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星际歌星:丁国成总编就刊登李成瑞同志 《千人断指叹》答记者问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3/29 22:19:35

丁国成总编就刊登李成瑞同志 《千人断指叹》答记者问  

   

记者:丁总编,我是与您联系过的***杂志驻京记者章剑锋。最近在做李 成瑞老 先生的稿子,知道您和他相熟,所以想跟您交流下面的问题:  

   

记者(一):  

您是怎么认识李老的?电话里您讲到对他的印象很深刻,能说说这都是什么深刻的印象么?  

丁答:  

我是《中华诗词》的评论编委,我是从刊物上读到李成瑞同志的诗作《千人断指叹》,而后才认识李老的。接触并不很多,但印象极为深刻。李老是名副其实的老前辈,新中国成立后又长期担任国家统计局局长。既是革命功臣,又是建设闯将。最让我无比敬仰的是:李老功高不居功,名重不自傲,而且敢于坚持真理。能置个人功名于度外。李老不是理论专家,但他具有真正理论家的理论勇气曾下大力气研究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理论,执着追求真理,肯于仗义执言——这在老一辈革命家中绝非人人能做得到的;李老不是专业诗人,但是他富于诗人的忧患意识,关注社会现实,体察民众疾苦,愿为人民请命——十分明显,他写诗不是为名,也不为利(写这样的诗无利可图),只想为人民鼓与呼,以尽我们许许多多诗人未能尽到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这是我尊敬李老的根本原因。与此同时,他还关心和培养青年一代……  

   

记者(二):  

李老得奖的诗《千人断指叹》没有媒体敢发表,你们为什么敢发表?请你给介绍一下经过。  

答:  

我虽不管作品,但李老的《千人断指叹》在2003年11月号《中华诗词》上发表的情况,我还是多少有所了解的,因为它不是一般的作品,而是属于揭露阴暗面的力作。此诗在给《中华诗词》前曾投寄多家报刊,未得发表。我知道,许多报刊编发这类作品都比较小心,深怕“触雷”。我们也很谨慎。主编杨金亭同志定的办刊宗旨是“切入生活,兼收并蓄,求新求美,雅俗共赏”,印在刊物的封面上头一条就是“切入生活”,而不是疏离生活,远离大众。金亭同志反复强调我们要继承和发扬我国古典诗歌的美刺传统,该歌颂(美)的歌颂,该揭露(刺)的揭露,《中华诗词》要与时代同步,跟人民同心。这赢得了杂志社所有同仁的一致认同,并得到了认真执行。大家认为,李老的这首诗,正是“切入生活”的优秀之作,相当真实地反映了我国某些企业,尤其是私营企业中存在的极其严重的社会问题。作品思想虽然尖锐,却又不失分寸。金亭同志尤其欣赏其中的“奈何红旗下,主人成羔羊”的佳句、警句,多次朗诵、引用,同时指出,作品不是否定一切,并未让人灰心丧气:“工人有力量”,“东方出太阳”,暗示前途仍然美好。发表这样的抨击现实的诗作,可能招致误解,惹来麻烦,但应该相信真理、相信群众。相反,如果过于谨小慎微,变 成谦谦 君子,那就必将一事无成,定然办不好刊物。人生世上,只要做事,就得敢冒一定的风险。这是我们编辑的共识。  

记者(三):   

那么多知名或不知名的诗人,你们为什么独独把一等奖发给他的《千人断指叹》?请介绍一下评奖过程和理由。也谈谈您对此作何评价?  

答:  

李老的《千人断指叹》荣获了中华诗词学会和湖南省常德市委市政府共同设立的(业务由中华诗词学会负责,经费由常德市承担)的“第一届华夏诗词奖”一等奖。我不是评委,未参加评奖,因而不了解具体的评奖经过。但作为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我参与了评奖条例和评奖办法的制定与讨论。时任常务副会长、评委会副主任,现任代会长、评委会主任的郑伯农在《代序——<第一届华夏诗词获奖作品集>前言》中说得清楚:“这次评奖的基本标准,评奖条例中已经有了最简的表述,总的要求是思想性和艺术性的统一。”我了解,评委们在遴选作品的时候,大约都考虑以下几点:一、“真情实感”;二、“时代精神”;三、“诗词韵味”;四、“诗歌意象”。他又说:“评委们是努力按照科学的标准来评判和遴选作品的。“伯农说的比较准确。李老的《千人断指叹》完全符合这些标准。  

我个人认为,全国范围的“第一届华夏诗词奖”获奖作品基本倾向是好的;评奖对于推动诗词创作、推出骚坛新人、推进精品产生起到了积极作用,应予充分肯定。然而毋庸讳言,“第一届华夏诗词奖”也有个别作品思想欠佳——不该获奖,少量作品艺术粗疏|——获奖勉强。绝大多数作品获奖理所应当。例如李老的诗作获一等奖,当之无愧;如今看来仍然堪称精品力作,可以传诸后世。正如伯农所说:“文艺评奖也要接受实践的检验,这就是群众检验和时间检验。”历届“华夏诗词奖”都要继续“实践的检验”。  

2010.05.10于北京  

  

附:

千 人断 指 叹  

   

铿当复铿当,机床冲压忙。  

人随机械动,节拍须准当。  

右手喂铁料,左手取件放。  

一秒一往复,秒秒皆紧张。  

三万六千秒,每天十时长。  

日久渐麻木,千钧落指上。  

筋骨成烂泥,鲜血溅屋墙。  

指指连心痛,痛厥机器旁。  

   一地“五金乡”,千人断指伤。  

防护岂费难,机上加遮挡。  

区区二千元,老板不肯装。  

官员傍大款,出气一鼻腔。  

   熟视竟无睹,声声“工作忙”。  

伤者偿无几,带残回故乡。  

妻儿惊涕泪,老母呼上苍。  

复有断臂者,前来诉衷肠:  

断指诚可叹,尚有双臂膀。  

今我难耕作,怎获糊口粮?  

曾闻挖煤者,处境更凄惶。  

风洞久不修,瓦斯把命戕。  

   最惨金矿工,订立“生死状”。  

万元一条命,买断无商量。  

亡者尸弃野,肉躯饲贪狼。  

财源滚滚进,血泪汩汩淌!  

我等失指臂,幸得身未亡。  

性命虽苟全,痛楚日月长。  

先烈入梦来,血照红旗扬。  

奈何红旗下,主人成羔羊?  

狂笑复痛哭,放歌悲亦壮:  

铿当复铿当,工人有力量!  

铿当复铿当,东方出太阳!  

作者:此诗是根据《中国改革报》 2003年2月28日 刊载的《‘千人断指’当止》及其他有关材料创作的,于同年8月在全国第17届中华诗词研讨会上朗诵,后在《中华诗词》2003年第11期发表。此诗获首届华夏诗词奖一等奖后,在《中华诗词》2006年第7期再次刊载。  

丁国成总编就刊登李成瑞同志 《千人断指叹》答记者问 [转贴]《林冲同志就娘子被强占事件答记者问》 张兆本同志就湖北省2008年度“三支一扶”计划有关问题答记者问 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负责同志 就编写《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答记者问 孙志刚同志就进一步加强乡村医生队伍建设问题答记者问 中央纪委监察部负责同志就《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的颁布实施答记者问 中央纪委监察部负责同志就《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的颁布实施答记者问 中央纪委监察部负责同志就《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的颁布实施答记者问 中央纪委监察部负责同志就《农村基层干部廉洁履行职责若干规定(试行)》的颁布实施答记者问 外交部发言人就安理会改革答记者问 外交部发言人就安理会改革答记者问 三部门负责人就“发票管理办法”修订答记者问 财政部就房产税改革试点答记者问 三部门负责人就“发票管理办法”修订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就1月份CPI数据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就房价统计改革答记者问 国家统计局就房价统计改革答记者问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成品油价格调整答记者问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成品油价格调整答记者问 发改委有关负责人就成品油价格上涨问题答记者问 中国二炮少将就“日拥核论”答记者问 [人教处]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就增值税转型改革答记者问 中国二炮少将就“日拥核论”答记者问 中国二炮少将就“日拥核论”答记者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