,地位低下,那得找个有威望的来做大哥!
恰好这时没人提议像瓦岗寨开始选老大那样---一起来拜大旗,谁拜下去旗帜飘起来了,那他就是天命所归,他是老大!看到没有,这就是素质,人家不搞封建迷信!
再者仁义满江湖的"及时雨"宋公明-宋江大哥业已做古,而向来带头的孙大哥、黄二哥、宋三哥都离武昌远的紧!
怎么办?怎么办?
去抓个有点威望的来做老大吧,后来就捉到了黎元洪先生,人家好歹是个协统----旅级干部!资历重要啊,从此我深深的认识到这一点。
其实吧这位先生,战前与革命无关,战时躲在姨太太床底(他自己说是躲在屋内),战后被人拿枪指着要他去当老大,在这千钧一发的关键时刻,他说了句名言
“莫害我,莫害我!”
可是这没关系,人家命好啊!别人被捉不是打板子、上夹棍,就是蹲班房,吃花生。他倒好,直接摇身一变为革命功臣,先为鄂军都督,再为中华民国开国三杰,此后十余年间,且得三任副总统,两为大总统。
于是乎那时就有了读书无用论,“不信书,信运气。”
我想那此后一段时间算命先生、风水先生的生意一定都很好!

10#
作者:胡蝶歌雅  回复日期:2011-3-30 9:09:00
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是一次比较完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如毛泽东指出的:“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的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在近代历史上,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的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了历史性的巨变,具有伟大的历史意义。

20#
回复
作者:PP的小马甲  回复日期:2011-3-30 9:30:00
我觉得你要是研究一些不同的方向,会更有趣味。

21#
回复
作者:mahfx  回复日期:2011-3-30 9:33:00
在这里把09年参加发现广州活动所做的有关辛亥革命史迹的作业贴上来,权作纪念罢。
博济医学校、南华医学院旧址
――孙逸仙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
地址:沿江西路107号
现状: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内立有“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
孙逸仙纪念医院原来是由美国公理会传教士兼医生彼得•伯驾创建于1835年11月2日的眼科医院。这所医院后来逐渐发展成为综合医院,1865年被大火焚毁,重建后易名为“博济医院”,1866年成立附属的博济医学校(后改南华医学院)。这是我国第一所西医学校。青年时期的孙中山,感到要在中国进行救国救民的革命活动,必须要以一种职业作掩护。他选择了医生作为公开的职业。1886年夏,孙中山抱着救国救民的革命理想,以孙逸仙之名进入南华医学院学习医学,以便“以行医为入世之媒”,开展革命活动,学满一年后转学香港西医书院。
孙中山在南华医学院学医期间,常对人抒发爱国情怀及发表革新中国政治的意见。他很关心人民生活,对清政府统治下的市场非常不满,指出“一个政府应该使他的人民得到些便利于商业的基础。”在学习期间他结识了与会党有关系的郑士良同学。郑士良热烈赞同孙中山的革命主张。他们两人积极联络更多的人参加革命。这所医院成为孙中山从事革命的起点。为了纪念孙中山在这里开始学医及进行革命活动,广州人民在这里用花岗石建造了一座纪念碑,碑的前、后分别用中、英文镌“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活动策源地”,左、右分别用中、英文镌“中华民国24年11月2日纪念大会立”。
圣教书楼
――孙中山在这里“以行医为入世之媒”
地址:北京路白沙居巷附近
现状:荡然无存
圣教书楼位于双门底(今北京路北段),为基督教徒左斗山所开设,专门售卖《泰西新史揽要》、《西学启蒙》、《万国公报》等介绍西方学术文化的书刊。孙中山于1892年在香港西医书院毕业后,到澳门行医,遭澳门葡萄牙殖民地政府刁难,于1893年春到广州行医,以同教关系,假该书楼开设“东西药局”诊所,诊治贫困,概不收钱。由于医术精湛,诊治病人,无不着手回春,人皆德之,尊为“国手”,因得“以行医为入世之媒”,广泛结交社会各界知名人士,为革命之运动打下基础;又借该书楼后座为密谈时政之所,常与陆皓东、郑士良、陈少白、尤烈、程璧光、程奎光、程耀宸、欧凤墀、左斗山等革命同志聚会其间,探讨救国救民方略。清政府官吏以其名高学博,并无怀疑。孙中山在圣教书楼“以行医为入世之媒”,进行革命活动将近一年,为两年后的乙未广州起义打下了基础。孙中山筹备及指挥乙未广州起义时,这里又是贮藏秘密文件及接纳往来广州的同志的地方。
王氏书舍遗址
――中国兴中会广州分会遗址、乙未广州起义遗址
地址:北京路青年文化宫
现状:荡然无存
1895年,孙中山在广州王氏书舌秘密建立兴中会广州分会,对外称农学会,并相继建立秘密据点数十处;在防营、水师和广州附近会党、游勇、绿林里,进行策反及联络活动。在此筹划起义事宜。乙未(1895年)广州起义是在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中国民族遭到严重危机的时期,孙中山亲自组织和指挥的、用革命手段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国理想的第一次武装起义,因而在国内外都掀起了一定的震动,外国报纸也开始报导、宣传“中国革命党孙逸仙”。这次起义由于兴中会在保密工作上存在漏洞,因此被清政府发现而失败。起义失败后,王氏书舍一度被清政府封闭。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王氏书舍被日寇飞机炸毁。1948年,东莞县王氏族人在王氏书舍遗址上修建了一个“大世界”游乐场,并立碑刻记孙中山在王氏书舍的革命活动,以重久远。1949年底,“大世界”改建为“民乐游乐场”。1950年3月,广州市政府接管“民乐游乐场”,改称“民乐剧场”。同年10月,“民乐剧场”被共青团广州市委接管。1951春节,在民乐剧场原址上成立广州市青年文化宫,当时的朱光市长亲自挥笔书写了“青年文化宫”五个大字。遗憾的是,当年刻记孙中山在王氏书舍革命活动的石碑,至今下落不明。
史坚如墓
――兴中会义士之墓
地址:先烈中路黄花岗公园内(主墓道左侧即西南方向,其他辛亥、民国烈士墓则在右侧)
现状:保存完好,墓前有两根羽毛球拉网柱子
史坚如(1879—1900),原名文纬,广东番禺人。1899年加入兴中会,从事革命活动。1900年10月,为了配合郑士良在惠州三洲田起义,他挖地道谋炸两广总督德寿未遂,不幸被捕,同年11月9日壮烈就义,时年仅22岁。
墓原在先烈路青菜岗(省卫生厅一带),1913年建。1978年因建设需要,迁建于此。墓园占地面积约400多平方米,墓门上有“史坚如先生祠”石额,为胡汉民题。过了墓道有一用花岗石砌成的三级平座,座上有方形石柱,柱上安置史坚如立像,石额和立像是从青菜岗原墓址迁移来的。立像和方柱四面均为白云石雕刻,置于墓前,方柱的正面有像碑,简介烈士生平史迹,末署“中华民国二年七月孙文等公建”款。1963年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同盟会广东分会旧址
――濒临拆除的革命旧址
地址:南华西路鳌洲内街13号
现状:即将拆除
1906年,同盟会广东分会在此办公,会长高剑父(归侨)为开展同盟会秘密活动,以开设裱画店为名,取名“守真阁”作掩护。此为近代广州地区有政党进行革命活动的开始。
探访侧记:
从南华西路进鳌洲大街,离远就见到鳌洲内街一带都拆成空地,心中不禁一凉,赶紧走入鳌洲内街,只见街北侧的楼房都已拆除,南侧的房屋尚未动工拆除,但都有大大的“拆”字,估计不久也将荡平,有兴趣的朋友要趁早探访了。

22#
回复
作者:mahfx  回复日期:2011-3-30 9:37:00
庚戌新军起义烈士墓
――同盟会组织的第一次广州起义
地址:先烈中路牛王庙(永福路口附近浙江大厦旁小路入约20米,广州警备区幼儿园旁)
现状:复建后的墓园保存良好
墓园占地面积1740 平方米,园内有墓碑,正面是“广东陆军庚戌首义诸烈士墓”12个大字,背面镌有建墓概要,文革期间,墓被夷平。1981年按原样重建,由十九路军淞沪抗日阵亡将士陵园负责管理。
相关链接:
庚戌新军起义:
清宣统元年十一月(1910年1月),倪映典、胡汉民、朱执信、高剑父、徐忠汉、姚雨平、赵声、李湛等同盟会南方支部革命党人商议,准备在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发动广州新军起义。农历除夕(2月9日),因新军二标士兵在订制起义用的名戳、名片时与店主发生争执,后为警察所捕。次日,二标士兵数百人冲入城内捣毁警局,随即该部士兵被清军缴械。之后,事态愈演愈烈。因形势紧迫,倪映典等决定提前起义。
清宣统二年正月初三(1910年2月12日)晨,倪映典进入燕塘炮兵、工程兵、辎重营等处发动起义。8时,倪映典首先击毙炮兵营管带齐汝汉。随后,1000多名起义官兵在燕塘军营操场宣誓:“愿为革命战死!”推举倪任起义军司令,向广州城进发。
清军水师提督李准指挥吴宗禹清军巡防营2000多人前往镇压。双方在沙河茶亭附近激战。由于事前新军二标的炮兵枪械已被收缴,其他各营枪多弹少(每人只有7发子弹),因此,新军渐渐处于劣势。这时,清军派唐维炯、童常标、李景濂等人与义军假作谈判。倪轻信,前往谈判。和谈不合,倪映典在归途中遭敌人伏击,被枪弹射中头部坠马牺牲,终年25岁。随同的前锋工程营数十人也同时被击毙。随后,新军与清军巡防营在沙河牛王庙至茶亭一带激战约1小时,新军伤亡100余人。
次日,新军退守白云山、石牌、东圃一带,清军四出搜剿,新军先后被捕百余人,起义终于失败。

23#
回复
作者:mahfx  回复日期:2011-3-30 9:46:00
红花岗四烈士墓
――同盟会烈士墓
地址:位于中山三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正门内东侧的红花岗上
现状:保存良好
该墓园安葬辛亥革命前后牺牲的同盟会会员温生才、陈敬岳、林冠慈、钟明光四位烈士。
温生才(1870—1911),字练生,嘉应州(今梅县)人。同盟会会员,马来亚华工出身,1911年春归国,4月8日,在广州东门外咨议局前,误认清广州将军孚琦为水师提督李准,将其击毙。后被捕,壮烈牺牲。
林冠慈(1883一1911),原名冠戎,归善(今惠阳县):人。同盟会会员。1910年在香港参加支那暗杀团,8月18日,他与陈敬岳在广州双门底行刺水师提督李准,将其炸伤。林当场中弹牺牲。
陈敬岳(1870—1911),字接祥,嘉应州(今梅县)人。同盟会会员。1911年参加广州“三•二九”起义,失败后回到香港,加入支那暗杀团,8月18日和林冠慈一起在广州双门底行刺李准时被捕,后英勇就义。
钟明光(188l—1915),字达权,兴宁县人。在南洋参加同盟会。1915年回国。因广东都督龙济光支持袁世凯称帝,乃于同年7月17日在广州积厚坊袭击龙济光,伤其左腿,并毙伤其卫士17人。钟被捕后就义。
墓原为土葬,辛亥革命后1918年军政府参议院院长林森发起募款,在四烈土原稿葬处建成合葬墓,1954年重修。墓为花岗石建筑,墓道成曲尺形,先向南,后向西。墓道前有一座四柱三间冲天式石牌坊,坊额横刻“红花岗四烈士墓道”隶文。坊后为一水泥平台,东面竖一“红花岗四烈士之碑”,林森撰文,记述四烈士牺牲事迹;平台北面为石级墓道,拾级而上,就是四烈士墓。坐北向南,墓为半球形;,混凝土结构,直径9.3、高3.2米,前有花岗岩石祭台,墓碑刻“温生才、陈敬岳、林冠慈、钟明光烈士之墓”。墓旁东西两侧,各建一钢筋水泥结构六角亭,琉璃瓦顶,气氛庄严肃穆。1963年公布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
广东咨议局旧址
――一处载满近代革命史诗篇的地方
地址:陵园西路2号大院之二(烈士陵园正门进入后左侧)
现状:保存完好
建于1909年(宣统元年),面积2499平方米。由日本留学生金浦崇、金浦芬捐建。为一组中西合璧的建筑群,坐北朝南。自南至北有大门(为祠堂式建筑,已毁),石砌荷池拱桥,主楼仿西方古罗马式的议会大楼形式,后座为砖木结构的两层楼房(已毁),主楼的东西两侧还有砖木结构附属建筑(已毁)。主楼前圆后方,大厅屋顶为半球形,8柱环列,空间开阔,有内外回廊,廊两层。大门入口在1948年改建为罗马式的4条大圆柱,气势轩昂。楼是砖、木、钢梁柱的混合结构。
宣统二年(1910年),广东咨议局成立,第一任议长易学清,副议长丘逢甲、卢乃潼,咨议员陈炯明等72人,多属守旧派。
1911年武昌起义后,广东各界在咨议局集会,庄严宣布广东脱离清政府独立,成立都督府,推选革命党人胡汉民为都督。此后咨议局先后改为省议会和非常国会。
1921年5月孙中山先生在此宣誓就任非常大总统。在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这里作为国民党中央党部之所在。1925年秋,毛泽东担任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代部长时,就在这里二楼办公。他上任不久,10月15日,国民党广东省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在此召开,毛泽东应邀参加了会议,并为大会草拟了《中国国民党广东省第一次全省代表大会宣言》。热情赞扬广东工农群众为革命作出的重要贡献。他还亲自撰写了不少战斗檄文,与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国民党右派进行斗争。
同年冬,毛泽东、李富春、林祖涵等曾在这里举办政治讲习班。妇女部长何香凝也在这里举办妇女运动讲习所,为革命培养了大批骨干。当时,不少共产党人和社会名流都应邀在这里讲课。
1926年5月1日,第三次全国劳动大会和广东省第二次全省农民代表大会联合在此召开。我国工人运动领导人苏兆征、邓中夏、刘少奇以及全国各地代表一同在此参加会议,为中国工人运动谱写了光辉的篇章。
1927年1月,国民党中央北迁后,这里一直成为国民党广东省党部所在地。广州解放后,1958年广东革命历史博物馆在此建立。
光复纪念亭
――为纪念广州旅香港同胞捐款支持辛亥革命而建
地址:在越秀区越秀公园小蟠龙岗镇海楼东侧(海员亭西侧)
现状:保存完好
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后,广东各界人民立即响应,11月9日广东宣布独立;随后,各地民军纷纷起义,全省光复,成立了以胡汉民为都督的广东军政府。当时,广州“义军云集,清吏宵遁,库藏如洗,饷粮告匮。”参加军政府组织工作的香港同胞李煜堂、杨石岩、邓仲泽等30余人,为筹募军政府经费,组成港侨筹饷局,筹得款项300余万元,政府嘉之,乃于1929年在越秀山建光复纪念牌坊。牌坊原以花岗石建造,四柱三间冲天式,正面刻胡汉民题的“光复纪念”匾额,左右刻李煜堂撰的《粤秀山纪念石坊跋语》;背后刻陈少白题的“革命之源”匾额,左右分刻古应芬题的“脱离专制”和杨西岩题的“实现共和” 匾额;两柱分刻“何时世界大同,宪法先从民主立心匕日河山光复,义旗曾向港侨来”对联。牌坊在日军侵占广州期间遭破坏。抗日战争胜利后,1948年4月在原址重建纪念亭,钢筋混凝土结构,绿琉璃瓦四角攒尖顶。亭高7米多,长、阔各为3.5米,台基下四边各有阶梯。将原牌坊残存胡汉民等题的匾额分嵌于亭的前额及左右两侧;亭后额另嵌石一方,外仿刻民族英雄岳飞手笔“还我河山”,内刻邓仲泽等人撰的《建造光复纪念亭梗概》。
华侨交通先烈之墓
――纪念南洋华侨先烈
地址:沙河广汕公路燕塘牛眠岗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北边
现状:由于粤军第一师诸先烈纪念碑一带都被围起来,未能进入亲眼目睹
据说是辛亥革命时期南洋华侨革命人士筹集资金和军用物资来广州支援革命时,海船遇难牺牲,为此立碑纪念。碑高约三米,呈八角形状,上刻“联义海外交通部先烈之墓”。

24#
回复
作者:mahfx  回复日期:2011-3-30 9:49:00
中国同盟会美洲支部广州会馆
――用于接待来往广州的美洲支部会员
地址:泰康路水母湾21号
现状:民居
民国初年,同盟会美洲支部在水母湾买下了一块宽25米、长50米,约合1250平方米的地块,建造了一座附有一个篮球场的、当时最先进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的西式楼房,作为美洲同盟会在广州的会馆,负责接待来往广州的美洲支部会员。该建筑一座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红砖立面的4层楼房,面宽约25米、进深约20米,第4层为后来僭建的。解放后被政府作为“敌产”没收,交省侨务委员会做宿舍。上世纪50年代后期,拨给中国新闻社广东分社使用。
高剑父纪念馆
――民主革命家、岭南画派创始人
地址:解放北路与盘福路交界处的盘福大厦
现状:原址已拆,在盘福大厦1楼复建纪念馆
高剑父(1879~1951),广东番禺人,著名国画家,岭南画派创始人。1906年留学日本,结识孙中山、廖仲恺等人,加入中国同盟会,任广东同盟会会长达8年之久。1920年后,潜心进行艺术创作及教授学生,创办春睡画院,并先后担任佛山美术学院院长、中山大学及南京中央大学教授等。抗日战争爆发后,蛰居澳门,继续广授门徒,并积极为抗战筹款,不为日军的威逼利诱所动,不与势利庸俗者同流合污,始终清流独立。抗日战争结束后,他举家迁回广州,复兴春睡画院。1951年,病逝于澳门镜湖医院。
兴中会信义堂据点旧址
――芳村旧德国教堂
地址:芳村大道东信义路5号
现状:修复中
德国教堂是1902~1903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兴中会准备在广州起义的秘密据点,该据点是用以秘密筹划军事行动及储藏军用物资之所。在1903年1月25日起义计划暴露后,被两广总督会同德国公使进行调查,抄没了全部军用物资,秘密机关被破坏,且有10多个革命志士被清政府杀害。这次起义是兴中会组织的最后一次武装起义,其功虽不成,其事已轰动全国,震慑了清政府,鼓舞了革命者斗志
该教堂是德国教会信义会在广东的传教总部。该教堂始建于清光绪八年(1882年),由六幢哥德式建筑楼宇和一座哥德式钟楼组合而成,曾称“芳村大钟楼,礼拜堂”。1960年后,教堂被改作民居,但自1991年一场大火烧毁了三号楼宇的顶层后,教堂被废弃,至今无人居住,现进行修复工程。
始平书院同盟会军火储存据点遗址
――同盟会广州38机关之一
地址:仙湖街46-50号
现状:单位宿舍
辛亥广州起义时,始平书院(仙湖街冯氏大宗祠)为同盟会贮械机关,4月27日起义发动时,始平书院被清军包围,发生激战。
相关链接:
始平书院
南朝时,燕王冯弘之子冯业入粤,子孙繁衍。粤省冯氏宗祠,始建于广州市的越秀山下,但代远年湮,沧桑变幻。
乾隆元年(公元1736年),时值太平盛世,民众康乐安居,适南海梅庄村冯成修恩科举人,授封按察史,倡起在广州市复建冯氏大宗祠。是年秋,南海冯成修、佛山大江乡庠生冯敬、番禺冯仕期、顺德冯一洲、东莞冯树栅、新会冯上翔、从化冯元昌、琼山冯泷等一班达官贵人、富绅商贾,在省城广州谷祖书斋,合议决定,发起建祠。由佛山大江乡庠生冯敬主笔,拟就沿签捐款引文和条约,冯成修写前言,印成装册,各地沿签,并期定于次年二月初一至十五日督收。但捐资数额未能如愿,拖延至乾隆三年春,才得俱条件,且已在广州仙湖街买受郑太公史馆,深四栋十六丈,阔三间三丈六尺,经预算,作用工浩繁资金不足,再次发动各地沿签捐款,同时撰修族谱,并正式成立建祠值理机构进行筹备工作。至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冯氏大宗祠”建议成(后来又通称:始平书院)。
“始平义学”,统称“冯氏大宗祠”又称“始平书院”,历经一百0五年后,至清道光二十四年(公元1844年),冯氏子孙缅怀祖德,合议重修,是年十二月落成,因公龙城人,改称:“龙城书院”。
广州始平书院,也历经沧桑,1949年解放后,一切尝产归国有,曾改为“XX小学”,大约是在八十年代初期,全被毁平,建起了六层高的单位宿舍楼。

25#
回复
作者:mahfx  回复日期:2011-3-30 9:50:00
时事画报社遗址
――广东最早出版的石印画报社
地址:十八甫路8号
现状:商铺
光绪三十一年八月(1905年9月)创刊于广州的《时事画报》,是广东最早出版的石印画报。旬刊。馆设广州十八甫。发起人、编辑高卓廷(剑父)、潘达微、何剑士、陈垣等。其宗旨是“仿东西洋各画报规则办法,考物及记事俱用图画,以开通群智、振发精神为宗旨”。自创刊号起,就鲜明显示浓厚的革命色彩,是当时全国仅有的反帝反封建专制的画报,成了民主革命派有力的宣传物。
内容分两部,“图画纪事为首,论事次之,论事中先谐后庄,杂文、谈丛、小说、讴歌(南音、粤讴)、剧本(班本)、诗界等附之。庄部论说、短评、旬日要事记(本省、各省、各国要闻)等附之”。
《时事画报》图文并茂,对重大事件都能迅速反映。如深刻揭露美帝国主义虐待华工的血腥罪行,并反映当时各地各阶层人民反美斗争的慷慨激昂的情况;对各地革命党人起事与农民起义亦及时报道。谐部连续刊登长篇40回小说《二十载繁华梦》,叙述粤东近事,反映帝国主义入侵后清政权贪污腐败的怪现象;刊登的《党人碑》反映十数年来革命党人起伏的情况。
《时事画报》于光绪三十三年十二月十五日(1908年1月18日)出版第三十三期后停刊。次年初在香港复刊,宣统二年终刊。6年中先后在粤港两地共出版了130期,还发行到美国、日本、东南亚等地。
孔家花园、辛亥革命后同盟会广东省机关、南堤小憩、南园酒家遗址
――一度辉煌的南堤小憩
地址:南堤二马路36号一带
现状:大厦工地
该址清代为南关太平沙孔家花园,辛亥革命胜利初,为同盟会省机关所在地,后改为名为“南堤小憩”的俱乐部。1924年5月30日,孙中山应上海《中国晚报》要求,在南堤小憩作演讲录音,后来由亚洲唱片公司制成“勉励国民”、“救国方针”、“告戒同志”等三件唱片。20年代,以孙科为首的太子派曾以此作为聚会地点。后来,在此处建南园酒家,一度为广州最豪华的园林式酒家。解放后,南园酒家拆毁改建,一部分改为海军俱乐部(该址曾建有“清水居”酒吧),另一部分为中国工商银行沿江路支行和中国人民保险公司所用。
文澜书院遗址
――在这里揭开了广东脱离清廷独立的序幕
地址:下九路北侧文澜巷
现状:街巷、商铺
1911年10月29日,九大善堂七十二行总商会召集各界人士在爱育善堂会议,提出承认专制政府还是承认共和政府的问题。议决“公认共和政府”。即日由九大善堂,七十二行商代表领衔,将议决案用正式呈知张鸣岐,并推举代表赴港与革命党机关接洽,传达意见;并由九大善堂、七十二行总商会举力组织商团,以资自卫。下午又推派代表到文澜书院,出席融和满汉维持人道的集会。这个集会,也是由绅商、九大善堂、七十二行总商会召集的。八旗官绅也派代表出席。议决:“维持公安,彼此并无意见。极力保护满汉八旗生命财产,并要求将业的新政府军队对满汉八旗与汉人一律看待,因这一场是政治革命,不是种族革命。”代表回去复命,满汉八旗官、绅、军、学、耆老、兵丁,通通赞成,复函表示同意。正在文澜书院会议满汉融和事件时,有人持一白旗,旗上写着“广东团独立”六字,暨在书院门口,放鞭爆数万响,人人欢呼。各商店也悬旗张灯,燃放鞭爆,举行杯饮酒,互相庆贺。
东西药局旧址
――孙中山在广州治病救人之地
地址:康王南路冼基东33号及33号之一至之三
现状:民居
1892年7月,孙中山先生以全优第一名成绩毕业于香港西医书院。应澳门绅商的邀请,来到澳门镜湖医院行医,成为澳门有史以来首位华人西医。同年12月,孙中山向镜湖医院借银2000元,在澳门草堆街80号,开设了一间西药房,名叫“中西药局”。孙中山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救活了许多垂危的病人,并向不少贫苦人家赠医赠药,有口皆碑,但由此也招致一些葡籍医生的妒恨,提出禁止外籍医师在澳门行医。孙中山被迫离开澳门,他后来在自传中谈及此事时说:“设医馆于澳门,为葡医所忌,遂迁广州”。
地处广州西关的冼基街西接十八甫南路,东邻对外贸易繁荣的十三行。清末民初,冼基街除聚集了20多家传统的中医馆外,还吸引了许多西医生在此开设诊所。此外,街内不但有很多药商开设中成药加工场、制药作坊、中西药局和药铺等,还有许多销售药材和原料的批发摊档。
1893年春,孙中山在冼基街设立东西药局,他的名声在广州又很快传开,来求医的人很多,他借着医生职务,“出入衙署,一无阻碍”,与广东的官员和乡绅多有来往,并得到广大民众的仰慕,甚至还有人称孙中山为“活菩萨”。据陈少白后来回忆:“很奇怪,不满两三个月,声名鹊起,几乎没有一个人不耳闻其名,极端钦佩的。”孙中山所结交的广大社会各阶层人士,为其日后从事革命运动打下广泛的基础。
1894年2月27日广州《中西日报》刊登了《东西药局启事》:“本局敦请大医生孙逸仙来省济世,旧岁底因事返澳度年,今己由澳回省,谨择于月之初十日开办。所有赠医出轿规定,一律如前。每日十点钟至十二点钟在局赠诊,不受分文,以惠贫乏。求医者,须在十点钟前来局挂号。午后出外诊症,西关收轿金一元,城内南关、西门、河南等处轿金二元,早轿加倍,谢步随意致送。凡延诊者,预早到局挂号。先生素以济人利物为心,若有意外与夫难产、服毒等症,报明危急,无论贫富俱可立时邀致,设法施救。幸毋观望,以免贻误。”这份《启事》成为孙中山当年悬壶羊城,治病救人的真实写照。由于东西药局知名度越来越高,前往求医的人越来越多,孙中山又在双门底圣教书楼(今北京路白沙巷口)开设“东西药局”分诊所。
孙中山在冼基开设“东西药局”后,与其志同道合的陆浩东、郑士良、尤列、陈少白、程奎光等人也相继来聚,他们经常在一起探讨救国救民的议题。1894年春夏间,孙中山偕陆皓东北上,寻找上书李鸿章的门径,无暇顾及医务,遂结束了在广州的行医生涯。
据有关部门调查,目前东西药局旧址有两说,一说是今冼基东33号及33号之一至之三,另一说是今冼基西15号。在这二处地址中,经有关专家考证,更倾向于冼基东33号及33号之一至之三。

26#
回复
作者:lishuo2010  回复日期:2011-3-30 9:51:00
@三民主义

27#
回复
作者:mahfx  回复日期:2011-3-30 9:52:00
抗风轩遗址
――孙中山革命运动之开始地
地址:文德东路2号
现状:广州市财经高级中学(85中)
1893年春,孙中山在冼基街设立东西药局,他与志同道合的陆浩东、郑士良、尤列、陈少白、程奎光等人经常相聚一起,探讨救国救民的议题。
由于广雅书局南园抗风轩环境幽静,有利于避清吏的耳目。1893年冬,尤列利用其在广雅书局附设的广东舆图局任测绘生,与局员相熟的有利条件,以会友为名向书局借用抗风轩。孙中山召集程尤列、郑士良、程耀宸、程奎光、程璧光、魏友琴、陆皓东、区凤墀、周昭岳等人,在抗风轩召开秘密会议。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北伐檄文》中有这么一段:“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除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该文对青年孙中山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这次会上,孙中山提议成立兴汉会,并将朱元璋的“驱逐胡虏,恢复中华”,更改为“驱除鞑虏,恢复华夏”,作为革命纲领。众人对孙中山的提议表示赞同,但也认为条件尚未具备,会员人数太少,必须继续创造条件才能正式成立兴汉会,决定由郑士良“广纳会党人士,联络防营,以树革命基础。”
抗风轩议盟表明了孙中山的民族革命思想已趋于成熟,他开始将一批志同道合的革命同志,集中在一起,其活动的领域也从知识分子、会党人士发展到清军内部(如程璧光、程奎光兄弟当时都是清军水师的管带)。孙中山等人在抗风轩的聚会和议盟,虽然没有成立革命组织,但为其后来兴中会的建立和乙未年(1895年)广州起义奠定了基础。所以,孙中山说这个时期“实则为革命运动之开始也。”
相关链接:
抗风轩
据有关史料记载,清康熙年间重修了南园“罗浮精舍”和“三大忠祠”,以后还在“三大忠祠”东侧,重修“抗风轩”。到了清末民初,南园面积因为民居占据已经大为缩小。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为建广雅书局而修葺南园“三大忠祠”,重修“抗风轩”,改建“罗浮精舍”。他还扩充了南园的面积,在玉带濠北岸修筑“十峰轩”和“藏版楼”,使其与“三大忠祠”、“抗风轩”以及广雅书局“校书堂”隔玉带濠相望。这个时候的南园广雅书局,又重现了“楼台临水,两岸垂杨,小作勾留,令人想见秦淮风景”的优雅景致。
随着时代的变迁,南园已经变成了人口密集的居民区,玉带濠和清水濠,早在几十年前就从小河涌变成了小巷子,当年的“三大忠祠”、“抗风轩”等古建筑早已不见踪影,从一张清代的广州地图得知,“三大忠祠”遗址在今天的玉带濠以南,文德东路文德楼北面,“抗风轩”位于“三大忠祠”东侧,其位置应该在广州85中学校舍内。
同盟会广州新军起义机关遗址
――广州新军起义史迹
地址:雅荷塘5号
现状:已拆,榨粉街与雅荷塘交界处绿化地
该址当时为同盟会会员谭瀛的家,为新军起义组织者日常聚集商议之地。
同盟会军火储藏地梁培基药厂遗址
――辛亥广州起义史迹
地址:工业大道北凤安街30号
现状:宿舍楼
梁培基与孙中山是博济医学院先后同学,他支持孙中山革命,甚至冒险把黄花岗起义用的枪弹,藏在自己当时设在广州河南凤安街30号的制药工场与住宅的四楼夹墙处。
黄花岗起义前,革命者在广州设立了38个据点,定于农历3月29日起义。但在行动的前一天,消息走漏,清廷加强了戒备。黄兴有些犹豫,曾在农历3月28日,打萛停止起义,保留枪弹,为以后之用。但这个决定,遭到强烈反对,便照原定计划,于农历3月29日起义。可能因这原故, 梁培基所藏枪弹未被取出使用。起义失败后, 曾有一队清兵来搜查梁培基的家,幸而未搜出枪弹。抗战时,梁的子女连媳婿有廿多名先后参加东江纵队游击队,便把枪弹拿去打日本鬼子了。
同盟会机关遗址
――辛亥广州起义史迹
地址:文德南路厂后街11号(约在现厂后街14号对面)
现状:近期已拆为空地
该址当时为存放烟幕弹等武器的机关,李应生等人居住。
粤秀书院、两广方言学堂、广东北伐学生军筹备事务处遗址
――辛亥革命史迹
地址:北京路越秀书院街、广州百货大厦一带
现状:商厦、街道
粤秀书院建于康熙四十九年,为两广总督赵宏灿和广东巡抚范时崇共同发起建立。书院在教育界享有盛誉,雍正十一年,曾获皇帝赏银二千两的殊荣。1903年,书院停办。
1905年,新式外语学堂两广方言学堂成立,校址设于西湖路粤秀书院。两广方言学堂初期同译学馆一样分为英、法、俄、日四个外文分馆,后又增加德文馆,每馆分甲乙丙丁戍五班(五个学级)甲乙班为高年级,学生由译学馆递升,丙丁戍为新招的低年级;甲班修业三年,学制定七年毕业;毕业后以七品小京官内用或以直隶州分省奏派。丘逢甲曾任监督,邹鲁、朱执信曾在这里任教。
辛亥革命广东光复后,广州学界响应政府号召,发起组织广东学生北伐军参加北伐,筹备事务处就设在两广方言学堂。当时的两广方言学堂、广东农林讲习所、南武公学、育才书社、教忠中学等学堂的学生,参加的人很多。经考试录取,最后入围的有496人,以农林试验场为宿营地。营长为李壮吾,学生北伐军名人有陈公博、陈策等。广东北伐学生军原定辛亥年农历十二月底出师北伐,因枪弹配发延误了出发日期。不久,南北议和成功,广东军政府指令所有准备北伐的队伍一律停止出发。随后,广东北伐学生军解散,每人发一个“广东北伐军勋章”作为纪念。

28#
回复
作者:mahfx  回复日期:2011-3-30 9:54:00
另有两处同盟会机关:大马站65号、雅荷塘67号找不到。
后记:由于09年发现广州活动作业题里已经包括了黄花岗烈士墓、塔影楼、小东营等市内比较著名的辛亥史迹。因此我的作业题里主要是做作业题以外的部分。

29#
回复
不过广州的木棉花倒是挺多的,也很好看啊!

35#
回复
作者:一只草一朵花  回复日期:2011-3-30 11:54:00
再来一张木棉花的,请您欣赏!

36#
回复
作者:知了即蝉  回复日期:2011-3-30 12:03:00
楼上外行,你就不知道叻,广州怎么就没有樱花看呢?百万葵园就有!
有图与帖为证!

37#

48#
回复
作者:鼠坚强  回复日期:2011-3-30 20:45:00
现在人说广州近代古迹,不约而同的都想到黄埔军校,不过我带的很多人去了黄埔军校之后都很失望,呵呵。大家都永远的纪念1911了,清帝退位这一年。如果单单要说武昌起义的糊涂与迷茫,实在是对不住革命先贤
现在长洲岛那在建一个辛亥革命纪念馆,位置就在原来富民百货长洲加油站那,不知道将来时什么样子

50#
回复
现在人说广州近代古迹,不约而同的都想到黄埔军校,不过我带的很多人去了黄埔军校之后都很失望,呵呵。大家都永远的纪念1911了,清帝退位这一年。如果单单要说武昌起义的糊涂与迷茫,实在是对不住革命先贤
现在长洲岛那在建一个辛亥革命纪念馆,位置就在原来富民百货长洲加油站那,不知道将来时什么样子
----------------------------------------------------------------------------
不是吧,大哥,黄埔军校现状如此惨吗?为什么很多人去了都失望呢?不过我有机会还是去看看,听说从广州大学城过去挺方便是吧?

55#
回复

73#
回复
至于百万葵园,我最喜欢的是七色花田。

76#
回复
作者:透过树叶看森林  回复日期:2011-3-31 22:37:00
再来一张七色花田。
还是七色花田

77#
回复
作者:七星之上  回复日期:2011-3-31 23:35:00
顶72楼

79#
回复
作者:caiqingbin_1971  回复日期:2011-4-1 9:30:00
孙,华夏炎黄龙胄传。骨肉情,千里共婵娟。
中,华夏东方一巨龙。惊中外,闻名世界崇。
山,祖国河山换玉颜。龙腾跃,声威震宇寰。

80#
回复
作者:七星八卦九连环  回复日期:2011-4-1 10:30:00
找了点关于辛亥革命的史迹图片。感谢百度,感谢CCTV,感谢大洋论坛等网站,感谢moping27 、mahfx等网友!
-----------------------------------------------------------------------------
博济医学校、南华医学院旧址
――孙逸仙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
地址:沿江西路107号
现状:孙逸仙纪念医院(中山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院内立有“孙逸仙博士开始学医及革命运动策源地”纪念碑

81#
回复
作者:七星八卦九连环  回复日期:2011-4-1 10:34:00
史坚如墓
――兴中会义士之墓
地址:先烈中路黄花岗公园内(主墓道左侧即西南方向,其他辛亥、民国烈士墓则在右侧)
现状:保存完好,墓前有两根羽毛球拉网柱子

82#
回复
作者:七星八卦九连环  回复日期:2011-4-1 10:38:00
同盟会广东分会旧址
――濒临拆除的革命旧址
地址:南华西路鳌洲内街13号
现状:即将拆除

84#
回复
作者:超哥仔007  回复日期:2011-4-1 12:07:00
超哥来也```````

85#
回复
作者:七星八卦九连环  回复日期:2011-4-1 15:20:00
庚戌新军起义烈士墓
――同盟会组织的第一次广州起义
地址:先烈中路牛王庙(永福路口附近浙江大厦旁小路入约20米,广州警备区幼儿园旁)
现状:复建后的墓园保存良好

86#
回复
作者:七星八卦九连环  回复日期:2011-4-1 15:24:00
红花岗四烈士墓
――同盟会烈士墓
地址:位于中山三路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正门内东侧的红花岗上
现状:保存良好

87#
回复
作者:七星八卦九连环  回复日期:2011-4-1 15:29:00
红花岗四烈士墓

88#
回复
作者:老二0  回复日期:2011-4-1 18:26:00
来过

89#
回复
作者:花开花落00520  回复日期:2011-4-1 21:24:00
历史永远在人们心中

90#
回复
作者:七星之上  回复日期:2011-4-1 23:46:00
抛头颅洒热血,革命志士可敬
辛亥百年风云,后人永世缅怀

91#
回复
作者:mahfx  回复日期:2011-4-2 12:33:00
LZ同盟会广东分会的图片是错的。该址只是普通民房,我09年去的时候已经待拆,前短时间报纸报道好像已经拆了。

92#
回复
回复
作者:碧云天西风紧  回复日期:2011-4-2 17:20:00
附诗一首,不是我写的,呵呵!
过伶仃洋
文天祥[南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95#
回复
作者:苏十娘  回复日期:2011-4-2 20:57:00
美美的上了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