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之我为神兽txt:西方“捧杀”中国的三大论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5 01:40:20
西方“捧杀”中国的三大论调可能成为西方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制衡中国的常用工具

西方吹捧中国经济“独秀论”的一个目的是,压迫人民币升值,降低中国对西方的贸易顺差,为所谓的“推动世界经济复苏”尽更大的义务

 

    “中国经济2016年超美。”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这一预测,听起来似曾相识。尽管仍是发展中国家,尽管人均GDP在世界排名靠后,但中国在一些西方国家中的形象,早已如同火箭升天一样,跻身“超级强国”行列。
    与20世纪90年代交替出现的“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不同的是,进入新世纪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在经济上的优异表现,西方国家的涉华论调出现了一股新动向,即盛赞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把中国置于世界的“主宰者”地位。一些专家指出,这种迷惑性极强的吹捧论调带有以偏概全、夸大其词的通病,其目的在于给中国下套,以使中国承担超出其能力的国际责任。


   “中国模式论”是麻痹药


    当美国《时代》周刊高级编辑乔舒亚·库珀·雷默在2004年提出“北京共识”(中国特有的发展模式)时,他大概没有想到这个概念会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在雷默看来,“北京共识”是一种适合中国国情和社会需要、寻求公正与高质增长的发展途径,是可以被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的模式。
    然而在这一概念提出后的两三年里,“中国模式”被作为“中国威胁论”的变种,引起西方学界的声讨。这些人把“中国模式”提高到价值论的高度,认为其传达的含义是:像中国这样的国家在“没有民主化”的前提下,用资本主义的方式推进了经济发展,这种与西方价值观相悖的发展模式会对现存的国际秩序产生负面影响。
当“威胁派”试图用口水灭杀“中国模式”时,2008年发生的金融危机却让后者成了一块金子。法国《回声报》将2008年称作“中国模式年”。该报评论称,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世人见证了一个仅用了一代人的时间就从贫困走向繁荣的奇迹。经济的飞跃让“中国模式”魅力四射。西方甚至出现了“中国模式”救世界的论调。美国《华尔街日报》2009年2月刊登的一篇文章就指出,“美国经济模式遭受重创,为中国模式走向世界铺平了道路。”网络上还流传着一则“2009年,只有中国才能救资本主义”的帖子。
    对于“中国模式”受追捧的现象,有专家指出,西方看到的仅仅是中国取得的经济成就,忽略了这些成就背后的代价和未来发展的制约因素。“模式”一词含有示范、样本的含义,西方如此推崇,容易使人误以为中国要主宰世界。还有专家分析指出,西方捧高“中国模式”,是为了麻痹中国民众推进改革、实现创新的动力。中国的发展应与时俱进,不断深化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如果陶醉于西方的甜言蜜语,就容易满足现实、不思进取,更有可能导致民族主义的膨胀,为以后西方制造“中国威胁论”提供把柄。


   “一支独秀论”有深意


    2010年初,欧洲债务危机全面爆发,世界经济再受重创。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欧美媒体纷纷以全球经济低迷而中国经济增长加速、国际金融组织话语权提升、海外大举并购等为由,发表“中国独秀”言论,宣称中国是金融危机的最大赢家。
   《纽约时报》2010年6月的一篇报道称,过去10年间,中国经济总量增长3倍,五星级酒店和价值数十万元的汽车随处可见,200多位白宫高官跑来“拉关系”,中国似乎正向世界的主宰者转变。《华尔街日报》评论称,就在美国和欧洲的经济先后熄火之际,中国经济却一路高歌走过了这场“大萧条”,这个国家或许是本次金融危机的最大受益者。
    分析人士指出,中国受到金融危机的波及的确较小,但除了中国以外,其他一些新兴经济体,如巴西和印度,在金融危机中的表现也可圈可点。西方媒体一味夸大中国的经济表现,目的在于回避西方对金融危机爆发应承担的责任,同时压迫中国承担更多的推动世界经济复苏的义务。


   “中美共治论”的危险性


    在西方热炒所谓“中国独秀论”的同时,一种所谓的“G2”(两国集团)模式又在西方引起骚动。
   “G2”源于美国经济史学家尼尔·弗格森2007年3月在英国媒体上提出的一个新词汇——“Chimerica(中美国)”。2008年7月,美国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所长弗雷德·伯格斯滕在《外交事务》杂志上发文,为美国“应对中国的经济挑战”提出解决之道:建立中美两国平等协商、领导全球经济事务议程的“G2”模式。
    实际上,伯格斯滕的文章发表后的半年多时间里,并没有激起太大的反响。然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不断加深,中国经济的增长势头与西方国家的经济不振形成鲜明对比,西方呈现出把遏止全球性衰退的希望寄托给中国的舆论倾向。于是,“G2”概念突然间被西方一些政客和学者拔高为带有政治色彩的“中美共治”论。
    根据弗格森的定义,“中美国”主要是指最大的消费国美国,与最大的储蓄国中国构成的利益共同体,以及这个利益共同体对全世界经济的影响。而伯格斯滕所言的“G2”,其实是为了应对中国在汇率、贸易等问题上对美国利益的挑战,克服美国领导的国际经济秩序所面临的巨大困境。
    分析指出,变形的“G2”其实是西方用来遏制中国的一个舆论工具。既然中国被认为已经与美国“平起平坐”,那么中国就要承担与这一地位相符的国际义务,这显然与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的身份相悖。同时,热炒“G2”有利于西方挑唆和激化中国与周边国家的矛盾,搅乱中国的发展节奏。